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

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

雖然這一套“經書”,歪到了極致,而且現在已經有很明顯的傾向了。

但,劉鈺不是先知,所以他無法控制大順實學派的發展。

社會存在、社會意識;經濟基礎、上層建築。

現實就擺在這。

歷史也擺在這。

儒家的民本思潮還是擺在這。

這些東西,所演化出的大順實學派的思潮,必然歪。

但劉鈺是無所謂的。

既然相信,這是空想,是無法實現的。

那麼,在今後的不斷鬥爭中,自然也會粉碎,歷史會曲折着發展,廣大的人民會在不同烈度的鬥爭中推動社會的變革。

大順王朝要死。

這些實學派的空想,也會死。

甚至可能在這些都暴死之前,會出現劉鈺所謂的“最狡猾、最有洞察力和手腕的封建統治者”站出來,掌控局面,做加強版的拿三亦或者北輝那一套。

不過,這都無所謂。

大順的情況很特殊,劉鈺這些年的改革,確保了大順在內部劇烈變革的時候,不會有外部勢力干涉,甚至可以說整個世界都無力干涉。

最多,退回到馬六甲,也就頂天了。不太可能會被人推到家門口,甚至登陸大沽口。

這使得北輝那一套,就算玩得轉一時,最終還是要被推翻。

而同樣的,強化版的拿三……應該說,這個是可能性最高的。

主要指的是實業發展、工業政變這些方面。

歷史上,拿三作爲聖西門的信徒,上位之後,便依靠聖西門的兩大原則,搞了巨無霸的“法蘭西工商信貸銀行”。

這就使得,法國的金融業,在國家干預下,飛速發展,遠超法國實業的發展。

對外擴張,在色當讓人打爆。

外部市場,英國先發優勢。

內部市場,法國太小,小農經濟,又缺乏魯爾區這樣的地方。

歐洲又趕上發展期,那幾個大國的市場,法國哪個也擠不進去。

對內投資,沒得投。

聖西門的想法,是好的:成立巨無霸的工商業信貸銀行,作爲實業政策的“手”,讓錢流到實業上。

但結果……

結果是衆所周知的。

哭笑不得的。

以實業主義爲思潮,所引發的法蘭西工商業信貸銀行的金融業大發展,最終法國卻沒不是以實業而聞名。

倒是,混了個專有名詞——高利貸帝國主義。

這一聽,就和實業差的過於遠。

這已經不是跑偏了,而是徹底的南轅北轍了。

大順倒是不必擔心這個。

一來市場巨大。

不管是外部的。

還是內部的。

想當高利貸帝國主義,那也沒這機會。大順的實業潛力,是非常巨大的。

二來,大順要花錢的地方,多了去了。

基建,道路、運河、水利。

紡織、採礦、煤鐵。

殖民地投資。

不至於跟法國似的,錢沒地兒投,只能往外面放貸。

而且,現在來看,大順朝着拿三工業思路發展的這種傾向,是非常明顯的。

這種明顯,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個,是傳統思維的“抑兼併”想法。

另一個,就是“貨幣改革”。

在這裡,“抑兼併”的傳統思維;和“貨幣改革”的現實政策,是相輔相成的。

聖西門主義裡的“銀行業”思潮,要看內核。

內核是什麼?

