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攀龍附鳳,議和煙幕

充實後宮的論調早已有之,不僅是羣臣贊同,民間也漸漸有了風潮。原因很簡單,怎麼能沒有純正的漢家女作嬪妃,怎麼能沒有純正漢家血統的子嗣作接班人?

特別在朱永興登基稱帝后,羣臣們更是熱心。江南、湖湘多美女,難道就挑不出聖上看得過眼的?這關係到日後江山的穩固,可非同小可,朱永興搞的花槍在實際上並沒有太大的用處。因爲之前身份不同,現在呢,只要不用這花槍再搞出什麼立後的事情,羣臣們也願意睜一眼閉一眼。

至於誕下子嗣的順序,羣臣們倒不擔心。嫡庶有別,就算夢珠和龍兒先誕下皇子,只有不染指後位,皇長子與皇太子還是不一樣的。

朱永興也感覺到了傳統力量的強大,這已經不是他個人喜好的事情,而是關係到人心,關係到江山的大事。就象易成、鄭昭仁等,都是他的親信,亦持此觀念,要一意孤行恐怕就不適宜了。

而朱永興一再拖延,在另一方面卻也給了很多人攀龍附鳳、一舉登天的期盼和幻想。增加宮人,託人說項,他們希望抓住一切機會,希翼着能讓朱永興龍顏一悅。哪怕是宮內的侍女,或者也希望着萬歲能一時性起,使她們得到位列嬪妃的資格。

現在,張川天見到了朱永興的神態,又知道了小公主與孫女相談甚歡,要孫女弄些稀奇的動物。這無疑是接近皇室,接近皇帝的機會,別說什麼長鼻猴和小松鼠,就是犀牛大象,憑張家的財力也能從婆羅洲給運來。

“乖孫女啊,你陪着爺爺就在就南京城。或者附近買處宅院住下吧!”張川天知道不能馬上把自己的意思說出來,這似乎有賣人邀寵的嫌疑,便委婉地說道:“爺爺老了,海外的家業就交給你爹和叔叔們打理。你也喜歡這裡不是?”

如果真的能討好皇家,哪怕是萬歲看不上孫女,衝着小公主的面子。也能對張家另眼相看吧?有了靠山,張家在海外的氣運,又能延續下去。嗯,如果真的能一步登天,那他張家就是南洋各宗族的領袖,誰敢跟老國丈叫板?

“好啊!”張施華當然不喜歡異地他鄉,故國風情倒是讓她流連忘返,周圍都是同胞,相近的相貌。相同的語言,“不過,爺爺您不擔心戰亂了?”

“呵呵,以前擔心,現在倒是不太怕了。”張川天輕輕吐出一口長氣,伸手指了指茶樓外面,“你也看到了,這已經是太平景象。萬歲能從大廈將傾時崛起。現在還能將半壁河山全丟了嗎?此次籌款募餉,便是爲北伐而用。沒聽說嗎。明軍已登陸山東,這是要光復京師,直搗黃龍的架勢啊!”

張施華歪着腦袋想了想,點頭道:“萬歲倒是一副進取的姿態。嗯,北伐未競全功,便要在海外組建武裝。可見其尚有餘力。”

“目光長遠,胸懷天下。”張川天由衷地讚歎道:“且英明仁厚。此爲海外華人之福,中華億兆黎民之幸。”

“聖上很寵愛那個小公主呢!”張施華還惦記着柔兒所託,只是不知道爺爺是否願意付出人力財力,便笑着試探道:“長鼻猴嘛。非要叫成象鼻猴,倒是很可愛。”

“那就從婆羅洲運來。”張川天很大氣地揮了揮手,笑道:“什麼猴子、犀牛、小松鼠的,都由我乖孫女給她送。嗯,多送幾次,別一次全送完。”

張施華撇了撇小嘴,說道:“爺爺,您又打着什麼主意?討好了小公主,她一個小孩子,還能爲您在萬歲跟前美言?”

