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

東征,從表面上看是攻取沿海地區,解救受遷界之苦的民衆。但在朱永興看來,雙方勝負的關鍵卻是在海上而非陸地。只要重創或殲滅了清軍水師,奪取了制海權,廣東清軍便完全陷入被動。既要與明軍在陸地上交鋒,還要提防明軍水師在其側後登陸,這仗怎麼打?

晉王李定國兩次進軍廣東,都沒有強大水師的配合,只能憑藉陸軍逐城逐地與清軍展開爭奪,向前挺進的過程中,既拉長了補給線,又長期頓于堅城之下,以致兵將疲憊。不能不說,這是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當然,這是鄭成功私心自用、一味拖延、空言應付所造成的。

所以,此次東征朱永興雖然也向鄭家發了諭令,但在與參謀部制定計劃時卻並不把鄭家計算在內。南海艦隊建立至今,先後整合了鄧耀、陳上川、楊彥迪和浙江原來忠於魯王的船隊,又在金、廈之戰,打擊南阮水師之戰,得到了鍛鍊和擴充。再加上買船、賒船,若論艦船和火炮數量,已經超過了清軍的廣東水師。

以一場海上決戰奠定勝局,這是朱永興和參謀部的最大希望。爲此,朱永興不惜犧牲些經濟利益,拉攏了英、法兩國的軍艦前來助戰。儘管英、法在亞洲的勢力不大,儘管兩國總共只派出了五艘戰艦,但實力的天平已經明顯傾向於明軍。

只是海戰比陸戰更不容易把握,也不是簡單的一加一的問題。朱永興雖然使盡了渾身解數,聯合了所有能聯合的力量,但對交戰的勝負依然忐忑不安。

然而,世上的事情就是如此奇妙,並不是按照設計好的軌跡發展。即便朱永興知道很多歷史上曾發生的事情,並盡力地加以引導和利用,可還有很多事情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的。

現在,一個取勝的機會便突然送到南海艦隊的手中,只是有些令人措手不及。不知是否該信,是否該抓住?

廣東的清軍水師分駐於柘林寨、碣石寨、南頭寨、北津寨、白鴿寨、白沙寨,分段管理着自福建玄鍾港起,至雷州海安所止,再加上瓊州的周圍海面。而這其中最有戰鬥力的便是廣東碣石總兵蘇利、饒平總兵吳六奇、南洋水師副將許龍所轄的三鎮清軍。

這三鎮清軍長期駐紮於沿海地區,是清軍中僅有的較爲熟悉海戰的部隊。而且,他們與鄭軍有過多次交鋒,積累了很多的海戰經驗,被南海艦隊所重點關注。

而當這重點關注的對象之一——廣東碣石總兵蘇利,秘派信使前來洽商投誠的條件。並且送來了一個重創清軍水師的機會時。自然會讓人半信半疑。不得不慎重對待。

“雖然機會難得,可若是清軍詭計,引我軍入伏呢?”靖海伯鄧耀作爲南海艦隊總指揮,深知朱永興之殷殷期盼。對於艦隊行動,自然是慎重異常。

凌海將軍陳上川也不敢輕易確定,只是作着自己的分析,“若說是清軍詭計,那蘇利便不大可能提出此等投誠條件。這樣的條件也只有殿下方有允許之權,其他人是決計不敢擅權接受的。”

“這倒也符合蘇利的一貫性格,目光短淺,唯利是圖。”鎮海將軍楊彥迪撇了撇嘴,儘管同樣出身草莽。但今時的身份不同,他對這位曾經的同行很是鄙夷。

明末清初亂世之際,以潮州府、惠州府爲中心的周邊地區,有五大反對朝廷的海寇,世人俗稱爲北上賊、南下賊。其中有五虎。分別是大埔三河壩吳六奇、廣東碣石(現汕尾市陸豐碣石鎮)蘇利、饒平黃崗黃海如、海山朱阿堯、澄海南洋許龍,史稱“五虎亂潮”。

順治七年初,平南王尚可喜等領兵自南雄下韶州,三河壩吳六奇與碣石蘇利赴省投誠。因蘇利與鄭成功在海上爭雄時結下極深的怨仇,降清後的蘇利不僅屢次襲擊和搶掠前來海豐運糧招兵的鄭成功部將,還曾攻破過鄭成功的惠來營寨。

