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大戰(二)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萬馬奔騰般的騎兵衝擊應該是最有威力的攻擊手段,特別是對步兵,更是致勝的撒手鐗。

其實這種認定並不全面,比如滿清八旗,號稱騎射無雙,但也很少用騎兵去衝擊對手嚴整的步兵陣列。而他們最常使用的戰術,或者說是以前明軍最弱的一點,便是近戰肉搏。

在與明軍交戰中,八旗或是以騎兵佯攻邀戰,引誘明軍火槍手射擊,趁再度裝填的空當衝擊猛攻;或是以死士鐵甲步戰破陣,待明軍陣勢混亂後再用騎兵猛衝以擴大戰果。

所以,騎兵衝擊敵陣通常要具備的條件是敵陣的混亂和殘破,否則,比較簡單的拒馬槍、車陣等也能對騎兵構成威脅。或者,在敵人潰敗時投入騎兵,只顧逃竄的步兵便根本無法抵擋,也無心抵擋。

這也就是山東總督祖澤溥遲遲沒有派上騎兵的原因,他看不到明軍方陣混亂殘破的跡象,看不到理想的突破方向。在這種情況下投入騎兵,那就不是比較正常的戰術,而是孤注一擲的冒險。

當然,如果成功了,可能擊潰明軍的方陣,並驅趕敗兵衝擊其他的陣勢,象雪崩般引起連鎖反應;可要是失敗了,那便損失慘重,軍心士氣遭到沉重打擊,再無翻盤獲勝的機會。

明軍也深知敵人騎兵未動的隱患,方陣保持着嚴整的狀態,緩緩向前推進,不給敵以可趁之機。傷亡雖不成比例,但卻不可避免,特別是突出的中間方陣。而爲了彌補空當,方陣在前進,也在慢慢收縮,這使得與左右兩個方陣的間隙逐漸拉大了。

騎兵必須出動了!祖澤溥眯起了眼睛,步兵正在步步後退,崩潰的跡象已經顯現,如果引起連鎖反應,後果不堪設想,而明軍的突出方陣似乎也暴露出了側翼的弱點。

或許只有這一次機會,祖澤溥決定出動騎兵一搏,趁着明軍兩翼方陣還未與中央方陣拉平,趁着明軍中央方陣也遭到了不少的損傷…….

側翼突擊,祖澤溥命令騎兵出動,避開火力似乎最爲猛烈的正面,斜向衝擊明軍突出方陣的左側。同時,他命令步兵後陣前壓,一面穩住陣腳,一面準備在明軍方陣動搖混亂時予以夾擊。

硝煙瀰漫,戰場上的視線並不清晰,但大地的震動和急促如雷的蹄聲還是預先宣告了決戰的到來。

督標、撫標,以及增援而來的滿蒙八旗,數千騎兵從陣後衝殺而出,斜着插嚮明軍方陣。

阿齊勒的左右涌動着無數的馬頭,騎手的小辮在腦後的空中左右擺動,周圍的尖聲怪叫震耳欲聾。幾聲火炮轟響,鐵彈刮破空氣的尖嘯聲加入了蹄聲的轟鳴,馬匹中彈的慘嘶在左右響起,片刻便被馬速拋在身後,身處千軍萬馬的奔馳之中,阿齊勒的感覺是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阻擋自己這支騎兵。

騎手們嫺熟的控制着馬匹,紛紛拿出了騎弓、標槍等武器,他們的陣形並不密集,更顯得鋪天蓋地。側前方那個方陣堅定的屹立着,但阿齊勒毫不懷疑他們會被騎兵所擊敗。在他印象中,他見過無數明軍的步兵陣在騎兵驚天動地的衝鋒中提前崩塌潰敗,然後象亂跑的鴨子般被騎兵衝踏而死。

騎兵的衝鋒驚天動地,在迅速接近着明軍方陣,那方陣前擺放的東西已經能看清楚。阿齊勒在晃動的馬背上辨認出那是明軍的炮車,正在轉向衝來的騎兵。而炮車後的明軍士兵正舉起刺刀,一排下蹲,一排站立,結成一排明晃晃的刀陣。此時頭腦中的熱血讓阿齊載毫無畏懼,他不覺得那刺刀比拒馬槍更能阻擋鐵騎的前進。

剛剛升起一股得意感覺,明軍的戰車上就突然爆發出耀眼的火光,白煙瞬間升起,無數鉛彈迎向騎兵羣,馬匹和騎手的慘叫聲響成一片,佛朗機的霰彈射擊十分猛烈,阿齊勒感到前方的視線一片模糊。

