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求助他國

感謝心漂浮,悼武華夏,hghgkfgd等書友的打賞支持,祝朋友們萬事順意。

另外說明一下,稱呼王爺爲殿下並不是錯誤,史書有載:白文選被挾持降清時,曾流着眼淚說:“吾負皇上與晉殿下矣……”所以,可以稱呼白文選爲趙殿下,晉王李定國爲晉殿下。

“殿下要東去安南?”白文選愕然以對,聽了朱永興加工過的事情經過,又聽了他的將來設想,深感驚訝之餘,也對他的去向表示了很大的疑惑。

“東去安南,一是踐吾對猛山克族之諾;二來,廣西初定,清軍統治並不穩固,尚有部分明軍殘部相助,形勢或可轉變;第三呢,廣西失陷,滇省明軍已與外界失去聯繫,如果能打通出海口,便可與延平郡王和張尚書的舟山所部互通聲息;安南內戰不止,鄭阮兩氏皆久戰疲弊,難擋吾明軍鋒銳,定然會委曲求安,則吾可得一安身之地,此其四;第五嗎——”

朱永興停頓了一下,緩緩說道:“此亦是陛下之意,朝廷留守,聲名在外,當別闢戰場,遠離滇緬邊境爲好。”

白文選眨了眨眼睛,明白了朱永興話中的意思。前四點雖有道理,但也可忽略不計,只有這第五條,才應該是重點,是皇上和朝廷派朱永興以留守之名入滇的真實意圖。靶子嘛,吸引清軍的目標嘛,自然是離得越遠越好,折騰得越厲害越好。

朱永興點到即止,繼續說道:“清軍兵力多隻至三江之內,若是東去,阻礙甚少。然滇省亦不能棄,當留兵力在雲南邊境聯絡土司牽制清軍,並衛護入緬的皇上與朝廷。此重任也,非趙王與晉王不能當也。”

明朝對雲南採取“三江之外宜土不宜流,三江之內宜流不宜土”的方針,雲南(昆明)、曲靖、澄江、臨安、大理、永昌六個府,全設流官;楚雄、姚安、廣甫三個府的流官任知府,以土官爲輔任同知、通判;尋甸、武定、廣西、元江、景東、蒙化、順寧、鶴慶、麗江、永寧、烏蒙、東川、芒部等十三個府以土官爲主,流官爲輔。

而清軍入滇,一是兵力不足,當然也應該考慮到雲南地方複雜,土司林立的情況。到目前爲止,佔領的只是九個流官爲主的府,另外十三個三江之外的土司府則多未觸動,想是以威壓人,讓那些土司自動投效。而從地圖上看,清軍的勢力主要還是在滇省的北部,三江以外的大部地區還處在土司所控之下。

其中,尤以雲南迤東一些土司的反清擁明意向最爲明確。以元江那嵩爲首,寧州土司祿昌賢,新興王耀祖,嶍峨祿益、王揚祖,王弄土司王朔,蒙自李日森、李世藩、李世屏,石屏龍韜、龍飛揚,路南秦祖根,陸涼資拱,彌勒昂復祖,維摩沈應麟、沈兆麟、王承祖等,皆是史書有載的,爲了反對清廷的民族壓迫政策不惜流血犧牲,共同譜寫了起兵抗清的悲壯史詩的少數民族英雄人物。

這也是朱永興執意東去的重要原因,據安南高平爲立身之地,北聯土司牽制住滇省清軍,西入廣西對戰三藩中最弱的孫延齡,南下北部灣打下出海口,則可能與另兩位在中國華南沿海、北部灣的海洋文化歷史以及越南的史書中所提到的重要人物會合。而擁有了海軍,則進可攻,退可守,可大展拳腳了,這纔是朱永興制定的總體戰略,也是他規劃的復興之路。

白文選在心裡鬆了一口氣,既然朱永興這麼說了,就不必擔心他以留守名義命其率軍相隨。而在滇緬邊境保護皇上和朝廷,當然是他的真實心理,這與晉王李定國是差不多的。

“殿下既欲東去,爲何又在此大張旗鼓,引得清軍來攻?”黎維祚作爲一個品級並不太高的文官,與一位宗室留守及一位異姓親王坐在一起,起初很是收斂,只是靜神凝聽,此時心態稍有調整,不由得開口問道。

“振人心,鼓暮氣。”朱永興很簡短地回答,沉吟了一下,繼續解釋道:“散處滇西北、西南各地的大明文官武將尚有不少,值此危難之時,若久不聯絡,又無明確投奔之地,則人心必散,勢必瓦解。吾雖螢火之光,亦當盡力閃亮,只作黑夜中之孤燈也。”

“殿下忠肝義膽,甘冒大險,真是令人欽佩備至。”白文選越來越覺得朱永興確實可擔大任,深爲皇明宗室能出這樣一個人物而感到振奮,只是他心中還有疑問,“只是若駐兵於雲南邊境窮荒之地,時日一久,糧草難以爲繼。追糧索餉,又必與土司衝突,如之奈何?”

