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再戰新會(四)

感謝河馬象,思飛28,巍子hdw,萬木蕭森,李子02,jforce,沉默de夏花,酷酷一螂,yikm,ZekeGu,清茶待客,劍俠dodo,130814172259775,xiaotang246,ZekeGu,樑某人等書友的打賞和月票,祝朋友們工作順利,生活幸福。

當隆隆炮聲再次響起在城南的時候,已經是上午十點以後。沉重的大炮移動起來相當費事,鄉民義勇成千上萬,人手不是問題,但繩拉人推,也耗費了不少的時間。

近百門紅夷大炮的炮口直指城牆,即便沒開炮,那種威壓也令清兵感到不寒而慄。兵丁、百姓被調動過來,準備抵擋明軍集中火力的轟擊和攻打。

今天的氣氛不同尋常,不只是衆多火炮形成的威壓,城外的明軍和義勇也特別的多,鼓譟吶喊,象是助威,又象是騷擾牽制。在清軍將領看來,明軍的主攻方向已確定無疑,其他方向不過是意圖分散守城的兵力,有利於主攻方向的突破罷了。

而就在這城外喧囂鼓譟、人來人往的掩護下,攻城部隊分批悄悄進入出發陣地,上百門天威炮、轟天炮也做好了猛烈轟擊的準備。

拿破崙畢生對武器並沒有革新,他只發明瞭一種方法——集中使用火力,自拿破崙開始,炮兵開始大規模使用,而騎兵也單令成軍,不再成爲各部隊的偵查赤侯,拿破崙面對大集羣會戰,常常先集中所有的火炮進行持續不斷的轟擊,而後使用騎兵突擊。步兵跟進,最後奠定勝局。

固定的戰術,從沒有改變,但就是這種簡單的三班斧策略,卻使他能橫掃整個歐洲。到後來,他地戰術已經被別人摸清,並採用了針對性的破解戰術。但拿破崙依然不改變,最終他被趕下臺去,流放一個小島。

所以,戰術不革新,也就是僵化不變,最終只能導致失敗。新會清軍犯的最大錯誤便是老套路、老經驗。失敗當然不可避免,而且這失敗將以鮮血和生命爲代價,根本沒有痛定思痛、吸取教訓的機會。

炮彈激起一股股的煙柱,濺起無數的碎石磚塊,幾十丈的城牆在紅夷大炮的不斷轟擊下顫抖、損壞,崩塌出一個個小缺口,然後缺口在不斷擴大……

地動山搖的感覺。塵土飛揚中,遭到轟擊的那段城牆開始彷彿被霧包圍,隨後則是灰雲,已經看不清具體的狀況。

一顆炮彈穿過灰濛濛的幕障,從城牆上的缺口飛進了城內,城牆後是嚴陣以待的清兵,押着成百上千的百姓。沉重的炮彈在人羣中打出一道血衚衕,非死即傷的有清兵。也有百姓,慘叫聲響了起來,但在隆隆的炮聲中卻顯得那麼微不足道。

城牆上已經站不住人,不管是清兵,還是百姓,只有等炮擊停止後,才能上城抵擋、填補。炮擊區域外的城牆上。清兵不斷傳來旗號,明軍步兵還未開始攻城。

“他娘×的,敵人就只會拿大炮轟,無膽鼠輩。”徐成功掏了掏嗡嗡作響的耳朵。開口罵道。

許爾顯瞟了他一眼,不屑地翻了翻眼睛。人家大炮佔着絕對優勢,不怕城牆轟塌,步兵怎會上前衝鋒?

“敵人是鐵了心要從這裡破城了。”由雲龍輕嘆了一聲,說道:“炮一停,便是一場血戰啊!”

