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用間——擴散效應

日子越來越不好過啊!豈止是不好過,簡直是要有殺身之禍啊!

吳三桂的心情在接到吳應熊從北京派人送來的密信後,陡然墮入了冰窟,手足冰涼,頭腦暈眩。

“……終守臣節,保全祿位……事機不秘,豈可輕與人言?今朝廷已生疑,如之奈何?”

吳應熊信中勸說父親不可妄爲,要謹守臣節,拒絕了逃出北京,前來雲南的“建議”,並且疑懼非常地告訴吳三桂,他聯絡督撫重臣有“漢家有聖人出,難忘故國,望聯絡聲氣,共圖舉事,恢復中原”內容的秘信已爲清廷所知,朝廷大爲猜忌,不知要如何處置?

完全是子虛烏有,造謠誣篾。吳三桂剛剛升起這個念頭,突然心有所悟,不禁大吃失色。

僞造書信?沒錯,僞宗室已經用過這招兒,現在還在用,而且手段更爲陰損、毒辣。吳三桂不知道假書信都送給了哪些人,但卻知道肯定有不少人和自己的關係不睦,肯定爲了邀功請賞,或者落井下石,把書信上呈朝廷,揭發自己的“逆謀”。

又驚又懼又恨,吳三桂心中惶急,卻失去了主張,趕忙把方光琛和劉玄初請來,共同商議解決之道。

一件本來完全可以辯白的事情卻在很合適的時候造成極嚴重的影響,方光琛和劉玄初聽到事情的經過,以及吳三桂的猜測後,也是震驚異常,一時都面色沉重,久久不語。

擴散、發酵……謠言可畏啊!離間計,很普通,卻很有效,特別是在現在這種時候。

“離間。安能離無隙之君臣?豈能間互信之文武?”劉玄初好半晌才無力地搖了搖頭:“先有縫隙隔閡。後離間計可用焉,如王爺與朝廷的關係是周瑜之於孫策,或是關張之於劉備,那就不叫用間而叫自取其辱。但今時,卻——”

吳三桂自然知道劉玄初話中的意思,在滇省連戰連敗。已經退縮至一隅。雖然並不是他不賣力氣,但結合謠言,卻使他有種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的感覺。

“滿兵在水西遭到敗績,指責李本深和吳之茂胡亂調動,不加策應。”方光琛突然若有所思地說道:“李、吳二人尚沒有辯白書信送來,依在下猜想,怕是與僞造王爺書信、假傳王爺軍令脫不了干係。若是如此,怕又是雪上加霜,更令朝廷疑忌啊!”

吳三桂頹然長嘆。暗自悔恨當初把事情看得太簡單了,只在滇省通報了情況,並加了私章密記。如果發現對手能僞造自己的印信後,便通知各方,興許就不會造成目前的困境。

“學士麻勒吉、侍郎石圖正在滇省,或許事情尚有轉機。”方光琛見吳三桂頹喪的神情,只好攪盡腦汁替恩主想辦法,“王爺可重金拉攏。並出示敵人之前僞造的軍令信函,再領其校閱軍隊。陳說錢糧困難,只要餉糧充裕,王爺便領軍與僞明決一死戰。另外,可稱派一軍進剿水西,以息滿洲兵將怒氣。如能在水西獲勝,亦可稍解朝廷猜忌。”

清廷派學士麻勒吉、侍郎石圖前往雲南。同三桂“面商機宜”。清廷現在最大的難處是兵馬錢糧,並不能滿足吳三桂所開列的數目。麻勒吉、石圖本來已經與吳三桂商量出解決的辦法,首先責成吳三桂“設法措辦”,再是儘量由戶部調撥本年度餉銀,作爲接濟。

但現在僞造書信、聯絡天下督撫、蓄謀反叛等罪名一下子扣在了吳三桂的頭上。之前的商議肯定便做不得數了。沒有足夠的錢糧,又不願與滇省明軍死磕,方光琛的意思便是先撿軟柿子捏,多少打消一些朝廷的猜疑。

“吳之茂、李本深擅自調動,策應不力,當降罪處分。”劉玄初突然沉聲說道:“王爺當派得力將領替換二人,以便順利剿滅水西。”

吳三桂的目光一閃,似有所悟地點了點頭。滇省形勢不利於己,之前已經有了棄滇入黔的計議,現在掌握黔省兵權更是重要。一來可以有安身之地,二來也能讓朝廷有所顧忌。

放棄兵權以求朝廷相信自己的忠心,這個念頭在吳三桂腦海中一閃而逝,立刻被他否決。如果真的那樣,有朝一日,朝廷會以任何藉口把他斬草除根,他卻沒有反抗之力,只能引頸受戮。他一想到這個後果,不由得全身不寒而慄!

