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調整佈署

三百年前,一支漢人軍隊踏過這條路,北上京師,終結了異族對中原的第一次統治;現在,一支更強大的漢家軍隊再次重走征程,昂然向着京師前進,去終結另一個異族給中華帶來的黑暗和愚昧。

前進,前進!車輪滾滾,戰馬嘶鳴,前看不見頭,後看不見尾,滿眼都是紅色的軍裝,象從地球深處噴發出來的熔岩流;在暗黑的天空下,火把高舉,又形成了一條奔騰跳躍的火龍。風聲雖大,壓不住前進的步伐;天氣雖冷,也鎖不住這熱烈的景象。

屠殺、搶掠,無恥背叛、殺身成仁,流血、犧牲……或卑鄙,或悲慘,或高尚,或令人傷感,或令人崇敬,經歷了種種現象之後,中華,一個不一樣的中華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並將輻射出更加炫目的光芒。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能讓他人爲了自己的事業而犧牲的,不是聖人就是瘋子。朱永興自認不是聖人,當然也不是瘋子。而那些流血犧牲的有名的,或無名的人們,他們並不是爲了朱永興一個人的事業。

一個自由的,平等的,開放的,穩定的國家,將不是朱永興一個人的,而是屬於大夥的,屬於所有國民的。

是的,不論富貴和貧賤,不論男女老幼,不論出身和民族,只要你有國籍,根據國家的法律規範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便能擁有這個稱謂——“國民”。

而進步不僅僅是稱謂從“百姓”改成“國民”,更有實質性的政策在推出實施,給予了“國民”越來越多的尊重和實惠。從賜封民爵開始,一些有了頭銜的平民或商人便可遇官不拜,可與縣官分庭抗禮;再到軍爵的試推行,對功勳退役軍人給予社會尊重。從特殊向一般。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朱永興一步一步走得踏實。

沒有哪個朝代象現在這樣關心“國民”疾苦,能夠全力以赴地賑濟,甚至以皇家名義籌資募款。不惜以億兆之君屈尊紆貴,只爲多集些錢糧,多救活一些曾被視“草芥”的底層百姓。這樣坦言朝廷目前的困難。陳述北地同胞的困苦,號召羣策羣力,請求八方援手,倒比那些形式上的“帝哀痛,減膳停樂”更有作用。

暹羅、占城、安南、琉球、倭國、朝鮮,從這些國家買來或借貸的糧食源源不斷運往山東;“少吃一頓飯,救活一個同胞”的口號在大江以南的明統區廣爲宣傳,半升、一斗……涓滴匯成大河,不斷流向北地。使嗷嗷待哺的北地饑民得以活命。

國戰的勝利已經沒有疑問,物資糧草的困難也只是暫時的。舉國動員,羣策羣力,共渡難關。出錢、出物、出力,浪涌潮動,就沒有克服不了的艱難困苦。

……

河間大勝,明軍正向京師進發的好消息傳來,不僅是百姓們歡欣鼓舞。認爲戰爭的勝利只是時間問題,太平的生活已經來臨;朝廷官員亦多喜極涕下。爲大明中興、神州光復而流淚。

朱永興激動振奮之餘,再次提出移駕北上,坐鎮京師。但朝堂上卻被多數官員反對,他們引經據典、結合實際情況,終於讓朱永興收回了旨意。

移駕北上是表明一種姿態,並且有與將士們同甘共苦。而不是躲在後方享福的意思。朱永興這樣的地位,當然是不會爭奪什麼功勞的,但羣臣們反對的意見也很有道理。

首先是北京還未光復,雖然情況非常樂觀,但也不排除有其他的變數。急於移駕有些草率。如果出現什麼意外的話,再半路折回,豈不是留下笑柄?

其次是春闈在即,作爲新皇登基後的頭等大事,同時,朝廷開科取士也是天下讀書人的絕頂大事。既然已經昭告天下將在南京舉行,朱永興移駕北京,顯然是不合適的。而就現在朝廷官員的組成來看,南人佔了大多數,他們自然不希望因爲移駕而改變地點。

還有一些別的意見,比如北地凋弊,移駕之後人員衆多,無疑會增大物資的運輸壓力;北地尚未安定,皇上的安危自然也不可輕忽等等。

朱永興暫時不能前往京師,但朝廷必須派出官員到北京打前站,工作很繁雜,比如劃分各部的衙門,將皇宮和官員們的宅邸收拾分配好,建起以北京爲中心的暢通的驛傳系統等等。在明年春闈大比之後,北京便將取代南京成爲新的政治中心,配套設施和工作必須在這之前完成。

