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巫的怨毒

而最後這道旨意則是朱永興的自鳴得意之作,暗示南明將領可以在勢窮時降清,但可視時機再度反叛,而朝廷不會因此怪罪。這道旨意一公開,想必清軍接受投降時會心存警惕,想投降的南明將領會有所顧忌,而投降的南明將領再度反叛滿清時也少了戴罪之心。

一石兩鳥算什麼,老子這是一石三、四個鳥,還是力求長遠的妙招兒,真乃神來之筆也。朱永興身子向後一仰,微微閉上了眼睛,自己這個現代人竟然能與古人玩這種文字和心理上的遊戲,難道不值得驕傲自豪嗎?

一陣清涼掠過額頭,朱永興睜開眼睛,原來是夢珠正用溼巾給他擦着汗珠。兩人離得很近,望着阿珠那明淨美麗的臉龐,象仙女一樣大而嫵媚的眼睛,顯得深摯、親熱、信任你的表情,朱永興情不自禁地擡起手,撫摸她白皙柔滑的手臂。

夢珠沒有羞澀,而是眨着富於表情的眼睛,無邪地說道:“殿下,你去提親吧,我爹,他會答應的。”

朱永興愣住了,他是男人,一個正常的男人,見到美女也心動,可定情是一回事,在他看來就算是戀愛的開始;而結婚,則讓他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好半晌,他才眨了眨眼睛,訕訕地笑着,說道:“提親,這樣行嗎?是不是太突然了?”

“突然?”夢珠似乎不太明白這個詞的意思,彎了彎秀眉,說道:“我喜歡你,你喜歡我,成親,在一起,神的安排。”

朱永興撓了撓頭,如此直白,如此坦率,苗女的多情奔放,倒讓他有些手足無措,吭哧了幾下,他解釋道:“那個,我怎麼說纔好呢!我的意思是慢慢來,先定情,再提親,還有成婚,是一步一步來,是需要一個過程滴!定情呢,就要談戀愛,嗯,你不懂;拍拖,哎,你更不明白。就是,先談話聊天,先加深瞭解,先摟摟抱抱,先拉手親吻,最後再談婚論嫁——你,你的明白?”

夢珠似懂非懂,眨了眨眼睛,望着朱永興,期待他的進一步講解。

朱永興抓耳撓腮,最後才找到了一個暫時擺脫的藉口,笑道:“阿珠,你今年多大了?歲數小可不能嫁人,得長到十八歲才行。”

夢珠的神情一黯,清澈無邪的眼神裡閃過一絲憂慮,囁嚅着說道:“那還要等三年,殿下才能把阿珠接走嗎?”

“不成親,但可以先定親,然後我帶着你一起走。”朱永興猜到了夢珠的顧慮,寬慰道:“只是你跟着我要吃很多苦,可能要遇到很多危險,要克服很多困難,顛沛流離的生活怕是會讓你後悔的。”

“阿珠絕不後悔。”夢珠的眼神有了變化,兩隻大眼睛眩射出熱切的光輝,一個戀愛的女人的眼光,既堅定,又象在懇求,又意味着信任,還象在追問,又表示服從……

朱永興有些惶亂起來,幾乎不能抵抗那眼神中的魔力,趕忙垂下頭,輕咳了一聲,說道:“旨意算是定下來了,當務之急是儘快派人傳入滇省,以定人心。或者咱們馬上出緬,再派人傳送各地。”

“大巫能辦到。”夢珠很篤定地說道:“我現在就去找他,然後帶殿下去見,他是阿珠的師傅,智慧比河水還要深。”

應該是比海深吧,朱永興微微抿嘴,傻姑娘,等我帶你去看海吧,如果真的能奮鬥到那個地步的話。

………

山林在落日餘輝中閃爍着紅裡透藍的羽翎般的色彩。向北望去,連綿高山的巨大剪影象一扇屏風,陽光從鋸齒形的山後扇面似地向藍色的天幕上噴射着金輝,遠山被襯托成一片血紅。

大巫拄着單拐,慢慢地踱到窗前,眯起眼睛望向北方。瘦骨嶙峋的手突然握緊,幾條青筋驟然鼓起,顯得心情激盪。

膽大包天,竟敢僞造聖旨,可不如此,怕也難以挽救大廈將傾的形勢。天子棄國,宗室監國,雖是無奈之舉,卻也不失爲一招好棋。岷世子啊,我沒看錯你,是個幹大事的人,確有興王圖霸之心。

