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各懷心思

擺正自己的位置,不卑不亢。朱永興在見過衆多的歷史名人之後,面對鄭成功時依然是這樣的心態。既沒有以朝廷留守自居,發號施令,也沒有軟語相求,完全是平等對話,協商談判的姿態。

鄭成功與李定國不同,他是割據一方的勢力,也不是明朝的純臣。雖然禮數還算恭敬,但卻不是能用朝廷之命來壓制的。這一點,朱永興想得很清楚,所以,他把鄭家視爲抗清的同盟,而不是可以隨便命令的屬下。

不可否認,鄭成功是一位很有大志的人,在明、清對峙,國土分裂的情形下,他鑑於自身力量不夠強大,在政治影響上也無法同明、清兩個並存的政權爭奪民心(包括官紳)。因此,他的策略是明、清兩方誰能讓他獨斷專行,或者說割地自雄,他就奉誰“正朔”。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的理想是做一個“縱橫而所之”的“鳳凰”,而不願成爲“檻阱之中”的“虎豹”。總之,只能“遙奉”,不能“受制於人”。這就是他和後來的鄭經一貫提出的“比於高麗”的思想根源。清廷多次招撫(鄭方稱爲“和議”)之所以失敗,正是因爲只給他高爵厚祿,決不答應給他以相對的獨立性。在這種條件下,鄭成功只能做一個“明臣”。同樣的道理,他的“始終爲明”並不意味着他願意毫無保留地服從明朝廷的調遣,恪守臣節。

這種平等的商談,以及親和的態度,在朱永興看來是應該的,是合情合理的。但在鄭成功和他的幕僚看來,卻是另外一番心思。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岷世子城府極深,王爺勿小覷之。”劉國軒在旁謹慎地說道。

鄭成功揹着手,望着無邊無際的大海,久久不言。好半晌。才沉聲說道:“觀光,岷世子欲興王圖霸,也確有其能。”停頓了一下,他繼續說道:“共擊清軍廣東水師,嗯,你怎麼看?”

劉國軒沉吟了一下,說道:“可虛應之,後以復臺爲由,拖延之。”

鄭成功對廣東潮州地區一直非常重視,這是鄭氏家族軍糧的主要來源地。多次進兵潮州原因也在於此。但他的意圖卻是希望把潮、惠地區據爲自己的糧餉、兵員補給地。而在鄭軍和永曆朝廷之間最好是留下一片緩衝地區。打掉這座隔火牆對鄭氏集團不利。

西南明軍有越來越強的趨勢,並且已經進取廣西,如果清軍的廣東水師被重創,則西南海上自然以南海艦隊稱雄。日後攻掠廣東。也是可以預見的事情。這對於要收復臺灣,並且要經營臺灣,戰略重心有所轉變的鄭軍來說,是無法與西南明軍爭奪廣東潮、汕、惠等地區的。

如果在鄭軍成功經略臺灣之前,閩粵兵連一體、地成一片,遙相呼應的局面就要改觀。鄭成功不會不考慮到自己南天一柱的相對獨立性將受到很大限制,軍政大事要稟承於朝廷,否則就難逃僭越之議。因爲,自己在兵力、爵位和聲望上都不及岷世子。也略遜於李定國,這兩人同永曆朝廷的關係都比他更密切,這些因素必然在鄭成功的深謀遠慮之中。

劉國軒的建議正合鄭成功的心意,雖然朱永興以日後的糧草援助爲誘餌,希望兩家聯手。消滅清軍水師。但鄭成功也有自己的應對之法,從海外購糧,他有商隊,硝磺多從日本出,他也可加以控制。所以,他覺得兩家聯手幹掉南阮水師,算是各有所得,日後的事情嗎,自可以拖延推宕。

“西南局面已經大有改觀,此皆岷世子之功也。”鄭成功思慮妥當,微笑着說道:“此對東南亦有利也。觀光,是不是如此啊?”

劉國軒嘿然點頭,西南越勢大,對清軍的牽制作用越明顯。能夠拖住清廷的大部分兵員,減輕東南的壓力,這當然是他們所希望看到的。

收復臺灣的決心已定,鄭成功現在也不好與朱永興徹底鬧僵。清軍東南一敗後,似乎並不死心,還有捲土重來之勢,再加上沿海遷界的風聲,與西南明軍保持一定的和緩關係,還是必要的。

況且,鄭成功通過與朱永興的初次會晤,也看出了朱永興與永曆的大不相同。永曆懦弱,可以向割據勢力低頭,但朱永興卻有堅定的性格。如果朱永興以朝廷的名義斥責鄭成功,對鄭家在東南的影響還是很不利的。