兇猛的騎兵浪頭爲之一亂,被鉛彈命中的馬匹在地上翻滾跌倒,後方的騎手紛紛減速避讓,避讓不及的則同樣撞在那些傷馬之間,中路的攻勢爲之一滯,前方那些沒有被命中的騎手則繼續前進着,隊形變得有些零落。

阿齊勒在白色的煙霧中努力辨認着前方的路面,一邊調整着馬頭,衝擊的威勢還在,但他發熱的腦袋也冷靜了不少。因爲他沒看到明軍士兵的驚慌失措,沒看到明軍陣勢的混亂擁擠。

周圍奔跑的騎兵依然不少,明軍方陣中的炮火開始轉向轟擊。阿齊勒減緩速度,隱藏在他們的身後,跑過片刻之後,眼前突然變得清晰了,他已經跑出了炮彈爆炸製造的煙霧,並且出現在空心方陣的左翼。明軍前排半蹲,後排則站立,刺刀挺出。

最先衝出煙霧的騎兵再次怪叫,控制着馬匹沿着空心方陣右翼跑過,手中的騎弓向着那些明軍射出一波波的弓箭。阿齊勒看到有明軍的火槍手被射中,但明軍竟然沒有射擊。

一聲天鵝音響起,空心方陣面向清軍騎兵爆發出火銃齊射,期間還有曲射炮的轟擊和佛朗機的霰彈。

阿齊勒感覺一股氣浪在身側猛地掀起,轟然巨響讓他瞬間聽不到所有的聲音。穩往馬匹之後,阿齊勒發現坐騎還在奔跑,前鋒遭受的打擊沒有阻擋住數千騎兵如潮水般地涌過戰場。

火槍在不斷地射擊,空中弓箭紛飛,雙方在拼命攻擊着對手,方陣內外堆積的人馬屍體越來越多。

一輪尖嘯聲在空中響過,密集的炮彈落地滾動,然後轟然爆炸,在清軍的騎兵中一團團黑煙升起,人喊馬嘶響成一片。這是左翼方陣的炮火開始支援,天威炮的轟擊正打在清軍騎兵的中部。同時,左翼方陣向前加速推進,形成了側擊清軍騎兵的態勢。

上當了?落入敵人陷阱了?祖澤溥臉色鐵青,他不敢確定,也不能下令停止進攻。因爲一旦騎兵失去速度,就會成爲火槍的靶子。而擊破明軍的機會還未完全破滅,只要趕在明軍左翼方陣壓上來之前擊潰中央方陣,局勢還有可能扭轉。

戰鬥越發激烈,聽到戰鼓聲的清軍騎兵不顧炮火帶來的傷亡和阻礙,猛地撞在明軍的方陣上。炮聲、槍聲、喊殺聲、馬嘶聲混雜在一起,血肉橫飛,槍刀飛舞。

只不過在明軍的炮火打擊下,清軍騎兵的速度和密集度已是大爲減弱,但明軍的傷亡也在激增。

一個士兵倒下去,另一個士兵立刻填補,挺起刺刀,與敵人拼殺,阻擋騎兵的衝鋒。後面的火槍則射擊,退後,裝填,上前,射擊……

祖澤溥臉上的肌肉跳動了兩下,騎兵的衝擊雖然傷亡很大,但明軍的陣線似乎也在動搖,雙方以人換人,以命換命,廝殺得慘烈異常。

明軍的炮火依然不斷轟擊,中央方陣的,左翼方陣的,殺傷着清軍騎兵,破壞着騎兵衝擊的連續性。無主的戰馬在亂跳亂叫,摔落下馬的清軍則跌撞着舉起武器,向着明軍嚎叫衝殺。

中央方陣的左翼戰線被擠壓,被扭曲,但從後邊和右邊調來的士兵加入戰團,極力維持着已經變形的戰線。戰線上,雙方士兵拼殺着,射擊着,然後——

一顆顆冒着青煙的手榴彈越過前排拼殺的明軍士兵的頭頂,落在十幾米外的人羣中,爆炸聲此起彼伏。聲音還未消散,便又是一輪投射轟擊……

由於手榴彈用黑火藥裝填,使得要保證威力便顯得個頭較大,投射距離較近,只有二十多米。所以,手榴彈並不是明軍士兵的必攜武器,只是隨軍裝備,加以訓練,卻要由指揮官決定何時拿出使用。

