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不平等條約

感謝任大哥,無名先生之能人,jforce,irreversible,九天動,白雲過隙01,執鞭者等書友的打賞和月票,祝朋友們工作順利,生活快樂。

先是靖安軍,以後再視忠誠度建立蕩逆軍,用安南人打安南人,這纔是最高的境界。朱永興心中盤算,臉上笑得親切,轉頭對黃秀仁說道:“這些兵都分發了田地嗎?要讓他們無後顧之憂,才能安心任事啊!”

“殿下宅心仁厚,下官代這些官兵謝殿下隆恩。”黃秀仁先是躬身大禮,然後諂笑着說道:“鄭樺總督爲拔亂反正是不遺餘力,已將自家田地盡數獻出,每名士兵十畝,中級軍官二十畝,高級軍官四十畝,全部分派完畢。是以這些官兵精神抖擻,恨不得立刻殺至升龍,蕩除鄭氏這逆臣賊子。”

“好,有此心就好。”朱永興心中不以爲意,但嘴上還是讚揚不已,僞軍部隊嘛,能建立起來就是成就。

對投靠的不吝高官厚祿、錢財封賞,對死硬的就用鐵腕高壓,尤其在治理初期,象黃秀仁等人這樣的榜樣,那更要善待提拔。

這些安南俘虜也同樣會起到表率的作用,分田低賦,不可能不引起其他安南人的羨慕。等他們的生活先好起來,影響就會更大,更讓人垂涎。那就來吧。來爲我大明服務效力,好處大大的有。對此,朱永興還是頗有信心的,老百姓嘛,都有追求嚮往好的生活。讓家人過得更幸福的憧憬和希望。

“諸位要深刻領會大明與安南的親善之意,還要時時掛在嘴上,廣爲宣傳大明救民於水火的仁德。嗯,諸位好生去做,飛黃騰達指日可待……不僅要愛兵如子,也要愛民如子。紀律不能鬆馳,作奸犯科之輩不能姑息,要讓百姓感受到與鄭氏嚴苛統治的區別……”朱永興又召來了幾名安南軍官,有溫言撫慰,也有嚴正告誡。

黃秀仁等安南官員恭謹遵命,又是一番吹捧恭維。朱永興平易和藹。又說了些勉勵的話,纔在親衛的保護下離去。

顧問團只是明面上的訓練和監督,靖安軍中還安插了華裔耳目,明暗兩條線,才能使朱永興等人安心使用。當然,現在的靖安軍只是分散使用,只負責維護治安。還需要一段時間觀察考驗。

至於那些家眷在鄭氏控制區的俘虜,則只能當做免費勞力使用,開墾荒地,整修水利,修屋建房,爲殘破的佔領區儘快恢復做出貢獻。至於墾十配一的規定,朱永興力排衆議,對這些俘虜也一視同仁。從長遠來看,這些俘虜放回之後,焉知不會羨慕這邊的好生活、好制度。而舉家來投?

儘管現在不好一口吞下,但朱永興已經視安南爲自家領土,目光放長遠一些,以後就會少些阻力。

…….

朱永興剛回到府裡,便接到稟報。莫氏派來的使者來了,其中還有逃入高平避難的南明總兵閆永德。

“莫氏太沒用了。”朱永興不禁有些怨怒,“太原鎮兵已被抽走大半,他們還圍攻不下。本來希望他們能多少牽制一下鄭氏,可一點作用也沒起。現在又來幹什麼,要我明軍出血出力,爲他莫氏開疆拓土嗎?”

“殿下。”原宣教司司長,現在的宣教部侍郎劉佐宸委婉地勸道:“莫氏雖無能,但此時還應溫言撫之。從長遠看,莫氏確有牽制鄭氏作用。另外,莫氏能不忘我大明之恩,收留庇護我大明官員,此舉亦需褒揚。

朱永興苦笑了一下,說道:“吾豈能不知,只是心中不快罷了。還有那些滇省土司,我軍攻略安南時心存觀望,現在見有便宜可佔,便都猛撲上來,可吾又能怎樣?”

“下官已經派人去告誡那些土司,須遵殿下諭令行事,輸民得地;亦把殿下區域自治的諭令告知他們,讓他們儘快選擇。”劉佐宸趕忙勸慰道:“諸事很快便會順遂,殿下不必爲此煩悶。”

朱永興無奈地點了點頭,伸手拿過桌案上的一份文件,簡單翻看了一下,簽字用印。這份文件正是宣教司升格爲宣教部,下設軍、民兩個司,以及兩個主事人選的申請報告。

“這馬紹愉和陳洪範皆可實心任事,又……”劉佐宸在旁想補充幾句,卻被朱永興揮手打斷了。

“子喬辦事認真踏實,吾信得過。”朱永興淡淡一笑,停頓了一下,說道:“鄭樺和安南官員府中的那些女子,嗯,家世清白的,就許給退伍軍人,還有那些傷殘士卒吧!如果數量不夠,可以用錢買。還有,記得從繳獲的財物中出份聘禮,或者用田地抵之。”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是那個時代女人的行事標準,就算是被買來的,也大多規規矩矩地隨夫顧家,少有叛逆型的。所以,朱永興雖然心中有些彆扭,但也只能順應這習慣和傳統。

