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

攻打城池之前先拔除或控制城外要點,應該是很基本的戰術常識。但虎墩似乎有些例外,因爲它距城牆太近,可以將其作爲城池的一部分。也因爲如此,虎墩即便在清軍手中,也無法起到釘子的作用。

當然,明軍的打法中規中矩,也並沒有什麼不妥。攻克虎墩後,再攻打城池,應該更方便。但各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朱永興是想能省則省,儘量把彈藥用在刀刃上。

只是朱永興的身份不同,加上在滇省東征西殺,也算是富有戰爭經驗,而且很多奇思妙想往往都取得了效果,自然得到了很多人的欽佩和信任。他既然對攻打虎墩的戰術表述了看法,又有其可行之處,也就不可能被忽視。

而緩攻虎墩所引發的討論似乎並沒有就此而止,竟向外擴展延伸。有人提出廣州似乎也可圍而不攻,趁着廣東清軍大半集於此地,可先掃清外圍,或者圍城打援,反正尚可喜已是甕中之鱉,早收拾晚收拾不過是時間問題。

這並不出乎朱永興的意料,他與總參謀部也就這個問題進行過研究,他也曾有過這樣的想法。而尚可喜、耿精忠攻取廣州的時候便用的這招,一來是廣州城池堅固,非要鑄造大炮方可攻破;二來是廣州臨海,清軍沒有水師封鎖,只好緩圖,等到招降了廣東沿海的所謂“積年大寇紅旗水師”,方纔控制了南面的出海口。

“如果只看廣東一處,緩攻廣州也不失爲一個很好的方略,但着眼於全局,卻不可取。”朱永興任着衆將各抒己見,討論了片刻,纔開口說道:“當年尚、耿二逆可以採取這種打法,一來是暫時缺乏攻城火炮。二來是周邊明軍勢弱,無法對廣州進行有效支援。”

汝陽王馬寶的臉不易覺察地紅了紅,雖然知道朱永興只是以事論事。並沒有針對什麼人。但當年朝廷派馬寶、郭登弟等由肇慶攻清遠,藉以牽制清軍、聲援廣州。卻被清軍擊退,怎麼也不算光彩。幸好朱永興只是一語帶過,衆將知道此段歷史的也少之又少,馬寶迅速恢復了平靜。

“我軍主力大半在此,彈藥也多數支應東征,其他地方則守有餘攻不足,甚至個別地方略有些空虛。”朱永興繼續說道:“貴州吳三桂、桂林孫延齡、賀州馬雄暫時相安無事。但不意味着他們會老老實實。如果我軍頓於廣州城下,知者謂先掃周邊的戰略,不知者還以爲我軍已是強弩之末,露出疲態。”

停頓了一下。朱永興喝了口茶水,微微一笑,說道:“這下諸位明白了吧,攻取廣州一爲消滅尚逆,另一方面也是震懾霄小。使其不敢異動。何況,福建耿逆與尚可喜有親戚關係,脣亡齒寒的道理他豈能不懂?只是沒料到我軍如此神速,援軍似有些遲緩。以雷霆之勢拿下廣州,則觀望者心寒。助戰者勢孤。”

話說完了,道理也剖析得清楚明白,衆將也沒有異議。如何儘快攻克廣州便提上了桌面,要當着朱永興的面佈置妥當。

“殿下,廣州臨海,地下水位高,掘進坑道有些困難,需要邊挖邊加支護。”王謝先陳述了工兵部隊的堪測情況,畢竟攻克新會後,工兵的作用最大,無疑也增大了衆人對坑道爆破的期望和信心,“再加上填塞護城河等準備工作,至少需要七八天才能完工。”

朱永興讚賞地點了點頭,能在複雜的土質條件下實施坑道爆破,說明工兵的技術又有了長足的進步,耗費時間倒算不得什麼了。

見朱永興的目光移注到自己身上,汝陽王馬寶開口說道:“除了坑道爆破,我軍還有火炮轟城。按照資料,尚、耿二逆攻取廣州時,動用火炮七十三位,猛烈轟擊西北角城垣,兩天時間便將此處城牆轟塌三十餘丈,清軍由闕口涌入,廣州遂破。”

朱永興含笑點頭,鼓勵他繼續說下去。

“我軍火炮強於尚、耿二逆,集中百門應不是問題,屬下之意是仍取西北角爲突破口,集火轟擊,由此破城。”馬寶得到鼓勵,頗爲自信地說道:“西北城垣曾遭破壞,即便修復,堅固也不如從前。”

朱永興把目光轉向錢邦宸,笑着詢問道:“若集百門火炮轟城,一兩天內可否破城?汝陽王可是信心滿滿,你們炮兵怎麼看?”

