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

感謝清茶待客,沉默de夏花,鐵索連舟,我想遠飛2012,sb2238,150219...,dulangli...james242,jforce,sb2238,dulangliu摸,色劍,stevenfatman,1503030…等朋友的打賞和月票,祝朋友們心想事成,幸福快樂。

當滿清被逼退到關外,事實上便已經只能苟延殘喘,坐等滅亡了。一個經歷了殺戮悽慘,在屍山血海中覺醒的民族,再不會被只有十分之一左右人數的異族所征服並統治。

所以,當戰爭的結局已經基本確定的情況下,內政和制度的改革和建設便愈發重要,戰後的重建恢復則越來越成爲主題。爲此,朱永興投注了大量的精力和智慧。

或許有人認爲應該趁熱打鐵,繼續把軍事排在首位,傾力盡快解決遼東的滿清殘餘,創造一個和平的恢復發展環境。這種想法也不能說是錯誤,但卻考慮得不夠全面,也不是朱永興所認爲的最佳選擇。

戰爭打了好幾年,錢糧用了無數,政府已經是負債累累,朱永興和內閣高官對此是心知肚明的。當然,朝廷可以增加賦稅,可以繼續借貸,來保持壓倒性的軍事優勢,進行持續的軍事進攻。但這勢必要拖後臨期債券的償還,勢必要加重民衆的負擔,甚至削減賑濟北地百姓的錢糧。

雖然這樣做得不太過分的話,有人心思定的情況下不會引起大的動亂,但卻在毀壞政府的公信,削弱民衆的支持熱情,還要漠視部分災民的生死。

朱永興會下圍棋,他用圍棋中的術語來形容激進和穩妥的政策,一個是“先中後”,一個是“後中先”。所謂的“先中後”便是在表面上看是先手,能迫使對方不得不應,但是已方不但缺乏後續手段,反而出現一定缺陷需要補棋,卻變成了後手。而“後中先”的意思和“先中後”恰巧相反,是下了一着棋,看似後手,但留有後續手段,最終將反後爲先。

用更通俗的話來講呢,也可以把穩妥的辦法稱爲“磨刀不誤砍柴功”。暫時對遼東的滿清集團保持壓制,而不是傾力一戰定乾坤,把主要精力放在“修煉內功”上。練兵、囤糧、積聚物資、安民復墾、償還債券、恢復地方……所有這些其實都是在增強實力,綜合實力。

這也就是在磨刀,緩過一段時間,兵強馬壯,物資充裕,錢糧無憂,民衆安居,政令通暢,向滿清殺去的刀也就鋒利無比,其力不可抵擋。

如此分析,如此權衡,其建立的基礎便是滿清集團已經頹廢,國戰有其名而無其實,北京、東北兩大軍區已經足以壓制淪爲地方割據勢力的滿清殘餘。同時,北方的光復,也使朝廷背上了一個沉重的負擔,非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而不能減輕。

而現在是負擔,以後便將是後盾和支撐。只要能不急不躁,耐下性子來,時間還是站在大明一邊的。

“北地恢復,至少需要一年時間。”朱永興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若不是錢糧吃緊,朕也不會調十萬大軍歸南就食,朕又何嘗不想一鼓作氣,擊滅韃虜,收復遼東呢!”

“朝廷財政支撐到如此程度,萬歲已經是殫精竭慮了。”張煌言沉吟了一下,說道:“欲速則不達,萬歲也不必心急,韃虜據於一隅,已無翻身之機。只是這北地重建,一年恐怕不夠,除非是鉅額投入錢糧,再遷數百萬百姓墾殖。”

“一年確實有點短。”陳紹愉也有類似的判斷,說道:“遷民墾殖卻有些不妥,同樣一丁,在南方和北地,若只以耕種來算,南方收穫數倍於北地,這個,這個——”

“勞動生產率。”朱永興微微一笑,把這個新名詞重複了一遍,又沉吟了一下,說道:“暫時是不宜向北地移民的。只要一年後,現在的北地百姓能基本自給自足,或者只需朝廷提供少量錢糧,咱們就能具備發動決定性戰爭的實力。”

以南養北是沒有錯的,但這個需要補貼的比重卻決定了朝廷能夠剩餘錢糧的數額。一方面因爲南方的勞動生產率高,已經遷移過去的人口能夠提供更多的產出;另一方面,留在北方的百姓也要盡力生產,以減少南方的補貼。這是一個雙向的過程,一增一減,政府剩餘的便更多。

