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

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

劉鈺心想,自由貿易?這也不盡然,但對一個皇族成員而言,能想到這一步也算難得了。

皇帝想要摟錢的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對西洋諸國一口通商,自己控制壟斷特權,不止方便徵稅還分到一部分貨物的利潤。

基本上,這對國內的手工業而言,其實沒有什麼侵害。

是不是一口通商,都不影響西洋人買走多少貨,現在制約西洋人貿易額的是他們本國的重商主義貴金屬積累政策,而手工業規模取決於有多大的市場。

此時的世界貨幣,不是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的美元紙,而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自己少進口一些貨,本國的貴金屬就能少流出一分,自己強一分,別人就弱一分,西洋諸國都在奉行這個思路,使勁加關稅。

劉鈺不想搞一口通商,而是想走出去,掌握貿易主動權,哪怕還要看此時已是弱雞的瑞典人的臉色。

靠哥德堡的走私販子,算自由貿易嗎?

很難說。

自由貿易有時候就是一廂情願,就像此時此刻的大順。

此時是真的想自由貿易,可自己一廂情願想自由貿易,並不能讓英國放開茶稅、修改曼徹斯特紡織品條例、廢除航海條例、解散東印度公司和取消壟斷權。

想是沒有用的。

劉鈺在李欗看過的那些小冊子裡,只是隨手一點,並沒有選擇辯經去解釋到底什麼纔算是自由貿易:反正也不用解釋,大順此時不需要關稅壁壘,大概便說沒關稅壁壘就是自由貿易,有就不是。當然,並不是這樣定義的,但也足夠了。

他想再提醒一下李欗。

李欗此時也正眼巴巴地看着劉鈺,希望從劉鈺嘴裡得到一句諸如“七皇子果然聰慧過人”之類的評價。

他說的這番話,自覺既算是迎合劉鈺,也算是自己的肺腑之言。

然而劉鈺並沒有開口誇讚,而是講起來另一件事。

“七皇子可知荷蘭國在南洋的巴達維亞?”

李欗立刻把書中的內容背了一遍,道:“巴達維亞,赤道之南,南緯約6度,此地不見北斗。若以京城爲天下之中,此地約爲西經10度,以東西論約與天保府同經。其地炎熱,四季如夏,多雨多潮多發瘧疾。地產蔗糖、香料等等,自前朝便有天朝人南下定居,以避閩地八山一水之困。”

這都是小冊子上的內容,李欗記性不錯,這小冊子編寫的也算是儘可能以大順爲參照物,背起來卻也容易。

經緯度這種事,劉鈺編寫小冊子也不敢胡亂寫。要經度緯度不以京城爲天下之中,反倒是以威海,那就純屬沒事找事了。

等李欗背完,劉鈺已經醞釀出了嘆息聲。

“前朝閉關,不與荷蘭通商。故而自天啓之後,荷蘭人慾要得貨,必求天朝海商往巴達維亞,更資助李旦、鄭芝龍等劫持往馬尼拉的貨船。彼時,只要去船往巴城,不但公平買賣,還多賞賜布匹香料,以求下次再去。”

“本朝開關之後,荷蘭人於閩、粵、江等地建設商館。自此之後,華商若去巴城,多被剋扣,動輒扣貨。如今更有傳聞,荷蘭人以爲天朝移民過多,欲殺之除之。”

“七皇子以爲如何?”

李欗想都沒想,下意識地答道:“自如漢之陳湯言: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鷹娑伯的意思,我明白了。若漢唐開西域,將士或步行、或騎馬、或駕駝。而巴城遙遠,非軍艦不能至,步行是去不成的。所以本朝開關,似比前朝而言更像是自由貿易,但若無海軍,全然自由貿易,反倒助長了西夷有恃無恐。”

“荷蘭人或想,反正你們要我的銀子;亦或者,反正你們不賣給我,我也可以靠海商運到巴城,或是借他國商館的空子。是以,殺便殺之,你們也打不過來,有恃無恐,有何懼哉?”

