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二破營寨

半個時辰之後,戰鬥完全結束,步兵、輔兵開始分批吃飯,準備接着向前進發。

“地動山搖的,好厲害呀!”夢珠給朱永興夾了一筷子菜,笑眯眯地說道:“我在後面都聽得心驚肉跳的。殿下,你是啥時候弄出來這神器的?”

“唔,唔——”朱永興嚥下嘴裡的飯,敷衍着說道:“其實也沒幾天,更不是什麼神器,就是一種大炮。”

大腿,粉內褲,蕾絲邊……朱永興只看了夢珠一眼,那些誘惑便滿腦子都是,弄得他有點走神。

“這麼厲害的大炮,只一柱香工夫就攻破了清軍營寨。”夢珠嘖嘖有聲,眼珠轉動,立時引起了朱永興的警惕。

朱永興若有所思地望着夢珠,心中不由自主地又給她加了件“裝備”——胸罩,也要粉色的,蕾絲的。內褲改了,換成丁字褲是最誘人的。

“殿下——”夢珠被瞅得有些心虛,弱弱地叫了一聲。

“都說女生外嚮,胳膊肘朝外拐。”朱永興搖了搖頭,暫時把亂七八糟的意淫甩掉,笑着揶揄道:“可我卻知道這說得好象不太對,怎麼瞅你,都是胳膊肘朝裡拐,心裡向着孃家的多。”

夢珠有些臉紅,囁嚅道:“哪有啊?再說了,就算我爲族人想得多一些,也沒什麼錯啊!不是還沒成親嗎,這裡呀外呀的,怎分得清楚?”

朱永興眨了眨眼睛,不由得笑了,這理由還真說得過去。定親了,那也就是比較高層次的戀愛唄,人家還不是你的人,憑啥說胳膊肘朝外拐。

夢珠被笑得更窘,索性放下飯碗,衝着朱永興做了個鬼臉,轉身跑了出去。

“嗨,吃完再走啊!”朱永興叫了一聲,見沒有迴應,不禁搖了搖頭。傻丫頭,多吃飯才長得快呀,沒準我就改變心意,提前成親,然後就那個洞房了。

…………

爲了能以最快的速度追上撤退的清軍,朱永興打破了常規,命令吃過飯的部隊休息半小時便出發。雖然這樣做使得行軍隊列出現了斷層,但有騎兵在前面頂着,出現意外的機率很小。

由於拋下了最影響行軍速度的輜重車隊,又臨時補充了不少清軍俘虜作爲輔兵,有人給揹着盔甲和乾糧,步兵的行進速度得以大大加快。朱永興記得在學校遠足時曾經十個小時走了三十公里;而且,他畢業後做過驢客,有徒步的豐富經驗,一天裡走過四十多公里,似乎也沒有到達身體的極限。

當然,那個時候的士兵體質可能比不上朱永興,更沒有旅遊鞋這樣的裝備。但按他估計,一天六十里應該還是能夠達到的。再說,走的又不是山路。

從時間上算,發起進攻時大概是凌晨三點左右,朱永興率第一批步兵出發時大約是早上六點,趕到下一個清軍營寨時用了差不多五個小時。這個速度朱永興其實並不滿意,才三十里路嗎,跟當學生時蹓躂遠足的速度差不多。

再看戰兵的狀態,還算可以,這多少得益於打綁腿和燙腳的措施;輔兵就要慘上不少,特別是剛剛被俘虜就揹負盔甲乾糧的原清兵,累了也不敢吭聲,生怕被一刀砍死,扔在路旁。這也是當時軍隊中的習慣,輔兵就象牲口一樣,更別說這些俘虜了,平常乾重活,有時還要被充當炮灰使用。但朱永興對此已經嚴令禁止,這就不是那些俘虜所知道的了。

被炸得七零八落的寨門,薰得焦黑、破損的寨牆,地上暗紅發紫的顏色,都在向人們訴說着這裡發生的戰鬥,以及又一支清軍悽慘的下場。

這個營寨無論是規模和堅固程度,都比不上清軍的固東大營,甚至壕溝只草草挖了一條,且寬度不大。畢竟在張勇和線國安看來,這種營寨只是臨時的中轉站和依託點,更是做夢也沒想到,明軍突然擁有了攻堅利器。

趙王白文選、汝陽王馬寶、蜀世子劉震、將軍張國用等率領着五千多騎兵趕到這裡的時候,線國安已經帶着部隊繼續後撤了。對這個小營寨,以及兩千的守軍,這些明軍將領自然不會客氣。幾乎就是固東大營前的翻版,大炮轟上兩輪,騎兵便發起了衝鋒,直接躍過壕溝,殺入營寨。

留守的清軍皆是步兵,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被炸得暈頭脹腦之後,又被兇猛的騎兵風捲殘雲般砍殺一陣,死的死,降的降,比固東大營的戰鬥還要乾淨迅速。

這可是開花彈啊,就算放到近代,甚至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也是頗有威力的武器。雖然現在用的是黑火藥,但清軍幾曾見過這種威力的轟炸。

