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慷慨秦腔

王蔫兒咧了咧嘴,猶豫了一下便輕輕點了點頭,轉頭對步行的戰俘們說道:“大家聽好了,我唱一遍,你們跟着唱。等到了殿下面前,若是唱得不好,說不準會被趕回來繼續服苦役,連累我也吃瓜落。”

“您教,我們一定好好學着,絕不連累您。”孫四順感激在心,趕忙應聲答道。

“絕不連累您,俺們一定好好學,讓殿下滿意。”餘者紛紛附和。

王蔫兒清了清嗓子,從馬袋裡掏出一個新做的梆子,邊敲邊高聲唱了起來,激越、悲壯的語調響起在這灰土揚場的大路上。

“兩狼山戰胡兒,天搖地動,天—搖—地—動!好男兒爲國家,何懼死生,何—懼—死—生!好殺!啊!好戰也!自古忠良千千萬,爲國爲民保河山。蘇武先生乃爲漢,節毛盡脫志更堅。被囚番邦十九年,不降異族爲高官。忠臣義士不畏死,縱死亦然骨留香……貪圖富貴做奴狗,賣國殺胞喪天良。金錢鼠尾媚胡虜,真乃人面獸心腸。欺天背祖滅良心,不忠不孝葬他鄉。他鄉亦無爾葬地,孤魂野鬼慘淒涼。家中親人倚門望,復爲奴婢心悲傷……”

王斗的記性不錯,唱得也很有感情,具有特色的苦音腔把悲憤、痛恨、懷念、淒涼的感情表現無遺,他的眼中甚至有晶光閃動,可能是想到了家裡的親人。

前兩句是梆子腔中很有名的《兩狼山》楊繼業的唱詞,後面則被朱永興改得直斥現在的爲虎作倀之輩。既有痛罵,又有勸誡,最後則是以親情相惑,令這些背井離鄉在這南國征戰的老秦軍後代由不得不生傷心和感慨。

當聽到“他鄉亦無爾葬地,孤魂野鬼慘淒涼。父老妻兒倚門望,復爲奴婢心悲傷”這幾句時,不少戰俘感同身受,不由得淚流滿面,啜泣連聲。

王鬥唱完,暗自抹了下眼睛,不知爲何,每唱一遍,總忍不住要流淚,他生怕官長斥責。

“好,唱得好。”明軍小旗突然一拍巴掌,大聲說道:“你們現在悔悟,還不算丟老秦軍的臉。漢人殺漢人,讓胡兒在一旁看着笑,真不知道你們是怎麼想的?只爲了幾口吃食兒嗎?那個張勇更不是東西,爲了自己的榮華富貴,把你們從家鄉帶出來,卻要讓你們做異鄉之鬼,還是孤魂野鬼。說不定,還要被狼刨狗吃了,連入土爲安都難。”

“大人教訓得是。”王斗拱手恭維道。

“別大人大人的叫了。”明軍小旗哈哈一笑,擺了擺手,說道:“以後好好幹,跟着殿下沒錯的。你們不知道,殿下那可是得神傳授……”

……

這世上沒有救世主,但人們卻總希望救世主的出現。就象孱弱百姓遭到欺壓的時候,希望替天行道的俠士來拯救自己一樣。

朱永興覺得自己沒有救世主那樣的神通,但卻不想打碎很多人生騰起來的希望,反倒是盡其所能給了別人更多、更大的希望。就是在這視普通士兵爲草芥的年代,他也在逐漸改變這種不平的現實。

將士兵們重新登記造冊,並讓他們留下自己親人的姓名和地址,戰死者的撫卹將在日後想辦法送還給他們的親人,他們的親人也將享受到軍屬免稅免租的待遇。這在目前當然是個畫餅,但做了就比不做強,總能讓士兵們覺得跟以前不一樣了。至於修建烈士公墓,使戰死者能萬世留名,則更是朱永興鄭重下旨曉諭全軍的事情之一。

生有所養,死有撫卹,家人也要使其免除飢寒。朱永興正逐漸地把對傷殘士兵、戰死者以及對他們家屬的待遇細化並固定下來,並要逐步使其得以實現。

士兵雖卑微,卻是勝利的奠基者。而且他們應該知道爲何而戰,戰而所獲,而不是沒頭腦、沒思想的機器,只會跟着自己的上司走。兵爲將有,這樣的陋習不革除,朱永興就不會走得太遠。勝利固然是個鼓舞,可一旦失敗,甚至是小敗,也會引得軍心動搖,士兵離散,就絕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事情。

當然,這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全改變的,朱永興對此心知肚明。所以,眼前這一戰對他來說,就顯得十分重要,而直到雨點落到了他的頭上,他才能如釋重負般地長出了一口氣。

