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

做法是把米用清水洗淨炊熟後,再放到水中曝曬幹,淘去灰塵後再以同樣的方法作業共十次,所得到的再製幹米飯。要食用時,取再製幹米飯先以清水泡之,待再製幹米飯浸軟後,再煮熟成餐飯後就可食用。

經過這一番加工後,一石米可得兩鬥飧飯,可供一人進食五十天,相當於每人每日不到四百克的配給量。體積減小了,重量變輕了,攜帶更容易了,朱永興覺得在壓縮餅乾製造出來之前,應該大力推廣這種軍糧。只是,他覺得這種軍糧營養不夠,可以配上肉乾、蔬菜乾,再加一小包食鹽,作爲單兵攜帶的裝備之一。

當然,這種飧飯也有缺點,那便是要生火煮食,對於埋伏、偵察等隱秘行動,並不適合。不過,餅乾雖然沒有,燒餅也能暫時代替。中間挖孔,穿成一串,可系在腰間,或掛在脖子上,很有點浙江、福建沿海地區“戚家餅”、“肚臍餅”的模樣。

年代不同,要求也可降低嘛!餅乾會有的,壓縮餅乾會有的,罐頭也會有的。只要挺得住,等得起,武器裝備會越來越強,吃的喝的也會越來越好。朱永興憧憬着,更對當時士兵的吃苦耐勞、要求不高感到欽佩。

九月初十,朱永興率領着本部人馬和三個輜重營先行出發,一直向西,向着瀾滄江挺進。

昆明王華山宮殿,張燈結綵,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

“王(三桂)鎮守秦蜀,綏輯滇黔,撫順剿逆,茂著勳勞。僞永曆以明室遺孽,煽集黨羽,妄稱尊號,竊據一隅……特仿古制。進封親王,加殊禮,以示眷酬……望王益勵忠勤,屏藩王室……”

書房內,吳三鬼回憶着聖旨的字詞,志得意滿地捋須微笑。

“封親王,加殊禮”啊。自己在聖祖心中的眷寵還真是非同一般,也不枉自己效忠清朝,戎馬征戰,立下累累功勳了。

“屏藩王室”啊,這就是說,朝廷永不撤藩。吳家子子孫孫都能世襲王爵,與清朝相始終。

“總管雲貴”啊,兩省的督撫大員亦要受我“節制”,假以時日,待心腹遍佈雲貴,兩省亦爲吳傢俬地矣。

門被輕輕敲響,得到吳三桂允可後。謀士劉玄初邁步走了進來,眼見吳三桂臉上的喜色,趕忙又上前恭喜祝賀。

劉玄初,名茂遐,字玄初,是四川人,原先在蜀王劉文秀府中,充任幕客。頗善謀劃。劉文秀失敗後,三桂將他收留,放在自己身邊,不時顧問諮詢。

“玄初,快坐。”吳三桂心中高興,自然也頗爲平易親近。

“王上。”劉玄初落座之後,便開口詢問道:“召屬下來。是否爲出兵平滇一事?”

“正是。”吳三桂點了點頭,想得到的都得到了,也該他賣力氣,繼續爲清朝效忠了。

“聽聞滇西僞王白文選。滇中僞王李定國,元江土官那嵩皆有異動之象,不知詳細情況如何?”劉玄初接着問道。

“僞王白文選屯兵怒江窺惠仁渡,僞王李定國似有向南澗進擊之意。”吳三桂停頓了一下,加重語氣說道:“元江土酋那嵩勾連各土司歃血鑽刀,叛意已昭。”

劉玄初沉吟了一下,說道:“僞王定國、文選或是佯動,元江那嵩卻是肘腋之患,其後定有僞宗室支援,不可輕忽。”

“玄初之言正與本王不謀而合。”吳三桂輕輕一撫掌,冷笑道:“僞王佯動是虛,元江那嵩反叛卻是實。待昆明大兵出邊進剿,那氏就來搶雲南(指當時的雲南府,即今昆明市),此計瞞不過吾。”

“元江那氏根基深厚,又有僞宗室蠱惑人心,若不剿除,則地方震動。”劉玄初微皺眉頭,思索着說道:“然滇中滇西亦需有防,不可大意。”

“永昌有張勇,有近萬守軍;大理也有數千兵丁,再兼洱海衛、楚雄、武定三鎮官兵,守城當無慮。”吳三桂摸着鬍鬚,邊計算邊介紹,“吾將下令各地兵將堅守爲宜,不可浪戰。僞明殘軍,兵不過三萬,又無紅夷重炮,必頓挫于堅城之下。遠道襲遠,糧草難繼,豈能長久?待吾率大軍以雷霆之勢掃平元江,再出邊進剿,可一舉蕩平,早收全局。”