“爲萬全計,某覺得似應再調些兵馬來。”許爾顯伸手指了指,說道:“在這裡必然是來回廝殺,只有擊退攻城明軍,才能填補城牆,再圖固守。”

由雲龍想了想,點頭道:“許大人言之有理。明軍人多勢衆,我軍倚城堅守尚有可爲,若被突破,則大事去矣。”

明軍的炮擊密集度開始降低,但卻沒有停止。炮擊由起初的齊射,變成了以十門爲單位的輪番射擊。炮擊持續不斷,不斷地給清軍施加着心理壓力,吸引着守軍的兵力。

突然,喊殺聲大作,城上旗號急變,明軍開始衝鋒攻城了。煙塵逐漸稀薄,千瘡百孔的城牆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

“上城,上城防守。”清軍將領們急吼吼地叫着,催促着。

城牆雖未徹底垮塌,但破壞嚴重,已經具備了攻城的條件。如果早派上士兵,依據殘破的城牆,將明軍擋於城外,作戰還是有利的,而這邊可以押百姓加緊修補。要是讓明軍突破城牆,那便要短兵相接,平等對戰了。

炮火停息,似乎是擔心誤傷己方衝鋒的士兵,這使得清軍佈防、百姓填補缺口變得更加容易。

鳥銃手、弓箭手都做好了射擊的準備,他們只是疑惑明軍的衝鋒似乎速度並不快,吶喊聲卻驚天動地。而且,這其中雜亂衣服的鄉民義勇竟佔多數,難道是先拿這些人當炮灰?

急促的鑼聲響了起來,明軍和鄉民義勇紛紛停下了腳步,距離城池尚有兩百步之遠。緊接着,在轟隆、轟隆的炮聲中,他們掉頭就往回跑。

這是一次猛烈的大齊射,衝鋒攻城不過是一次誘敵行動。在二、三十秒的時間內,近百顆炮彈劈頭蓋臉砸了下來,煙塵重新瀰漫。在磚石飛濺中,是此起彼伏的淒厲的慘叫和哀嚎。

“他娘×的,中計了。”由雲龍恨得咬牙切齒,連連跺腳。

這下子,堵在缺口處的清軍傷亡不小,遍地的鮮血、殘肢。從塵煙中不時連滾帶爬地鑽出狼狽不堪的倖存者,更多的清兵則被埋葬在炮彈掀起的碎石爛磚之中。當然,這其中也有堵塞缺口的百姓。

“娘×的,不是號稱仁義之師嗎,怎麼不顧及老百姓的性命?”徐成功後怕地直擦頭上的冷汗,這要早上去一會兒,沒準自己就完蛋了。

這個傢伙嘴上罵着,卻渾然忘了他們的所作所爲。難道仁義之師便要對不擇手段無能爲力,便要付出慘重的傷亡,便要退避忍讓。

是那些死到臨頭仍不知反抗、甘心爲奴役、受殺戮的百姓重要。還是自己苦心訓練的忠勇士兵重要,朱永興有着清醒的認識,馬寶、吳三省、李嗣興也不糊塗。

所謂天地不仁,卻也未嘗沒有自身的因素。都說南人懦弱,但既有新會這樣助暴求存的百姓,卻也有不堪暴政、奮起反抗的屠狗之輩。遠的不說,漁民周玉、李榮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由大人。我倒是有個建議。”許爾顯一直在觀察,在思索,此時似乎有所心得,開口對由雲龍說道。

“許大人快快請講。”由雲龍和許爾顯同是總兵,但卻是尚可喜的近人,所以纔是守衛新會的主將。但現在形勢有些出乎意料,他也不敢拿大,是真心希望許爾顯能想法好辦法。

許爾顯沉吟了一下,說道:“若是隻靠城牆,顯然有些不夠,還容易象剛纔那樣,中了敵人的圈套。我在想。是不是起一道內牆,哪怕是木柵也好,把這個缺口圍在裡面。”

由雲龍眼睛一亮,這招好啊,城牆後又建一道防線,便不必拼死防守缺口。缺口狹窄,敵人衝進來,不僅要遭到兩側城牆斷頭上的打擊。還要面對環形攻擊,是個以少打多的不利局面。

“許大人高見,實在是——高明啊!”由雲龍喜得一拍手掌,可惜語詞貧乏,一下子想不出更好的形容詞,“馬上便佈置下去,敵人不衝便罷。要衝便讓他們吃個大虧。”

要說這個許爾顯還確實有兩下子,這種把缺口圍住,再構築一道工事的做法,倒與棱堡有幾分相似。可見。雖然形式和名稱不同,但相似的思路和做法還是會出現在不同的地方,因爲原理是相同的。