錢邦宸猶豫了一下,咬了咬牙說道:“我軍火炮無論在威力,還是在數量上,都遠超當年尚、耿二逆,轟開城牆絕無問題。而且,炮兵當以最快速度破城,爭取一天便打開缺口。”

朱永興莞爾一笑,這是自己在場,錢邦宸得給炮兵長臉,又怕話說得太滿,才弄出個“爭取”二字。

“殿下,那便兩天後總攻廣州。”馬寶徵求着朱永興的意見,並對時間安排做出瞭解釋,“兩天時間繼續掘壕困城,再搬運火炮、準備彈藥,興許能提前完成。”

“那便兩天,三天也無妨。”朱永興笑着點了點頭,“準備得充分,攻城也順遂。嗯,攻取新會,對此次攻打廣州是否有什麼借鑑,各兵種的配合是否有疏漏?也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這仗要越打越好,越打越精纔是。”

別的將領沒說什麼,錢邦宸面帶赧色地說道:“回殿下,新會之戰,炮兵跟進不及時,導致步兵頗多死傷,屬下之過也,請殿下責罰。”

“責罰就不必了。”朱永興笑着擺了擺手,說道:“經一塹,長一智。各兵種的配合也是在實戰中慢慢磨合,慢慢默契的。此次東征,諸位都勞苦功高,孤代朝廷自有封賞。只是,目前的財政情況,呵呵,孤王也是個窮人啊!雖然孤不吝官爵,這宅子、田地也是不缺,就是這錢財,孤王卻拿不出多少,還望諸位理解,莫要笑孤吝嗇啊!”

衆人皆笑,目前正是征戰沙場,建功立業的時機,錢財倒不是很在意。

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41章 自我否決第96章 各有安排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60章 會趙王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79章 最親近的密諜第156章 金秋之時第83章 北望第63章 攻掠遼東第126章 無題第3章 安沛入甕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91章 軍隊建設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48章 大戰(二)第153章 內訌分裂第38章 突破方向第47章 初勝第154章 赴廣東第35章 有喜有驚的投靠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92章 無題第21章 登陸山東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33章 無題第30章 輕取永昌第47章 齊集元江第89章 勝利第60章 水師安排,根除“太監”第231章 荊襄劇變第112章 分派,緬使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138章 廣國公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251章 晉封鄭王,三桂投誠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126章 無題第10章 調整戰略,老友重逢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47章 大戰(一)第83章 水西之變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96章 死地難脫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133章 立威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28章 離心之象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110章 宗室臨陣第152章 破城攻擊,向前向前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79章 三鬼之憂,皮熊籌謀第63章 攻掠遼東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137章 李晉王第106章 不負第120章 大勢,決擇第114章 基礎——制度建設第55章 滇緬戰事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102章 轟擊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2章 高平莫氏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10章 調整戰略,老友重逢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138章 大海戰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12章 困頓之局,天道好還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29章 再提議和第143章 移外充內,以內實外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14章 真儒,自虐?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189章 東征前線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05章 阻擊,顧忌
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41章 自我否決第96章 各有安排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60章 會趙王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79章 最親近的密諜第156章 金秋之時第83章 北望第63章 攻掠遼東第126章 無題第3章 安沛入甕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91章 軍隊建設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48章 大戰(二)第153章 內訌分裂第38章 突破方向第47章 初勝第154章 赴廣東第35章 有喜有驚的投靠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92章 無題第21章 登陸山東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33章 無題第30章 輕取永昌第47章 齊集元江第89章 勝利第60章 水師安排,根除“太監”第231章 荊襄劇變第112章 分派,緬使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138章 廣國公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251章 晉封鄭王,三桂投誠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126章 無題第10章 調整戰略,老友重逢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47章 大戰(一)第83章 水西之變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96章 死地難脫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133章 立威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28章 離心之象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110章 宗室臨陣第152章 破城攻擊,向前向前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79章 三鬼之憂,皮熊籌謀第63章 攻掠遼東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137章 李晉王第106章 不負第120章 大勢,決擇第114章 基礎——制度建設第55章 滇緬戰事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102章 轟擊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2章 高平莫氏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10章 調整戰略,老友重逢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138章 大海戰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12章 困頓之局,天道好還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29章 再提議和第143章 移外充內,以內實外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14章 真儒,自虐?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189章 東征前線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05章 阻擊,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