“小孩子是最真誠,最知道感激的。”張川天輕輕搖了搖頭,說道:“憑萬歲對她的寵愛,她高興了,貴妃就歡喜,皇上也就喜歡。”

“爺爺想得還真遠。”張施華想了想,調皮地笑道:“我想去杭州玩兒,以後還有蘇州,還有……”

“好,都依你。”張川天無奈地苦笑道:“你這個丫頭呀,也不怕把爺爺這老骨頭累散了。”

“呵呵。”張施華得償所願,撒嬌般搖着爺爺的胳膊,笑得歡快。

…………

議和!對於要偏安一隅的人來說,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弘光朝時,便熱衷於“聯虜平寇”,正式派出使團去同清方談判,也就是議和。

談判總要有個明確的方案吧,可實際情況卻非如此。左懋第感到朝廷賦予他的任務不明確,上疏要求澄清。然而,史可法、馬士英等朝廷重臣“聯虜”心切,聽不進他的意見。在史可法等人的逼迫之下,左懋第違心地踏上了北行之路,在前途渺茫之中,他所能做的只是不屈於清廷,用死來保持自己的民族氣節而已。

北使的結果可想而知,弘光君臣派出的北使團既沒有相應的武力作後盾,適足以自取屈辱,真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此番清廷派出使者議和,朱永興雖然不予考慮,但卻藉機使用了計謀。他派沒有官身的張維翰作爲本方談和使,在鎮江與清廷使者扯皮拖延。暗地裡,他卻利用籌募來的錢糧,積極進行着大反攻的準備。

首先是秘密向山東增兵,剿朔軍第二師登船啓程,第三師也將於半月後前往山東,從而徹底改變山東的敵我力量對比。同時,錢糧不斷運往山東,於七的獨立師預計在兩個月後便會齊編滿額。

其次是給國安部拔付了大量款項,用於在北地的滲透發展,收買利誘。堡壘最易從內部攻破,在北地人心不穩的情況下,開展情報工作比以前應該更加的順利。

還有大量的款項被用於軍工,主要是火炮、火箭的生產。對於朱永興來說,他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使明軍達到或接近近代化軍隊的標準。起碼在武器裝備上,要具有近代化軍隊的水平。

就是這樣,在議和的煙幕彈下,大反攻的序幕已經拉開,而清廷因爲議和的拖延,在軍事調動上便處於停頓狀態。。

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104章 報應第104章 二破營寨第56章 拒詔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202章 總攻(二)第99章 定都之慮,拍賣逆產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121章 暫時相安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112章 女考生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216章 水師大展開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48章 急轉直下第151章 再戰新會(四)第38章 三師相會第84章 失敗之源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226章 志在天下,吳、孫反應第132章 攻伐安南第124章 隨想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80章 教士保羅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47章 大戰(一)第185章 情動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65章 大勝之後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124章 隨想第30章 輕取永昌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200章 佔優第6章 無題第42章 死地反叛,土官投效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46章 合擊之前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戰大勝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250章 甘陝來攻,打擊土酋第145章 妥協第69章 雨季之威第46章 火箭列裝第4章 有女名夢珠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3章 絕死一擊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14章 篡改聖旨?第69章 雨季之威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6章 暹羅來使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260章 追擊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27章 詐取緬關第125章 吏治,公學第95章 請兵助戰第38章 突破方向第228章 善用人,攻向變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160章 大結局第96章 死地難脫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63章 攻掠遼東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0章 慷慨陳詞第26章 兵臨城下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87章 接戰(二)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94章 難以抗拒,後宮瑣事
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104章 報應第104章 二破營寨第56章 拒詔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202章 總攻(二)第99章 定都之慮,拍賣逆產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121章 暫時相安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112章 女考生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216章 水師大展開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48章 急轉直下第151章 再戰新會(四)第38章 三師相會第84章 失敗之源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226章 志在天下,吳、孫反應第132章 攻伐安南第124章 隨想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80章 教士保羅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47章 大戰(一)第185章 情動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65章 大勝之後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124章 隨想第30章 輕取永昌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200章 佔優第6章 無題第42章 死地反叛,土官投效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46章 合擊之前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戰大勝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250章 甘陝來攻,打擊土酋第145章 妥協第69章 雨季之威第46章 火箭列裝第4章 有女名夢珠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3章 絕死一擊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14章 篡改聖旨?第69章 雨季之威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6章 暹羅來使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260章 追擊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27章 詐取緬關第125章 吏治,公學第95章 請兵助戰第38章 突破方向第228章 善用人,攻向變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160章 大結局第96章 死地難脫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63章 攻掠遼東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0章 慷慨陳詞第26章 兵臨城下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87章 接戰(二)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94章 難以抗拒,後宮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