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

配備刺刀的前膛燧發槍和各種火炮,堂堂正正的空心方陣,雖然明軍沒有打出八里橋之戰的壓倒性勝利(三萬多清軍傷亡過半, 英法聯軍只有十二人陣亡),但卻顯示出在嚴整堅韌的步兵方陣面前,騎兵的正面集團衝鋒是很愚蠢的戰術。

當然,騎兵的優勢和威力主要是體現在機動性上,可以不斷的打擊後勤、騷擾拖死步兵。所謂的“滿洲鐵騎”,在作戰時其實主要是下馬衝陣、騎馬追擊。

但圖海沒有選擇,大營和主力急等他的救援(他還不知道穆裡瑪已經敗亡),狹窄的正面也沒有給騎兵迂迴、騷擾、穿插的空間。而明軍雖然沒有火箭,但火炮的數量極多,在既設的陣地上對清軍騎兵構成了層次性的打擊,炮火之猛,也起到了使敵騎馬匹驚駭亂奔,導致其陣勢混亂的作用。

當悍不畏死的清騎承受着不斷的傷亡衝到明軍方陣前時,等待他們的是兩排槍林似的長矛,然後是火槍兵密集火力的射擊和佛朗機炮霰彈的無情轟擊。

冷熱兵器的交鋒,步兵空心方陣和騎兵集團衝鋒的較量,封建軍隊與正向近代化演變的軍隊的對撞,最終以明軍的勝利而告終。圖海亦被天威炮炮彈的彈片擊中昏暈落馬,隨着千餘敗兵狼狽而逃。

……

勝利的消息被快馬加急送至廣州,朱永興終於鬆了一口氣。儘管他一直認爲滿洲八騎的戰鬥力被神話了,但這種神話還是給他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壓力。現在,從實際的勝利上,儘管沒有打出類似八里橋的傷亡比,也足以讓朱永興的信心大增。

馬寶晉升魏王的諭旨和金冊早在兩天前便由禮部官員前往頒旨,這是早已定下來的事情,並不會因爲此戰的勝敗而改變。朱永興又下諭令,犒賞參戰官兵,並晉魏君重爲伯爵,軍銜再升一級。

東征之役打到這個程度,尚藩覆滅,耿藩已被打得半殘,明軍依然保持着戰略攻勢。特別是與鄭軍難得的聯手,使整個東南的形勢大大地傾斜,光復閩省也似乎指日可待。清廷要再派兵南下,不僅耗時,這種添油戰法倒還讓朱永興有些期待了。

什麼談和啦,偏安啦,是朱永興根本不會考慮的事情。所以,全國一盤棋,在江南多殺傷其統治的基礎,總比在北方與滿蒙八騎作戰更容易。

形勢一片大好,但這只是表面,鄭家內亂在即,難得的聯合作戰馬上便要結束,甚至把握不好的話,明鄭就此分裂也不意外。

“金廈衆將對延平王強遷入臺皆心存不滿,是以擁鄭經爲主,久不發一船至臺灣。”忠勇侯陳霸作爲鄭家舊將,對鄭軍內部的情況還是相當清楚的,“鄭家實力多在金廈,如果衆將抗命,延平王恐怕也是有心無力。”

確實是有心無力啊!不論是臺灣的軍力,還是鄭成功身染疾病,都不可能使其做出親自出馬,前往金廈興師問罪的舉動。朱永興知道這是歷史上的事情,目前又重新上演,他沒有刻意去改變,甚至在等着這個時候。

鄭成功因爲驅逐荷蘭人,收復寶島臺灣,固然可稱爲民族英雄,但跋扈自雄的思維,從現在的形勢看來,對朱永興的光復大業卻無益處。虎父犬子,相對於逆子鄭經,朱永興更有把握對付他,而不願意面對鄭成功。

事實上,從接納忠勇侯陳霸開始,一直到最近閩省降將“降明不降鄭”,朱永興已經做好了與鄭家摩擦的準備。聯合抗清固然難得,也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卻也知道這種局面不能長久。在地盤與任命官員的問題上,朱永興做出了一些讓步,但也並不畏懼鄭軍,沒有停止對降兵降將的接納。

“隨延平王收復臺灣的兵將難以與金廈抗衡?但鄭經因此也不會再樹敵,孤這麼想對否?”朱永興微笑着示意侍女將茶水奉給陳霸。

“殿下英明。”陳霸順口說了一句,卻有些跟不上,只好停頓下來,想了想,說道:“金廈固然兵多將猛,但延平王虎威猶在,他們也只能求自保,哪敢對臺灣有所舉動?如果延平王盛怒下親率兵馬興師問罪,金廈恐也難以抗拒。”

陳霸當然不知道鄭成功已命不久矣,朱永興卻輕輕嘆了口氣,有些黯然地擺了擺手,“此事斷不至此,鄭經已經無心再在大陸上擴張,一是保存實力,二來也忙於應對臺灣的懲處,閩省戰事要全靠我軍自己了。”

