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土官表忠誠

感謝1312011632...,問天曉風,愚人自樂煩惱無...,無生狂嘯,白雲過隙01,大野虎,xiaotang246,irreversible,金陵少爺,秦漢隋唐明民等書友的打賞和評價,祝朋友們闔家歡樂,生活幸福。

“多謝殿下照顧,下官及部下都沒有損傷。”刀白龍躬身答道:“只是出力甚小,下官慚愧。”

“倒也不必如此。”朱永興指了指峽谷的方向,說道:“至少有幾百清軍被亂石擊殺,這也是大功一件哪!”

刀白龍猶豫了一下,說到了正題,“下官不熟戰陣,實在不宜指揮作戰,請殿下委一大將,指揮本族戰士。”

朱永興的目光一凝,注視着刀白龍的臉,有些不太明白他突然作出這個舉動的真實意圖。

“殿下得神靈眷顧,必然事無不成。下官想返回騰衝,再招數百本族精壯前來爲殿下而戰。”

刀白龍覺得要取得朱永興的信任,這或許是最好的辦法。他能控制的武裝力量,是一把雙刃劍,既是一種保障,也是令朱永興警惕防範的主要原因。自解兵權,把本族精壯都交與朱永興及明將指揮,這無疑是表示忠誠的最好的辦法。

朱永興沉吟着,臉上慢慢露出了笑容,處在明軍的控制之下,還想着做牆頭草,果然是很難受吧!既然下定決心一面倒了,他自然要加以籠絡,地頭蛇的作用也是不小的。而且,朱永興還有着另外一個長遠的想法,能使刀白龍看到遙遠而光明的前景。

傣族在中國的各個朝代稱呼都不一樣。秦朝以前,稱爲“濮”;漢朝時,稱爲“滇濮”、“滇越”、“撣”等;兩晉南北朝時,稱爲“僚”、“哀牢”、“撣”等;隋唐時,稱爲“哀牢”、“南詔”、“白蠻”、“烏蠻”等;宋元時,稱爲“金齒”、“黑齒”、“花蠻”、“白衣”等;明清之時,也就是現在,被稱爲“白夷”、“擺夷”。

對朱永興來說,稱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傣族分佈很廣,按照後世的國家劃分,泰國、越南、柬埔寨、老撾、緬甸,甚至印度都有。在各國的稱呼呢,又有“泰族”、“佬族”、“撣族”、“阿洪族”等。

無疑,如果能將分散於各處的傣族進行整合,甚至就是互相聯絡,也能使朱永興在東南亞各國中得到相當多的耳目,爲以後的行動獲得有利的條件。特別是安南和緬甸,這是朱永興目前最關注的兩個小國,也是他想很快下手的對象。

朱永興思緒翻騰,刀白龍卻心中忐忑,不知道自己的表忠心能不能得到朱永興的認可,一直保持着躬身的姿勢,汗珠一顆顆在額頭沁出。

“有一等胸襟者,方能成就不凡大業;有大境界者,才能建立豐功偉績。”朱永興終於緩緩開口,刀白龍暗自鬆了口氣,認真地聽着這番令他終生難忘的話語。

“刀土官,你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胸襟、視野和境界。所以做起事來,常常斤斤計較、患得患失。”朱永興先是批評了一句,然後才伸手拍了拍刀白龍的肩膀,示意他起身,“吾不怕你要的多,只怕你沒那個雄心,更不會出那個力。猛山克族則不一樣,小小的高平豈是能夠滿足的,安南都統使也不是思威族長的最後目標。”

“難道他們要裂土封藩?”刀白龍瞪大了眼睛,驚詫地問道。

“裂土不準確,應該說是復土。”朱永興糾正道:“安南、緬甸,皆曾是我大明治下之地,重新收復,又有何奇怪?猛山克族雖然人數尚少,但安南有‘赫蒙’族,與其屬同族支系,當可聯合以壯聲勢。再加明軍助陣,先取高平,再蠶食他地,假以時日,盡取安南鄭氏之國也不無可能。你們擺夷族支系不少,在安南、暹羅、緬甸等地都有居住,若能聯合,其勢當強於猛山克族吧?”

刀白龍眨着眼睛,臉上浮起激動、驚訝的神情,朱永興的意思好象很明顯,是想讓他學猛山克族,也來個裂土,不,是復土封藩。可是,這個要收復的土地在哪呢?憑他這個小部族,能夠成功嗎?

