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

隆隆的炮聲驚天動地,上百門火炮錯落排布,向着廣州城發起了猛烈轟擊。城牆上的火炮射程不足,威力也小,很快便被明軍的海軍重炮摧毀殆盡,完全喪失了還擊能力。消除了威脅之後,各種小型火炮開始前移,一同加入到攻城的怒吼之中。

磚石橫飛,城樓崩塌,西北角的城牆在瀰漫的塵灰硝煙中顫慄、發抖。儘管明軍佈置火炮的舉動已經爲清軍所知,但這犀利而猛烈的炮轟,依然令清軍膽戰心驚。

十幾年前,尚可喜爲攻破廣州城,在叢化加緊鑄炮,再加上由江西贛州帶來和途中繳獲的大炮二十七位,合計用七十三位大炮猛烈轟擊,一天轟塌城牆三十餘丈。而當時製造和使用的火炮,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威力上,都與現在正轟鳴噴吐火焰的相差甚遠。

火炮的鑄造工藝、口徑大小、火藥配方、射擊水平……超出的是各個方面,再形成總體上的大優勢。本以火器見長的尚可喜所部,今天終於領略到了明軍火器的厲害。

從晨起開始炮擊,已經持續了一個上午,其間有火炮降溫休息,但炮兵的層次性保障了整體上的不間斷。城堞被削平,小豁口變成了大缺口,炮轟逐漸體現出效果,被震鬆的城牆崩塌的速度越來越快,守城清軍的心頭陰影也越來越沉重。

幾十米的城牆已經被砸開,崩塌下陷,殘磚碎石形成的斜坡足以讓士兵徒步登城。而炮擊還在繼續,不時有炮彈從塵灰硝煙中鑽出,打進城內。

城牆是保不住了啊!總兵苗文秀和副將吳啓鎮對視了一眼,從眼神和神情中都讀出了差不多的意思。不禁各自嘆息。

對守城清軍形成壓力的不僅是朱永興的到來,在準備進攻的時間裡,以許爾顯等降兵降將爲主的政治攻勢也未間斷。明軍喊出了狠厲的口號,在新會犯下血債的絕不饒恕。由雲龍、徐成功等人雖被擊斃。但在廣州的家眷亦難脫死罪,破城後必滿門操斬。同例。在廣州攻城戰中,頑固分子亦將如此懲處。

這是明軍從來沒有過的強硬姿態,顯示了明軍對攻破廣州有着極強的自信。或許這樣的威脅在城池尚有可能守住的時候,能讓清軍拼命抵抗。但是。如果城池失守已成定局,爲了保全家眷,除了反正立功還有別的選擇嗎?拋卻家眷,與城偕亡的不是沒有,但另起心思的又豈會少了?

城牆上的威脅已經消除,天威炮、轟天炮迅速推近,佈設陣地。準備掩護步兵突破。幾十門重炮開始調高炮口,準備在缺口處進行一次延伸射擊,殺傷城內的敵人。

步兵拋下身上多餘的裝備,檢查槍枝彈藥。裝上刺刀,瞪視着煙塵籠罩的缺口處。速射佛朗機裝上了木架,十人一組,八人扛擡,兩人校正點火,將伴隨步兵衝鋒,用彈雨打開通路。

延伸射擊突然而猛烈,炮彈呼嘯着飛過缺口,在煙塵瀰漫中突然出現,狠狠砸進了城內。城牆附近的清兵猝不及防,被炸得血肉橫飛,靠近城牆的屋舍在巨響中崩塌。

“敵人,敵人攻城了!”嘶聲大喊令苗文秀等將領一陣抽筋,只覺得額頭和背心一瞬間沁出一層汗來。

苗文秀扎煞着手,啞着嗓子喝道:“列隊向前,擋住他們!”

擋住明軍的進攻,便可以強令從城內召集的百姓帶着磚石向前堵塞缺口,這城池還能堅守。如果被明軍步兵突進城內,兵力、裝備皆處於下風的清軍如何抵擋?