劉玄初對吳三桂的方略倒無太大意見,只是有那麼一點隱憂,便不失謹慎地說道:“王上所謀極爲妥當,先近後遠,逐個殄滅,正合用兵之道。然僞宗室在後支援元江,王上不可小覷。”

吳三桂點頭稱是,心中卻不以爲然。在他想來,騰衝之敗主要是水土、雨季的原因,並不是僞宗室和殘明軍隊如何英勇善戰。僞帝永曆逃緬甸,僞宗室留守避安南,可以說是一丘之貉,哪有什麼興王圖霸的雄心。只不過僞宗室留守比永曆稍有那麼點膽氣而已。

這一段時間以來,吳三桂靜待朝廷商議回覆,卻也沒閒着。一邊整頓擴充人馬,一邊向永昌增兵補充,剿撫四鎮也已經派出分駐雲南四個重要地區:左鎮駐武定府(武定)、右鎮駐曲靖府(曲靖)、前鎮駐楚雄府(楚雄)、後鎮駐洱海衛,即雲南縣(祥雲)。

這四鎮,每鎮爲三千兵,頗類後世的四大軍區,其總兵爲該地區的最高軍事長官,分別爲張國柱、閻鎮、劉文進、王永祚,均隸屬三桂。

不僅如此,吳三桂還選拔文職人員,出任雲南從省到地方的各級官職,兼管地方監察與軍事,以便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其中胡允爲雲南布政使司參政,分守金滄道;李煊爲雲南布政使司參議,分守洱海道;何毓秀爲雲南按察使司副使管參事,分守臨元道;蘇弘謨爲雲南按察使司副使、清軍驛傳道;馬逢皋爲雲南按察使司副使,分巡臨安兵備道;吉允爲雲南按察使司僉事,分巡水利道;紀堯典爲雲南按察使司僉事,分巡金騰兵備道;田萃禎爲雲南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洱海道;藺一元爲雲南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曲靖道。

軍政大權都操於吳三桂之手,他自然要安插親信文官武將。把雲貴兩地切實地掌握在手裡。

“王上。”劉玄初遲疑了一下,試探着問道:“若元江遲不豎旗反叛,滇中滇西又起戰事,如之奈何?”

吳三桂嘿嘿冷笑,捋須悠然道:“玄初,汝認爲當如何?”

“夫永曆在緬,而僞王李定國、白文選等藉永曆以惑衆心。奮思一逞,此其患在門戶也。土司反覆無定,惟利是趨,有如我兵不動,逆黨假永曆以號召內外諸蠻,餌以高爵重祿。一被煽惑,遍地烽起,此其患在肘腋也。”劉玄初似笑非笑地說道:“王上欲師出有名,可令那嵩至昆明領受敕封,如其不來,則可出兵討之。”

“玄初知吾心意。”吳三桂大笑起來,說道:“雨季行將結束。當令三軍準備出征,集糧召伕,吾要親討元江。”

劉玄初點頭贊同,元江那氏數世積累,財雄勢大,乃是雲南衆土司之最強者,吳三桂親征既可增加聲望,又可起殺雞儆猴之效。

吳三桂送走劉玄初。心中喜悅。計策不謀而合,使他再無顧慮。滇土雖收,而滇局未結,惟有及時進兵,早收全局,才最符合自家的利益。

推開窗戶,吳三桂向外望去。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已是華麗氣勢。但此時,他卻有些不夠滿足,這是王府啊。要更加的宏傳、壯麗,要顯得更加神聖才行。待平定滇省,必要增修擴建,使之金碧輝煌,令人眩目。

紅亭碧沼,曲折依泉,傑閣崇堂,參差因岫。此等富麗王府,時春花、秋月之夜,月光之下,花園之內,擺酒宴飲,美人圓圓陪坐一邊,不時勸酒,每當酒興正濃之時,讓圓圓唱上一曲。

歌聲清麗,感情激揚,唱得動情入迷。歌聲助酒興,喝到似醉非醉之際,漫步起舞,作發揚踏厲之容。舞罷,圓圓捧觴爲壽,真乃人生最樂之事耶。

年過半百,又處於位重權高之巔峰的吳三桂,追歡逐樂的奢求已經開始浸潤其身。站在窗前,老漢奸憧憬着,幻想着……

朱永興剛剛處理完最新送來的情報,和軍情司的葉虎一起走出了帳篷。此時,天空裡幾顆星星在閃爍,微風則送來了不遠處人們的低語聲,

自己沒有猜錯,昆明清軍確實沒有閒着,四處派兵加強防守,又蒐集糧草囤積,吳三桂更是擴充兵馬,就等着雨季結束,便會有所行動了。

按照正常的戰略思維,先近後遠,這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吳三桂先出邊攻剿,朱永興也覺得沒有什麼。畢竟元江那邊的實力並不算弱,清軍主力遠去,他們的機會大增,趁機興兵,可收圍魏救趙之效。

