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棄軍而逃

面對着緩緩靠近的明軍,清軍陣列後響起了兇狠無情的喊叫,“進攻,前進,後退者斬!回頭者斬!”

戰鼓聲擂起,卻敲得有些亂七八糟,但“不動如山”的清軍突然發一聲喊,向着明軍戰陣衝了過來。

這就是真正的戰陣廝殺?朱永興瞪大着眼睛,在馬上幾乎站立起來,呼吸也粗重了,看着這人潮洶涌的衝鋒和廝殺。刀槍揮舞,血肉橫飛,喊殺聲、慘叫聲充斥於耳。上千的人衝撞在一起,那場面——

將旗下負責指揮的白文選的眉頭越皺越緊,已經看得越來越清楚了,清軍衝上來的全是輔兵,雖然看起來很勇猛,但完全無法動搖明軍的戰線。一個個裝備低劣、戰技低下的輔兵被明軍的甲兵無情砍倒刺翻,幾乎就是一面倒的屠殺。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白文選是沙場宿將,自然與朱永興的看法和觀點不同,也比朱永興更早地得出結論。

“難道清軍要側襲?”白文選心中一緊,飛快地向兩側張望了一下。

其實白文選已經做好了準備,只是這有些詭異的戰局令他有些胡思亂想。戰場並不是特別廣闊,明軍的戰兵和輔兵擺開之後就沒有了多少空間。清軍不可能從地底下冒出來,白文選搖了搖頭,又下了命令,加派探馬,不得放過任何一絲可疑。

“清軍要襲擊將旗,或者是殿下?”馬寶也狐疑起來,轉頭遠遠地張望了一下,明軍的保護很嚴密,應該沒有問題呀!

“那些清軍的騎兵跑哪去了?”馬自德站在馬上使勁張望,很納悶。在他看來,真正的對手也就是那些甲騎,所以特別關注。

“是沒影兒了。”劉震也是一腦門子的問號,這仗打得詭異,實在是太詭異了。

明軍頂住了清軍起初的衝擊後,開始向前推進。戰鼓依然不急不躁,白文選還是很謹慎,不敢輕易打亂陣形。

“佔上風了啊!”朱永興坐回到馬鞍上,輕輕鬆了口氣,但隨即又立起了身體,難以置信地望着戰場。

不僅僅是佔上風了,而是清軍突然崩潰了。剛纔還勇猛突擊的清軍,一下子就山崩似的潰敗了。幾千清軍不是就地投降,就是自相踐踏地倉惶後退。

藥勁兒過了?朱永興一瞬間竟浮起了這樣的念頭,而更加詭異的事情還在後面。

大量的清兵退潮似的向着營寨大門潰敗,擁擠得密密麻麻,後面的推前面的,前面的推撞寨門。而寨牆上的清兵似乎也沒有了主張,只是向下扔了寥寥的滾木擂石,便也開始逃跑。

“轟”的一聲,木製寨門終於被洶涌的人流推倒了,清兵踐踏着、哭嚎着向營寨中逃去。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望着戰場上的突然變化。透過寨門,能看見清軍營寨中已經一片混亂,顯然不是有埋伏的樣子。

“張勇——竟棄軍潛逃了?”白文選不敢接受這個事實,太不可思議了,但眼前的一切卻沒有別的解釋。

“嘿,讓張勇這廝給耍了。”馬寶也反應過來,後悔得腸子都青了,這種事情發生,無疑他要負上很大的責任。

“追吧,那些清軍甲騎跑得不遠,砍殺些也好出氣。”馬自德已經握住了馬刀,焦急地望着馬寶。

劉震回頭看了一眼將旗方向,旗號終於變了,白文選驚愕之後還是很快做出了反應。

“追擊!”馬寶大聲吼着,似乎要把胸中的鬱悶通過吼聲發泄出去。

……

這些傢伙,好幾千人哪,竟然就被不到二百的清兵給嚇唬住了,一點反抗的心思都沒有。

朱永興看着成羣結隊被俘虜的清軍輔兵,起初感到很是不可理解。但隨後通過審訊,他也只能是無奈搖頭。

爲了此次軍事行動,張勇和線國安共帶了近四萬輔兵,到現在只剩下了一萬多點。其餘的輔兵由於環境的惡劣,生存的歧視,在傷病、虐待、殺戮中,全都死去了。可以說,這些活着的人都是九死一生,實在是怕得太厲害了。

而且,負責指揮調動的那些清兵爲了鼓舞士氣,還做些思想工作。比如:此戰過後,他們就升級爲戰兵,天天能吃飽飯,還有軍餉可拿;在戰鬥開始後,張勇會率精兵奇襲,勝利沒有問題……

