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以南養北

光復京師,更大的意義是在政治上的影響。].宣告着滿清的失敗,大明的中興,宣告着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目標已經基本完成。

破朔軍在撫寧擊退了東退西進的兩面之敵,突進兵團隨後佔領豐潤,使被堵住的滿清殘餘後退無路,只能翻山越嶺,在風雪中遠途跋涉;蕩朔軍和滅朔軍兩路並進,光復北京後,只留少數兵馬鎮守,主力繼續向北向東挺進,相繼佔領了延慶、密雲、薊縣、懷來、玉田、遵化等地,基本上平定了京師的周邊地區,初步形成了京師的外圍防禦圈。

就戰爭的結果而言,在裝備和火力上具有壓倒性優勢的明軍取得勝利並不意外。就過程來看,河間防線既是一道現實存在的,又可以說是滿清集團心中的最後防線。一旦被明軍突破,滿清集團在心理上便被打垮,再無一戰之心了。

至於最後階段的海上迂迴、登陸堵截,則殺死殺傷了近萬清軍,迫使其餘滿人狼狽竄於荒野。

而各部明軍的奮勇追擊,雖然得地多,殺敵少,但更大的意義是破壞了滿清集團大規模擄掠漢人百姓出關的企圖,迫使滿清集團倉惶出逃。

四個軍,再加調拔的騎兵部隊,招募的新兵,海上的水師,二十多萬人馬聚集於畿輔之地。到了臨近年關,大的軍事行動終於告一段落,要把滿清逐出關外的作戰計劃基本達成,除了山海關以外。

北地的寒冷氣候對於明軍確實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困難。勝利的鼓舞,後勤的全力供應,使明軍能夠取得現在的戰果,但隆冬已至,再想用勇氣和毅力去繼續作戰。則是對戰士們身體健康的漠視了。

而就整個形勢來看,山海關並不是適合清軍堅守的關隘。原因很簡單,作爲物資補給的通道——遼西走廊太窄太長,又一面臨海,不僅運輸困難,更容易被擁有強大水師的明軍所襲擾。甚至是登陸截斷。

所以,清廷如果不是昏了頭,多半會主動放棄山海關,而在大淩河或錦州設置防線。這樣一來,既可以拉長要繼續進攻的明軍的補給線,又可以集結兵力,打擊在遼東半島立足的明軍。

戰爭打到這個時候,分崩離析的滿清集團越來越暴露出其致命的弱點,那就是滿人太少。要知道。滿洲八旗兵來源於滿族成年男子,而滿族卻是一個人口相當少的民族。入關初期清軍總兵力約爲十萬,其中已包括了漢軍和蒙古兵,真正可以披甲出征的滿族軍士不過幾萬人。可以說,滿清能得天下,其“以漢制漢”的策略,以及南明各個小朝廷的內訌和無能,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而人的心理是站在勝利者一邊。戰爭從南打到北。廣大的漢人覺醒並被動員起來,滿清集團的盟友則是在不斷失敗中越來越少。擁清的漢人更是倒戈無數。

現在呢,真正的滿洲八旗能有四萬是頂天了;蒙古人是觀望騎牆,有利則上,無利則退,算他兩萬最多了?漢軍嘛,三藩或降或敗。已折損大半,綠旗本不堪戰,且多數未隨滿清出關,頂多一兩萬人。

“最多八萬,嗯。這個數字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朱永興好象個精明的商人,在綜合各項情報後反覆計算,終於得出了結論,“就算是全族動員,且不說戰鬥力,又能增加多少?”

國安部尚書葉虎是知道朱永興心思的,這樣計算不過是在覈定北方該留多少兵馬。抽兵南調是肯定的,只是這個數目還沒有最後確定。

“啓奏萬歲,北地已定,濟南軍區似乎不需駐留太多兵馬。”葉虎恭謹地建議道。

朱永興看着地圖思索了一會兒,微微點頭。當初擬議設立濟南軍區,是爲北伐主力的後勁和策應,也是受到後世的軍區劃分機制的影響,現在看來確實沒有必要。

整個北方要支應幾十萬大軍,至少要在一年之後,也許還不止。依靠南方雖然可行,但在北方減少一個兵,則會減少一份餉糧,對財政有一分的好處。

朱永興的思路是這樣的:就現在的氣候而言,只就種莊稼來說,同樣一個勞力,在南方的產出大大高於北方,如果是在湄公、河仙這樣的地方,一年三、四熟,那高出數倍也不止。所以,他不會急於向北方移民,以太大的成本來恢復重建北方。

以南養北,這至少會是一個五年計劃。而北方種地的產出較少,那便增加北方士兵的比重,並且不斷將南兵回調,以便在中南半島繼續擴張。通過人口數量的平衡調整,從而使北方的物資供應維持在一個政府能夠長期承受的水平上。