炮火漸歇,城牆已被轟開,但攻破城池仍需步兵的英勇衝擊,在火炮精度不高的當時,繼續用射程較遠的紅夷大炮轟擊只能給攻城部隊帶來困難。清軍是這樣想的,卻不知道明軍的曲射炮已經推進至射程,對清兵的殺傷會更甚於前。

明軍攻城步兵並沒有急步衝鋒,而是以整齊的隊列緩緩壓上,等着清兵在缺口處列陣抵擋。

對於明軍集火轟擊,清軍當然能估計出明軍的突破方向,也作了相應的準備。一聲令下,三千健卒各持武器,衝入煙塵之中,在缺口處列陣,以期阻擋明軍破城。

煙塵緩緩散去,在陽光照射下,刺刀、槍刃閃着寒光,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清軍預料的肉搏混戰似乎馬上就要發生。

“轟,轟,轟……”明軍陣地上騰起一股股煙霧,大大小小的炮彈凌空飛起,掠過明軍步兵的頭頂,狠狠地砸向了缺口周圍。

炮彈落地,彈跳着,翻滾着,然後猛然炸開。沖天的煙塵掀起,彈片橫飛,碎石濺射,泥土翻騰,熾熱的氣流和硝煙,嗆得人們透不過氣來。

視線全都變得模糊,爆炸騰起的煙霧和灰塵將缺口都擋住了,混沌一片。前所未有的火炮集中轟城,前所未有的密集轟炸,即便是明軍的參戰人員,也目瞪口呆地望着,望着缺口處密集的清軍被硝煙塵土所遮蓋。

清兵都隱在了一片混沌之中,分不清哪些是瀰漫的塵土、哪些是爆炸的硝煙。倖存的敵人被震得七葷八素,呼吸十分困難,空氣似乎全都被燒光了、被擠走了,他們努力地張開嘴,隨着每一次喘氣吸進體內的卻盡是嗆人的硝煙。那些炙熱的煙霧在喉管之中、在肺葉之間灼燙着,火辣辣的,就好象要在人的胸膛裡再一次爆炸一樣。

在劇烈的爆炸之中,地表的土層被炸藥的強力推動着、擠壓着,大大小小的石塊在形式地震的擠壓之下居然能從泥土裡彈射出來,迸得老高,砸得人頭破血流。

強烈的白光一閃,比太陽還要刺眼,比炸雷還要震耳。大爆炸“轟”地一聲在苗文秀不遠處猛烈爆發了,大地在爆炸聲中劇烈顫抖,苗文秀及周圍的數人在一瞬間喪失了視力和聽力。

爆炸在慘叫和驚呼中此起彼伏,好一陣子才停歇。但清軍的混亂卻沒有停止。遠近配置的上百門曲射炮只是一輪轟擊,便粉碎了清軍三千精兵堵住缺口的妄想。

戰鼓隆隆,替代了稀疏下來的爆炸,在哨聲和吼叫中。明軍繼續前進。這次卻是加速跑,向着未散的硝煙。向着混亂的缺口。

完了,完了!苗文秀恢復了視力,但還聽不到聲音。他看到不斷有清兵從硝煙中掙扎逃出,神情顯得呆滯、遲鈍。驚恐到了極點。

震盪的大地平靜了,硝煙在一片哭嚎和慘叫聲中漸漸散去。人們能夠看到遍佈的彈坑,彈坑周圍到處都是屍體和傷兵,有的蜷臥在碎石中,有的從爛磚裡探出了半截身子。地面上一片狼籍,有的黝黑、有的焦黃,那些被犁翻的泥土之中混雜着斷裂的武器和殘破的碎布。

亮光一閃。一排子彈射了過來,白霧未散,缺口處便出現了明軍頂盔貫甲的身影。隨着一陣慘叫,明軍士兵毫不留情地戳死擋路的傷兵。衝上斜坡頂,一聲吶喊,猛衝下來。又是一排明軍士兵衝上斜坡,在哨聲中舉槍,射擊……

肉搏混戰是有,卻並不激烈,被炸得失魂落魄、混亂恐慌的清兵在排槍和刺刀下更加驚惶,幾乎喪失了有組織的抵擋。突入的明軍越來越多,幾門佛朗機炮也被擡了上來,在密集的彈雨下,清軍傷亡慘重。

人數和火力上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圍繞着缺口的混戰仍在進行,但明軍的陣線卻是不斷壓前,使得更多的後續明軍能夠加入戰團。