別的部門和工作,朱永興可以放手由下面去做,只有兵部,或者說是軍事方面,他一直參與其中,牢牢掌握着軍隊的調動和分派。在新的形勢下,一系列的調整和安排便隨之而來。

設立北京軍區,軍區總司令爲魏王馬寶,下轄蕩朔、徵朔、滅朔、破朔四軍,還有天津水師,總計十五萬人,主管京師、直隸、山西等地,併爲東北軍區提供戰略支援。

設立東北軍區,軍區總司令爲黔陽王皮熊,下轄剿朔、除朔(於七所部的山東兵團)兩軍,並騎兵師(由慶陽王劉震率領)和東北水師,共十萬餘人,主管東北地區。

ωwш¤ тt kΛn¤ co

設立濟南軍區,軍區總司令爲鄭王劉體純,下轄殄朔、伐朔兩軍,主管山東、河南地區,爲北京軍區提供戰略掩護,並作爲北京軍區和西安軍區的戰略預備隊使用。

暫設西安軍區,軍區總司令晉王李定國,下轄鎮朔、討朔兩軍,並騎兵師(由昌國公高文貴率領),共十萬餘人,主管甘、陝等西北地區。

暫設西南軍區,軍區總司令爲趙王白文選,下轄靖朔軍及各土司土兵,主管雲貴川軍事。

從這些調整和佈署可以看出,明軍的重心還是在北面,主要在西北和東北兩個方向,西南也有顧及,但卻兵力不多。而東南地區則兵力更少,幾乎全靠地方警備部隊。當然,東南地區是最不可能遭到軍事威脅的。(未完待續。。)

第250章 甘陝來攻,打擊土酋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167章 鄭家來人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35章 阻擊第30章 無題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62章 亂汝心智,海上感慨第236章 旗奴家丁、內政外交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88章 截阻的佈署第64章 計議第95章 初印象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228章 善用人,攻向變第93章 戰馬論第95章 請兵助戰第61章 以人換人,死戰到底第1章 陌生之地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77章 突破,崩潰第76章 神示,開源節流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145章 大包圍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81章 臨時機變,長途行軍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2章 鬥熊救美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52章 破城攻擊,向前向前第59章 名將展威,以勢制敵第266章 重慶,武昌第186章 疍家女第48章 大戰(二)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71章 局部——大局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83章 北望第8章 依城挫敵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6章 暹羅來使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46章 合擊之前第195章 無題第111章 結果第39章 兵臨大理第14章 真儒,自虐?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138章 廣國公第50章 伏擊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106章 法陣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19章 緬甸,山東第138章 反撲第234章 香溪口阻擊第91章 軍隊建設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30章 無題第51章 渡河,渡河第79章 最親近的密諜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16章 大巫的怨毒第29章 破城第13章 宗室留守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22章 中南半島形勢第84章 失敗之源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57章 結束戰爭的嘗試第148章 未來戰略,死戰大勝第46章 火槍之威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58章 新晉郡王第41章 自我否決第16章 柔情蜜意第10章 慷慨陳詞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34章 攀龍附鳳,議和煙幕第2章 高平莫氏第35章 近代化,膠東穩固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97章 唯一生路第142章 會晉王第98章 有後之喜,酒後之語第184章 臨機而變
第250章 甘陝來攻,打擊土酋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167章 鄭家來人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35章 阻擊第30章 無題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62章 亂汝心智,海上感慨第236章 旗奴家丁、內政外交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88章 截阻的佈署第64章 計議第95章 初印象第253章 雷霆之怒第228章 善用人,攻向變第93章 戰馬論第95章 請兵助戰第61章 以人換人,死戰到底第1章 陌生之地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77章 突破,崩潰第76章 神示,開源節流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145章 大包圍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81章 臨時機變,長途行軍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2章 鬥熊救美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52章 破城攻擊,向前向前第59章 名將展威,以勢制敵第266章 重慶,武昌第186章 疍家女第48章 大戰(二)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71章 局部——大局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83章 北望第8章 依城挫敵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6章 暹羅來使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46章 合擊之前第195章 無題第111章 結果第39章 兵臨大理第14章 真儒,自虐?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138章 廣國公第50章 伏擊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106章 法陣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19章 緬甸,山東第138章 反撲第234章 香溪口阻擊第91章 軍隊建設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30章 無題第51章 渡河,渡河第79章 最親近的密諜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16章 大巫的怨毒第29章 破城第13章 宗室留守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22章 中南半島形勢第84章 失敗之源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57章 結束戰爭的嘗試第148章 未來戰略,死戰大勝第46章 火槍之威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58章 新晉郡王第41章 自我否決第16章 柔情蜜意第10章 慷慨陳詞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34章 攀龍附鳳,議和煙幕第2章 高平莫氏第35章 近代化,膠東穩固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97章 唯一生路第142章 會晉王第98章 有後之喜,酒後之語第184章 臨機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