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提點

良家子弟,餉糧充足,待遇優厚,嚴加訓練,軍紀嚴明。這是明軍早已經形成的擴軍和強軍的規範。

所謂的良家子弟,多數則是老實的莊戶人家出身,他們更容易養成服從的習慣,更能夠遵守紀律,也沒有兵痞、兵油子的壞毛病。

在這一點上,於七的那些手下多數便不合格,會被排斥于軍隊之外。事實上,新組建的獨立師也確實是這麼做的。三百多名軍官全部都是抽調而來,牢牢地控制着這三千人的軍隊。

對此,難免會引起於七等人的不滿和猜疑,而說服和解釋工作其實早就開始。在顧應慧等人來到山東之後,便首先對於七進行了勸導,使其明白,現在的明軍不再是靠人數取勝,不再是靠個人的武藝,也不是什麼人都被招募的軍隊。而紀律和組織,將是軍隊取勝的關鍵因素。

也許於七以前對此並不是十分信服的話,在新訓練的數百火槍兵成功伏擊了祖澤溥的督標人馬後,他終於認識到了這一點。在簡單、有效、有組織的火槍攢射下,武藝和騎術,甚至盔甲都已經不再是戰場上獲勝的主要原因。

而登陸明軍的精悍,更讓於七明白他手下那些成千上萬的江湖好漢,在戰陣廝殺中並不會起到多大的作用。當然,朝廷也向他表明,各人有各人的用處,正規軍有正規軍的打法,個人武勇也有他們的用武之地。

“俠以武犯禁,於將軍想必對這句話是有體會的。”顧應慧已經是國安部山東局的局長,此時正站在高臺上,與於七觀看着新兵的訓練。“聖上於潛龍之時,便痛恨擾民害民的惡行,不管是軍隊,還是地方,爲此殺的人可不在少數。即便是兵少將寡之時。也絕不寬貸。”

“顧大人請放心,末將會嚴加約束手下,若有觸犯國法,亦絕不庇護。”於七說得很痛快,但目光有些閃爍。

“於將軍——”顧應慧臉沉了下去,加重了語氣。“你現在是獨立師的長官,這三千人馬纔是你的手下,以後將是一萬,兩萬,直至擴編成一軍之衆。請問。除了朝廷任命,你又哪裡來的別的手下?”

於七悚然一驚,立刻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趕忙補救道:“顧大人見諒,末將一時口快說錯了,是警告以前的手下,要遵守國法,末將與他們日後再無關係。”

“不必如此絕情。朝廷也不完全是這個意思。”顧應慧輕輕搖了搖頭,放緩了語氣,說道:“遵守國法是肯定的。但不是要將他們怎麼樣,而是有安排的。比如象楊副將這樣的,於將軍可以推薦他們去講武堂,或者從軍;還有國安部,也要招募一些北方人;還有各地的衙門,也要招募差役。於將軍完全可以因材推舉。使他們減少日後觸犯國法的機會。這樣呢,對他們好。對於將軍也好。另外,萬歲還是很看重於將軍的。也讚賞將軍的舊部在山東戰事中所立下的功勞。很快就會有恩旨予以褒獎,於將軍可以藉此將他們儘量安置妥當。”

“末將明白了。”於七稍微放下心來,試探着問道:“要不要末將備些土產禮物上貢朝廷,也表表末將的一番忠心。”

“呵呵。”顧應慧笑了起來,擺着手說道:“不必如此。萬歲可不喜歡這樣的虛禮,你若這樣做了,反倒令萬歲不喜。其實要表忠心,也很簡單,安置好舊日手下,然後在戰場上建功,便足矣。有些事情還需保密,我也只能透露一點,那便是在山東組建的軍隊日後要有大用,於將軍好生去做,前途無量啊!”

於七心中高興,連連點頭,轉了轉眼珠,伸手一指遠方,說道:“那座宅院實在是——末將擔心有人奏報僭越之罪,不如便將其作爲聖上行宮,或許萬歲會御駕巡幸山東,親臨戰陣呢!”

顧應慧想了想,猶豫着說道:“此時非往日可比,萬歲御駕親征,恐怕不至如此吧?至於僭越之罪,本官倒未看出違反規制之處。”

“有備無患嘛!”於七忙笑着解釋道:“末將知道萬歲英明神武,不,是那個簡樸愛民。聽說現在的南京皇宮也不大,使喚的宮人不過數十。顧大人您想,末將不過一個總兵,卻有這麼一個大宅院,真的有些不妥啊!”

“萬歲好象不追究什麼僭越之罪。”顧應慧思索着,若按南京皇宮的規模,在江南豪紳中未必就沒有超過的,但於七一番巴結之意,若是斷然拒絕,恐怕也不妥當,“當然,於將軍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小心無大錯嘛,有些文官確實愛沒事找事。嗯,那便先這麼定下來,本官上奏朝廷,請萬歲定奪吧!”

