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不妙的前景

清軍緩緩後退,而明軍火箭的攻擊還沒有停。俄爾哈不由得恨恨地啐了一口唾沫,回頭望去,遠處明軍的戰陣如山嶽般巍然不動,他似乎能看見明軍士兵鐵面具後面冷誚的目光。耀眼的閃光涌動起來,明軍的陣線向前移動了,刺刀如林,反射着刺目的光。

“有道是窮鼠噬貓,韃虜此番反撲的氣勢倒是很足。”衛樸收起了望遠鏡,抿了抿嘴角,又是嘲諷的冷笑,“可也僅此而已。”

戰況的激烈遠不是衛樸所說的那樣輕鬆,但勝利者是可以如此故作驕矜的。當然,衛樸有自己樂觀的理由,有勝利的信心,這些都源於後方的補給。不僅是物資,還有新兵,缺一個補一個,再打下去也能保持數量和實力。

定額定編,使各支軍隊的軍餉得以控制,同時,一視同仁的補充也消除了將領們有保存實力想法的空間。軍人嘛,就是要專心打仗,不用糾纏於亂七八糟的事情。

文臣督軍,沒有;太監監軍,更不可能。將領有指揮的自由,可卻並不能成爲擁兵自重,甚至舉兵作亂的條件。因爲沒有了私軍,餉糧都由朝廷供給,退伍、傷殘的安置到位,陣亡的撫卹優厚,將領們沒有了家丁,也無法控制軍官的晉升,誰還會參與作戰?

說到底,只有自己做得不好,纔會擔心軍隊,擔心武人。也只有積弊叢生的制度,纔有明末士兵不堪戰、不願戰,將領畏死怯戰、貪婪自私的局面。

而大明積弊最深的便是軍屯制度。早在明建國初期,朝廷用駐防士兵就地屯田,不管是駐防內地,還是邊疆。每個兵士都由國家分配給一定數量的土地,都要自己耕種,自給自足,這樣可免去百姓的負擔與轉運糧餉的困難。

應該說,這種以守軍耕種的屯田法在一定時期收到了效果。但是,好景不長。廣大軍士辛苦耕種的土地和收穫的糧食逐漸被他們的直接統治者——各級將吏、地方大員任意佔種和侵奪。屯田制遭到破壞,而奪佔耕地者迅速富裕起來。

這些奪佔者有鎮守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僉事、總兵官、副總兵官、都司指揮使,就連那些千戶、百戶等低級官吏和他們的子弟也敢於侵奪。駐守邊疆的將吏們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都私自設置自己的莊田,霸佔水利設施,奪佔肥地、好地,隨意役使部屬軍士爲他們耕種,收穫全部歸己。

明代的邊防軍多由罪犯充任。列居九邊之首的遼東,戍邊“軍士多以罪謫戍”。他們被加上各種重罪名目而充軍到遼東。編入軍隊。一年到頭,他們除了修城、擔任守衛,主要任務就是從事屯田。他們真正成了當地各級將吏的農奴,份地隨意被奪佔,收穫物可以隨意被徵收或全部沒收。

於是,朝廷窘於財政,士卒陷於貧困,只養肥了一羣擁兵自重的軍閥。以及他們手中少量的家丁精銳。這樣的軍隊,戰力如何保證?

現在呢。從軍官到士兵的軍餉是足額的,發放也是層層監督,誰也別想着喝兵血、吃空餉。不用文官或太監,只是講武堂的軍官控制中下層,只是後勤、軍法、指揮等各司其職,分權牽制。便基本上形成了對軍隊的有效控制。

陶繼智身爲吳氏舊將,年歲已經不小,也經歷過遼西的幾場戰事,特別是鬆錦大戰。眼見清軍反撲失敗,敗向錦州。立時便覺得大局已定。對衛樸的自信言語,他微笑着點了點頭,說道:“韃虜應再無力主動出擊,只能是依女兒河固守。至於迂迴繞襲我軍後路,一來他們沒有那麼多的兵力可調派,二來怕也是懼我軍火器犀利,輕騎迂迴成功,也難切斷我軍退路。”

“縱使切斷,我軍有海上供應,亦是不怕。”衛樸停頓了一下,又有些不甘地說道:“只可惜要穩步推進,這攻取錦州的功勞,怕是要被別人奪去了。”

陶繼智想了想,猜測着說道:“也不確定吧?若是韃虜主動撤退,咱們白揀了功勞也說不定呢!”

“那就要看他們選擇在哪裡登陸了。”衛樸思索着說道:“清軍在哪裡防守薄弱,還是他們試探之下最爲清楚。”

陶繼智點了點頭,意味深長地說道:“南方戰事已了,王爺要回兵部任事了吧?”

“應該是這樣。”衛樸並不太確定,他若有所思地看了看陶繼智,試探着說道:“蕩朔軍若立大功,王爺的臉上也增光啊!兵部尚書一直空懸,說不定很快便要確定了呢!”