“是,下官馬上去辦。”劉佐宸躬了躬身,朱永興言出必行,且不貪女色,這令他愈加欽佩。

“對了,如果不犯大錯,讓娶妻的士兵不要苛待那些安南女人。人心換人心,你對她好,她也會對你好。”朱永興也不知道自己的話能得到多少的貫徹和遵守,算是盡了良心和本分吧,“安南女人很能幹的,也不拙笨。哦,還有個語言問題,可以成立個短訓班,或者在每個村鎮都成立漢語學習班,讓安南人都學些日常漢話。或者——子喬,你就辛苦些,斟酌着辦吧!”

“殿下放心,下官一定將此事辦好。不辜負殿下仁厚之心。”劉佐宸對於朱永興如此重視關心女人,頗有些訝異,但還是恭謹地答應着。

男女平等的思想已經深入朱永興的頭腦,把婦女視爲奴僕和玩物,對她們的人格或肉體進行摧殘。這是他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的事情。

而且,正如他所說,安南因爲一直存在着女多於男的特殊情況,所以,這一方面造成了安南婦女的社會地位低下,另一方面也使安南婦女具有了能從事和男子一樣的工作。吃苦耐勞的性格。

“召見莫氏的使者吧!”朱永興很不情願地往椅子上一靠,意興闌珊地說道:“幫他們一把也好,升龍那邊應該快挺不住了,就算是推進談判,早點結束安南攻略吧!”

…….

公元一六五九年,永曆十三年。順治十六年,庚子年七月二十三,升龍鄭氏終於在談判書上簽字,史稱《明黎新訂和約》,安南稱之爲《庚子和約》。

和約主要內容爲:明朝與後黎確定友好互助,和平相處;重申宗主權,安南接受明朝的保護權。每年朝貢一萬兩;允許明朝在安沛以北地區駐軍;安沛至越池的沿紅河地域,爲非武裝區,開互市商椎,雙方成立聯合管理部門,互派官員;併成立聯合準治安部隊,負責維持秩序,但不得阻隔民衆往來;允許明朝利用紅河作爲與海外經商的通道;賠款白銀十萬兩;承認莫氏對七溪諒山的控制權……明朝從安沛以南撤軍;莫氏從太原退兵;明朝當約束鄭樺,不得擅起刀兵,且應收回拔亂反正之語;黎莫若有衝突,明軍當處中立;廣南阮氏若進攻。明朝應予以援助……

這是一個不平等條約,儘管字面上反正斟酌措辭,比如把佔領說成駐軍保護,把賠款說成是安置費。雖然儘量不讓鄭氏太難堪,但實質無法改變。明軍佔領了大片土地。獲得了戰爭賠款,得到了紅河至出海口的商業航行權,主要目的已經達到,安南攻略可謂是大獲成功。

朱永興急於安定,所以在賠款及和約字眼上寬鬆了許多,並沒有過於逼迫鄭氏。一頭待宰的肥羊而已,以後興許能夠不戰而取。

而鄭氏不得不低頭,因爲形勢已經危如累卵。明軍由越池南下,進逼升龍;莫氏在明軍支援下攻取太原,又殺向升龍東面屏障北江;南方阮氏增兵長德壘與長育壘,日麗海口也戰船雲集,有水陸並進,向北進犯之勢。內憂外患,鄭氏不出意外地選擇了對外妥協,與明軍停戰後,又求明軍約束莫氏,這才能把力量集中起來對付南阮的異動。

莫氏呢,除高平外,又獲得了七溪、諒山、亭立、先安等地,雖然在明軍的壓力下撤圍北江,並退出了太原,但從出力及收穫比來看,也甚公平。況且明軍私下向莫氏做出了承諾,如果鄭氏進攻,明軍會出兵援助。沒有明軍的支持,莫氏自知不是鄭氏的對手,所以日後還要依靠明軍,也不敢有所怨恨。

和約上駐軍的地方很大,儘管明軍只佔領了其中的三分之一,但在談判桌上已經取得了超過戰爭的收穫。締約後,後黎朝廷已經傳令這些地區的軍民停止抵抗,官吏士兵全部撤回。

官吏大多都聽命而行,本地的安南士兵則拋舍不下親人和家鄉,又對撤至鄭氏管轄地後的生活懷有疑慮。於是,在減稅免賦、秋毫無犯的宣傳下,有很多人脫下軍裝,選擇聽從安南都統使司府總督鄭樺的命令,回到家中,靜待安置。