苗文秀揮舞的手臂突然被人拉住,幾個親兵拖着他開始後退。視線中,缺口兩側的城牆已經被明軍佔領,亮光不斷,那是火槍在射擊。還有一些明軍在擺放着什麼,並向這邊指指點點……

“轟!”城牆上一團黑煙,然後苗文秀便看見一個黑乎乎的東西飛了過來,砸進了清兵的隊伍中,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硝煙包裹住了一團人體。

明軍的火炮,那種能打開花彈的火炮。苗文秀停止了嘶叫,停止了掙扎,心不斷地下沉,沉入了深淵,任由親兵把他越拖越遠。

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經過了一系列戰役,特別是新會之戰,明軍的兵種協同愈加熟練。嗯,現在也只能是步炮協同,但這對於清軍來說,已經是不可抵擋的戰法。

佛朗機、轟天炮,或當先開路,或火力支援,再加上火槍的攢射,突破已經不可逆轉,戰鬥向四處延伸,人數和火力的優勢也越來越明顯。

苗文秀隨着敗兵且戰且走,向北門退去,希望得到那裡友軍的支援,能夠穩住陣腳。可尚未到達,一陣激烈的槍炮聲便從對面傳了過來,隨後便是一羣敗兵狼狽而至。

“副將李有才反叛,刺殺總兵連得成,獻門投降了。”又是一個晴天霹靂打在苗文秀的頭上,一下子腦子空白,完全喪失了思考能力。

“大人,咱們從這邊走。”副將吳啓鎮氣喘吁吁,招呼着親兵,架起傻了似的苗文秀轉向內城。

廣州有內外兩城,尚可喜不可能把所有兵力都放到外城,在內城還留有相當的人馬。而負責外城的是四個總兵,苗文秀、連得成、班志富、高進庫,共有兩萬兵士。苗文秀西城失利,李有才獻北門投降,廣州外城可以說是已在明軍囊中。

如果尚可喜調內城兵將增援外城,戰鬥進程可能會更激烈,但卻是明軍所歡迎的。尚可喜自然沒那麼蠢,見外城已是難保,便緊急下令,命外城人馬撤退,收縮至內城負隅頑抗。

撤退命令一下,外城清軍頓失抵抗之心,爭先恐後向內城逃竄。明軍奮起追殺,槍打刀刺,通往內城的街巷上倒滿了清兵的屍體,最終逃入內城的不過六七千人。

廣州內、外城兩重,互爲犄角,清軍失其一,則敗局已定。龜縮於內城,儘管防守範圍小了,可也是苟延殘喘,滅亡只在眼前。明軍迅速肅清外城殘敵,於外城炮臺架起大炮,開始轟擊內城。

晚霞剛剛消退,天地間就變成了銀灰色。而就在這零星戰鬥還未停止的廣州外城,乳白色的炊煙局已經次第升起,與灰色的暮靄交融一起,象是給牆頭、屋脊、樹頂和街口罩上一層薄薄的霧氣。

從早晨開始集火轟擊,到攻取外城,不過是一天的時間。當然,這其中有降將獻門的因素,但不可諱言,東征明軍在攻堅和巷戰能力上又有了長足的進步。而廣東清軍的戰力下降很快,倒是有些出乎朱永興等人的預料。

究其原因,尚可喜所部藩兵,也就是他起家和建功的骨幹力量,在戰爭中損耗殆盡是其一。而久在廣東這個富庶之地,驕奢淫逸則更是一劑腐化毒藥。

尚、耿二逆攻下廣州後,直至順治九年(1652),廣東全境漸次底定。戰亂平息,廣州舊城便爲“藩王”進駐,“城中皆其子侄及藩下官員圈住”,至於原來地方政權的大小衙門,統統地被趕去外城。廣州舊城區內大興土木,建造了“備極雄麗”的藩王府第。

在廣東,尚可喜這個藩王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土皇帝。可以節制“(總)督、提(督)、(巡)撫、鎮(臺)”;可以“調遣兵馬”;可以“鑿山開礦,煮海鬻鹽,遣列郡之稅吏,通外洋之番舶”;可以建立封建割據式的莊園“王莊”;可以統制江河湖泊,以至沿海漁業。還可以操縱全省市場和商業,組織“總店”,集廣東政治、經濟、軍事大權於一身。