“緬人反覆無常,又欺凌避難的皇上與朝廷,早晚當伐之。”朱永興的目光投向了南面,眼睛微微眯起,帶着一絲冷厲,“撣族,是擺夷族支系,在緬甸北部撣邦居住,人數衆多。日後若有迴歸大明之心,吾當率明軍助之。”

撣邦在唐宋時代梵語稱爲“妙香國”,當時跟雲南南部和泰國與老撾的一部分同屬一個不可分離的地區。元明清時撣邦才與雲南分家,但無固定邊界,你來我往,聯繫很緊密。在撣邦的各民族中,撣族(傣族)所佔比例超過百分之六十,確實是一個很有利的條件。

慫恿並支持本國邊境土司對外征討劫掠並不是朱永興的獨創,這一招大明用過,緬甸也用過。順帶着還有勾結他國土司,裡應外合的招數。當然,這先是一種試探和削弱對方的手段,其後纔是大舉侵略。

刀白龍對朱永興的想法很感興趣,復土封藩的引誘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便是刀氏一族與緬甸有深仇。萬曆年間,緬甸軍隊大舉入侵雲南,先後焚燒搶掠施甸,攻陷重鎮順寧,突襲孟淋寨,後又攻破盞達,殺害盞達副使刀思定及其族人,並由此引發了歷時數十年的明朝與緬甸的大規模戰爭。

“殿下既有此意,下官敢不盡心竭力。”刀白龍雖然還未思慮周詳,但既然已經決定一邊倒了,也只有跟着朱永興一條路走到黑了。

“五六年,十幾年也等得?”朱永興象是調侃,又象是考驗地微笑而視。

“等得。”刀白龍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說道:“殿下英明神武,大業必成,下官沒了,還有子孫,皆願誓死相隨。”

不怕你有野心,就怕你沒能力,還不肯出力。朱永興目光閃了一下,用力拍了拍刀白龍的肩膀,此時不必過多的言語,各有所得罷了。但一張空頭支票又換來了一個部族的支持,朱永興心中當然暢快。

“如果雨季來了,能否在這山裡藏一支部隊?”朱永興轉過身去,目光在起伏的山巒上移動,若有所思地說道:“不用多,五百人便夠了。”

刀白龍不知道是否應該回答,沉默了半晌才試探着說道:“雖然困難,但也不是不行。只要有避雨的地方,有足夠的乾糧,再加上強健的身體,五百人還是能夠湊出來的。”

朱永興眼睛眯了起來,不再說話,連刀白龍都認爲他不過是臨時起意,隨口一問而已。

第1章 北愁南喜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2章 高平莫氏第54章 海上武裝,廣西之弊第107章 只是一小步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97章 草創的軍情司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234章 香溪口阻擊第79章 雪中送炭第99章 太子中毒,水西殲敵第113章 窮追第38章 三師相會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172章 無題第99章 軍歌第98章 以南養北第89章 進退兩難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47章 大戰(一)第39章 聖意第202章 總攻(二)第68章 正戰穩進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76章 神示,開源節流第117章 斷臂?第98章 我認得你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第30章 宗室入滇第84章 搶灘登陸第272章 血戰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69章 軟實力第95章 難以逾越第131章 諸事繁雜第10章 調整戰略,老友重逢第9章 世子殿下?第68章 正戰穩進第132章 廣西之變第229章 內政之治,疑惑未解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112章 分派,緬使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44章 率軍南下,元江臨戰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85章 急行第95章 初印象第58章 明智,千秋節第85章 無題第23章 伏擊之地第22章 響應配合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39章 兵臨大理第14章 篡改聖旨?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64章 蒼水之憂,佛朗機炮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266章 重慶,武昌第82章 燧發槍第34章 攀龍附鳳,議和煙幕第271章 阻擊第2章 無題第132章 攻伐安南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70章 開路迂迴第229章 內政之治,疑惑未解第19章 緬甸,山東第30章 宗室入滇第4章 封賞,臺灣第52章 血戰廝殺第145章 妥協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84章 搶灘登陸第38章 三師相會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199章 接戰第77章 夔東十三家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147章 隱晦密信,糾結於心第16章 柔情蜜意第137章 廣東戰局推想第47章 齊集元江
第1章 北愁南喜第246章 江浙內亂,朱三太子第2章 高平莫氏第54章 海上武裝,廣西之弊第107章 只是一小步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97章 草創的軍情司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234章 香溪口阻擊第79章 雪中送炭第99章 太子中毒,水西殲敵第113章 窮追第38章 三師相會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172章 無題第99章 軍歌第98章 以南養北第89章 進退兩難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47章 大戰(一)第39章 聖意第202章 總攻(二)第68章 正戰穩進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38章 突破方向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76章 神示,開源節流第117章 斷臂?第98章 我認得你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第30章 宗室入滇第84章 搶灘登陸第272章 血戰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69章 軟實力第95章 難以逾越第131章 諸事繁雜第10章 調整戰略,老友重逢第9章 世子殿下?第68章 正戰穩進第132章 廣西之變第229章 內政之治,疑惑未解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112章 分派,緬使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44章 率軍南下,元江臨戰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85章 急行第95章 初印象第58章 明智,千秋節第85章 無題第23章 伏擊之地第22章 響應配合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39章 兵臨大理第14章 篡改聖旨?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64章 蒼水之憂,佛朗機炮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266章 重慶,武昌第82章 燧發槍第34章 攀龍附鳳,議和煙幕第271章 阻擊第2章 無題第132章 攻伐安南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208章 英年早逝第70章 開路迂迴第229章 內政之治,疑惑未解第19章 緬甸,山東第30章 宗室入滇第4章 封賞,臺灣第52章 血戰廝殺第145章 妥協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84章 搶灘登陸第38章 三師相會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199章 接戰第77章 夔東十三家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147章 隱晦密信,糾結於心第16章 柔情蜜意第137章 廣東戰局推想第47章 齊集元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