“我覺得兵部尚書一職恐怕不會輕易予人。”陶繼智微皺着眉頭,分析道:“萬歲要保持平衡,軍隊中的派系便要照顧到。晉王、魏王、趙王、鄭王,再加上王爺,太難選了。”

衛樸輕輕嘆了口氣,對這件事情也不好置評。若說最有資歷的,應該算是晉王李定國。可李定國明顯志不在此,只想着在外統兵征戰。而吳三桂呢,儘管是舉旗反正,可畢竟有降清的污點,只可能是希望最小的候選人。從自身的體系來說,再加上親疏關係,衛樸自然希望朝中有人照應,但也知道希望不大。

至於說到的“他們”,則是從南方調來的水師和陸戰隊,以及北京軍區抽調的一個主力師。這支聯軍已經從天津登船,將要在錦州灣左近進行兩棲作戰。也就是說,在蕩朔軍步步逼進,似乎沒有什麼危險的情況下,總參謀部採取了更有威脅性的軍事計劃。

大遼河、大淩河、小淩河,無論在哪一處登陸成功,都對錦州清軍形成了巨大的威脅。正面的蕩朔軍緊緊壓迫,側後的明軍迂迴包圍,按照清軍的兵力,絕對是難以抵擋這兩面的夾擊。

要麼死守錦州,然後由死守變成守死;要麼先行撤退,避免被包圍殲滅的命運。錦州清軍的選擇就這麼兩條,而每一條選擇似乎都並不美妙。(未完待續。。)

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69章 雨季之威第97章 草創的軍情司第82章 調整佈署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76章 神示,開源節流第86章 復臺建議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32章 賜名白族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戰大勝第260章 追擊第66章 移蹕蒙自,積極防禦第12章 不平等條約第250章 甘陝來攻,打擊土酋第32章 賜名白族第106章 法陣第48章 黯然收兵第34章 盞達土司的難題第38章 三師相會第54章 再退第65章 騎兵牆浪潮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87章 潛入襲城第226章 志在天下,吳、孫反應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82章 燧發槍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133章 立威第105章 阻擊,顧忌第111章 春闈考題第241章 兵進湖南,建寧誥命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79章 雪中送炭第77章 突破,崩潰第44章 率軍南下,元江臨戰第13章 打壓縉紳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69章 雨季之威第215章 後方形勢第56章 拒詔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24章 烽起石屏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2章 鬥熊救美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101章 夜談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74章 東逃,後路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71章 流寇戰術第120章 大勢,決擇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122章 改變的開始第98章 我認得你第66章 移蹕蒙自,積極防禦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181章 賤民奴僕,攻陷梅州第144章 講武會二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190章 謹小慎微第95章 難以逾越第84章 失敗之源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51章 死地則戰第101章 夜談第84章 搶灘登陸第6章 無題第127章 難得的閒適第11章 祖上榮光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254章 知進退,入貴州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13章 打壓縉紳第132章 攻伐安南第27章 攻城第15章 被誤導了第82章 勝利的標誌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5章 琉球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99章 軍歌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241章 兵進湖南,建寧誥命第145章 妥協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第82章 勝利的標誌第79章 雪中送炭第97章 唯一生路第79章 雪中送炭
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69章 雨季之威第97章 草創的軍情司第82章 調整佈署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76章 神示,開源節流第86章 復臺建議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32章 賜名白族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戰大勝第260章 追擊第66章 移蹕蒙自,積極防禦第12章 不平等條約第250章 甘陝來攻,打擊土酋第32章 賜名白族第106章 法陣第48章 黯然收兵第34章 盞達土司的難題第38章 三師相會第54章 再退第65章 騎兵牆浪潮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87章 潛入襲城第226章 志在天下,吳、孫反應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82章 燧發槍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133章 立威第105章 阻擊,顧忌第111章 春闈考題第241章 兵進湖南,建寧誥命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79章 雪中送炭第77章 突破,崩潰第44章 率軍南下,元江臨戰第13章 打壓縉紳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69章 雨季之威第215章 後方形勢第56章 拒詔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24章 烽起石屏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2章 鬥熊救美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101章 夜談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74章 東逃,後路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71章 流寇戰術第120章 大勢,決擇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122章 改變的開始第98章 我認得你第66章 移蹕蒙自,積極防禦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181章 賤民奴僕,攻陷梅州第144章 講武會二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190章 謹小慎微第95章 難以逾越第84章 失敗之源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51章 死地則戰第101章 夜談第84章 搶灘登陸第6章 無題第127章 難得的閒適第11章 祖上榮光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254章 知進退,入貴州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13章 打壓縉紳第132章 攻伐安南第27章 攻城第15章 被誤導了第82章 勝利的標誌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5章 琉球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99章 軍歌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241章 兵進湖南,建寧誥命第145章 妥協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第82章 勝利的標誌第79章 雪中送炭第97章 唯一生路第79章 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