顯然,現在這種情形使明軍指揮官認爲是必要的時候了,一隊隊增援左翼的士兵從輜重車上背起手榴彈布袋,衝過來,一顆一顆地奮力投擲,用密集的炸彈雨打擊着敵人。

這種密集的持續轟炸顯出了很好的效果,衝殺而來的清軍被阻斷了,正與明軍拼殺的則被優勢明軍刺死、射死。時間是寶貴的,只是幾十秒鐘的停頓,已經夠讓明軍重整戰線,重新開始火槍的攢射。

而左翼方陣的壓上距離已經使陣中的轟天炮足夠射程,炮火更加密集猛烈,人馬的屍體橫陳於地,硝煙瀰漫周圍,嚴重阻礙了清軍騎兵的衝擊威力。

向前壓上的並不只是一個左翼方陣,還在右翼和後衛,後衛方陣的一排排士兵在得到命令後急速奔跑,不必保持什麼陣線的齊整,他們將很快進入中央方陣,成爲增援加強的力量。

當左翼方陣推在陣前的佛朗機炮開始轟鳴時,如雨般的鉛彈橫掃着當面清軍,整個清軍騎兵衝擊陣勢的後腰部都面臨着炮火的轟擊,戰局已經變得不可逆轉。

完了,完了!祖澤溥痛苦地閉上了眼睛,這不僅僅是一場失敗,身後的濟南將難以防守,運河將被截斷,通往直隸的通路也被打開了。R1152

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5章 寨子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99章 太子中毒,水西殲敵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殲第6章 暹羅來使第177章 當兵吃糧?第87章 接戰(二)第108章 安步當車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39章 兵臨大理第27章 詐取緬關第47章 初勝第15章 正妃虛懸第40章 兩奸計議第34章 石屏擾襲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95章 初印象第13章 打壓縉紳第141章 敗局已定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7章 歡歌暢飲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69章 軟實力第104章 二破營寨第66章 棄險第145章 大包圍第87章 潛入襲城第26章 初涉殺場第114章 基礎——制度建設第35章 有喜有驚的投靠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86章 復臺建議第154章 赴廣東第79章 三鬼之憂,皮熊籌謀第118章 金殿傳臚第10章 慷慨陳詞第35章 阻擊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137章 廣東戰局推想第2章 鬥熊救美第44章 三人軍事團第95章 初印象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81章 書院第128章 拉英第66章 棄險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139章 阿珠的心事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92章 無題第149章 經濟手段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240章 一路見聞,騎兵改進第272章 血戰第28章 雙層爆破第33章 無題第43章 保寧第7章 歡歌暢飲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40章 兩隻重拳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125章 軍人婚配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63章 攻掠遼東第140章 結局已定第91章 外交,內政第230章 暗戰第251章 晉封鄭王,三桂投誠第106章 不負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34章 攀龍附鳳,議和煙幕第11章 杭州,西湖第87章 水西局勢第7章 歡歌暢飲第125章 軍人婚配第201章 總攻(一)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47章 齊集元江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37章 緬局有變第90章 俘虜處置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57章 豁賤爲良,成親納妃第156章 金秋之時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
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5章 寨子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99章 太子中毒,水西殲敵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殲第6章 暹羅來使第177章 當兵吃糧?第87章 接戰(二)第108章 安步當車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39章 兵臨大理第27章 詐取緬關第47章 初勝第15章 正妃虛懸第40章 兩奸計議第34章 石屏擾襲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95章 初印象第13章 打壓縉紳第141章 敗局已定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7章 歡歌暢飲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69章 軟實力第104章 二破營寨第66章 棄險第145章 大包圍第87章 潛入襲城第26章 初涉殺場第114章 基礎——制度建設第35章 有喜有驚的投靠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86章 復臺建議第154章 赴廣東第79章 三鬼之憂,皮熊籌謀第118章 金殿傳臚第10章 慷慨陳詞第35章 阻擊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110章 政府信用第137章 廣東戰局推想第2章 鬥熊救美第44章 三人軍事團第95章 初印象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81章 書院第128章 拉英第66章 棄險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139章 阿珠的心事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92章 無題第149章 經濟手段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240章 一路見聞,騎兵改進第272章 血戰第28章 雙層爆破第33章 無題第43章 保寧第7章 歡歌暢飲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40章 兩隻重拳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125章 軍人婚配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63章 攻掠遼東第140章 結局已定第91章 外交,內政第230章 暗戰第251章 晉封鄭王,三桂投誠第106章 不負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34章 攀龍附鳳,議和煙幕第11章 杭州,西湖第87章 水西局勢第7章 歡歌暢飲第125章 軍人婚配第201章 總攻(一)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47章 齊集元江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37章 緬局有變第90章 俘虜處置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57章 豁賤爲良,成親納妃第156章 金秋之時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