因爲在北方駐紮着幾大集團的明軍,所以在北地保有一定的百姓數量,則是必須的。這也就是不能盡遷北地百姓的原因所在。儘管北方的環境和自然條件,使恢復重建工作面臨着很多困難,也必須加以克服和支持。

先交通線,再大、中城鎮,重新分配安置北地百姓的方案已經制定完畢,並由派往北地的官員推行實施。空餘出來的土地雖多,但政府也要有認真規劃,有序發展。

“啓奏萬歲,有考生交卷了。”一個禮部官員雙手捧着試卷,走了進來。

“哦,朕來看看。”朱永興頗有興致,伸手接過,展開閱讀。

看過一張,朱永興輕輕搖頭,遞給張煌言和陳紹愉,然後是第二張,第三張,看神情並不是很滿意。

張煌言和陳紹愉看過幾張,也覺得不過如此,並沒有什麼真知熾見,甚至可以說是平平無奇。

“這字倒是頗有風致——”陳紹愉不敢輕易置評,說了句圓滑的話,想聽聽皇上的意思再做定奪。

朱永興嘴角抿了抿,卻拿着一張卷看得入神。前面的確實平淡,幾篇時事策論平庸,沒有亮點,但這張專業的卷子卻引起了他的興趣。

北地的重建恢復有短期計劃,也有長期想法。其中最爲朱永興所頭痛的便是治黃治淮,因爲花費極其巨大,而且他還不懂水利。雖然也找過行家進行過研究和論述,也有過幾個方案,卻一直不好判斷孰優孰劣。

看這位考生報的專業,便是水利,而且講得相當有創意,起碼有幾點是朱永興所認同的。

當然,朱永興所認同的不是有關科學技術性的東西,而是這其中的道理。在後世,這個洪澇災害尚且不能避免,年年的汛期都要緊張那麼一段時間,何況現在的科技和施工水平,想快,想一勞永逸,根本不可能嘛!

…………r1152

第76章 再棄險要?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271章 阻擊第90章 俘虜處置第10章 慷慨陳詞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懲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93章 棄城集軍第78章 破路第61章 縝密分析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29章 破城第77章 意外之功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59章 名將展威,以勢制敵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74章 東逃,後路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121章 暫時相安第2章 高平莫氏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214章 家和萬事興第69章 勳章,土地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24章 海外助力第17章 元江宣慰第153章 內訌分裂第89章 勝利第97章 草創的軍情司第90章 光復京師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260章 追擊第157章 結束戰爭的嘗試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121章 暫時相安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24章 海外助力第82章 勝利的標誌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17章 意外之難第44章 三人軍事團第54章 海上武裝,廣西之弊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77章 夔東十三家第80章 京師大亂第168章 多番的降將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241章 兵進湖南,建寧誥命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119章 訓誡,南征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143章 移外充內,以內實外第28章 雙層爆破第86章 輕視,放鬆第18章 天馬行空的設想第73章 小朝會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23章 綜合實力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95章 請兵助戰第63章 攻掠遼東第130章 無題第84章 搶灘登陸第65章 進取廣西,三句讖語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90章 援助水西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48章 急轉直下第153章 內訌分裂第128章 拉英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14章 篡改聖旨?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56章 拒詔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215章 後方形勢第261章 截擊,展望
第76章 再棄險要?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271章 阻擊第90章 俘虜處置第10章 慷慨陳詞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懲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93章 棄城集軍第78章 破路第61章 縝密分析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29章 破城第77章 意外之功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59章 名將展威,以勢制敵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74章 東逃,後路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121章 暫時相安第2章 高平莫氏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214章 家和萬事興第69章 勳章,土地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24章 海外助力第17章 元江宣慰第153章 內訌分裂第89章 勝利第97章 草創的軍情司第90章 光復京師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260章 追擊第157章 結束戰爭的嘗試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121章 暫時相安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24章 海外助力第82章 勝利的標誌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17章 意外之難第44章 三人軍事團第54章 海上武裝,廣西之弊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77章 夔東十三家第80章 京師大亂第168章 多番的降將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241章 兵進湖南,建寧誥命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119章 訓誡,南征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143章 移外充內,以內實外第28章 雙層爆破第86章 輕視,放鬆第18章 天馬行空的設想第73章 小朝會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23章 綜合實力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95章 請兵助戰第63章 攻掠遼東第130章 無題第84章 搶灘登陸第65章 進取廣西,三句讖語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90章 援助水西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48章 急轉直下第153章 內訌分裂第128章 拉英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14章 篡改聖旨?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56章 拒詔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215章 後方形勢第261章 截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