但事情卻大大出乎許爾顯的意料,明軍雖然用火炮猛轟,但主攻方向卻不在這裡。儘管用火炮轟塌城牆也是很有效的破城手段,但在炸開的缺口處進行慘烈廝殺卻不可避免。因爲這種方式缺乏突然性,敵人在城牆破損到崩塌,有足夠的時間佈置兵力。

當中午的太陽懸在當空,撒下熱辣辣的光芒時,西面的坑道爆破已經完成了全部工作,此時大概是在十二點半到一點之間。

南面的炮火已經停了近一個小時,牽制的作用起到了,李嗣興便想起節約彈藥來。畢竟破城應該不會有問題,而新會若被攻克,下一個目標便是廣州了。憑着自己勇背“黑鍋”的擔當,即便不能再次被任命爲攻打廣州的指揮,一個主攻卻是跑不了的吧?至於能不能立下“蹶名王”的大功,那便看運氣了。

即將開始進攻的命令已經傳了下去,進入攻擊陣地的明軍士兵們檢查着身上的裝備,卸下了全部有礙戰鬥的雜物,靜靜地等着那雷霆般的巨響。

炮兵陣地上的轟天炮、天威炮也都調整好了仰角和方向,炮彈裝填完畢,準備在爆破之後,而士兵還未衝到城下時,給予倉促增援的清兵以沉重的一擊。

“開始吧!”李嗣興接到一個一個傳令兵的回報,知道各部都做好了準備,此時的心情卻異乎尋常的平靜,連他自己也覺得奇怪。

片刻的時間竟過得如此緩慢,李嗣興的平靜心情並沒有保持多久,當他第三次舉起望遠鏡時,一聲巨響打破了戰場上的靜謐。

濃重的黑煙在新會的城牆處升起,大地劇烈地震顫着。視野中,新會城牆自內而外地爆裂開,碎磚亂石和裡面的灰土騰空而起,好似一頭怪獸從城牆的肚子裡猛然鑽出,咆哮着向半空竄起。

隨後,煙塵把這段城牆遮蔽得嚴嚴實實,什麼也看不到了。但這已經不重要了,人們已經看到城牆被炸開了,進攻便在鼓號聲中開始了。

刺刀反射着陽光,一隊一隊的明軍在軍官的指揮下,吶喊着向前奔跑衝鋒。進一步完着問的攻城計劃連士兵的盔甲都考慮到了,率先衝鋒的明軍士兵身着皮甲,速度尤快。後面跟進的則各式盔甲都有,速度稍慢。

距離城牆已不足百步,側後方的陣地上便響起了“轟,轟,轟……”的聲音,一顆顆或大或小的炮彈從衝鋒的士兵頭上掠過,飛向了煙塵瀰漫的城牆。片刻後,一個個閃光迸現,爆炸聲此起彼伏,掀起了更多的硝煙和塵土。

“衝啊,殺啊!”

前後左右都是同樣的吶喊,唐季也不例外,無疑,這樣的喊叫能讓人更加地興奮,更加的狂熱。沒有絲毫的猶豫,他跟着戰友們衝進了剛剛有些稀薄的煙塵之中。

在黑火藥嗆人的氣味中,混雜着傷者的哀叫,腳下磕磕絆絆,唐季眯起了眼睛,努力在破磚碎石中前進。終於,眼前驀然一亮,已經衝出了煙塵瀰漫的區域。雖然還象細霧般模糊,但視線已經基本不受阻礙。他看到了清兵,稀稀拉拉,似乎還未從茫然中醒來。他也看到了戰友,前面的一隊正向左側的清軍射出一排子彈。

……

明軍的猛烈炮轟,使由雲龍、許爾顯等人提心吊膽,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之後按照許爾顯的建議馬上開始建立第二道防線,心情才稍有放鬆。

時近中午,幾個將領聚在離城牆稍遠的一處民居之內,吃着送上來的飯菜,議論着今日的戰局,猜測着敵人的火炮轟擊能持續多久。

由雲龍吃得最快,坐到一旁喝着茶水,思索着如何能守住新會。明軍的火炮如此犀利,卻是他大爲意外,心頭不免蒙上了一層陰影。突然,他覺得房樑一陣抖動,那沉年老灰紛紛落將下來,拋灑在他的茶碗之內。他的臉色一變,霍然站起,難道敵人又開始炮擊了?