也就是說,先抱西瓜,再撿芝麻,把北方的重建速度減緩下來,而要採取更有效率的以南養北策略。

而評估敵人的數量和戰力,來確定北方駐軍的數量,則很是重要。料敵從寬,滿清集團按十萬兵來算,東北軍區按照編制也是十萬多人,如果齊裝滿員的話,加上北京軍區在遼西的配合牽制,便至少能夠抵擋或遏制住滿清。

至於蒙古諸部,雖然又是漠南,又是漠北,連青海也歸和碩特部管轄,但部落太多,人心不齊,實質上的威脅反倒不如滿清。而將滿清趕出關外的大明,更可以利用商貿和物資來控制和籠絡蒙古諸部。也就是說,對付北方蒙古人的兵力可能並不需要太多。

“東北軍區要儘快補全編制,北京軍區暫以十五萬爲滿額,西安軍區以十萬爲滿編,濟南軍區暫不設立,改設廣州軍區,鄭王劉體純任總司令,下轄殄朔、伐朔兩軍,年後分別調往福建和廣東。”朱永興將目光轉向吳三桂,沉吟了一下,說道:“總參謀部再仔細商議一下,看朕的決定有何疏漏,儘快回奏上報。”

“微臣領旨。”吳三桂躬了躬身,領命退下。

對於朱永興的行事風格,起碼內閣中的官員都已十分了解。那就是留給臣子相當的發揮空間,一般不會“金口玉言”,話出便無法更改。固然這種做法是朱永興考慮到如果象電影電視裡所演的那樣,一上奏便回覆,難免草率不當。但他的這種態度,卻讓臣子有被尊重的感覺。(未完待續。。)

第74章 貪心不足第185章 情動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102章 轟擊第194章 策反陰計,奏銷案第59章 援軍?援軍?第199章 接戰第152章 爲皇除“奸”第93章 棄城集軍第81章 書院第2章 高平莫氏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38章 三師相會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98章 以南養北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151章 有借無還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47章 大戰(一)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97章 唯一生路第15章 定情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16章 不一樣的光復第111章 轟擊,破陣第12章 困頓之局,天道好還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90章 援助水西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236章 旗奴家丁、內政外交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92章 無題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62章 論勢振人心第112章 兵潰第137章 廣東戰局推想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7章 藩屬國的新思考第92章 無題第179章 榮譽之爭第69章 勳章,土地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92章 僞造,詭道第57章 遠方的厚望第260章 追擊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272章 血戰第79章 三鬼之憂,皮熊籌謀第68章 慷慨秦腔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7章 歡歌暢飲第149章 經濟手段第8章 依城挫敵第81章 書院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144章 講武會二第32章 魚龍白服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106章 不負第104章 報應第3章 安沛入甕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54章 海上武裝,廣西之弊第97章 唯一生路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67章 排除萬難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29章 宗室儀仗第50章 伏擊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83章 水西之變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65章 進取廣西,三句讖語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26章 兵臨城下第72章 攻守結合第46章 合擊之前第152章 爲皇除“奸”第185章 情動第9章 世子殿下?第69章 勳章,土地第101章 夜談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96章 鑑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66章 棄險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59章 名將展威,以勢制敵
第74章 貪心不足第185章 情動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102章 轟擊第194章 策反陰計,奏銷案第59章 援軍?援軍?第199章 接戰第152章 爲皇除“奸”第93章 棄城集軍第81章 書院第2章 高平莫氏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38章 三師相會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98章 以南養北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151章 有借無還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47章 大戰(一)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97章 唯一生路第15章 定情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16章 不一樣的光復第111章 轟擊,破陣第12章 困頓之局,天道好還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90章 援助水西第210章 戰局,焦點第236章 旗奴家丁、內政外交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92章 無題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62章 論勢振人心第112章 兵潰第137章 廣東戰局推想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7章 藩屬國的新思考第92章 無題第179章 榮譽之爭第69章 勳章,土地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92章 僞造,詭道第57章 遠方的厚望第260章 追擊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272章 血戰第79章 三鬼之憂,皮熊籌謀第68章 慷慨秦腔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7章 歡歌暢飲第149章 經濟手段第8章 依城挫敵第81章 書院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144章 講武會二第32章 魚龍白服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106章 不負第104章 報應第3章 安沛入甕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54章 海上武裝,廣西之弊第97章 唯一生路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67章 排除萬難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29章 宗室儀仗第50章 伏擊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83章 水西之變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105章 二等輔兵第65章 進取廣西,三句讖語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26章 兵臨城下第72章 攻守結合第46章 合擊之前第152章 爲皇除“奸”第185章 情動第9章 世子殿下?第69章 勳章,土地第101章 夜談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96章 鑑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66章 棄險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59章 名將展威,以勢制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