阿珠沉浸在濃情愛意之中,對朱永興百般順從,讓幹啥就幹啥。可這並不意味着別人也會如此,大巫從夢珠口中得到了這驚天大事,心中自然涌起了巨波狂瀾,也讓他終於決定要實施久藏於心的行動計劃。

年增歲長,身老體衰,,本以爲會抱撼入土,愧對祖先。可現在卻有希望讓他在有生之年達成自己的心願,大巫豈能不激動,豈能不牢牢抓住這個機會。儘管只是希望,儘管困難重重,但他也顧不了那麼多了。

火光熊熊,火舌肆虐,舔熾肉體的痛苦令他不忍回憶;殺聲刺耳,刀劍奪目,親人鮮血迸濺、慘叫哀嚎,又時時令他夢中驚醒,冷汗淋漓。大巫的眼睛睜圓了,被夕陽的紅光所染,眼中也是一片血色。他的身子在顫抖,感覺渾身的血向頭上涌來,慘痛回憶清清楚楚地再次噬咬着他的心,滿心的痛恨讓他咬緊了牙關,毒毒地點一點頭,該是殺他個血流成河,該是血債血償的時候了。

竹樓下,阿珠和朱永興並肩走來,兩個人臉帶笑意,言談甚歡。誰也沒想到在大巫這裡會遇到一個極大的困難,一個極難的挑戰。

阿珠在山寨裡呆得太久,也被禁閉得太久,自從看過很多漢家的書後哪能安心過着平淡甚至枯燥乏味的生活。她對外面的大千世界有着極強的嚮往,渴望着跟自己的情郎在那繁華的紅塵世界中過“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作連理枝”、“禍福與共,生死相依”的浪漫生活。一旦夢想要成真,她便象個俗心蕩漾的小和尚,從心裡樂開了花。

朱永興當然也不會把與大巫會面想象得很難,族長都答應了,不過是商談些具體事宜。然後他便有一支幾百人的猛山克族武裝護送,出緬入滇,開始計劃中那波瀾壯闊的逆天奮鬥。

;

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145章 妥協第4章 攻城第35章 有喜有驚的投靠第63章 求助他國第111章 結果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84章 失敗之源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145章 大包圍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78章 破路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226章 志在天下,吳、孫反應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140章 結局已定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25章 山東攻略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143章 移外充內,以內實外第117章 斷臂?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120章 大勢,決擇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陰謀第138章 反撲第38章 三師相會第181章 賤民奴僕,攻陷梅州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64章 變革的威力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43章 保寧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120章 晉爵賜馬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10章 慷慨陳詞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39章 聖意第70章 正面決戰第13章 打壓縉紳第172章 無題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第42章 忠心迎駕無功回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25章 山東攻略第143章 槍枝合法,移邊實邊第3章 絕死一擊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215章 後方形勢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71章 流寇戰術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80章 教士保羅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18章 緊急商議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39章 聖意第54章 再退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87章 接戰(二)第118章 極度震駭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232章 連勝,人頭取悅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39章 兵臨大理第185章 情動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71章 慘烈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46章 火槍之威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99章 軍歌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38章 巧取龍尾關第84章 搶灘登陸第20章 緊鑼密鼓第4章 攻城第39章 兵臨大理第50章 伏擊第8章 依城挫敵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
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145章 妥協第4章 攻城第35章 有喜有驚的投靠第63章 求助他國第111章 結果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84章 失敗之源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145章 大包圍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78章 破路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226章 志在天下,吳、孫反應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140章 結局已定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25章 山東攻略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143章 移外充內,以內實外第117章 斷臂?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120章 大勢,決擇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陰謀第138章 反撲第38章 三師相會第181章 賤民奴僕,攻陷梅州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64章 變革的威力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43章 保寧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120章 晉爵賜馬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10章 慷慨陳詞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39章 聖意第70章 正面決戰第13章 打壓縉紳第172章 無題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第42章 忠心迎駕無功回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25章 山東攻略第143章 槍枝合法,移邊實邊第3章 絕死一擊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215章 後方形勢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71章 流寇戰術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80章 教士保羅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18章 緊急商議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39章 聖意第54章 再退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87章 接戰(二)第118章 極度震駭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232章 連勝,人頭取悅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39章 兵臨大理第185章 情動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71章 慘烈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46章 火槍之威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99章 軍歌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38章 巧取龍尾關第84章 搶灘登陸第20章 緊鑼密鼓第4章 攻城第39章 兵臨大理第50章 伏擊第8章 依城挫敵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