屋中衆將也是滿腹狐疑,紛紛停止進食。可仔細分辨後,巨響和喧囂卻是從城西傳來,由雲龍等人不明所以,立刻派人前去打探。清軍將領已經認定了明軍的主攻方向在南面,也沒有料到明軍會以另外的方式迅速破城,所以並未料到事情的嚴重性,還以爲明軍又在進行聲東擊西的佯攻。

城西的爆炸聲、槍聲、喊殺聲越來越響,由雲龍等人終於有了不祥的感覺,等到士兵前來急報,明軍已經破城而入時,方纔大驚失色,不可置信地面面相覷。

……

第145章 妥協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九十六章 進口機晉王決定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35章 阻擊第86章 接戰第34章 石屏擾襲第214章 家和萬事興第196章 鑑第6章 詭異的族長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26章 初涉殺場第3章 安沛入甕第142章 會晉王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143章 講武會一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59章 援軍?援軍?第234章 香溪口阻擊第59章 名將展威,以勢制敵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後點透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92章 舉棋不定第30章 輕取永昌第97章 試點,火槍部隊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47章 大戰(一)第62章 倖存者的打擊第45章 險地——灰坡第69章 軟實力楔子第40章 兩奸計議第37章 龍尾關,獻策第3章 絕死一擊第266章 重慶,武昌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57章 遠方的厚望第57章 遠方的厚望第124章 隨想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25章 三鬼之謀第2章 鬥熊救美第78章 聯合部隊,籌劃大局第200章 佔優第82章 調整佈署第202章 總攻(二)第32章 賜名白族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80章 京師大亂第30章 無題第272章 血戰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126章 無題第84章 搶灘登陸第110章 宗室臨陣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151章 再戰新會(四)第17章 意外之難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62章 亂汝心智,海上感慨第121章 暫時相安第44章 三人軍事團第65章 佈署第91章 川滇呼應第31章 段氏遺族第68章 正戰穩進第149章 經濟手段第23章 伏擊之地第14章 感情是睡出來的第271章 阻擊第25章 山東攻略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22章 中南半島形勢第91章 川滇呼應第40章 兩隻重拳第101章 鐵腳板和轟天炮第47章 大戰(一)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45章 大反攻第158章 輝煌大勝,揚帆的風第7章 藩屬國的新思考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120章 晉爵賜馬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71章 局部——大局第132章 廣西之變第102章 轟擊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86章 輕視,放鬆第64章 變革的威力
第145章 妥協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九十六章 進口機晉王決定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35章 阻擊第86章 接戰第34章 石屏擾襲第214章 家和萬事興第196章 鑑第6章 詭異的族長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26章 初涉殺場第3章 安沛入甕第142章 會晉王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143章 講武會一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59章 援軍?援軍?第234章 香溪口阻擊第59章 名將展威,以勢制敵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後點透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92章 舉棋不定第30章 輕取永昌第97章 試點,火槍部隊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47章 大戰(一)第62章 倖存者的打擊第45章 險地——灰坡第69章 軟實力楔子第40章 兩奸計議第37章 龍尾關,獻策第3章 絕死一擊第266章 重慶,武昌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57章 遠方的厚望第57章 遠方的厚望第124章 隨想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25章 三鬼之謀第2章 鬥熊救美第78章 聯合部隊,籌劃大局第200章 佔優第82章 調整佈署第202章 總攻(二)第32章 賜名白族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80章 京師大亂第30章 無題第272章 血戰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126章 無題第84章 搶灘登陸第110章 宗室臨陣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151章 再戰新會(四)第17章 意外之難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62章 亂汝心智,海上感慨第121章 暫時相安第44章 三人軍事團第65章 佈署第91章 川滇呼應第31章 段氏遺族第68章 正戰穩進第149章 經濟手段第23章 伏擊之地第14章 感情是睡出來的第271章 阻擊第25章 山東攻略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22章 中南半島形勢第91章 川滇呼應第40章 兩隻重拳第101章 鐵腳板和轟天炮第47章 大戰(一)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45章 大反攻第158章 輝煌大勝,揚帆的風第7章 藩屬國的新思考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120章 晉爵賜馬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71章 局部——大局第132章 廣西之變第102章 轟擊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86章 輕視,放鬆第64章 變革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