而鄭成功對蘇利是恨之入骨,罵其爲逆賊並屢次派部將攻打碣石城,其中還包括“五虎上將”之一的甘輝,可都爲蘇利憑藉負山阻海的堅城雄鎮所擊退。

清廷頒旨“遷界令”後,蘇利十分不滿清廷的政策,暗中指使部下對遷界官進行阻撓,礙於蘇利的勢力,海豐起初只遷了琵琶寨等數處。但隨着清廷派出欽差大臣前往各省巡視“立界移民”, 各地都更加雷厲風行地把瀕海居民驅趕進內地,海豐縣也不例外。

一個要嚴格執行朝廷命令,一個卻派人毀掉遷界的界樁及石碑,海豐縣縣令阮士鵬與蘇利的關係驟然緊張起來。阮士鵬對蘇利一而再,再而三的破壞,可謂是氣極敗壞。他一面揚言要派兵攻打蘇利,一面向尚可喜和督撫告狀,準備徹底壓服蘇利,好順利地“遷界移民”,使自己的政績能多打幾分。

歷史上,蘇利最終與阮士鵬刀兵相見,然後自立王國,國號“龍飛”,並且私造王宮,公開反對清廷遷界,大展反清義旗。當時的南明已經行將滅亡,蘇利與鄭成功又有化解不開的宿怨,也只能是自己單幹。

現在的蘇利依然要造反,卻有了投誠求助的選擇。只是,正如楊彥迪所說,蘇利的目光短淺,又很是狂妄自大,竟視海、陸豐爲己物,提出了類似割據的舉義條件。

對於蘇利反清,並沒在朱永興的記憶之中,這段史實因爲影響不是很大,在很多史料中都沒有涉及。朱永興因此而疏漏,也情有可原。所以,他不但沒有提醒過南海艦隊的軍官,更在授予鄧耀等人臨機決斷權時,只將權力限制在了作戰方面。

“向殿下報告此事,由殿下定奪吧!”鄧耀最終也不敢擅專,決定把此事交給朱永興處理。

“那我們還是先制定出計劃,以免殿下決定下來,倉促間無法採取行動。”陳上川對鄧耀的決定沒有異議,但卻有建議。

“你覺得殿下會答應這樣的條件?”楊彥迪有些不以爲然,“只是一個蘇利倒還罷了,若是以後前來投誠的羣起仿效,那便不好處置了。”

“先不說蘇利投誠是真是假,我覺得殿下也不會樹立這樣的壞典型。”鄧耀深以爲然地點了點頭,但旋即又說道:“不過呢,有備無患確也應當。殿下——總有奇思妙想,我等不可輕易揣測。”

“只恐時間上來不及?”陳上川還有些疑慮,但關係到艦隊的安危,在確定真假前也不太敢輕舉妄動。

“來不及也好。”楊彥迪嘿嘿一笑,“正好看看這個蘇利是不是真投誠。只據碣石便如此狂妄,真以爲憑自己那點人馬就能抵擋廣東清軍?真以爲咱們缺了他就不行?”

鄧耀深以爲然,連連點頭,實力的大幅增長使他信心十足,非常想獲取大勝,更得岷殿下青睞,或者是再高升一步。

陳上川突然若有所思地望着楊彥迪,好半晌才意味深長地說道:“咱們南海艦隊缺了蘇利也不怕清軍的廣東水師,若是廣東水師沒了蘇利,那又能如何?”

鄧耀和楊彥迪相視一眼,愣怔住了,隱約覺得有機可趁,但一下子又想不出來。

“清軍正集結水師於白鴿門(今湛江市麻章太平鎮通明漁港)水寨。”陳上川微微一笑,解釋道:“蘇利若存反正之心,必不肯老實聽命,當以保存實力爲要;若是詐降設伏,也當以我等回覆確定地點。如此,我軍可將計就計,一邊派人向殿下通報,一邊讓蘇利來使返回,只說需要等待殿下定奪,麻痹清軍。然後,我軍可全師出動,奇襲白鴿門水寨,重創或殲滅清軍水師。”

鄧耀和楊彥迪陷入了思索,然後不約而同地注目於地圖之上,視線慢慢地停留在瓊州海峽。

奇襲的關鍵便在此處,瓊州海峽長約八十公里,最窄處僅十八公里,如何能避開清軍哨船,隱秘到達白鴿門水寨?