這樣,明軍、鄭氏、莫氏便在安南形成了一種暫時的勢力平衡。而鄭氏雖然沒有了覆亡的危險,則依然處於不利的地位,處在明軍、莫氏、阮氏的夾攻之中,並不敢輕舉妄動。起碼在明軍六個月後釋放全部戰俘的承諾兌現之前,鄭氏積聚不起反攻倒算的力量。

六個月啊,免費勞力應該能把佔領區建設得不錯了;六個月啊,援助元江那嵩抗清起義的行動應該出結果了;六個月啊,安南的根基應該穩固下來了。

朱永興打得如意算盤,不僅要榨取戰俘的勞動,還要使戰俘能夠被爭取過來一批。當然,安南攻略的成功。終於使他可以鬆一口氣,開始認真籌劃九月份的抗清作戰了。

做什麼事情,一個好的開頭是很重要的。那嵩的轉變便令朱永興感到欣慰,勝利的信心又增強了不少。

轟天炮的威力,明軍野戰的兇猛。安南戰象兵的不得施展……這些都給了那嵩很大的刺激。原本他還對手下土兵的戰鬥力頗有自信,但兩相比較,他便有了更加清醒準確的認識。

土兵在野戰中或許能擊敗相同數量的安南兵,但絕對無法戰勝明軍;而明軍的戰鬥力與清軍差不多,甚至可以說是稍有不如。這樣看來,就算有戰象。想靠着土兵在野戰中戰勝清軍,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那總督的分析判斷非常正確。”朱永興對那嵩的結論很是贊同,其實這也是他請那嵩觀摩作戰所要達到的目的,“但也不要妄自菲薄。清軍有野戰優勢,土兵也有自身長處,關鍵還要看如何運用。”

“殿下英明神武。文韜武略無人可及。元江何時起事,如何佈置,全憑殿下籌謀策劃。”

耳聞目睹之下,那嵩收起了自己的那份自傲,戰爭並不是自己想的那麼簡單,不說和朱永興比,就是和那些久經戰陣的明軍將領比。他也感覺到了差距。索性把軍事謀劃的事情交出去,他只利用元江那氏的影響力負責對外聯絡,爭取降清明將以及周圍土司的支持。

“呵呵,吾一人豈能擔此重任。”朱永興對那嵩的表態很滿意,但還是決定給那嵩一個面子,“一人智短,衆人智長。吾準備在元江成立一個小參謀團,以那總督爲首,另有陳國公吳子聖、敘國公馬惟興,及總兵李承爵、黃元才、趙得勝。在旁襄助。不知那總督以爲如何?”

兩位國公,三位總兵,還以自己爲首,那嵩自然知道這是朱永興爲了自己面子好看,並且表示出借重之意。

“全憑殿下安排。下官無不遵命。”那嵩很爽快地點頭答應。

接下來的安排讓那嵩更感到朱永興的誠意,十萬兩戰爭賠款得了一半,轟天炮一給就是二十門,繳獲的火槍一分就是兩千枝,教官還派了兩百多,卻不奪那嵩手下土兵軍官的職位。

無私的援助嗎?應該是這樣。朱永興知道此時萬萬不是自私吝嗇的時候,面對強敵,必須精誠團結,團結一切能夠聯合的力量,纔有可能借助於自己的一些先知先覺,首先在滇省扭轉岌岌可危的形勢。

如果說騰衝之戰是絕地反擊、死中求活的話,元江之戰則是固基之戰、反轉之戰。所以,由不得朱永興不重視,不精心。在騰衝時,他有些象輸得只剩一條內褲的賭徒。現在呢,他手上有了一些賭本,這一把骰子擲下去,就要來個通殺翻本。

“……土兵熟悉地形地勢,可分成小股,沿路襲擾,遲滯疲憊清軍;元江城要加固,火槍兵要訓練,彈藥糧草要囤積,做好堅城挫敵的準備;元江周邊地形要勘察測量,何處可守,何處可伏,要心中有數;多造船隻,招募水手船伕,如果有可能就編練一支小型水軍。如此便可以江爲防,既可阻擊清軍,又可破擊清軍所建浮橋,使元江城不致被包圍孤立……”

參加軍事會議的不僅有陳國公吳子聖等將赴元江的小參謀團,還有馬寶、賀九義等高級將領。因爲在朱永興看來,元江大戰不是一場局部性的戰役,而是整個滇省明軍大作戰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要通盤考慮,全面着眼,定下主基調。

“殿下。”陳國公吳子聖拱了拱手,說道:“元江若以防爲主,應該無妨。滇中晉王殿下,安南我軍,皆可支援。那氏聯結各土司,又能聚土兵數萬。清軍遠道襲遠,糧草不繼,久攻不下必自退去。”

