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險地——灰坡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往往會有不同的結果。不知道是不是因此生恨,狄三品選擇了陰謀叛變,活捉慶陽王馮雙禮後向清方投降。而從張光翠的表現來看,則似乎有痛改前非,戴罪立功的傾向。從開始他便積極向朱永興這個宗室留守靠攏示好,功利心看起來很強的樣子。

實事求是的說,李定國雖說是明末最傑出的軍事家,但是他真的犯了很多的錯誤,特別是門戶之見很強,在明軍內部搞區別對待(比如將孫可望的兵稱爲秦兵,劉文秀的稱爲蜀兵,把滇省舊兵稱爲晉兵),因而很多將領都覺得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並不是很願意在他的手下聽命辦差。

宗室留守,行監國之權,這幾乎可以與持黃鋮的晉王李定國分庭抗禮,也就使那些心懷不滿的將領有了選擇的餘地。是投效朱永興,來個雪中送炭,以圖日後富貴,還是繼續到晉王手下接受歧視,這個選擇似乎並不難決定。儘管朱永興的本意並不是如此,但宗室留守、行監國事的幌子一打出來,造成這樣的局面便不可避免。

朱永興伸手指了指山頂,說道:“張將軍盡力防守即可,吾率一軍在後支援。”停頓了一下,他又補充道:“能守十日最好,若不順遂,三五日也可,當以最大限度保存力量爲要,後面可是還有數道險峻關隘,清軍要到騰衝,就先讓他們流足夠多的血。”

“殿下放心,卑職定讓清軍血流成河,不得寸進。”張文翠望向山下驛道的表情有些猙獰,彷彿那裡已經屍橫遍野。

張文翠有這樣的信心並不是狂妄自大,而是這裡確實是極險要的制敵之地。灰坡,寸草不生,上千米的高度,超過七十度的陡直土路,半尺多厚的浮土,故得此名。而小橫溝處於灰坡山樑,是從雲龍經慄柴渡或從永昌經猛古渡前往騰衝兩條古道的交匯口,爲兵家必守之地。

在這樣的地勢上進行仰攻,張文翠曾經試想過自己是清軍,只覺得那將是一場令人膽寒的噩夢。如果再下點雨,那半尺多厚的浮土會全部變成膠泥,清軍要怎麼仰攻這個要命的灰坡?在半尺深的稀乎乎的膠泥裡摸爬滾打,踩下去象油一樣滑,拔腳起來卻比膠還粘。陡坡上,頂着箭雨和投槍,還要顧着腳下,一不留神,只要跌倒,一路跌撞着滑下去,必死無疑。

兇險至極,想起來就頭皮發麻,頓生無力之感。張文翠萬分慶幸自己是防守一方,不必跟這厚厚的浮土,或者是要命的膠泥玩命叫勁。

朱永興帶着衆人又巡視了山頂上防守的佈置,柵欄、鹿砦、壕溝、覆頂工事,都已經基本完工。處在這樣的險要之地,如果物資充足,便足以長期堅守,使其成爲一個殘酷而血腥的絞肉機。

如果能比較輕鬆地阻擊清軍於高黎貢山,朱永興覺得戰略目的便已經達到,雖然在騰衝城也做了佈置,但那是最後的反敗爲勝之策,成功與否也還是個未知數。畢竟這是他第一次與清軍對戰,能夠力保不敗,逼退清軍,並由此增加作戰經驗,振作頹喪的士氣,便已經讓人滿意了。

但朱永興也犯了一個錯誤,或者說是考慮不周,以至於在阻擊順利的情況下卻不得不兵退騰衝,與清軍作最後的決戰。

……

儘管張勇出征前曾經詢問過很多當地土人,並且帶了不少嚮導,但渡過怒江後一接觸高黎貢山,就感到了它的不尋常。老天把砍削得最陡峭的一面留在了怒江西岸邊,這裡幾乎無處不險峻,無處不高聳。易守難攻的山頭象鉗子一樣夾緊着古道,如果有明軍堅守,想要輕而易舉地突破並進抵騰衝,顯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任務。

雖然意識到此次出征可能會很艱難,但張勇並未悲觀失望,更未喪失信心。三路清軍攻掠西南,不管是滿州兵,還是漢軍、綠營,清廷所選的都是精銳之師。既是精銳之師,除了能戰鬥,還很能吃苦。在“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的貴州,清軍便遇到過從未有過的困難。當時清軍走的是重關高嶺,大雨又下了將近半月,泥濘三尺,石徑尖斜,人員馬匹疲斃倒地者無數。