內核是在法革之後,分了地之後,錢不往實業上流,而是往不該流的地方流。

實業發展,又籌不到錢。

法國的情況,又做不到行政上的“抑兼併”。

當時歐洲的新時代正在迅猛發展,英格蘭銀行的良好榜樣擺在那,自然是想到了“銀行”。

但,“銀行”的內核,仍舊是作爲一隻手,來調控產業,讓資本流向實業的方向。

那麼,既然內核是作爲“一隻手”。

大順這邊,皇帝從傳統角度所擔心的“工商業發展帶來兼併加速”的問題,以及構想的通過編戶齊民手段控制先發地區的人和錢往內地流動去買地的設想,也是一隻手。

甚至,包括劉鈺之前在鬆蘇的諸多改革,也是有諸多限制,儘可能限制或者引誘,讓錢往工商業、對外殖民、航運業上跑。

這個內核,本身是沒什麼問題的。

哪怕說,皇帝的出發點,是傳統的“抑兼併”思維;而劉鈺的出發點,是加強耕地的生產資料屬性、削減耕地的金融投資屬性的思維。

但,至少在控制錢往哪流、或者引誘錢往哪流的想法上,亦算是暫時的同路人。

這個一個基礎。

另一個,就是大順即將推行的貨幣改革。

以狂躁的對外貿易順差、扶桑金銀礦的開採爲基礎的,全面銅幣輔幣化的銀本位或者金銀複本位改革。

一旦完成了這場改革,理論上,大順朝廷手裡,會有一個非常龐大的金融機構。

而且,按照實業發展的思路。

這個掌握在大順朝廷手裡的金融機構,理論上應該投資工商業的發展,從而達成聖西門主義所設想的工業高速發展、實業和基建有錢可用的效果。

想法,是好的。

但,現實呢?

王安石的青苗法,到底是爲了支持小農?還是爲了國家拿到利息?

《周禮》的放貸制度,目的是支持手工業者、市民和農民的發展?

還是爲了賺到利息?

封建王朝,終究是封建王朝。

青苗法在大順這片土地上,早就死了。

但在朝鮮國,實際上還存在着,只是換了個名字,叫“還米制”。

封建王朝搞這一套,最終會搞成什麼樣?

老馬在其評價“披着聖西門的社”的拿破崙三世的政策的《評法國的動產信用公司》一文裡,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搞這一套,不管是出發點很好的青苗法、還米制。

最終的結果,都會變成【御用性質和投機性質的斂財工具】。

只不過,在農業社會,畢竟農業纔是最大的產業,所以只能搞搞青苗法。

而在工業社會,尤其是披着“發展實業”的美好設想的新時代,這種【御用性質和投機性質的斂財工具】,會走到什麼方向,也就可想而知。

對於一個封建王朝掌握的“庫銀”這種金融機構而言,自然會選擇【增加自己的業務和減少自己的風險】的操作模式。

而怎麼操作,老馬也說的很清楚。

【利用特權,以及朝廷支持的大量資本和貸款。從而使得,它所建立的每一個新企業的股票剛一發行,就肯定能在市場上賺到貼水。】

【……總之,獲取貼水,是這種(御用性質和投機性質的斂財工具)的金融業的真正運轉核心】

至於封建王朝會不會這麼玩,那也是顯而易見的。

畢竟,朝廷運轉,需要錢。

對一個封建王朝而言,難道會以堅定不移的工業化發展、讓國家富強復興爲目標?

顯然不是。

於是,當看到其中的巨大利益時……朝鮮國現在還存在的、本意是幫助小農、但已經淪爲一種斂財工具的“還米制”,至今還存在,並且在大順擴大和朝鮮貿易並掐死了日朝私自貿易後,成爲了朝鮮國朝廷非常重要的財源——由朝廷發放的高利貸,來換取大順的白銀和其餘商品,維繫運轉。

所以,這套東西,最後會玩成什麼樣,可想而知。

老馬對這一套東西,說的可謂是非常清楚。

【(理論上),如果該機構能夠把所有的工業公司的股票都換成它自己的債券,那麼,它的確會成爲法國整個工業的最高指揮者和所有者(也即聖西門主義構想下的大銀行,作爲工業的指揮棒)】

但實際上,【在實現這一目的的道路上,由於上述經濟條件而隨之發生的破產……】

似乎,創建者忽視了這件事。

但,實際上【並未忽略,相反地,他們已經考慮到了。當破產發生時,在衆多法國人的利益被牽連進去之後,波拿巴政府似乎就有理由去幹涉動產信用公司的事務……】

【(在捲入更多的人後,通過有理由的干涉),皇帝企圖把動產信用公司的債券換成國家債券以掌握法國工業(從而在不進行劇烈的社會的革命和所有制變更的情況下,實現國家對工業的徹底掌握,亦算是一種‘變種贖買’的改良方案)】

但問題在於。

【皇帝是不是比動產信用公司更有償付能力呢?】

換在大順來說,產業破產什麼的,都是正常事,哪有隻賺不賠的?

