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大戰(一)

空中呼嘯聲此起彼伏,一顆顆閃着火星的炮彈砸落進清軍的隊列中,在堅硬的地面蹦跳翻滾,隨後在一片驚呼駭叫中轟然爆炸。

相對於紅夷炮的重量,天威炮的射程相差無幾,重量更輕,機動性更強,爆炸彈的威力也有過之無不及;缺點呢,便是精確度的欠缺而已。

而紅夷炮的重量對騾馬還缺乏的明軍來說,實在是過於笨重了,僅六磅炮,連炮身在內,火炮全重己經超過了一千斤,長途跋涉較爲困難。

而明軍的炮兵,在講武堂,或者經過聘請的英法兩國教官的訓練下,已經非常熟練。他們在炮隊隊官的指揮下,從容不迫地開炮,裝彈。不可否認,他們是現在大明軍中有數的精銳之士。

每門炮旁的炮手不斷用視差法估算距離,在他們的報數號令聲中,另一個炮手則不斷用曲柄與螺桿調整着炮口。在他們的瞄準射擊下,陣列中的清軍士兵不斷血肉橫飛。

明軍猛烈的炮火,讓清軍陣營中起了一陣陣騷動。不過在各級清將的彈壓下,還是冒着炮火不斷前來。

而紅夷炮的質量在目前來看,還有着難以克服的侷限,那便是炮管的冷卻問題。此時的火炮鑄造工藝比起後世還遠遠不行,火炮射擊幾輪後就得停射散熱,清理炮膛,否則,填裝的火藥極易自燃。

特別是紅夷大炮,連續發射往往不得超過三次,對各方面操作要求都太高,而且極易造成炸膛事故。

“開炮!開炮……”

一面面小紅旗在聲嘶力竭的口令聲中落下。軍陣中騰起一股股煙霧。轟天炮發射出一顆顆炮彈,有的大炮彈在空中散開,變成數顆或十數顆小炮彈,落進清軍的陣列。爆炸聲此起彼伏,間或有震耳欲聾的巨響伴着耀眼的白光。一片片的清軍倒下,哀嚎,慘叫。

雙方的軍陣還在前進,從一千多米到兩三百米,清軍在攻擊,明軍也在攻擊。只不過明軍的火力更猛,階次性更強。

一百五十米,明軍陣前形似武鋼車的擋板突然撤掉,露出一門門黑洞洞的炮口,佛朗機火炮一齊開火。噴射出死亡的彈丸。

大股硝煙騰起,佛朗機火炮的齊轟威力驚人,震耳欲聾的炮響中,清軍盾車被打翻在地,餘者的炮彈,更是掃開一道道血路。

雙方都在死傷,都在流血,但比例卻是不同。明軍的火力更猛。層次性更強,步兵更堅韌,在整齊的腳步聲中。兩方的軍陣終於接近到了火槍的發射距離,而清軍的陣列則比明軍混亂、殘缺。

一聲天鵝音響起,空心方陣面向清軍的正面突然爆發出火銃的齊射,一個個亮點閃起,白煙升騰,無數鉛彈向清兵射去。

前進。射擊;前進,射擊……明軍的幾個空心方陣呈尖錐形撞擊着清軍。交戰激烈的是中間最靠前的方陣,三面都在噴吐着白煙和火焰。鉛彈向着敵人如雨般潑去。方陣中的火炮還在發射,一顆顆炮彈在敵羣中爆炸,飛舞着死亡的彈片。

最前方的明軍空心方陣的中間,救護兵往來穿梭,將一個個受傷的士兵拖回中央的安全位置,突出的三千多人的團級方陣如同屹立在浪潮中的磐石般巍然不動,往四周噴吐出火焰,隨着每一次射擊,都有清兵慘叫倒下。

火力,火力,火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朱永興一直在爲明軍增加裝備,加強訓練,並利用集體智慧和實戰經驗不斷完善明軍的戰術。

在濟南遠郊的這場戰鬥,給北地清軍完全的震撼和陌生感。沒有什麼衝殺陷陣,只是一臺殺戮機器的完美運轉。三個空心方陣,後面又是三個,明軍以兩個師的兵力與三萬六千餘清軍展開了北伐之後的第一場大戰。

相對來說,前線的將領比朱永興更瞭解本部的戰力。所以,如果是朱永興指揮,他很可能全軍盡出。但魏君重卻留下了一個師,因爲他認爲以本部的戰力,以一敵二是完全可以獲勝的。

戰事的發展在目前也是象魏君重所預料,敵我雙方的傷亡比例是很懸殊的。這並不是說清軍不是在賣力作戰,但在明軍超強的火力打擊下,以往的戰法已經不適應於時代,不適應於現在的明軍戰法。

經過改進的燧發槍在射程上已經與弓箭相差無幾,而威力更強,且更有持續性。一個壯年男子能夠拉滿弓幾次?一個經過訓練的火槍手能夠連續射擊多少回?還不要說明軍所普遍使用的爆炸彈,大量射速很快的佛朗機炮了。

清軍想近戰,要突破幾層障礙?紛飛的彈片,雨點般噴射而出的彈丸,一輪一輪的火槍攢射,時間越長,明軍的優勢越大。而一旦戰術和裝備得到了革命性的突破,那兵力上的差距便會直線上升。就如同後世的機關槍,成千上萬的祖魯勇士是如何倒在幾百人的殖民者槍下的?