朱永興輕輕搖了搖頭,說道:“若是被動防守,豈能扭轉局勢?元江起事只是我滇省明軍大舉行動的一部分,可不是僅此而已。清軍若主攻元江,則我軍應在元江防守,在滇西反攻;清軍若攻滇中或滇西,則我軍應從元江而出,北上威脅昆明。也就是說,我軍應在某局部地區形成兵力上的優勢,採取攻勢;在某局部地區進行防守,牽制清軍兵力。你們——”

大家聽得好象似懂非懂,很茫然的樣子。朱永興不由得撓了撓頭,自己先笑了起來。

在座衆將也都隨之鬨笑,表情各異。

汝陽王馬寶笑着對朱永興拱了拱手,說道:“殿下,您說得,說得有些高深莫測,末將等愚鈍,這個,有些不解其意。”

朱永興攤了攤手,自嘲道:“是吾說得偏了。好吧,吾就直接說具體的想法,請諸位考慮斟酌,看如何才能更加完善。”

這個滇省反攻的大戰略其實也不是很複雜,朱永興的意思是主力西調,與晉王李定國和趙王白文選合兵,在滇西展開攻勢,力爭攻下永昌、大理,打通開闢進取四川的道路;而元江起事呢,則先是一種牽制,等滇西攻勢完畢後,大軍再沿元江而下,合擊清軍。

簡而言之,就是先西后東,集中使用兵力,連續作戰,打時間差,在滇西和滇東都力爭有所收穫。

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71章 流寇戰術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68章 慷慨秦腔第195章 無題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78章 勝利之因第125章 吏治,公學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30章 輕取永昌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59章 無題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39章 聖意第166章 無題第87章 水西局勢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45章 大反攻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64章 變革的威力第40章 兩奸計議第59章 無題第186章 疍家女第71章 局部——大局第52章 血戰廝殺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1章 陌生之地第60章 歸藩之議第111章 結果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92章 無題第77章 突破,崩潰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272章 血戰第90章 俘虜處置第122章 改變的開始第157章 結束戰爭的嘗試第59章 援軍?援軍?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91章 軍隊建設第127章 難得的閒適第46章 火箭列裝第82章 勝利的標誌第50章 伏擊第78章 破路第51章 死地則戰第27章 攻城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143章 槍枝合法,移邊實邊第164章 廣州戰役(十)第241章 兵進湖南,建寧誥命第33章 無題第112章 兵潰第142章 會晉王第106章 法陣第87章 接戰(二)第75章 水西之謀,海外拓土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174章 奇襲潮州第58章 少年夢,新錢,質變第11章 祖上榮光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232章 連勝,人頭取悅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189章 東征前線第55章 滇緬戰事第156章 金秋之時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160章 廣州戰役(六)第151章 鼎革,隨想第81章 書院第58章 明智,千秋節第88章 毒蘑第43章 保寧第190章 謹小慎微第156章 金秋之時第215章 後方形勢第16章 柔情蜜意第104章 二破營寨第160章 廣州戰役(六)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151章 鼎革,隨想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174章 奇襲潮州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29章 再提議和第149章 再戰新會(二)第60章 水師安排,根除“太監”
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71章 流寇戰術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68章 慷慨秦腔第195章 無題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78章 勝利之因第125章 吏治,公學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30章 輕取永昌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59章 無題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39章 聖意第166章 無題第87章 水西局勢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45章 大反攻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64章 變革的威力第40章 兩奸計議第59章 無題第186章 疍家女第71章 局部——大局第52章 血戰廝殺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1章 陌生之地第60章 歸藩之議第111章 結果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92章 無題第77章 突破,崩潰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272章 血戰第90章 俘虜處置第122章 改變的開始第157章 結束戰爭的嘗試第59章 援軍?援軍?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91章 軍隊建設第127章 難得的閒適第46章 火箭列裝第82章 勝利的標誌第50章 伏擊第78章 破路第51章 死地則戰第27章 攻城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143章 槍枝合法,移邊實邊第164章 廣州戰役(十)第241章 兵進湖南,建寧誥命第33章 無題第112章 兵潰第142章 會晉王第106章 法陣第87章 接戰(二)第75章 水西之謀,海外拓土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174章 奇襲潮州第58章 少年夢,新錢,質變第11章 祖上榮光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232章 連勝,人頭取悅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189章 東征前線第55章 滇緬戰事第156章 金秋之時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160章 廣州戰役(六)第151章 鼎革,隨想第81章 書院第58章 明智,千秋節第88章 毒蘑第43章 保寧第190章 謹小慎微第156章 金秋之時第215章 後方形勢第16章 柔情蜜意第104章 二破營寨第160章 廣州戰役(六)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151章 鼎革,隨想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174章 奇襲潮州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29章 再提議和第149章 再戰新會(二)第60章 水師安排,根除“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