有權有錢,燈紅酒綠、吃喝玩樂自然是少不了。以王府的“鷹犬房”爲例,內分蟲蟻房、雀鳥房、鷹鷂房、狗房四大處。蟲蟻房養蟋蟀、蟈蟈、秋蟬、蜜蜂;雀鳥房養鵪鴉、畫眉、白鴿、鬥雞;鷹鷂房養海東青、蒼鷂、麻鷹;狗房養關東獵犬、哈巴狗。四處均有專職官員如“狗監”等,飼養人員近百名。其他王弟、少爺、小姐、夫人所飼養的,還不在此之列。

平南王府之內,“貓有小姐、妞妞之稱,狗有相公、小哥之號”。又經常縱狗外出,可謂是“人狗塞途”。所經肉店,都要“孝敬”豬肉與狗相公,途人恐懼迴避,惟恐不及。

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254章 知進退,入貴州第1章 北愁南喜第65章 騎兵牆浪潮第247章 兵至衡陽,說客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138章 廣國公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21章 登陸山東第24章 海外助力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16章 大巫的怨毒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6章 無題第95章 難以逾越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128章 拉英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87章 接戰(二)第245章 天變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75章 恬然自樂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254章 知進退,入貴州第90章 援助水西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94章 思考方法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1章 北愁南喜第45章 險地——灰坡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189章 東征前線第269章 光復神京,天下轟動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90章 援助水西第63章 求助他國第154章 赴廣東第44章 率軍南下,元江臨戰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32章 魚龍白服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81章 襲擾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71章 慘烈第103章 用間——擴散效應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4章 攻城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75章 水西之謀,海外拓土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93章 戰馬論第15章 定情第23章 綜合實力第138章 大海戰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183章 寂寞,鄭軍攻勢第62章 倖存者的打擊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82章 調整佈署第8章 依城挫敵第58章 少年夢,新錢,質變第240章 一路見聞,騎兵改進第70章 三鬼選擇,鏡子製成第31章 段氏遺族第189章 東征前線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85章 無題第124章 窖金,廣西變局第67章 排除萬難第29章 宗室儀仗第80章 教士保羅第39章 兵臨大理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18章 緊急商議第247章 兵至衡陽,說客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79章 雪中送炭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73章 人心散第76章 海外蠶食,文武相制第241章 兵進湖南,建寧誥命第160章 廣州戰役(六)第247章 兵至衡陽,說客第127章 難得的閒適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217章 困局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
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254章 知進退,入貴州第1章 北愁南喜第65章 騎兵牆浪潮第247章 兵至衡陽,說客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138章 廣國公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21章 登陸山東第24章 海外助力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16章 大巫的怨毒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6章 無題第95章 難以逾越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128章 拉英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87章 接戰(二)第245章 天變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75章 恬然自樂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254章 知進退,入貴州第90章 援助水西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94章 思考方法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1章 北愁南喜第45章 險地——灰坡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189章 東征前線第269章 光復神京,天下轟動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90章 援助水西第63章 求助他國第154章 赴廣東第44章 率軍南下,元江臨戰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32章 魚龍白服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81章 襲擾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71章 慘烈第103章 用間——擴散效應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4章 攻城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75章 水西之謀,海外拓土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93章 戰馬論第15章 定情第23章 綜合實力第138章 大海戰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183章 寂寞,鄭軍攻勢第62章 倖存者的打擊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82章 調整佈署第8章 依城挫敵第58章 少年夢,新錢,質變第240章 一路見聞,騎兵改進第70章 三鬼選擇,鏡子製成第31章 段氏遺族第189章 東征前線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85章 無題第124章 窖金,廣西變局第67章 排除萬難第29章 宗室儀仗第80章 教士保羅第39章 兵臨大理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18章 緊急商議第247章 兵至衡陽,說客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79章 雪中送炭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73章 人心散第76章 海外蠶食,文武相制第241章 兵進湖南,建寧誥命第160章 廣州戰役(六)第247章 兵至衡陽,說客第127章 難得的閒適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217章 困局第156章 廣州戰役(二)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