可惜永曆在緬,岷世子把持朝政,日後若是——這樣的主上可不好伺候。鄭成功注目於海上波濤,輕輕嘆了口氣。這樣的事情,他鞭長莫及,已經完全插不上手了。

………

“擊破南阮水師,便可心滿意足,吾倒未有奢望兩家能盡滅清軍之廣東水師。日後若是進取廣東,吾也未有聯軍之意,卻要靠我們獨力完成。”朱永興也有自己清醒的認識,所謂談判會商嘛,就如同做買賣一樣,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先來個高目標,成不成總不吃虧。

“殿下英明。”易成也看出了鄭成功的自雄之心,對朱永興的聯盟之意也頗爲贊同,畢竟這是比較實際的做法,清強明弱之時,盟友總比敵人要好,“殿下言臺灣多硝磺,日後可以物易物,不知是否確實?”

朱永興點了點頭,說道:“這也算是聯繫兩家的紐帶之一,只要鄭家還舉着抗清的旗幟,與清軍作戰,吾便不會妄動刀戈。延平王雄才大略,海戰無敵,然吾亦有優勢。”

“不知殿下何解?”易成不解地眨着眼睛。

“年齡。”朱永興自信地挺直了胸膛,“吾等得起,等老一輩凋零後,他們的子侄輩豈是吾之對手?”

“呵呵,這確是萬全之法。”易成不由得笑了起來,不說同齡人,就是目前,也沒有人能在才智能力上與朱永興比肩,朱永興這句話還透露出了一個意思,那便是他不會着急,會盡量用和平的手段解決一些象割據這樣的事情,而不輕易在內部舉起屠刀,用殺戮來統一。

仁厚,卻也不失深謀遠慮,更有堅忍之心,易成望着朱永興挺拔的背影,暗自慶幸自己的選擇。

第87章 水西局勢第28章 雙層爆破第38章 三師相會第60章 會趙王第17章 意外之難第188章 大調整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第112章 女考生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5章 寨子第168章 多番的降將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113章 窮追第99章 定都之慮,拍賣逆產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138章 大海戰第145章 大包圍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31章 故國風情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120章 大勢,決擇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81章 書院第71章 局部——大局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60章 會趙王第142章 會晉王第9章 決戰第234章 香溪口阻擊第54章 海上武裝,廣西之弊第85章 急行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160章 大結局第68章 正戰穩進第21章 登陸山東第81章 襲擾第158章 輝煌大勝,揚帆的風第52章 血戰廝殺第32章 魚龍白服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48章 黯然收兵第145章 大包圍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91章 軍隊建設第251章 晉封鄭王,三桂投誠第76章 神示,開源節流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25章 山東攻略第125章 軍人婚配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95章 難以逾越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70章 開路迂迴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69章 軟實力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104章 二破營寨第142章 會晉王第43章 保寧第78章 勝利之因第143章 槍枝合法,移邊實邊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141章 千金之喜,開拓之初第151章 再戰新會(四)第73章 小朝會第76章 再棄險要?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第90章 俘虜處置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71章 局部——大局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4章 封賞,臺灣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138章 反撲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155章 無題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12章 困頓之局,天道好還楔子第89章 進退兩難第199章 接戰第46章 火槍之威第83章 棄城之議第24章 烽起石屏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22章 血濺跳花節
第87章 水西局勢第28章 雙層爆破第38章 三師相會第60章 會趙王第17章 意外之難第188章 大調整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第112章 女考生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5章 寨子第168章 多番的降將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113章 窮追第99章 定都之慮,拍賣逆產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138章 大海戰第145章 大包圍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31章 故國風情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120章 大勢,決擇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81章 書院第71章 局部——大局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60章 會趙王第142章 會晉王第9章 決戰第234章 香溪口阻擊第54章 海上武裝,廣西之弊第85章 急行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160章 大結局第68章 正戰穩進第21章 登陸山東第81章 襲擾第158章 輝煌大勝,揚帆的風第52章 血戰廝殺第32章 魚龍白服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48章 黯然收兵第145章 大包圍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91章 軍隊建設第251章 晉封鄭王,三桂投誠第76章 神示,開源節流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25章 山東攻略第125章 軍人婚配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95章 難以逾越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70章 開路迂迴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69章 軟實力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104章 二破營寨第142章 會晉王第43章 保寧第78章 勝利之因第143章 槍枝合法,移邊實邊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141章 千金之喜,開拓之初第151章 再戰新會(四)第73章 小朝會第76章 再棄險要?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第90章 俘虜處置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71章 局部——大局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4章 封賞,臺灣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138章 反撲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155章 無題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12章 困頓之局,天道好還楔子第89章 進退兩難第199章 接戰第46章 火槍之威第83章 棄城之議第24章 烽起石屏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22章 血濺跳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