陳霸不敢多問,敢收留他,使他對朱永興的氣魄是佩服的,但智謀見識,他更多的則是聽說。卜未來,通鬼神,傳的神乎其神,他也是將信將疑。

延平王的爵位,國姓爺的名譽,這都是鄭經要獲得的,只有這樣,他纔有懾服所部的資本。而這些,繞不過朝廷,躲不開朱永興。所以,朱永興纔有底氣,纔不怕鄭經與明軍徹底決裂。

當然,維持與鄭家的關係,至少是互不侵犯,朱永興也不會將鄭經逼迫過緊。這個張馳的度,纔是朱永興要把握好的。因爲鄭成功又病又氣而亡,所以沒有讓鄭經襲爵的遺書。而歷史上的那個時候,永曆已死,朝廷已亡,鄭經可以憑實力取得他想要的。但現在卻完全不同,取得朝廷的任命和承認,是鄭經必須要做到的。除非——他棄明降清,但這種可能性是極小的。

“鄭泰——”朱永興若有所失,停頓了一下問道:“此人如何?”

“建平侯鄭泰?”陳霸猶豫了一下,開口說道:“其乃延平王堂兄,長期擔任戶官,管理財務及對外貿易,頗受延平王信重。然屬下亦曾聽得傳言,延平王北伐失敗後,鄭泰頗爲心灰意冷,其海貿資金似留倭國,並未全部取回。”

朱永興苦笑了一下,鄭泰頗受鄭成功信重,卻又在倭國暗留資金,顯得對鄭成功的事業失去了信心。也因此而害怕鄭成功日後追究吧,或許正是這樣,他才抗命,站到了鄭經一邊。

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64章 計議第57章 接駕第60章 歸藩之議第4章 有女名夢珠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98章 以南養北第23章 伏擊之地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128章 盛儀,震懾第15章 被誤導了第137章 李晉王第44章 三人軍事團第29章 破城第92章 無題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80章 特殊人才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04章 報應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35章 有喜有驚的投靠第274章 定江南,見士紳第8章 依城挫敵第3章 絕死一擊第85章 無題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137章 李晉王第50章 伏擊第11章 杭州,西湖第106章 不負第215章 後方形勢第16章 柔情蜜意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4章 有女名夢珠第57章 豁賤爲良,成親納妃第269章 光復神京,天下轟動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195章 無題第93章 棄城集軍第58章 少年夢,新錢,質變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111章 結果第61章 縝密分析第92章 無題第137章 李晉王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77章 夔東十三家第31章 故國風情第83章 北望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18章 天馬行空的設想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93章 棄城集軍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24章 海外助力第86章 接戰第93章 三馬來會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13章 打壓縉紳第124章 隨想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41章 自我否決第79章 三鬼之憂,皮熊籌謀第83章 水西之變第219章 名士碩儒不盡可用第118章 金殿傳臚第14章 篡改聖旨?第199章 接戰第126章 無題第130章 無題第22章 響應配合第6章 無題第26章 提點第35章 近代化,膠東穩固第209章 欺瞞之罪,形勢之變第28章 雙層爆破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106章 不負第58章 新晉郡王第232章 連勝,人頭取悅第45章 大反攻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82章 燧發槍第6章 暹羅來使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141章 敗局已定第64章 計議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55章 滇緬戰事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
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64章 計議第57章 接駕第60章 歸藩之議第4章 有女名夢珠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98章 以南養北第23章 伏擊之地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128章 盛儀,震懾第15章 被誤導了第137章 李晉王第44章 三人軍事團第29章 破城第92章 無題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80章 特殊人才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04章 報應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35章 有喜有驚的投靠第274章 定江南,見士紳第8章 依城挫敵第3章 絕死一擊第85章 無題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137章 李晉王第50章 伏擊第11章 杭州,西湖第106章 不負第215章 後方形勢第16章 柔情蜜意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4章 有女名夢珠第57章 豁賤爲良,成親納妃第269章 光復神京,天下轟動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195章 無題第93章 棄城集軍第58章 少年夢,新錢,質變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111章 結果第61章 縝密分析第92章 無題第137章 李晉王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77章 夔東十三家第31章 故國風情第83章 北望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18章 天馬行空的設想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93章 棄城集軍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24章 海外助力第86章 接戰第93章 三馬來會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13章 打壓縉紳第124章 隨想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41章 自我否決第79章 三鬼之憂,皮熊籌謀第83章 水西之變第219章 名士碩儒不盡可用第118章 金殿傳臚第14章 篡改聖旨?第199章 接戰第126章 無題第130章 無題第22章 響應配合第6章 無題第26章 提點第35章 近代化,膠東穩固第209章 欺瞞之罪,形勢之變第28章 雙層爆破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106章 不負第58章 新晉郡王第232章 連勝,人頭取悅第45章 大反攻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82章 燧發槍第6章 暹羅來使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141章 敗局已定第64章 計議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55章 滇緬戰事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