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故國風情

一個國家要強盛,內政外交都必不可少。這個時代,早已經不適合關起門來悶頭髮展。

漫長的中世紀在歐洲已經結束,文藝復興帶來了人們的覺醒,束縛人們思想自由發展的煩瑣哲學和神學的教條權威逐步被摧毀了。封建社會開始解體,代之而起的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大大解放。工場手工業逐漸向機器生產的過渡,促使技術科學和數學急速發展。

十七世紀,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經典力學的基本體系;德國j。特勞特曼成功實施首例有確切記錄的剖腹產手術;法國b。帕斯卡發明利用齒輪轉動進行加減法的計算機;英國化學家r。玻意耳提出化學元素的科學定義,將化學確立爲科學;開普勒出版《新天文學》,創立了行星運動三大定律……

十七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建立了北美十三個殖民地,並在印度加緊滲透;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實行軍事改革,在歷史上首次將“職業化”、“正規化”和“現代化”引入了軍隊和戰爭;俄國彼得一世開始改革,使俄國向強國邁進……

十七世紀,滿清入關,竊據神州,中國又開始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重走了一遍,思想文化倒退,科技停滯,民衆麻木愚昧,中華淪入黑暗……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糟糕的時代。只看你是從何角度,以何種方法去面對。

西印度羣島,荷蘭殖民者只控制了爪哇和馬六甲,加裡曼丹島及其他島嶼還爲土人所據;印度支那,英國要完全控制印度,還是在百年之後;法國在暹羅即將遭到失敗。被帕碧羅闍爲首的保王派所驅逐;澳大利亞,還不爲人知,只有少量土著、亂蹦的袋鼠、可愛的袋熊……

一個崛起的、開放的,且充滿擴張**的大國行將在亞洲矗立而起,並利用資源、人口和地域優勢向外輻射威力。這絕不是閉關鎖國、愚昧落後、妄自尊大的滿清所能比擬的。

儘管國戰還未結束,但朱永興已經開始着手於外部的佈置和籌劃。籠絡華僑、籌集資金只是一方面。賜封民爵、給予國籍也不是全部,他還要把這些華僑變成手持武器的“統治者”,而不僅僅是揮舞鋤頭,或者辛苦經商的開拓者。

方法呢,也不復雜,可以仿效百年後“蘭芳公司”,或者其更早的前身“聚勝公司”。

在南洋謀生的華人通常都有自己的社團,而且擅長經商的頗受當地酋長的敬重。由於時常受到歐洲人的騷擾,所以。華人社團都有招請大陸團練來擔當類似保鏢或傭兵的角色,後來逐漸形成了所謂“公司”的組織。百多年後的蘭芳共和國便是從這樣一個“公司”發展起來,最強盛時,勢力範圍佔有整個婆羅洲,也就是加裡曼丹島。

婆羅洲在西方殖民者眼裡或許還不值得派出兵力駐紮佔領,但朱永興卻知道那裡地廣人稀,適合引種橡膠和金雞納樹,而且富含石油。在別人眼中是荒蠻。在朱永興看來卻是寶地。無論是橡膠、石油這樣的日後戰略資源,還是奎寧的原料金雞納樹。都是值得花大力氣去佔領的。

誰佔有資源,誰就有話語權,儘管這將是百年或數百年後的事情。但朱永興決定盡其所能,給自己的祖國,給自己的後代,自己子民的後代。留下發展的空間和財富。否則,豈不枉了他那獨到的、穿越時光的眼界。

…………

皇帝召見,賜爵給籍,御宴款待。這是連大部分官員都沒有享受到的待遇,卻給予了海外華僑。還有商團的高層人物。

葉落歸根,衣錦還鄉。對於華僑來說,這是最爲期待的事情。但在朱永興之前,他們是“棄民”,不僅爲朝廷所排斥,想返回家鄉亦要受到歧視和刁難。現在,這個夢想終於成真了。僅此一點,便足夠他們歡欣鼓舞,慷慨解囊了。

況且,萬歲有言,這不是無償捐輸,而是借貸,光復神州後是要還的。還的是什麼,竟然是槍枝彈藥和其他軍用物資,並將在兩廣、閩浙高薪招募退伍官兵作爲教官或骨幹,由華僑與商團在婆羅洲合資成立“威揚”保安公司。

也就是說,大明要在海外駐紮準軍事的武裝力量了,保護他們這些曾經的“棄民”,爲他們撐腰壯膽了。這魄力,這眼光,這胸襟,這仁厚……

“爺爺,梅花糕哎,真好吃。”張施華蹦跳着跑過來,笑得開心。

“嗯,好吃。”張川天掂過一塊,細細品味,皺紋都舒展開來,“多少年了,這味道——”

作爲離鄉幾十年的老華僑,張川天的心情現在是振奮和激動的。他捐輸了二十萬兩銀子,獲得了民爵,頭上戴的方巾讓他感到驕傲,平日有些佝僂的身形在路人不時投來的羨慕、尊敬、畏懼的目光中都挺直了。

