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火箭列裝

不行險,不冒進,以最有把握的戰鬥去贏得勝利,一直是朱永興所稟持的用兵之道。在逆境時,明軍輸不起;順境後,他又想力求少死傷。

珍惜人命運的觀念對於朱永興來說,是根深蒂固,難以改變的。或者說,在某些方面他不適合作一個冷血的帝王或政客,把傷亡只看成書面上的文字。但從另一方面,這種寬仁慈恤的表現倒是更有助於明軍各部的統合。畢竟在明軍中有歷史問題的太多,朱永興這樣的性格和處事,更能讓他們放下包袱,精誠團結。

而對於山東、遼東聯合戰區,朱永興也是寄予厚望,並調遣了兩支精銳部隊——剿朔軍和破朔軍。剿朔軍的前身是滅朔軍第一師,由魏君重率領,在明軍中組建最早,戰術、裝備更換最早,作戰也最多的一支部隊;破朔軍則同馬自德統率,先至崇明島,在江淮屢經戰鬥,發展擴棄起來,並且參加了光復江南的戰役,也是經驗豐富。

在整個大反攻的作戰態勢中,如果明軍能在山東取得突破,便能既佔據運河要衝,又能威脅直隸,甚至京師。同時,山東還是遼東作戰的基地和後援,將是配備水陸精兵,以及正在濟州島訓練整編的騎兵的一支強有力的混和兵團。

對於作戰力求穩健,對於士兵務求訓練和待遇,對於武器,朱永興比別人更加註重。雖然達不到唯武器論的地步,但在能夠改進並裝備的條件下,他也力求完善。

匡國公皮熊等人在海邊可不是遊玩,而是想見識一下新組建起來並首先調拔給山東戰區的新型炮兵部隊——火箭兵。

射速快,射程遠,機動靈活。配備爆炸、燃燒、毒煙這三種彈頭的火箭終於可以裝備部隊。雖然還達不到康格列夫火箭的最佳指標,但尾翼經過了改進,射程已經超過兩公里,穩定性也大爲增強,是對付騎兵部隊的一個利器。

有中國傳統的火箭基礎,在火箭研製改進中可謂是事半功倍。在試驗成功後,兵工廠便開始加班生產,明軍則開始抽調軍官,招募炮兵,進行相對的訓練。特別是成功地籌款措餉後,兵工廠將一些軍火物資由自產改爲外購,而將騰出來的人力物力全部用於火箭的生產製造。

…….

陳道博、張南作爲老資格的炮兵軍官,此時正站在艦船的甲板上,眺首海天。現在。他們已經是炮兵部隊的高級軍官,軍職已經是少校。

相對於以前的公侯伯等爵位,現在明軍中已經形成了一種風氣,便是以軍銜爲尊。講武堂出身的軍官,身着新式軍裝,佩戴新式軍銜標誌,校級軍官還將由皇上御賜短劍,那種自豪和驕傲是極令人羨慕的。

“北地利於騎戰。而火箭能否有效剋制騎兵,還不是十分把握啊!”陳道博對於火箭這個並不算新式的武器很鍾愛。但也瞭解其缺點,所以纔會有所擔憂。

“火箭雖好,也是輔助武器,萬歲不是說過,不要過分倚仗,而是發揮其威力。爲我軍獲勝增加助力嗎?”張南呵呵一笑,說道:“火箭先發,然後是火炮,再是佛朗機,最後是火槍攢射和曲射炮。也就是說。火箭使我軍又多了一個層次的打擊,並且可能用燃燒彈或爆炸彈驚擾敵人騎兵的戰馬,以及打亂其陣形。”

“不光是陸戰,水師日後也要裝備火箭。”陳道博補充道:“如果不能解決準確問題,將會耗費極多,我擔心若是效果不佳,火箭會從軍撤除。”

張南沉思了半晌,搖了搖頭,不太確定地說道:“你我都知道兵工廠正大力生產製造火箭,可見萬歲之青睞,應該不會如此吧?若說耗費,憑朝廷現在的財力物力,也應該足以支撐。”

“朝廷的財政也不是很寬裕,萬歲頒賜民爵,不也是爲籌款所行權宜之策嗎?”陳道博微微皺起眉頭,低沉地說道:“覲見萬歲時,你我都看到了萬歲的節儉,皇宮的弊陋,可不敢胡亂耗費,令萬歲爲難啊!”