這確實是個問題,晉王李定國在孟艮也因此遭到當地土司的反抗,後來採取綏靖政策安撫土司,並令士兵耕種解決給養,纔算是勉強安定下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當然是個辦法,但朱永興還有一個解決之道。

“暹羅國對吾大明最有眷戀之情,可與之聯絡,暫借糧草、象馬,養精蓄銳,壯大實力。”朱永興說着把目光投向黎維祚,“黎卿,出使之事吾想交付於你,不知——”

“臣願往。”黎維祚起身一躬,說道:“還請殿下面授機宜。”

面授機宜?拿我當諸葛亮了?朱永興愣了一下,笑着伸手示意黎維祚坐下,說道:“既是出使,不卑不亢即可。你先至孟艮見晉王殿下,請他派一支兵馬,或全軍移駐景線,然後由此入暹羅,溫言相商,必可成功。”

“謝殿下指點。”黎維祚沒有絲毫猶豫,便拱手答應下來。

朱永興沉吟了一下,說道:“若是見到晉殿下,代吾向殿下致意。另外,請晉殿下務須與當地土司和善相處,可令士卒耕種暫解糧草之急。還有,就是聯絡事宜,吾有一法,可免信使遭擒而泄漏機密之慮。具體的做法是這樣……”

等朱永興拿出本書,給白文選和黎維祚講完最簡單的加密技術,這兩人望向朱永興的眼神變得更復雜了。這種簡單的加密書寫,在當時的古人眼中,絕對是最震撼的事情。

“黎卿好生去做。”朱永興對黎維祚是寄予厚望,希望以後能幫他繼續聯絡各家抗清武裝,所以也就善加籠絡,“卿有穿虎豹、趨辰極之能,吾以後還有重任託付啊!”

……

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96章 各有安排第164章 廣州戰役(十)第185章 情動第8章 依城挫敵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151章 鼎革,隨想第166章 無題第145章 妥協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41章 自我否決第112章 女考生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177章 當兵吃糧?第123章 光復昆明第11章 杭州,西湖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5章 琉球第38章 巧取龍尾關楔子第52章 縴夫,規矩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殲第87章 潛入襲城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57章 遠方的厚望第125章 軍人婚配第11章 衆採所長的文治第31章 故國風情第220章 增兵向北,鄭軍不穩第95章 難以逾越第122章 改變的開始第91章 外交,內政第72章 退第274章 定江南,見士紳第118章 金殿傳臚第90章 光復京師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51章 死地則戰第169章 譏諷第68章 正戰穩進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44章 三人軍事團第68章 慷慨秦腔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38章 巧取龍尾關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113章 窮追第200章 佔優第205章 兵種重配置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戰大勝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19章 緬甸,山東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92章 舉棋不定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89章 勝利第33章 無題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188章 大調整第71章 慘烈第44章 三人軍事團第108章 安步當車第202章 總攻(二)第68章 慷慨秦腔第5章 寨子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203章 總攻(三)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272章 血戰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62章 亂汝心智,海上感慨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112章 分派,緬使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106章 法陣第38章 突破方向第88章 截阻的佈署第42章 忠心迎駕無功回第160章 廣州戰役(六)第81章 襲擾第54章 海上武裝,廣西之弊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77章 突破,崩潰第95章 難以逾越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58章 明智,千秋節第5章 寨子
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96章 各有安排第164章 廣州戰役(十)第185章 情動第8章 依城挫敵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151章 鼎革,隨想第166章 無題第145章 妥協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41章 自我否決第112章 女考生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177章 當兵吃糧?第123章 光復昆明第11章 杭州,西湖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5章 琉球第38章 巧取龍尾關楔子第52章 縴夫,規矩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殲第87章 潛入襲城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57章 遠方的厚望第125章 軍人婚配第11章 衆採所長的文治第31章 故國風情第220章 增兵向北,鄭軍不穩第95章 難以逾越第122章 改變的開始第91章 外交,內政第72章 退第274章 定江南,見士紳第118章 金殿傳臚第90章 光復京師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51章 死地則戰第169章 譏諷第68章 正戰穩進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44章 三人軍事團第68章 慷慨秦腔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38章 巧取龍尾關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113章 窮追第200章 佔優第205章 兵種重配置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戰大勝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19章 緬甸,山東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92章 舉棋不定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89章 勝利第33章 無題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188章 大調整第71章 慘烈第44章 三人軍事團第108章 安步當車第202章 總攻(二)第68章 慷慨秦腔第5章 寨子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203章 總攻(三)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272章 血戰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62章 亂汝心智,海上感慨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112章 分派,緬使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106章 法陣第38章 突破方向第88章 截阻的佈署第42章 忠心迎駕無功回第160章 廣州戰役(六)第81章 襲擾第54章 海上武裝,廣西之弊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77章 突破,崩潰第95章 難以逾越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58章 明智,千秋節第5章 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