昆明,對清軍來說,既是佔據優勢的勝利的象徵,同時也是一個包袱,是絕不可能輕易丟掉的。而三江之內的永昌、大理、楚雄、姚安等城池,是清軍扼住明軍北進的防線,可也使大量的清軍無法機動作戰。清軍最大的機動兵力幾乎都集中在了昆明,這便是明軍可以利用的弱點。

而且,與當時大多數漢人的想法不同,朱永興極痛恨厭惡吳三桂,根本不寄希望於他能反正或投誠。他也並不畏懼吳三桂,什麼雄才大略、才武無雙,不過是個運氣極好的陰謀家而已。縱觀其軍事生涯,何嘗有過令人讚歎的指揮戰例,即便是歷史上叛清初期的勢如破竹,也終被其致命的戰略錯誤所抵消。

我,一個穿越人士,還鬥不過你個老漢奸?朱永興認爲明軍只要精誠團結,不起內訌,吳三桂就並不是強大到不可戰勝。

“殿下,卑職告退。”葉虎錦衣衛出身,在情報司工作正是其所長,已經擔負起周良甫至監察司所帶來的空缺。

“去吧,有情報隨時來報。”朱永興叮囑了一句,又吩咐道:“特別注意與元江的聯絡,務必要保證暢通。”

“是。”葉虎躬身施禮。轉身而去。

朱永興略略停頓了一下,轉身向帳篷外的一輛獨輪車走去,楊國驤則帶着兩名親衛緊緊跟上。

一天行軍下來,情況還算可以,雖然不到四十里,但也差不了很多。畢竟輜重營剛成立,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朱永興便有了一個想法。覺得應該在步兵中大量使用獨輪車。

產生這樣的想法,是因爲那個時代的路況實在不敢恭維,而步兵的盔甲又確實是行軍中不可忽視的問題。獨輪車小巧,載重可達二三百公斤,可爲一個小旗十名步兵馱運盔甲。兩人一組,按每天四十里計算的話。則每人推八里,其餘時間是輕裝,比揹着盔甲行進顯然要輕鬆很多。

更主要的是獨輪車對道路的適應很廣,窄路、巷道、田埂、木橋都能通過,又方便在崎嶇小路和山巒丘陵中行走,其運輸量比人力負荷、畜力馱載大過數倍。如果把輪子弄得大一些,在崎嶇的路面上就不容易被卡住;如果加上風帆。還可以藉助於風力;如果再根據牛頓力學改進獨輪車各部位的位置,應該會更加省力。

嗯,這個還是交給別人去研究吧,自己的物理水平好象很難解決這個問題。朱永興暗暗咧了咧嘴,在這輛今天路上剛買來的獨輪車前停下腳步,前後左右地觀察起來。

人民羣衆就是用這個東西推出了淮海戰役的勝利?朱永興左轉右轉,覺得不大象。

獨輪車在南方北方的名稱和樣式都有所不同,北方俗稱“小車”;在西南漢族。因其行駛時“嘰咯嘰咯”響個不停,俗稱“雞公車”;在江南,則因它前頭尖,後頭兩個推把如同羊角,又稱“羊角車”。而獨輪車的車轅,其長短、平斜,支桿高低、直斜及輪罩之方橢、幾乎隨地而異、隨人而異。

朱永興擡起兩個車把。試着推了兩圈。按說這個東西只有一個車輪,應該是很容易傾覆的,但他確實見到有人用它載重、載人,長途跋涉而平穩輕巧。而且。據說這個獨輪車的創始者就是三國時的蜀相諸葛亮,它的前身就是木牛流馬,在交通運輸史上可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發明哦。

沒錯,獨輪車在四川應該更有用武之地,使用更普遍。棧道啦,山路啦,寬不過一尺的田埂和小路啦。在那上面,其他一切車輛都望而卻步,唯有獨輪車遊刃有餘。所以,註定了獨輪車是爲小路而存在的。隨着路越來越寬,越來越好,兩輪,四輪,纔會逐漸取代獨輪車。

咯咯……一陣輕笑驚擾了朱永興的興致,卻是夢珠帶着兩個侍女不知何時來到旁邊,以爲朱永興在好奇玩耍,捂嘴偷笑不已。

朱永興也不禁失笑,伸手相招,“來,坐上去,看吾推得穩不穩?”

“殿下,您不早些安歇,怎來了這推車的興致?”夢珠笑眯眯地走過來,卻不往車上坐。

“吾想把這車在軍中推廣。”朱永興斂起笑容,解釋道:“一小旗一輛車,裝載盔甲兵器伴隨前進,能省下輔兵。若遇戰時,士兵也可就近拿取,迅速裝備。嗯,一個小旗再配置一名火頭兵,一名醫護兵,興許更好些?”