全火器的爆發,明軍比在南方作戰時更加的厲害。北地清軍雖然也多少了解了些明軍的作戰特點,並且進行了一些相應的準備,但卻是遠遠不夠的。

火炮既笨重又量少,無法隨隊有效提供火力支援;鳥槍是火繩槍,發射速度緩慢,且射程和威力上也是不如燧發槍,到了近戰,更是連燒火棍都不如。

高地上,山東總督祖澤溥臉色嚴峻。目前的戰局不利是顯而易見的,明軍正在不斷向前推進,在槍炮聲中,已經遭到大量殺傷的清軍抵擋不住火槍的攢射和刺刀的壓力,正在不斷敗退。如果繼續下去,敗退將變成潰退,局面將一發而不可收拾。

“大人——”督標統領咬了咬牙,上前說道:“命令騎兵突擊吧!如果不能止住敗勢,這幾萬大軍一旦潰退將不可收拾。”

連督標帶增援而來的清軍,祖澤溥手中有五千騎兵,這是他的最後倚仗,輕易是不會動用的。但現在是不是到了該孤注一擲的時候呢?)。

第98章 我認得你第81章 襲擾第85章 急行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128章 盛儀,震懾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17章 斷臂?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92章 舉棋不定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125章 軍人婚配第87章 潛入襲城第90章 俘虜處置第96章 死地難脫第195章 無題第110章 宗室臨陣第118章 極度震駭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52章 縴夫,規矩第93章 三馬來會第16章 不一樣的光復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77章 突破,崩潰第95章 請兵助戰第65章 騎兵牆浪潮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77章 夔東十三家第65章 騎兵牆浪潮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84章 搶灘登陸第112章 兵潰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15章 被誤導了第7章 歡歌暢飲第174章 奇襲潮州第260章 追擊第27章 攻城第19章 景東會師第86章 輕視,放鬆第22章 響應配合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20章 緊鑼密鼓第36章 領悟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棄城第90章 俘虜處置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陰謀第20章 急躁,伏擊第138章 廣國公第42章 忠心迎駕無功回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第148章 未來戰略,死戰大勝第22章 響應配合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25章 山東攻略第172章 無題第70章 開路迂迴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50章 伏擊第199章 接戰第80章 京師大亂第57章 豁賤爲良,成親納妃第91章 川滇呼應第13章 打壓縉紳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131章 諸事繁雜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23章 伏擊之地第91章 川滇呼應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51章 死地則戰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66章 非戰之困難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57章 遠方的厚望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141章 千金之喜,開拓之初第39章 聖意第141章 敗局已定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174章 奇襲潮州第4章 封賞,臺灣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38章 三師相會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7章 藩屬國的新思考第92章 舉棋不定
第98章 我認得你第81章 襲擾第85章 急行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128章 盛儀,震懾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17章 斷臂?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92章 舉棋不定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125章 軍人婚配第87章 潛入襲城第90章 俘虜處置第96章 死地難脫第195章 無題第110章 宗室臨陣第118章 極度震駭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52章 縴夫,規矩第93章 三馬來會第16章 不一樣的光復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77章 突破,崩潰第95章 請兵助戰第65章 騎兵牆浪潮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77章 夔東十三家第65章 騎兵牆浪潮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84章 搶灘登陸第112章 兵潰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15章 被誤導了第7章 歡歌暢飲第174章 奇襲潮州第260章 追擊第27章 攻城第19章 景東會師第86章 輕視,放鬆第22章 響應配合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20章 緊鑼密鼓第36章 領悟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棄城第90章 俘虜處置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陰謀第20章 急躁,伏擊第138章 廣國公第42章 忠心迎駕無功回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第148章 未來戰略,死戰大勝第22章 響應配合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25章 山東攻略第172章 無題第70章 開路迂迴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50章 伏擊第199章 接戰第80章 京師大亂第57章 豁賤爲良,成親納妃第91章 川滇呼應第13章 打壓縉紳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131章 諸事繁雜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23章 伏擊之地第91章 川滇呼應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51章 死地則戰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66章 非戰之困難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57章 遠方的厚望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141章 千金之喜,開拓之初第39章 聖意第141章 敗局已定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174章 奇襲潮州第4章 封賞,臺灣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38章 三師相會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7章 藩屬國的新思考第92章 舉棋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