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欺瞞之罪,形勢之變

新晉魏王的馬寶位列異姓一字王,可謂是登上了一個人生的巔峰。叩頭接旨,三呼萬歲,可他心裡卻跟明鏡似的,知道這絕不會是永曆頒下的聖旨。但這已經無關緊要,爵位顯貴,功勳卓著,他在不斷獲得榮譽和名位的同時,也就被朱永興拉上了跳不下來的“賊船”,除非他捨得全部拋棄。

人逢喜事精神爽,這其中可不只有馬寶一人。朱永興對於功賞是極重視的,犒賞的財物尚在其次,又有一批將領加官晉爵,更隨着戰局的順利,前途愈加光明。

“我軍休整完畢便直搗耿逆老巢,這首功便讓小魏去拿,升到侯爵,看老魏的臉往哪擱?”這一日馬寶和衆將議完事,心情大好,拿魏君重和他老爹孟津侯魏勇開起了玩笑。

孟津侯魏勇卻也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傢伙,自己呆在安南不聲不響,把兒子推到講武堂,讓其全力投效朱永興。如今魏君重倒是不負所望,只是這加官晉爵的勢頭也便成了馬寶調侃其父的由頭。

“家父有言道:‘弟子不必不如師傅,兒子定要超過老子’,此方爲正理。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新人要比舊人強。”魏君重既晉伯爵,又升爲上校,已是講武堂出身中軍銜最高者,心中高興是不必說的,現在馬寶取笑,他也不以爲意。

“老魏精明啊,瞧這話說的。”吳三省象是感慨地輕輕搖頭,笑道:“他躲在安南享福,倒是有個出息兒子能撐門面。怎麼的,聽說他又納了一個妾侍?”

“這個——”魏君重此時方有些尷尬,撓着頭不知如何說纔好。

“在海外開疆拓土倒是容易得很,祁三升和高啓隆領着幾千兵便打得那個。對,真臘,不敢應戰。他們倆不也納了妾侍,還是海外蠻夷呢!”馬寶並不瞭解外面國家的情況,說出海外蠻夷這幾個字也是正常。

“王爺,海外便海外。可不要把蠻夷掛在嘴邊。”吳三省善意地提醒。

“對,對,是要慎言。”馬寶猛然一醒,趕忙點頭。

說到這裡,便要提一下前些日子朱永興搞出來的事情。安南都統使,猛山克族族長思威隨着夢珠一行內眷趕到了廣州,馬上便向朱永興請罪。什麼罪呢,欺瞞之罪,欺瞞了夢珠的身世。

在思威講述中。夢珠原是漢家女,其父姓陳,學識淵博,是他爲猛山克族請的教授。在一次與緬人的衝突中,夢珠的父母不幸亡故,他便收養了尚在襁褓中的夢珠爲女。久而久之,此事便不爲外人知曉,他視夢珠爲親生。族人也以族中公主看待。

這段明顯看出是編造的故事令朱永興“勃然大怒”,不僅除了思威安南都統使的頭銜以觀後效。還罰俸三年作爲處罰,更禁足了夢珠,令其思過。

其實,多數人都知道這不過是遮人耳目的花招,並沒有什麼高深之處。但朱永興的時機選得好,事情做得妙。讓人想反對也無法出聲。

你反對什麼,覺得處罰過輕,覺得這事有假,覺得這是爲以後作鋪墊……那好,我可以再處罰得重一些。反正只要不殺頭就行;你說有假,那你拿出證據來呀;至於以後,我還沒做什麼呢,你憑什麼反對!

可要不反對吧,那就等於默認了此事,默認了夢珠的身世,以後若是真被立爲正妃,再反對也就沒有理由了。

這也正是朱永興看準的關鍵,讓人明知有假,卻無從着手,無藉口去反對。夢珠和龍兒的身份,雖然是正式納娶,可沒有朝廷旨意,只能算是侍妾。旁人是恭敬,是逢迎,是討朱永興歡喜,才以世子妃、王妃相稱。在這樣的身份下,夢珠的身世問題還真不算什麼大事。

當然,依着朱永興對夢珠的寵愛,身世問題被坐實,以後便不排除被擡舉的可能。但那畢竟是可能,以莫須有的推測去跟朱永興叫板,不僅師出無名,而且是徹底觸了朱永興的黴頭。可現在保持沉默,無疑在日後也喪失了話語權。這便是朱永興的“指鹿爲馬”,讓別人無奈且無法的無解之招。

馬寶和吳三省等人也只是聽說,但也都約略猜出了朱永興的意圖。假的出身到底是假的,這蠻夷老掛在嘴邊,自然不是很妥當。朱永興且不說,日後可能貴爲王妃的夢珠,也是不好得罪的。