而且,就算他想這麼做,他周圍的一羣核心人物,無論如何也不能心甘情願地俯首聽命,受人宰割。清朝大軍氣勢如虹,橫掃西南時,沒人產生異樣的心思。但形勢變化,不斷的損兵折將之下,一些“心懷故國”的部下便出現了。其中竟然有他的女婿胡國柱,這令吳三桂感到無奈又傷心。

“本王要上奏摺,解釋清楚,洗脫嫌疑。”吳三桂心亂如麻,撫着光光的額頭,喃喃地說道。

“王爺不可。”方光琛和劉玄初幾乎同時出言制止,兩人對視了一眼,不由得苦笑,方光琛伸手示意由劉玄初向愕然的吳三桂解釋。

“王爺可上奏摺,但不可解釋此事。”劉玄初緩緩說道:“朝廷尚未追究,王爺身在雲南,是如何知道的?世子探聽朝廷動靜,王爺能盡悉,不可爲人知也,此其一。朝廷未下旨令王爺自辯,此時解釋,反倒令人懷疑王爺做賊心虛,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

吳三桂醒悟過來,連連點頭,說道:“玄初、獻廷此言甚是,本王心亂智昏,差點誤了大事。”

“王爺可遷移家眷及兵將親屬。”方光琛沉吟了一下,繼續建議道:“可令麻勒吉、石圖知曉。王爺若蓄反謀,豈有將家眷後遷之理?雖有畏敵之嫌,但比之圖謀反叛,顯然不值一提,且更能令朝廷放心。”

“王爺可寬心。”劉玄初勸慰道:“此時朝廷哪裡敢動王爺?必然是溫言安撫。時日一長,王爺便能慢慢證明自己。”

“但願如此吧!”吳三桂苦笑連連,不斷搖頭,兩頭不討好的處境,哪裡是那麼好熬的。

…………(未完待續。。)

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51章 有借無還第28章 封官兒第37章 緬局有變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41章 左氏說項,繞襲遇伏第137章 李晉王第118章 極度震駭第68章 慷慨秦腔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21章 柔情蜜意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196章 鑑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147章 隱晦密信,糾結於心第196章 鑑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66章 非戰之困難第15章 定情第20章 緊鑼密鼓第52章 血戰廝殺第71章 流寇戰術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203章 總攻(三)第29章 破城第46章 火槍之威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117章 斷臂?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110章 宗室臨陣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138章 反撲第93章 棄城集軍第247章 兵至衡陽,說客第231章 荊襄劇變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50章 伏擊第122章 改變的開始第71章 流寇戰術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209章 欺瞞之罪,形勢之變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35章 有喜有驚的投靠第32章 魚龍白服第29章 宗室儀仗第154章 赴廣東第103章 用間——擴散效應第58章 明智,千秋節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51章 死地則戰楔子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194章 策反陰計,奏銷案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74章 東逃,後路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51章 戰後佈局第11章 衆採所長的文治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25章 三鬼之謀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245章 天變第57章 接駕第91章 軍隊建設第128章 拉英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7章 藩屬國的新思考第149章 再戰新會(二)第25章 山東攻略第10章 調整戰略,老友重逢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18章 天馬行空的設想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108章 安步當車第88章 毒蘑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11章 衆採所長的文治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34章 石屏擾襲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174章 奇襲潮州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55章 土官表忠誠九十六章 進口機晉王決定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77章 夔東十三家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
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51章 有借無還第28章 封官兒第37章 緬局有變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41章 左氏說項,繞襲遇伏第137章 李晉王第118章 極度震駭第68章 慷慨秦腔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21章 柔情蜜意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196章 鑑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147章 隱晦密信,糾結於心第196章 鑑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66章 非戰之困難第15章 定情第20章 緊鑼密鼓第52章 血戰廝殺第71章 流寇戰術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203章 總攻(三)第29章 破城第46章 火槍之威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117章 斷臂?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110章 宗室臨陣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138章 反撲第93章 棄城集軍第247章 兵至衡陽,說客第231章 荊襄劇變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50章 伏擊第122章 改變的開始第71章 流寇戰術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209章 欺瞞之罪,形勢之變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35章 有喜有驚的投靠第32章 魚龍白服第29章 宗室儀仗第154章 赴廣東第103章 用間——擴散效應第58章 明智,千秋節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51章 死地則戰楔子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194章 策反陰計,奏銷案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74章 東逃,後路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51章 戰後佈局第11章 衆採所長的文治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25章 三鬼之謀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245章 天變第57章 接駕第91章 軍隊建設第128章 拉英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7章 藩屬國的新思考第149章 再戰新會(二)第25章 山東攻略第10章 調整戰略,老友重逢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18章 天馬行空的設想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108章 安步當車第88章 毒蘑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11章 衆採所長的文治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34章 石屏擾襲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174章 奇襲潮州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55章 土官表忠誠九十六章 進口機晉王決定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77章 夔東十三家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