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光復京師

蒼茫的大雪中,古老巍峨的城牆漸漸映入了視線。時隔二十多年,北京在雪中睜開雙眼,威嚴而冷漠地注視着這支即將重新佔領它的部隊。

人數並不多,一個總旗三百多人,懷着既興奮又警惕的心情,從疾步變爲緩行,慢慢靠近了這座古老的帝都,一個王朝的象徵。

遠處的永定門大開着,何壯子既想一步便跨入城中,又擔心有什麼意外,腳步變得遲疑,伸手招過兩個士兵,準備叫他們前去打探一下。

驀地紅色一展,城門樓上亮起了旗幟,赫然是明朝的日月旗。正在驚愣間,從永定門裡跑出了一羣人,歡叫着向他們奔來。

奔到近前,來人亮出證件,原來是國安部北京局的情報人員,何壯子等人這才放鬆了警惕。

在城門樓簡單介紹了情況後,情報人員周吉引領明軍昂然入城。在滿清撤出京師後,由於有軍隊護送,在路上襲擊的成功把握已經不大,且非常冒險。北京情報站站長“吳老道”、副站長楊起隆便率領所發展武裝人員回到城內,佔據城中各個要點,並維持治安。

幾年下來,北京情報站在城內人員已經上百,更有數百在城外隱藏的武裝力量,還偷偷地運進了不少火槍、手榴彈。在先前發動的襲擊中,這些人殺死殺傷了很多滿漢官員及家眷,製造的恐慌對於迫使滿清加速撤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卑職參見吳大人,楊大人。”何壯子不過是個總旗官,吳老道和楊起隆的官階都比他高,在皇宮前見到二人時,何壯子以軍禮參拜。

“不必客氣,快快免禮。”吳老道趕緊拱手還禮。感慨道:“王師來了,我終於等到了第一天。”

楊起隆的辮子已割掉,用紅布包着頭,有些急切地問道:“大軍何時能到?有多少騎兵?如果晝夜馳奔,興許還能追上逃跑的韃虜。”

何壯子搖了搖頭,說道:“我們是徵朔軍所部。據我所知,騎兵很少,全是靠兩條腿趕路。我們雖然是先到達京師的,但其他部隊也離得不遠,相信很快便會陸續來到。”

吳老道和楊起隆不解其意,等何壯子講述明白,才知道明軍是以小單位輕裝疾進。而這些先鋒部隊想要儘快追趕,就必然需要糧食,並需要馬上的歇息。

“這幾年。我們在平日裡積少成多,秘密囤積了些糧食物資。”吳老道沉吟着計算了一下,說道:“應該能夠支撐數千大軍十餘日之用。”

“十餘日便差不多夠了。”楊起隆說道:“先到的軍隊可攜帶這些糧食追擊韃虜,我相信從天津向京師運輸的物資也很快就要到了。”

“如果你們能夠維持京師治安,我們就不分散駐紮了。”何壯子接到的命令就是追擊,而並不是以京師爲終點,“等湊集三個總旗的兵力,我們就出城追擊。”

“這樣也好。”吳老道點頭答應着。“先給你們安排地方吃飯歇息,一應糧草物資我派人立刻準備。並挑選嚮導和民伕助你們一臂之力。”

“吃上一頓熱飯,睡上一個好覺,我們明天就能繼續追擊。其餘的事情就要麻煩兩位大人了。”何壯子擡頭看了看威嚴壯麗的皇宮,有些遺憾地搖了搖頭,壓住了帶隊進入的心思。

……

光復京師,本應該成爲一個具有重大政治影響的事件。但現在卻是波瀾不驚。既沒有血戰的壯烈,也沒有千軍萬馬昂然入城的威勢。只是這在前方所發生的事情,到了後方,則引起了萬衆矚目,激起了熱烈的歡呼。

當然。現在朱永興還未得到前方傳來的消息。儘管這已經是十拿九穩的事情,但在未確實之前,還是不宜對外正式宣佈。所以,民衆目前所得到的消息是明軍已經突破河間防線,幾路大軍正向北京逼進,光復京師似乎只是個時間問題。

戰線步步北推,戰爭越來越遠離南方,且有極大的可能不會再影響南方的生活。這使得南方民衆可以安心生產,重新爲安樂富足的生活而努力奮鬥。這樣的情形越往南越是如此,人的心理越是安定,便越願意付出辛苦,增添家當。

象廣東、福建、廣西、雲南、貴州、四川等地,戰後重建已經見到了成效,能夠爲國戰提供糧餉物資。特別是廣東、福建,既遠離戰場,又靠着大海,不象雲南、貴州那麼閉塞,經濟發展更是迅速。福州、廣州等沿海商貿的城市,更是已有了太平盛世的繁榮景象。

