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晉爵賜馬

“萬歲,萬歲,萬萬歲!”

晉王李定國和新晉南陽王高文貴山呼萬歲,謝恩已畢,起身送走欽使,方纔入廳堂落座。

“這馬,嘿嘿,雄壯。”昌國公高文貴此番晉爵爲郡王,又得皇上御賜戰馬,心中喜悅,溢於言表,“聽人說過,這馬是西夷進貢,連萬歲都沒捨得用呢!嘖嘖。”

晉王李定國向東拱了拱手,正色說道:“萬歲聖明,吾等敢不以死相報。”停頓了一下,他又嘆了口氣,說道:“只是兵兇戰危,人員馬匹,糧草物資尚未準備齊全,欲以捷報慰萬歲之心,恐還需時日。”

甘陝凋弊不下北方,又無海運快捷運輸,在整個反攻作戰中,雖然也起到了策應和牽制作用,但戰果不大。到了後期,滿清主動撤退,集結兵力於直隸,西北兵團便幾乎不戰而取大片地盤,戰功卻難以顯赫。

但西北、東北將是兩個最主要的戰場,這一點朱永興和總參謀部是始終確信並堅持的。只不過滿清是現在的主要敵人,東北是主要的戰場,西北呢,則要暫時放一放,或者是以穩爲主。

晉王李定國在與朱永興和兵部的來往信件中,也知道和理解目前戰略的傾斜。同時,由於糧草物資的關係,西北明軍也只能是穩步佔領,先鞏固陝西,並在保證糧道的基礎上向甘肅推進。

據甘陝,窺青藏,這是總參謀部制定的軍事計劃。在沒有消滅滿清殘餘,結束東北戰事之前,西北是以戰略防禦爲主。因爲就現在的國力,很難支撐起兩個方向上的兵團級的大戰。

對此,李定國等將領也心知肚明。與遊牧民族打仗,騎兵是關鍵。而被抽調了部分騎兵的西北明軍,確實還需要一個補充和恢復實力的緩衝期。所以,西北明軍雖然定額爲十萬,火槍火炮也佔據優勢,但卻是以步兵爲主,還是最適合防守。

“至少需要兩年至三年。”南陽王高文貴捋着鬍子說道:“這還要看遼東的情況,如果能把韃虜消滅,或者打得星散四逃,朝廷才能大力支應西北。當然,這也要看咱們的實力。騎兵,關鍵還是騎兵,沒有數萬精騎,出關作戰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要收復河套地區,以解決戰馬來源。”李定國指點着地圖說道:“蘭州是關鍵,榆林則是藩籬,亦需有重兵駐守。”

河套是中國古代漠南軍事要地。黃河經此成一大彎曲,秦、漢稱河南地;自明築榆林長城後,始稱河套(今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寧夏回族自治區東北部和陝西省北部的部分地區)。河套不僅是產馬、市馬的良地,且北通塞外,南臨關中,西鄰甘涼(今甘肅張掖、武威地區),東連幽燕(今河北一帶),位置極爲重要。

同樣的,明軍繼續向北向西推進的阻力也將越來越大。青海和碩特部,回疆和卓,以及漠南的察合臺等蒙古諸部,態度不詳,形勢複雜,處之不慎,則有戰事擴大且不可收拾的可能。

“聖上英明。有拉有打,盡復河套或者困難,收復前套當無問題。”高文貴盯着地圖說道。

河套地區按照方向可分爲兩部分,銀川平原又稱“西套”,內蒙古部分叫的“東套”。而東套又分爲“後套”和“前套”。

高文貴所說的卻是以明朝疆域來劃分的名稱,即黃河以南、長城以北的地區稱前套,黃河北岸稱後套。(未完待續。。)

第63章 攻掠遼東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127章 權臣,制裁和獎勵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58章 輝煌大勝,揚帆的風第19章 景東會師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156章 金秋之時第69章 雨季之威第125章 吏治,公學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26章 兵臨城下第94章 相疑第179章 榮譽之爭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273章 潰敗第48章 大戰(二)第98章 有後之喜,酒後之語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16章 柔情蜜意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41章 左氏說項,繞襲遇伏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47章 初勝第11章 杭州,西湖第24章 海外助力第138章 大海戰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83章 北望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71章 慘烈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165章 大勝之後第95章 難以逾越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15章 定情第128章 拉英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35章 有喜有驚的投靠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185章 情動第62章 論勢振人心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11章 杭州,西湖第91章 川滇呼應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70章 三鬼選擇,鏡子製成第26章 兵臨城下第79章 三鬼之憂,皮熊籌謀第71章 慘烈第99章 軍歌第23章 暹羅國情第87章 潛入襲城第141章 敗局已定第88章 毒蘑第194章 策反陰計,奏銷案第177章 當兵吃糧?第132章 廣西之變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52章 縴夫,規矩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127章 權臣,制裁和獎勵第87章 水西局勢第30章 宗室入滇第228章 善用人,攻向變第27章 攻勢與牽制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48章 急轉直下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138章 廣國公第96章 各有安排第30章 宗室入滇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189章 東征前線第82章 調整佈署第251章 晉封鄭王,三桂投誠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3章 絕死一擊第37章 緬局有變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27章 攻城
第63章 攻掠遼東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127章 權臣,制裁和獎勵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58章 輝煌大勝,揚帆的風第19章 景東會師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156章 金秋之時第69章 雨季之威第125章 吏治,公學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26章 兵臨城下第94章 相疑第179章 榮譽之爭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273章 潰敗第48章 大戰(二)第98章 有後之喜,酒後之語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16章 柔情蜜意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41章 左氏說項,繞襲遇伏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47章 初勝第11章 杭州,西湖第24章 海外助力第138章 大海戰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83章 北望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71章 慘烈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165章 大勝之後第95章 難以逾越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第15章 定情第128章 拉英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35章 有喜有驚的投靠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185章 情動第62章 論勢振人心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11章 杭州,西湖第91章 川滇呼應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70章 三鬼選擇,鏡子製成第26章 兵臨城下第79章 三鬼之憂,皮熊籌謀第71章 慘烈第99章 軍歌第23章 暹羅國情第87章 潛入襲城第141章 敗局已定第88章 毒蘑第194章 策反陰計,奏銷案第177章 當兵吃糧?第132章 廣西之變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52章 縴夫,規矩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127章 權臣,制裁和獎勵第87章 水西局勢第30章 宗室入滇第228章 善用人,攻向變第27章 攻勢與牽制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48章 急轉直下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138章 廣國公第96章 各有安排第30章 宗室入滇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189章 東征前線第82章 調整佈署第251章 晉封鄭王,三桂投誠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3章 絕死一擊第37章 緬局有變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27章 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