一個小旗十二人,四個小旗爲一個總旗,四個總旗爲一百戶,四個百戶爲一千戶,四個千戶爲一鎮。在朱永興未來的軍制改革設想中,他覺得四四制更適合目前的冷熱兵器交雜的軍隊。當然,設想畢竟是設想,以後還會根據觀察有所改變和完善。

“殿下,您不覺得,這樣有些怪異嗎?”夢珠左右端詳着獨輪車,顯得有些疑惑。

行軍隊列中夾雜着大量的獨輪車,嘎吱嘎吱地響個不停,這確實有點怪哈!朱永興苦笑了一下,但想法卻沒有改變。如果有獨輪車裝載盔甲,每個士兵隨身再攜帶十斤或十五斤飧飯,不僅能加快行軍速度,更能支撐作戰十天半個月。更重要的是減少了大量輔兵,這樣的優點,讓朱永興心動不已。

影響行軍速度的關鍵可不是步兵的體力,而是輜重的運輸,也就是最慢的那個。那些大車,對路況的要求甚高,陷住卡住很常見。行軍時,十幾個、幾十個人在那裡喊着號子又拉又擡,更是司空見慣。

獨輪車,或者一匹馬拉的窄距的兩輪車,才更加適合這個時代的道路。但運輸量的要求,又使輜重營必須裝備大車。這還真是個難以兩全的因難,朱永興覺得自己還是想得少了,過於理想化了。

好在此次作戰多要依靠水路運輸,陸路的運輸量小,對計劃的實施便沒有太大的影響。朱永興想到此處,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

待看到身旁的夢珠,他又起了玩耍之心,非要丫頭坐上去,他要體會一下古時候丈夫推着妻子雙雙回孃家時的那種感覺。

……

第117章 斷臂?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145章 妥協第191章 新氣象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86章 輕視,放鬆第64章 計議第38章 三師相會第121章 暫時相安第67章 排除萬難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64章 計議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77章 夔東十三家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93章 戰馬論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31章 故國風情第145章 妥協第81章 書院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16章 不一樣的光復第99章 定都之慮,拍賣逆產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26章 初涉殺場第199章 接戰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157章 結束戰爭的嘗試第57章 豁賤爲良,成親納妃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191章 新氣象第140章 結局已定第111章 轟擊,破陣第26章 初涉殺場第245章 天變第26章 兵臨城下第34章 攀龍附鳳,議和煙幕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273章 潰敗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274章 定江南,見士紳第54章 再退第149章 經濟手段第16章 柔情蜜意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58章 新晉郡王第28章 雙層爆破第81章 襲擾第80章 教士保羅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91章 軍隊建設第92章 無題第194章 策反陰計,奏銷案第149章 經濟手段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95章 初印象第270章 操切之心第58章 新晉郡王第45章 大反攻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28章 封官兒第68章 正戰穩進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201章 總攻(一)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214章 家和萬事興第26章 提點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274章 定江南,見士紳第125章 吏治,公學第20章 急躁,伏擊第124章 授課第90章 俘虜處置第147章 隱晦密信,糾結於心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118章 極度震駭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49章 烽火燎原第21章 柔情蜜意第98章 以南養北第16章 柔情蜜意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26章 提點
第117章 斷臂?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145章 妥協第191章 新氣象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86章 輕視,放鬆第64章 計議第38章 三師相會第121章 暫時相安第67章 排除萬難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64章 計議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77章 夔東十三家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93章 戰馬論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31章 故國風情第145章 妥協第81章 書院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16章 不一樣的光復第99章 定都之慮,拍賣逆產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26章 初涉殺場第199章 接戰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157章 結束戰爭的嘗試第57章 豁賤爲良,成親納妃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191章 新氣象第140章 結局已定第111章 轟擊,破陣第26章 初涉殺場第245章 天變第26章 兵臨城下第34章 攀龍附鳳,議和煙幕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273章 潰敗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274章 定江南,見士紳第54章 再退第149章 經濟手段第16章 柔情蜜意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58章 新晉郡王第28章 雙層爆破第81章 襲擾第80章 教士保羅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91章 軍隊建設第92章 無題第194章 策反陰計,奏銷案第149章 經濟手段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95章 初印象第270章 操切之心第58章 新晉郡王第45章 大反攻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28章 封官兒第68章 正戰穩進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201章 總攻(一)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214章 家和萬事興第26章 提點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274章 定江南,見士紳第125章 吏治,公學第20章 急躁,伏擊第124章 授課第90章 俘虜處置第147章 隱晦密信,糾結於心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118章 極度震駭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49章 烽火燎原第21章 柔情蜜意第98章 以南養北第16章 柔情蜜意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26章 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