“多謝顧大人成全。”於七鬆了一口氣,按照顧應慧透露的信息,他不會只是一個獨立師的官長,而將會是一個軍的指揮,大明現在有幾個軍,若論資歷、官爵和戰功,他是肯定沒法和其他指揮官相比的,若想坐穩位子,而且日後加官晉爵,各方面的努力那是必不可少的。若是能討萬歲歡喜,一處宅院又算得了什麼。

“月餘之後,這支部隊便要上陣作戰了。”顧應慧的心情也好了起來,便給於七透露更多的信息,“按照一直以來的擴軍規範,這支部隊將是種子,打的仗越多,越有戰鬥力,便會擴充得越快。他們中的一些人現在是小兵,以後將會是軍官,將會有機會進入講武堂。當然,講武堂也會派出畢業的軍官來充實部隊。於將軍,給你的那些教材要好好學啊!”

“末將一直在用心攻讀。”於七點了點頭,一個講武堂,一個書院,那是日後文官武將的標記,沒有這個標記,恐怕仕途堪憂。

“這樣便好。”顧應慧沉吟了一下,笑道:“於將軍是個明白人,只要把朝廷的意思辦好,幾場軍功下來,前途不可限量。”

“末將要多謝顧大人的提點。”於七誠懇地拱了拱手,知道朝廷的意思,知道萬歲的想法,他確實要感謝顧應慧,讓他不致於犯下錯誤。

…………..(未完待續)

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229章 內政之治,疑惑未解第121章 暫時相安第112章 兵潰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105章 阻擊,顧忌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11章 衆採所長的文治第124章 窖金,廣西變局第18章 緊急商議第25章 山東攻略第152章 破城攻擊,向前向前第41章 自我否決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77章 夔東十三家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65章 騎兵牆浪潮第34章 石屏擾襲第127章 難得的閒適第181章 賤民奴僕,攻陷梅州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84章 搶灘登陸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35章 阻擊第76章 再棄險要?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39章 聖意第124章 授課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143章 講武會一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殲第191章 新氣象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10章 調整戰略,老友重逢第45章 大反攻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147章 隱晦密信,糾結於心第12章 困頓之局,天道好還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97章 試點,火槍部隊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103章 用間——擴散效應第71章 流寇戰術第137章 李晉王第62章 亂汝心智,海上感慨第145章 妥協第26章 初涉殺場第95章 難以逾越第186章 疍家女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142章 會晉王第160章 大結局第151章 再戰新會(四)第10章 調整戰略,老友重逢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86章 復臺建議第93章 戰馬論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26章 提點第57章 遠方的厚望第19章 緬甸,山東第67章 梆子腔第81章 臨時機變,長途行軍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132章 廣西之變第112章 兵潰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14章 感情是睡出來的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77章 夔東十三家第124章 隨想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119章 訓誡,南征第34章 石屏擾襲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92章 僞造,詭道第83章 水西之變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18章 天馬行空的設想第29章 再提議和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58章 明智,千秋節第94章 難以抗拒,後宮瑣事第85章 無題第143章 講武會一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13章 打壓縉紳第39章 聖意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10章 大勝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
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229章 內政之治,疑惑未解第121章 暫時相安第112章 兵潰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105章 阻擊,顧忌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11章 衆採所長的文治第124章 窖金,廣西變局第18章 緊急商議第25章 山東攻略第152章 破城攻擊,向前向前第41章 自我否決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77章 夔東十三家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65章 騎兵牆浪潮第34章 石屏擾襲第127章 難得的閒適第181章 賤民奴僕,攻陷梅州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84章 搶灘登陸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35章 阻擊第76章 再棄險要?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39章 聖意第124章 授課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143章 講武會一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殲第191章 新氣象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10章 調整戰略,老友重逢第45章 大反攻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147章 隱晦密信,糾結於心第12章 困頓之局,天道好還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97章 試點,火槍部隊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103章 用間——擴散效應第71章 流寇戰術第137章 李晉王第62章 亂汝心智,海上感慨第145章 妥協第26章 初涉殺場第95章 難以逾越第186章 疍家女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142章 會晉王第160章 大結局第151章 再戰新會(四)第10章 調整戰略,老友重逢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86章 復臺建議第93章 戰馬論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26章 提點第57章 遠方的厚望第19章 緬甸,山東第67章 梆子腔第81章 臨時機變,長途行軍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132章 廣西之變第112章 兵潰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14章 感情是睡出來的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77章 夔東十三家第124章 隨想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119章 訓誡,南征第34章 石屏擾襲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92章 僞造,詭道第83章 水西之變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18章 天馬行空的設想第29章 再提議和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58章 明智,千秋節第94章 難以抗拒,後宮瑣事第85章 無題第143章 講武會一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13章 打壓縉紳第39章 聖意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10章 大勝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