朱永興瞟了一眼營寨門前的彈坑,不禁得意一笑。既是如此有信心,對前來迎接的張國用那帶着誇張和炫耀的戰鬥講述,他便不怎麼放在心上,只是關心白文選等人率騎兵繼續追擊的情況。

“趙殿下和汝陽王繼續率兵追擊,如果再碰上這樣的營寨,一鼓破之簡直易如反掌。不過,從俘虜口中得知,線國安所部應該離得不遠,怕也不能過於輕鬆。”張國用臉上帶着自信的笑容,但似乎又有些遺憾,想是被留下看守營寨的緣故,“只是現在還沒有消息傳來,怕也是殿下您來得快速的緣故。嘖嘖,步兵有這樣的速度,非常了不起。也只有在殿下您的指揮下,方能如此吧!”

朱永興淡淡一笑,說道:“趕路而已,又怎比得上諸位騎兵追擊,攻城拔寨。對了,看這營中炊煙裊裊,張將軍想是連飯也快預備好了。”

“殿下稍待片刻,便可開飯飽餐。”張國用有些得意地一笑,說道:“留我在此,便是看押俘虜,接應殿下大軍。若不準備周全,豈不是失職之罪?”

“張將軍辛苦。”朱永興誇獎了一句,又自嘲地笑道:“想必這營寨中糧草不少,吾令士兵們攜帶乾糧,倒是有些多餘了。”

“誰能想到攻城拔寨竟如此容易?”張國用似乎也有同感,附和着說道:“若是這般一直打下去,我軍就糧於敵倒是最省事。”

朱永興沉吟了一下,搖頭道:“還是不要過於輕敵託大,帶上幾日乾糧,也不是過於沉重,倒不必如此取巧。”

“殿下此言正是萬全之策。”張國用恭維着,已經將朱永興等人讓進了帳篷。

“讓士兵們抓緊時間休息用飯,最多一個時辰後,我軍要繼續前行。”朱永興給隨行將領們下達了命令,停頓了一下,又補充道:“輔兵也要讓他們吃飽,包括那些俘虜。”

…………

;

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5章 破城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219章 名士碩儒不盡可用第48章 急轉直下第99章 軍歌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92章 無題第2章 高平莫氏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第5章 寨子第80章 京師大亂第46章 火箭列裝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57章 接駕第14章 真儒,自虐?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145章 妥協第118章 金殿傳臚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74章 東逃,後路第151章 有借無還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57章 接駕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76章 再棄險要?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60章 大結局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120章 大勢,決擇第93章 三馬來會第241章 兵進湖南,建寧誥命第17章 元江宣慰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71章 流寇戰術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179章 榮譽之爭第217章 困局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96章 各有安排第17章 意外之難第104章 二破營寨第90章 光復京師第72章 攻守結合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240章 一路見聞,騎兵改進第94章 難以抗拒,後宮瑣事第14章 真儒,自虐?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79章 三鬼之憂,皮熊籌謀第38章 巧取龍尾關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後點透第31章 故國風情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127章 難得的閒適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220章 增兵向北,鄭軍不穩第119章 訓誡,南征第15章 定情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25章 山東攻略第89章 勝利第62章 倖存者的打擊第40章 兩隻重拳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68章 慷慨秦腔第182章 無題第82章 調整佈署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戰大勝第22章 中南半島形勢第40章 兩奸計議第51章 死地則戰第273章 潰敗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160章 大結局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160章 大結局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84章 搶灘登陸九十六章 進口機晉王決定第66章 非戰之困難第245章 天變第91章 川滇呼應第84章 搶灘登陸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9章 決戰
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5章 破城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219章 名士碩儒不盡可用第48章 急轉直下第99章 軍歌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92章 無題第2章 高平莫氏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第5章 寨子第80章 京師大亂第46章 火箭列裝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57章 接駕第14章 真儒,自虐?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145章 妥協第118章 金殿傳臚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74章 東逃,後路第151章 有借無還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57章 接駕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76章 再棄險要?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60章 大結局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120章 大勢,決擇第93章 三馬來會第241章 兵進湖南,建寧誥命第17章 元江宣慰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71章 流寇戰術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179章 榮譽之爭第217章 困局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96章 各有安排第17章 意外之難第104章 二破營寨第90章 光復京師第72章 攻守結合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240章 一路見聞,騎兵改進第94章 難以抗拒,後宮瑣事第14章 真儒,自虐?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79章 三鬼之憂,皮熊籌謀第38章 巧取龍尾關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後點透第31章 故國風情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127章 難得的閒適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220章 增兵向北,鄭軍不穩第119章 訓誡,南征第15章 定情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25章 山東攻略第89章 勝利第62章 倖存者的打擊第40章 兩隻重拳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68章 慷慨秦腔第182章 無題第82章 調整佈署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戰大勝第22章 中南半島形勢第40章 兩奸計議第51章 死地則戰第273章 潰敗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160章 大結局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160章 大結局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84章 搶灘登陸九十六章 進口機晉王決定第66章 非戰之困難第245章 天變第91章 川滇呼應第84章 搶灘登陸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9章 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