進入雲南後,叢林密佈,山巒起伏,道路崎嶇,瘴癘叢生,清軍行進打仗,也是處在惡劣的環境之中。所以,張勇堅信他的經過艱若磨練的部下,能夠克服千難萬險,贏得最後的勝利。

也正是因爲這樣的自信,還考慮到糧道漫長,雨季將至,不易補給的問題,張勇沒有選擇相對穩妥,但耗時要長,路途要遠的迂迴進攻路線。就是先沿怒江東岸南下,由古驛道老渡口(後惠通橋所在)渡江,過鬆山,取龍陵,再北攻騰衝。

由永昌過怒江,翻越高黎貢山,直取騰衝,這是一條直線,路途最短,合乎吳三桂迅速剿滅的作戰意圖,也符合張勇在雨季前後速戰速決的戰前籌劃。

只是,張勇沒有想到,幾支殘破明軍倉促會合起來的人馬,且沒有李定國、白文選這樣的名將指揮,卻在高黎貢山讓他所率領的清軍吃盡了苦頭。

戰鬥沒有什麼懸念的首先在灰坡展開,此時已經是四月十九,駐紮四川建昌的慶陽王馮雙禮已被部將狄三品設計所擒,正不遠千里率軍進入雲南向清軍投降,並籍此拉開了四川明軍的投降風潮。

“舉盾前進,前進——”清軍將領嘶聲喊叫着,指揮着士兵結成盾陣,踩着浮土向上攻山,盾陣後是扛着土袋準備填壕的輔兵,輔兵後則是弓箭手和長槍兵,準備靠近後進行壓制和掩護,最後則是衝鋒破陣。

塵土在踐踏下飛揚而起,清軍將領喊了幾聲,便覺得嘴裡、鼻子裡已經全是泥,不得不閉上的嘴巴,心中暗暗咒罵。不時有清兵摔倒,身體砸在浮土上,掀起了更大的灰塵,遮擋了後面士兵的視線。

第38章 巧取龍尾關第26章 初涉殺場第52章 縴夫,規矩第16章 柔情蜜意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12章 不平等條約第92章 無題第127章 難得的閒適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43章 保寧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81章 襲擾第68章 正戰穩進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62章 論勢振人心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82章 燧發槍第141章 千金之喜,開拓之初楔子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169章 譏諷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51章 戰後佈局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30章 無題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61章 縝密分析第196章 鑑第84章 失敗之源第117章 斷臂?第40章 兩隻重拳第79章 最親近的密諜第48章 大戰(二)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128章 盛儀,震懾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131章 諸事繁雜第94章 相疑第10章 慷慨陳詞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122章 水利部第181章 賤民奴僕,攻陷梅州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26章 初涉殺場第79章 雪中送炭第76章 再棄險要?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21章 柔情蜜意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83章 北望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第194章 策反陰計,奏銷案第98章 我認得你楔子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71章 流寇戰術第45章 大反攻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87章 潛入襲城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92章 舉棋不定第196章 鑑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144章 講武會二第65章 進取廣西,三句讖語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185章 情動第122章 水利部第16章 柔情蜜意第144章 講武會二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114章 基礎——制度建設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89章 勝利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106章 法陣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79章 最親近的密諜第59章 援軍?援軍?第47章 齊集元江第72章 廝殺第143章 移外充內,以內實外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80章 京師大亂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10章 慷慨陳詞
第38章 巧取龍尾關第26章 初涉殺場第52章 縴夫,規矩第16章 柔情蜜意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12章 不平等條約第92章 無題第127章 難得的閒適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43章 保寧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81章 襲擾第68章 正戰穩進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62章 論勢振人心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82章 燧發槍第141章 千金之喜,開拓之初楔子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169章 譏諷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51章 戰後佈局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30章 無題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61章 縝密分析第196章 鑑第84章 失敗之源第117章 斷臂?第40章 兩隻重拳第79章 最親近的密諜第48章 大戰(二)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128章 盛儀,震懾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131章 諸事繁雜第94章 相疑第10章 慷慨陳詞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122章 水利部第181章 賤民奴僕,攻陷梅州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26章 初涉殺場第79章 雪中送炭第76章 再棄險要?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21章 柔情蜜意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83章 北望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第194章 策反陰計,奏銷案第98章 我認得你楔子第135章 各自的心思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71章 流寇戰術第45章 大反攻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87章 潛入襲城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92章 舉棋不定第196章 鑑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144章 講武會二第65章 進取廣西,三句讖語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185章 情動第122章 水利部第16章 柔情蜜意第144章 講武會二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114章 基礎——制度建設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89章 勝利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106章 法陣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79章 最親近的密諜第59章 援軍?援軍?第47章 齊集元江第72章 廝殺第143章 移外充內,以內實外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80章 京師大亂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10章 慷慨陳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