衆人說了些閒話,正要紛紛告辭而去,有參謀來報,岷王朱永興送來了密信,是八百里加急。

馬寶情知有變,立刻止住了衆將的離開,令機要人員馬上譯信。時候不大,譯好的密信便擺在了馬寶的案頭,他仔細閱看之後,不禁皺起了眉頭,示意吳三省接信觀瞧。

吳三信看過信件,以眼神示意,馬寶點頭認可,吳三省才朗聲讀了起來。

按照明軍原來的佈署,馬寶所率的這一路明軍主要是迎戰滿蒙八旗,如能取勝則在閩省攻城掠地,由西面向福州逼進,與在沿海作戰的明鄭聯軍合擊耿逆老巢,消滅閩省,甚至是江南還算是強敵的耿逆兵馬。

但鄭家內訌後,鄭經已經下令集結主力於金廈,準備迎接來自臺灣的狂風暴雨,這便使得在沿海地帶作戰的明軍顯得有些勢孤。朱永興在信中詳細講述了目前的形勢變化,要求西路軍抽調出部分兵力,加強南路軍的力量,以便繼續實施閩省攻略。

“至少要一個師吧?”馬寶揣摸着朱永興信中所講的情況,等吳三省唸完,也不太敢確定地問道。

“海軍陸戰隊有一萬多,加上水師相助,再有一個師足矣!”吳三省計算了一下兩路明軍的攻擊路線和特點,很篤定地回答。

馬寶點了點頭,南路軍確實有近海的便利,攻擊路線上又有不少可以藉助水師而攻取的城鎮,有兩萬多陸軍應該足夠了。而自己這邊,經過補充之後依然能有近三萬之衆,繼續實施原定的戰略計劃,也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未完待續。。

第25章 三鬼之謀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26章 初涉殺場第160章 大結局第28章 離心之象第6章 無題第188章 大調整第214章 家和萬事興第24章 烽起石屏第182章 無題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3章 絕死一擊第23章 伏擊之地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9章 世子殿下?第99章 定都之慮,拍賣逆產第194章 策反陰計,奏銷案第144章 講武會二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3章 召見羣將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149章 經濟手段第154章 赴廣東第64章 變革的威力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92章 舉棋不定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46章 火槍之威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第128章 盛儀,震懾第37章 緬局有變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89章 勝利第27章 詐取緬關第123章 光復昆明第111章 春闈考題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66章 非戰之困難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3章 召見羣將第150章 軍、政攻勢第97章 唯一生路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78章 勝利之因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39章 兵臨大理第18章 天馬行空的設想第13章 宗室留守第138章 大海戰第93章 棄城集軍第75章 恬然自樂第72章 廝殺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22章 響應配合第231章 荊襄劇變第49章 烽火燎原第251章 晉封鄭王,三桂投誠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戰大勝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第86章 接戰第4章 攻城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13章 宗室留守第21章 登陸山東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266章 重慶,武昌第91章 川滇呼應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105章 阻擊,顧忌第26章 提點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9章 決戰第76章 再棄險要?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49章 烽火燎原第94章 思考方法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14章 真儒,自虐?第98章 以南養北第72章 退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14章 真儒,自虐?第16章 柔情蜜意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59章 無題第82章 勝利的標誌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
第25章 三鬼之謀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26章 初涉殺場第160章 大結局第28章 離心之象第6章 無題第188章 大調整第214章 家和萬事興第24章 烽起石屏第182章 無題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3章 絕死一擊第23章 伏擊之地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9章 世子殿下?第99章 定都之慮,拍賣逆產第194章 策反陰計,奏銷案第144章 講武會二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3章 召見羣將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149章 經濟手段第154章 赴廣東第64章 變革的威力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92章 舉棋不定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46章 火槍之威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第128章 盛儀,震懾第37章 緬局有變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89章 勝利第27章 詐取緬關第123章 光復昆明第111章 春闈考題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66章 非戰之困難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3章 召見羣將第150章 軍、政攻勢第97章 唯一生路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78章 勝利之因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39章 兵臨大理第18章 天馬行空的設想第13章 宗室留守第138章 大海戰第93章 棄城集軍第75章 恬然自樂第72章 廝殺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22章 響應配合第231章 荊襄劇變第49章 烽火燎原第251章 晉封鄭王,三桂投誠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戰大勝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第86章 接戰第4章 攻城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13章 宗室留守第21章 登陸山東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266章 重慶,武昌第91章 川滇呼應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105章 阻擊,顧忌第26章 提點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9章 決戰第76章 再棄險要?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49章 烽火燎原第94章 思考方法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14章 真儒,自虐?第98章 以南養北第72章 退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14章 真儒,自虐?第16章 柔情蜜意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59章 無題第82章 勝利的標誌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