張南深有同感地輕輕嘆了口氣,若說皇宮的宏偉,宮人的多少,朱永興確實夠節儉簡樸的。嗯,皇宮不過是一座中等規模的花園,嬪妃不過兩個,餐食亦不過一桌,宮人亦不滿百,連當年的永曆都比不上。

“要我說呢,這火箭不可輕用,只要不是大隊的清軍騎兵,我軍的步兵和現在的武器已經足以對付。”陳道博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只有在關鍵時候突然使用,才能收到特別好的效果,顯示火箭的威力,不使其在日後受人詬病。”

火箭的射程遠,發射簡便,射速又快,自然是前膛火炮難以比擬的優點。但其準確性卻不敢恭維,面對寬廣且密集的敵陣自然不用過多考慮,對付小股的敵人便不是很適用。朱永興堅持生產裝備火箭,是因爲曾在書上看到鴉片戰爭時火前挫敗蒙古騎兵的戰例,這自然是沒有錯的。而陳道博的憂慮也不無道理,那便是火箭的耗費,要多發射才能保證多命中。

其實陳道博和張南的擔憂是大可不必,或許別人會因爲消耗太大而放棄裝備火箭,但朱永興卻知道這種武器在新式火炮出現之前會大出風頭,會持續數百年,並被稱爲“沒有炮身的火炮靈魂”。

而且,對於財政的問題,朱永興比別人更加樂觀。雖然現在有些吃緊,也東挪東借欠了很多債,可只要國戰勝利了,對外掠奪將會彌補這些,並且會大大贏餘。想想西班牙人在菲律賓的財富,想想占城、安南、緬甸、真臘這些更容易侵略的對象,朱永興是不發愁的。

對內,溫良謙恭讓是不能捨棄的,是國人精神文明建設所不可或缺的;對外,擴張強橫則是必須的。朱永興早已經開始了這樣的戰略,在這場國戰中,海外佔領地的物資可謂是至關重要。(未完待續。。)

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56章 金秋之時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205章 兵種重配置第4章 攻城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35章 近代化,膠東穩固第152章 爲皇除“奸”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3章 絕死一擊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111章 結果第118章 極度震駭第145章 大包圍第69章 雨季之威第46章 合擊之前第14章 感情是睡出來的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34章 石屏擾襲第247章 兵至衡陽,說客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11章 杭州,西湖第4章 有女名夢珠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139章 阿珠的心事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30章 宗室入滇第50章 伏擊第90章 俘虜處置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160章 廣州戰役(六)第158章 輝煌大勝,揚帆的風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6章 無題第196章 鑑第104章 報應第3章 召見羣將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78章 破路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122章 改變的開始第90章 光復京師第230章 暗戰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13章 打壓縉紳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28章 封官兒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138章 反撲第74章 東逃,後路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17章 意外之難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48章 黯然收兵第130章 無題第62章 論勢振人心第71章 流寇戰術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80章 教士保羅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91章 軍隊建設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250章 甘陝來攻,打擊土酋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217章 困局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59章 無題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64章 計議第6章 無題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143章 講武會一第191章 新氣象第51章 渡河,渡河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26章 提點第195章 無題第101章 夜談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236章 旗奴家丁、內政外交第108章 王在法下
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56章 金秋之時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205章 兵種重配置第4章 攻城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35章 近代化,膠東穩固第152章 爲皇除“奸”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3章 絕死一擊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111章 結果第118章 極度震駭第145章 大包圍第69章 雨季之威第46章 合擊之前第14章 感情是睡出來的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34章 石屏擾襲第247章 兵至衡陽,說客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11章 杭州,西湖第4章 有女名夢珠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139章 阿珠的心事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30章 宗室入滇第50章 伏擊第90章 俘虜處置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160章 廣州戰役(六)第158章 輝煌大勝,揚帆的風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6章 無題第196章 鑑第104章 報應第3章 召見羣將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78章 破路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122章 改變的開始第90章 光復京師第230章 暗戰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13章 打壓縉紳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28章 封官兒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138章 反撲第74章 東逃,後路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17章 意外之難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48章 黯然收兵第130章 無題第62章 論勢振人心第71章 流寇戰術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80章 教士保羅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91章 軍隊建設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250章 甘陝來攻,打擊土酋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217章 困局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59章 無題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64章 計議第6章 無題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143章 講武會一第191章 新氣象第51章 渡河,渡河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26章 提點第195章 無題第101章 夜談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236章 旗奴家丁、內政外交第108章 王在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