人性是懦弱的,甘心當替死鬼,或者坐等挨刀的事情,歷史上並不鮮見。即便到了幾百年後,在葺爾島國侵略時,也時有這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事情發生。

如果我處於那樣的環境會怎麼做?是拼死一搏,還是苟且偷生,多活一天是一天,多活一時是一時。

朱永興苦笑一下,甩開這個令人糾結的想法,接過張勇的留書,看過之後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一個視士兵生命如草芥的傢伙,竟然還腆不知恥地請求自己善待留在營寨中傷病清兵,不知道這個傢伙是怎麼想的。

“張勇還是留下了不少糧草,顯然是怕我軍中計之後惱羞成怒,又見糧草盡毀,更是怨毒仇恨,斬殺這些傷病出氣。”白文選的臉上並沒有勝利之後的喜悅,反倒是因爲中了詭計而顯得鬱郁,低沉地開口說道:“棄軍而逃,手下兵丁難免有兔死狐悲之感,又豈無怨恨不平之心?張勇如此做,也算是叼買人心之舉。”

朱永興仔細一想,張勇應該確實是這種想法。留書留糧,算是對手下有個交代,多少平息一下棄軍而逃所產生的士兵的不滿和鄙視。如果傷病被殺,張勇可以歸罪於明軍殘忍,減輕自己的責任;如果傷病得活,想必他已經放出留糧請求的風聲,怕是倒有些人要感激於他呢!

可惜,我本來也不準備殺害傷病的,你的小心機白費了。朱永興淡淡一笑,把張勇的留書扔到了地上。別小瞧了我要進行的政治思想工作,這些傷病非但不會感激你,還要對你充滿仇恨,成爲戰陣上英勇殺敵的好兵呢!

……

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97章 試點,火槍部隊第182章 無題第54章 再退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64章 計議第105章 阻擊,顧忌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71章 慘烈第45章 險地——灰坡第12章 困頓之局,天道好還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64章 計議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68章 正戰穩進第220章 增兵向北,鄭軍不穩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55章 滇緬戰事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87章 水西局勢第70章 三鬼選擇,鏡子製成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147章 隱晦密信,糾結於心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85章 無題第42章 忠心迎駕無功回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84章 搶灘登陸第201章 總攻(一)第57章 接駕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26章 無題第79章 三鬼之憂,皮熊籌謀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79章 三鬼之憂,皮熊籌謀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76章 海外蠶食,文武相制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13章 宗室留守第128章 盛儀,震懾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172章 無題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77章 意外之功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71章 局部——大局第51章 死地則戰第5章 破城第47章 齊集元江第272章 血戰第140章 戰局急轉楔子第42章 死地反叛,土官投效第38章 三師相會第16章 大巫的怨毒第124章 授課第21章 柔情蜜意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160章 廣州戰役(六)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81章 書院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81章 書院第48章 急轉直下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4章 真儒,自虐?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64章 計議第85章 無題第19章 蠱神之誓第143章 講武會一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37章 緬局有變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29章 破城第11章 杭州,西湖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31章 故國風情第160章 大結局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61章 縝密分析第6章 詭異的族長第121章 暫時相安
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97章 試點,火槍部隊第182章 無題第54章 再退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64章 計議第105章 阻擊,顧忌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71章 慘烈第45章 險地——灰坡第12章 困頓之局,天道好還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64章 計議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68章 正戰穩進第220章 增兵向北,鄭軍不穩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55章 滇緬戰事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87章 水西局勢第70章 三鬼選擇,鏡子製成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147章 隱晦密信,糾結於心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85章 無題第42章 忠心迎駕無功回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84章 搶灘登陸第201章 總攻(一)第57章 接駕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26章 無題第79章 三鬼之憂,皮熊籌謀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79章 三鬼之憂,皮熊籌謀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76章 海外蠶食,文武相制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13章 宗室留守第128章 盛儀,震懾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172章 無題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77章 意外之功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71章 局部——大局第51章 死地則戰第5章 破城第47章 齊集元江第272章 血戰第140章 戰局急轉楔子第42章 死地反叛,土官投效第38章 三師相會第16章 大巫的怨毒第124章 授課第21章 柔情蜜意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160章 廣州戰役(六)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81章 書院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81章 書院第48章 急轉直下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4章 真儒,自虐?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64章 計議第85章 無題第19章 蠱神之誓第143章 講武會一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37章 緬局有變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29章 破城第11章 杭州,西湖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31章 故國風情第160章 大結局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61章 縝密分析第6章 詭異的族長第121章 暫時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