“哪怕本朝斷絕了與荷蘭的貿易,只要還繼續開關,允許南洋貿易,總會有人把貨運到巴城,此難禁絕。所以若想開關而又使得天朝子民在外不受欺凌,必要有海軍。”

這話算是說到了點上,劉鈺當然是斷章取義,荷蘭人想要在巴達維亞排華的原因不是這麼簡單。

更像是公司的政策出了問題,製糖業需要“裁員”,而這時候裁員就是讓種植園的華人餓死,怕他們餓死之前反抗,所以提前屠殺了,自然就不會反抗了。

但這些事,李欗此時還不必知道。

十七八的年紀,正是滿腦子狂熱的時候,灌輸幾句“雖遠必誅”,可比講清楚其中的本質要容易的多。

劉鈺對此回答讚許地點點頭,又問道:“如今天朝的絲帛瓷棉,皆價低質高。本朝自由貿易,自無問題。”

“若有朝一日,西洋人的瓷器、棉布等,比本朝還便宜的時候……若再自由貿易,則千萬以紡、燒爲生的百姓必然無業,屆時又當如何?”

李欗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或者說自古以來這個問題都不再中華系的統治者的考慮範疇之內。

從漢武帝鑿空西域之後,有國外商品傾向中原的時候嗎?

雖說大順名緞裡有倭緞,名字雖叫倭緞,也可能源於日本,可倭緞產量排行第一是福建,第二是四川,第三才是日本。

別說李欗還小,就算是朝中那些久經世事的老狐狸們,跟他們說一句傾銷,他們肯定都不能理解,因爲歷史上從未出現過,也就無從考慮。

李欗覺得這個問題實在是有些怪異,剛想說這不可能,可轉念一想,心道:鷹娑伯是問我假如有這樣的事,該怎麼辦,可沒與我爭論此事有無可能。若我執念與“是否可能”,便是錯了方向。

“鷹娑伯所假設的,若真有那麼一天,自是閉關高稅,保護本朝工商。天朝雖不重工商,可本朝太宗皇帝也曾說過,士農工商四民一體。況且就算不說這個,我也知穀賤傷農。穀賤傷農,帛賤自是傷工。”

劉鈺又問道:“那若是西洋人開船來襲,逼我朝開門貿易呢?”

一直說到這裡,李欗福至心靈,一下子想通了。

“我明白了!海軍既不是爲了自由貿易,也不是爲了重商主義。”

“而是朝廷何等政策,海軍要有能力維護朝廷的政策。軍令出於君;政令出於天佑殿。政令要自由貿易,海軍就有能力讓別家開關;政令要重商主義,海軍就有能力讓一艘洋船近不得岸。”

“若如天子六師,伐楚,曰:不貢苞茅;亦如楚之三軍,伐隨,曰:我蠻夷也。自由貿易和重商主義,就是不貢苞茅和我蠻夷也,師出有名爾;海軍,便是天子六師與楚之三軍,師出有名,勝而取之。”

“時也,勢也。之前我言海軍是爲了自由貿易,不過是此時此刻。而彼時彼刻,若一成不變,那就是刻舟求劍了。”

這個回答讓劉鈺很滿意,心道你總算分得清什麼叫仁義天朝,什麼叫帝國主義了。

於是大笑道:“七皇子放心。我有一物,可叫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請隨我來,讓七皇子看看什麼纔是真正的力量。”

聽到劉鈺的笑聲,感受到劉鈺笑聲中的認可,李欗很興奮。可眼前剛剛看到了這艘六十四炮的戰列艦齊射,這在劉鈺眼中都不算是真正的力量,那真正的力量又將是怎樣的震撼?

帶着這種期待,跟着劉鈺上了岸,在威海以南的小山區河谷,走進了一處守衛森嚴的大院。

李欗以爲自己會看到比戰列艦還震撼的東西,可當劉鈺在一羣工匠的引導下,掀開一塊紅布覆蓋的器物時,李欗懵了。

眼前這個東西,看上去既不恢弘,也不壯闊,好像只是一種水力推動的工具器械。

想着戰列艦齊射的震撼,李欗心想這玩意難不成可以一炮糜爛數十里?看着也不像是一門大炮啊。

再看看劉鈺興奮得意的神情,李欗試探着問道:“鷹娑伯,這就是……這就是你所謂的真正的力量?這是何物?”

劉鈺用一種很淡然卻又難以掩飾激動的語氣,緩緩吐出了兩個字。

“鏜牀。”

“呃……”

李欗不知道何謂鏜牀,細問了半天,才知道這果然是一種鐵匠用的工具,可以切鐵削銅。

不但不能糜爛數十里,而且可能殺人都不如匕首容易。

所以,這是真正的力量?而那艘可以齊射的戰列艦,在劉鈺看來只是練手培養工匠浪費着玩的十幾萬兩銀子?

李欗有些搞不懂了,鏜牀是做什麼的?爲什麼這東西比戰列艦還有力量?