一路行來,黃秀仁等人可算是大開了眼界。無論是人口密度,繁華程度,還是物產數量,城市面貌,都不是安南佔領區可比的。而令黃秀仁更感受寵若驚的是新皇帝的親口召見,能想到他這個安南人,確實夠讓他激動莫名的了。

“不知萬歲召見外臣,有何金語教誨?”站在殿外等候之時,黃秀仁便旁敲側擊,想從陪行官員口中得到有用的消息。

陪行的官員並不是禮部的,而是國安部的,這恐怕是黃秀仁所不瞭解的事情。儘管知道些端倪,但陪行的官員口風甚緊,只是淡淡一笑,敷衍道:“湄公、河仙兩省總督已經覲見過萬歲,安南佔領區也是海外之地,貴官是該地主官,自然也不會例外。眼瞅着這國戰是必勝無疑了,想必萬歲要多瞭解海外之地的情形,另有謀劃吧!”

另有謀劃?黃秀仁陷入了沉思。要說是海外之地,湄公、河仙兩省與安南佔領區還是不一樣的。湄公、河仙兩省已經是大明領土無疑,這安南佔領區在名義上卻還是租借。嗯,國戰快結束了,新皇帝是要解決北鄭了吧?最近在兩分真臘的問題上,明廷與北鄭雖然沒鬧翻,但一家吃畢竟比讓出一半更划算不是。

如果要對北鄭下手,新皇帝估計是要一個名義,或者說是要藉助一個代言人,使這個侵略佔領計劃更加能爲安南人所接受。黃秀仁思慮再三,心中逐漸有了了大概的思路。

………….(未完待續。。)

第124章 授課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58章 新晉郡王第54章 海上武裝,廣西之弊第79章 雪中送炭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56章 拒詔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63章 求助他國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205章 兵種重配置第135章 漢服傣家女第19章 蠱神之誓第26章 兵臨城下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15章 被誤導了楔子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112章 女考生第82章 燧發槍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183章 寂寞,鄭軍攻勢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棄城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28章 封官兒第54章 再退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64章 蒼水之憂,佛朗機炮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202章 總攻(二)第92章 舉棋不定第122章 改變的開始第172章 無題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37章 緬局有變第70章 開路迂迴第138章 廣國公第71章 流寇戰術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166章 無題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203章 總攻(三)第80章 京師大亂第86章 接戰第80章 特殊人才第9章 世子殿下?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169章 譏諷第84章 失敗之源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89章 勝利第111章 轟擊,破陣第91章 軍隊建設第32章 魚龍白服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懲第200章 佔優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97章 唯一生路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48章 大戰(二)第70章 開路迂迴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122章 改變的開始第87章 接戰(二)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78章 勝利之因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83章 棄城之議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69章 軟實力第23章 綜合實力第29章 破城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3章 安沛入甕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86章 輕視,放鬆第130章 無題第27章 攻城第17章 意外之難第59章 援軍?援軍?第153章 內訌分裂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52章 縴夫,規矩第174章 奇襲潮州
第124章 授課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58章 新晉郡王第54章 海上武裝,廣西之弊第79章 雪中送炭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56章 拒詔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63章 求助他國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205章 兵種重配置第135章 漢服傣家女第19章 蠱神之誓第26章 兵臨城下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15章 被誤導了楔子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112章 女考生第82章 燧發槍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183章 寂寞,鄭軍攻勢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棄城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28章 封官兒第54章 再退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64章 蒼水之憂,佛朗機炮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202章 總攻(二)第92章 舉棋不定第122章 改變的開始第172章 無題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37章 緬局有變第70章 開路迂迴第138章 廣國公第71章 流寇戰術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166章 無題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203章 總攻(三)第80章 京師大亂第86章 接戰第80章 特殊人才第9章 世子殿下?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169章 譏諷第84章 失敗之源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89章 勝利第111章 轟擊,破陣第91章 軍隊建設第32章 魚龍白服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懲第200章 佔優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97章 唯一生路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48章 大戰(二)第70章 開路迂迴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122章 改變的開始第87章 接戰(二)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78章 勝利之因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83章 棄城之議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69章 軟實力第23章 綜合實力第29章 破城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3章 安沛入甕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86章 輕視,放鬆第130章 無題第27章 攻城第17章 意外之難第59章 援軍?援軍?第153章 內訌分裂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52章 縴夫,規矩第174章 奇襲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