“鴨血粉絲湯呢,爺爺,快走啊!”張施華拉着爺爺的胳膊搖着,在海外長大的她,完全被故國的風物,南京的小吃吸引住了。

初來南京的人,常常驚詫於南京人對於飲食的細膩心思,便每每徜徉街頭,流連起大街小巷的景緻,愈發產生一種濃濃的吃的興致。

鴨血粉絲湯便是由來已久的喜好了,南京人喜食鴨是出了名的,因此功夫上也着實下足了勁。鴨血要新鮮,粉嫩粉嫩的那種,加上粉絲、鴨肝、鴨腸、香菜,用鴨湯煮,待到香味撩人時,色澤乍現。翠綠的香菜,晶瑩的粉絲,細碎的鴨胗、鴨肝、鴨腸沉澱碗底,微微地透着馨香,在脣邊繚繞。適時,送一塊鴨血入口,香嫩粉滑,舌尖蠢蠢欲動。

梅花糕也常常讓老饕們回眸一笑。形如梅花,色澤金黃,是一種特別好吃的糯米甜點。如果在梅花糕的上層平撒上點綴的紅綠絲,加點瓜子仁,一層層吃下去,保準無限驚喜。鬆軟可口,糯香鮮美,實乃人間美味。

此外,赤豆元宵也頗得美女喜好。濃濃的赤豆羹,浮着大大小小晶瑩的元宵,彷彿大珠小珠落得玉盤,別有景緻。偶爾夾雜幾塊酒釀,碎金般的桂花,着實令人感嘆,古美女的雅緻彷彿瞬間映上眼簾。纖細玉指,濃濃赤豆,秦淮河畔佳人有約便如此產生了……。

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98章 我認得你第4章 有女名夢珠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23章 伏擊之地第6章 詭異的族長第14章 篡改聖旨?第16章 柔情蜜意第80章 特殊人才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94章 難以抗拒,後宮瑣事第96章 各有安排第93章 棄城集軍第13章 宗室留守第121章 暫時相安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4章 有女名夢珠第157章 結束戰爭的嘗試第7章 藩屬國的新思考第84章 失敗之源第194章 策反陰計,奏銷案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127章 難得的閒適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3章 安沛入甕第38章 巧取龍尾關第141章 千金之喜,開拓之初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23章 伏擊之地第143章 講武會一第139章 阿珠的心事第84章 失敗之源第46章 火箭列裝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96章 死地難脫第45章 大反攻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138章 廣國公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17章 元江宣慰第51章 死地則戰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70章 開路迂迴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25章 山東攻略第112章 兵潰第36章 領悟楔子第38章 三師相會第55章 地、鹽武器,民爵授封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7章 藩屬國的新思考第7章 歡歌暢飲第122章 水利部第66章 移蹕蒙自,積極防禦第62章 論勢振人心第18章 元江城防第59章 無題第186章 疍家女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104章 二破營寨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79章 三鬼之憂,皮熊籌謀第72章 廝殺第166章 無題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54章 再退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70章 三鬼選擇,鏡子製成第82章 調整佈署第86章 接戰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80章 特殊人才第73章 小朝會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九十六章 進口機晉王決定第6章 詭異的族長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52章 縴夫,規矩第11章 杭州,西湖第48章 大戰(二)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101章 鐵腳板和轟天炮
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98章 我認得你第4章 有女名夢珠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23章 伏擊之地第6章 詭異的族長第14章 篡改聖旨?第16章 柔情蜜意第80章 特殊人才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94章 難以抗拒,後宮瑣事第96章 各有安排第93章 棄城集軍第13章 宗室留守第121章 暫時相安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4章 有女名夢珠第157章 結束戰爭的嘗試第7章 藩屬國的新思考第84章 失敗之源第194章 策反陰計,奏銷案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127章 難得的閒適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3章 安沛入甕第38章 巧取龍尾關第141章 千金之喜,開拓之初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23章 伏擊之地第143章 講武會一第139章 阿珠的心事第84章 失敗之源第46章 火箭列裝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96章 死地難脫第45章 大反攻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138章 廣國公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17章 元江宣慰第51章 死地則戰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70章 開路迂迴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25章 山東攻略第112章 兵潰第36章 領悟楔子第38章 三師相會第55章 地、鹽武器,民爵授封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7章 藩屬國的新思考第7章 歡歌暢飲第122章 水利部第66章 移蹕蒙自,積極防禦第62章 論勢振人心第18章 元江城防第59章 無題第186章 疍家女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104章 二破營寨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79章 三鬼之憂,皮熊籌謀第72章 廝殺第166章 無題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54章 再退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70章 三鬼選擇,鏡子製成第82章 調整佈署第86章 接戰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80章 特殊人才第73章 小朝會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九十六章 進口機晉王決定第6章 詭異的族長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52章 縴夫,規矩第11章 杭州,西湖第48章 大戰(二)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101章 鐵腳板和轟天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