摸了摸這個木頭居多的傢伙,忍不住笑道:“我當這東西可以點石成金?恕我愚鈍,鷹娑伯,我實不知其力量何處?”

劉鈺說的是“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李欗明白其意在於這東西可以讓西洋人的貨,始終難以比上天朝便宜。但之前說的是布匹絲綢瓷器,李欗很難把這個鑽鐵的東西和布匹絲綢聯繫在一起。

而且和震撼實在是八竿子打不着,饒是他覺得劉鈺很重視,也忍不住開了個玩笑。

這個玩笑讓劉鈺笑了一瞬,並沒有解釋這東西的力量到底在何處,而是將這東西最次等的用途說了出來。

比如,鏜炮筒。

(本章完)

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1019章 全都裝傻(下)第558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1467章 最後的鬧劇(十四)第1166章 備戰(五)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後的守望第308章 禮法還是利益第1075章 惡龍殘影(十)第127章 必拿下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1209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上)第279章 中轉港的尷尬地位第1051章 坐莊(下)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1254章 封爵加分項第85章 感言 及關於本書是同人第1318章 施加神聖性(上)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621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二)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第828章 海牙慘案(五)第764章 荷蘭災難年(四)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781章 談定第1223章 開戰(二)第1472章 最後的鬧劇(十九)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873章 “不正當”競爭(五)第525章 不敢殺第78章 以商控蒙第630章 鼓勵西進的真正目的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第641章 前科第1293章 死與復仇(十四)第915章 南洋大開發(十)第837章 賭國運(中)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1002章 獻禮第96章 未雨綢繆第40章 野心第1028章 割裂(六)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1190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上)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630章 鼓勵西進的真正目的第1284章 死與復仇(五)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266章 開源節流 與民爭利第1199章 木牛流馬(六)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30章 立信第1232章 開戰(十一)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674章 歸國第884章 滑不留手第445章 諸藩給幕府的臺階第793章 憧憬(上)第1051章 坐莊(下)第711章 悄然改變的心態第1452章 “帝”(四)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1109章 上國心態(三)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1311章 死與復仇(三二)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1117章 傳承第313章 亂力怪神第49章 不同的後浪第94章 八股策論實學和沒錢第751章 表演戰(一)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325章 迎天使第979章 決勝千里之外(二)第221章 先知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第705章 海戰(三)第770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下)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701章 優勢在我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1057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一)第595章 缺錢的世界第一大公司第663章 推諉第457章 刻舟求劍(上)第964章 修補匠變法開啓第719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中)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714章 歸義軍(上)第561章 啓蒙工具人(上)第26章 鍍金
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1019章 全都裝傻(下)第558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1467章 最後的鬧劇(十四)第1166章 備戰(五)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後的守望第308章 禮法還是利益第1075章 惡龍殘影(十)第127章 必拿下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1209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上)第279章 中轉港的尷尬地位第1051章 坐莊(下)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1254章 封爵加分項第85章 感言 及關於本書是同人第1318章 施加神聖性(上)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621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二)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第828章 海牙慘案(五)第764章 荷蘭災難年(四)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第781章 談定第1223章 開戰(二)第1472章 最後的鬧劇(十九)第818章 大事成矣(五)第873章 “不正當”競爭(五)第525章 不敢殺第78章 以商控蒙第630章 鼓勵西進的真正目的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第641章 前科第1293章 死與復仇(十四)第915章 南洋大開發(十)第837章 賭國運(中)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1002章 獻禮第96章 未雨綢繆第40章 野心第1028章 割裂(六)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1190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上)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630章 鼓勵西進的真正目的第1284章 死與復仇(五)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266章 開源節流 與民爭利第1199章 木牛流馬(六)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30章 立信第1232章 開戰(十一)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674章 歸國第884章 滑不留手第445章 諸藩給幕府的臺階第793章 憧憬(上)第1051章 坐莊(下)第711章 悄然改變的心態第1452章 “帝”(四)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1109章 上國心態(三)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1311章 死與復仇(三二)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1117章 傳承第313章 亂力怪神第49章 不同的後浪第94章 八股策論實學和沒錢第751章 表演戰(一)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325章 迎天使第979章 決勝千里之外(二)第221章 先知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第705章 海戰(三)第770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下)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701章 優勢在我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1057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一)第595章 缺錢的世界第一大公司第663章 推諉第457章 刻舟求劍(上)第964章 修補匠變法開啓第719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中)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714章 歸義軍(上)第561章 啓蒙工具人(上)第26章 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