或許不用避開清軍哨船?鄧耀有些懷疑地擡起頭,正碰上陳上川的目光,眨了眨眼睛,他試探着說道:“直闖過去,見船擊船,見人殺人,搶在清軍報警之前直抵白鴿門水寨?”

報警或走陸路,或走海路,最快捷的自然是海路。如果把清軍哨船擊沉,或者緊跟在清軍哨船之後,清軍水師又能有多少的準備時間?

“大人高見。”陳上川點頭贊同,又詳細說道:“我軍可兵分三部先後而行,即便清軍哨船能逃脫報警,也不過偵悉到我軍前鋒的艦船和兵力,使敵產生誤判。最壞的結果不過是敵人全師前來迎戰,而海上決戰亦是我軍所願,又有何懼哉?”

“是啊,不過是決戰而已。”鄧耀被說動了,他轉目注視兩個副手,迎來的都是熱切的目光。

“大人,屬下願爲先鋒。”楊彥迪耐不住性子,率先請纓。

………

第260章 追擊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122章 改變的開始第4章 封賞,臺灣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79章 雪中送炭第91章 軍隊建設第51章 戰後佈局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30章 無題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19章 景東會師第70章 開路迂迴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113章 窮追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99章 軍歌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殲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11章 衆採所長的文治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90章 光復京師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145章 妥協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141章 千金之喜,開拓之初第54章 再退第65章 進取廣西,三句讖語第108章 安步當車第181章 賤民奴僕,攻陷梅州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95章 請兵助戰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69章 軟實力第114章 基礎——制度建設第104章 報應第26章 兵臨城下第214章 家和萬事興第236章 旗奴家丁、內政外交第68章 正戰穩進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128章 拉英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69章 軟實力第199章 接戰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148章 未來戰略,死戰大勝第114章 基礎——制度建設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第65章 佈署第35章 近代化,膠東穩固第120章 大勢,決擇第86章 輕視,放鬆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140章 結局已定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126章 無題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40章 兩奸計議第7章 歡歌暢飲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91章 軍隊建設第88章 毒蘑第152章 爲皇除“奸”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88章 毒蘑第127章 權臣,制裁和獎勵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160章 大結局第79章 最親近的密諜第2章 高平莫氏第92章 無題第83章 水西之變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2章 鬥熊救美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77章 突破,崩潰第25章 三鬼之謀第10章 大勝
第260章 追擊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122章 改變的開始第4章 封賞,臺灣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79章 雪中送炭第91章 軍隊建設第51章 戰後佈局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30章 無題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19章 景東會師第70章 開路迂迴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113章 窮追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99章 軍歌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殲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11章 衆採所長的文治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90章 光復京師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145章 妥協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141章 千金之喜,開拓之初第54章 再退第65章 進取廣西,三句讖語第108章 安步當車第181章 賤民奴僕,攻陷梅州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95章 請兵助戰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69章 軟實力第114章 基礎——制度建設第104章 報應第26章 兵臨城下第214章 家和萬事興第236章 旗奴家丁、內政外交第68章 正戰穩進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128章 拉英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69章 軟實力第199章 接戰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148章 未來戰略,死戰大勝第114章 基礎——制度建設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159章 中華輝煌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第65章 佈署第35章 近代化,膠東穩固第120章 大勢,決擇第86章 輕視,放鬆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140章 結局已定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126章 無題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40章 兩奸計議第7章 歡歌暢飲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91章 軍隊建設第88章 毒蘑第152章 爲皇除“奸”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88章 毒蘑第127章 權臣,制裁和獎勵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160章 大結局第79章 最親近的密諜第2章 高平莫氏第92章 無題第83章 水西之變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2章 鬥熊救美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77章 突破,崩潰第25章 三鬼之謀第10章 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