但你皇帝準備這麼玩,將來你要是玩崩了,賠錢是肯定不會賠,也賠不起的。到時候,你靠啥賴賬呢?

這不就又繞回來了嗎?

不想還賬,想賴賬。那就看到時候伱債主死,還是欠債的死唄。

皇帝能不能賴賬?能,之前經常賴,而且那些鹽商什麼的,脆弱的一批。

然而新時代之下,既想着改良……哪怕說,就是以作爲【御用的斂財工具】爲目的,在大順的現實條件下,依舊可以催動大順的工業高速發展。

實業高速發展,那就不是脆弱的鹽商了。到時候,想賴賬……可就不好賴了。

(本章完)

第782章 身份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1206章 太子難當(下)第713章 活路第215章 海軍部第793章 憧憬(上)第1455章 最終的鬧劇(二)第967章 轉正第558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705章 海戰(三)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162章 非是養死士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6章 邀請第390章 清華園第30章 立信第313章 亂力怪神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167章 論跡第1469章 最後的鬧劇(十六)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1437章 分歧(三)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一)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1311章 死與復仇(三二)第738章 白手起家第1348章 三角貿易(上)第744章 巴達維亞新政(五)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599章 煽風點火第255章 兩制第528章 傳統藝能第1137章 “溫柔”的殖民者(上)第758章 表演戰(八)第343章 絕戶計第1069章 惡龍殘影(四)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965章 扣帽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1397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下)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10章 找茬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1001章 缺陷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1313章 逼着商人賺錢(上)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367章 平平無奇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986章 止步(上)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1475章 臨別告誡(一)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781章 談定第1135章 假裝心懷社稷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1184章 區別很大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926章 戰前輿論準備(上)第992章 最後的鹽改配套政策第884章 滑不留手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1231章 開戰(十)第380章 內外有別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1112章 上國心態(六)第1029章 不公第832章 中荷友誼(上)第780章 抓與放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197章 活路第698章 巴達維亞的決斷第848章 威望(上)第1136章 近代的門檻第679章 北方的最後一件事第1163章 備戰(二)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742章 巴達維亞新政(三)第751章 表演戰(一)第132章 新型宗藩關係第1207章 守成第276章 自立之心第372章 當假裝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習慣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419章 絕望第50章 皇帝的棋子
第782章 身份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1206章 太子難當(下)第713章 活路第215章 海軍部第793章 憧憬(上)第1455章 最終的鬧劇(二)第967章 轉正第558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705章 海戰(三)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162章 非是養死士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6章 邀請第390章 清華園第30章 立信第313章 亂力怪神第695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上)第167章 論跡第1469章 最後的鬧劇(十六)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1437章 分歧(三)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一)第1053章 皇帝眼裡的改革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1311章 死與復仇(三二)第738章 白手起家第1348章 三角貿易(上)第744章 巴達維亞新政(五)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599章 煽風點火第255章 兩制第528章 傳統藝能第1137章 “溫柔”的殖民者(上)第758章 表演戰(八)第343章 絕戶計第1069章 惡龍殘影(四)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965章 扣帽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1397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下)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10章 找茬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1001章 缺陷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1313章 逼着商人賺錢(上)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367章 平平無奇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986章 止步(上)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1475章 臨別告誡(一)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781章 談定第1135章 假裝心懷社稷第823章 大事成矣(十)第1184章 區別很大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926章 戰前輿論準備(上)第992章 最後的鹽改配套政策第884章 滑不留手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1231章 開戰(十)第380章 內外有別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1112章 上國心態(六)第1029章 不公第832章 中荷友誼(上)第780章 抓與放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197章 活路第698章 巴達維亞的決斷第848章 威望(上)第1136章 近代的門檻第679章 北方的最後一件事第1163章 備戰(二)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742章 巴達維亞新政(三)第751章 表演戰(一)第132章 新型宗藩關係第1207章 守成第276章 自立之心第372章 當假裝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習慣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419章 絕望第50章 皇帝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