按照往年的規律,雨季早該來了,現在雖然來得晚了一些,但還算來得及。朱永興和明軍在這十幾天裡且守且退,已經退至了預想的最後一道防線——南齋公房。

南齋公房因古代有齋公(道士)在此建房救助往來行人且位於北齋公房之南而得名,海拔約三千四百米,是古代從雲龍或保山至騰衝古道翻越高黎貢山的天險要隘。丫口橫截高黎貢山主脈呈西東走向,兩端危巖聳峙,千年古道在懸崖間曲折蜿蜒,險象環生,確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有壕溝,有鹿砦,有木柵,有遮雨棚和休息的山洞,有足夠的柴禾和糧食,還有很多的油布蓑衣,收縮之後明軍的數量也增加了不少,這一切都給朱永興堅守此地帶來了信心。

雨季,嘿嘿,清軍在貴州所經歷的那種“天無三日晴”簡直算不了什麼,亞熱帶叢林山地的雨季,而且是高海拔,那才能稱得上可怕。對,就是可怕。張勇,線國安,帶着你們的兵好好在山裡享受吧!

一派眩目的閃光,射得人雙眼昏黑,接着是震耳欲聾的轟響,隆隆轟響在山體間撞擊,天搖地動,小雨瞬間轉成了大雨傾盆。霹靂在黑色天幕中閃出幾道裂痕般的電光,照亮山野的一瞬,也照亮了朱永興帶着陰冷笑意的臉。

旱季螯伏的螞蟥啊,快爬出來吧,往年也沒太多哺乳類供你們吸吮鮮血,現在那些本來荒僻的古道上可是聚集了成千上萬的清軍。對於本已嗷嗷待哺、艱難度日的旱螞蟥,目前還真是個大肆繁殖的天賜良機,因爲吃不完的食物正排着隊送到你們嘴邊。

雨啊,你盡情地下吧,把這美如錦繡的“皇室花園”變得比閻羅殿還冰冷,讓那些清軍瑟瑟發抖,活活凍死吧!

……

第82章 勝利的標誌第31章 段氏遺族第20章 緊鑼密鼓第160章 大結局第196章 鑑第123章 光復昆明第16章 大巫的怨毒第39章 聖意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112章 兵潰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6章 暹羅來使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125章 吏治,公學第157章 結束戰爭的嘗試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31章 故國風情第41章 大理小吃,蒙化左氏第106章 不負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69章 勳章,土地第121章 暫時相安第270章 操切之心第144章 講武會二第84章 失敗之源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20章 急躁,伏擊第114章 基礎——制度建設第29章 再提議和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65章 騎兵牆浪潮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269章 光復神京,天下轟動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163章 廣州戰役(九)第39章 聖意第78章 勝利之因第111章 春闈考題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76章 再棄險要?第120章 晉爵賜馬第143章 講武會一第93章 棄城集軍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85章 無題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94章 思考方法第13章 宗室留守第104章 報應第138章 反撲第20章 急躁,伏擊第99章 太子中毒,水西殲敵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23章 伏擊之地第123章 光復昆明第91章 川滇呼應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60章 歸藩之議第13章 打壓縉紳第24章 烽起石屏第177章 當兵吃糧?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第46章 火箭列裝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28章 雙層爆破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第11章 衆採所長的文治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14章 感情是睡出來的第28章 雙層爆破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22章 響應配合第94章 難以抗拒,後宮瑣事第86章 復臺建議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74章 貪心不足第47章 齊集元江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205章 兵種重配置楔子第153章 內訌分裂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51章 戰後佈局第95章 請兵助戰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4章 有女名夢珠第112章 女考生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15章 定情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69章 雨季之威
第82章 勝利的標誌第31章 段氏遺族第20章 緊鑼密鼓第160章 大結局第196章 鑑第123章 光復昆明第16章 大巫的怨毒第39章 聖意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112章 兵潰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6章 暹羅來使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125章 吏治,公學第157章 結束戰爭的嘗試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31章 故國風情第41章 大理小吃,蒙化左氏第106章 不負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69章 勳章,土地第121章 暫時相安第270章 操切之心第144章 講武會二第84章 失敗之源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20章 急躁,伏擊第114章 基礎——制度建設第29章 再提議和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65章 騎兵牆浪潮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269章 光復神京,天下轟動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163章 廣州戰役(九)第39章 聖意第78章 勝利之因第111章 春闈考題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76章 再棄險要?第120章 晉爵賜馬第143章 講武會一第93章 棄城集軍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85章 無題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94章 思考方法第13章 宗室留守第104章 報應第138章 反撲第20章 急躁,伏擊第99章 太子中毒,水西殲敵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23章 伏擊之地第123章 光復昆明第91章 川滇呼應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60章 歸藩之議第13章 打壓縉紳第24章 烽起石屏第177章 當兵吃糧?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第46章 火箭列裝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28章 雙層爆破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第11章 衆採所長的文治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14章 感情是睡出來的第28章 雙層爆破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22章 響應配合第94章 難以抗拒,後宮瑣事第86章 復臺建議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74章 貪心不足第47章 齊集元江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205章 兵種重配置楔子第153章 內訌分裂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51章 戰後佈局第95章 請兵助戰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4章 有女名夢珠第112章 女考生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15章 定情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69章 雨季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