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

第661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下)

“您請說。”

“我想說,我們之間,是有合作的可能的。我非常欽佩他們能夠在八十年戰爭的時候給西班牙貸款、也非常贊同法荷戰爭的時候向法國售賣軍火和糧食。這是真正的自由貿易精神,是真正的資本的自由!而這,正是我一直渴望在歐洲追求的。本國的工業成本這麼高,憑什麼不在本國投資就是賣國?我看那些行會工匠、工廠主,就完全沒有自由貿易精神……資本是逐利的,你們應該繼續向外投資。我聽說,眼看就要開戰了,他們又購買了300萬盾的法國國債?”

這話讓安東尼不由自主地抽了抽臉頰,完全聽不出劉鈺說的是真心話?還是諷刺?

可看看劉鈺的面部表情,又特別的鄭重,怎麼看都不像是諷刺。

“我們中國的先賢有句話,叫‘知行合一’,翻譯過來是說知道理論並且認可理論,就要去實踐的意思……我既然認可自由貿易,當然要貫徹自由貿易……”

一旁的康不怠聽着劉鈺扯淡,忍不住暗笑,心道公子又在故意曲解,望文生義。

公子啊公子,你自以爲自己是個大順人,可實際上你根本就不是一個大順人。

知行合一,可不是公子你常說的理論聯繫實踐的意思,知是良知,這個良知也不是如今白話意裡的良知,而是源於孟夫子的“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而更往深裡究,是源於“人性本善”。

因爲“人性本善,故而本性的想法就是良知;本性的想法就是良知,所以人性本善”。這是個完整的環。

公子你連人性本善都不信,也好意思談什麼知行合一?若不性本善、本有知,何來不慮而知的良知?陽明先生說的那個盜賊不脫褲子的故事,這一路在非洲停靠,光腚的見多了,可見不慮而知純屬扯淡。您這當真是曲解先賢本意,胡編亂造。這也就是在荷蘭,若在天朝說什麼理論聯繫實踐,非叫人罵死你不學無術不可。

劉鈺倒不在意。反正是扯淡扯得多了,張口就來,又衝着安東尼一頓輸出,說了好大一堆自由貿易的好處。

說到最後,安東尼反倒更加不信劉鈺相信這玩意兒了。

就他的觀察,但凡劉鈺支持的,沒有一件是對荷蘭有利的;但凡劉鈺反對的,則多半對荷蘭有利。

現在的問題,是劉鈺到底是否知道俄國親英反普、普魯士退出戰爭的事?

如果知道,那麼這事兒可就大了。這麼大的陰謀,肯定憋着什麼壞心思呢。若是不知道,荷蘭這邊倒是可以自喜,覺得劉鈺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侯爵大人,您現在給我講這些,也沒有用了。我已經卸任了大議長的職務,如今政策的制定要奧蘭治家族的執政官同意。我想知道,您到底對東印度公司的對華貿易,怎麼看待?”

劉鈺反問道:“你們願意貿易嗎?”

“當然!”

安東尼急忙回答了一句,心道這不是廢話嗎?

朝貢貿易是多有不便,相較從前。

可總比沒有了要強吧?如今不是百年前的明末了,扶植海盜搞私掠,根本不可能,因爲不再是和馬尼拉競爭,而是和歐洲一大堆的東印度公司競爭。

英國還在爪哇扶植了起義軍,東印度公司一直瞞着這事兒呢。

要是公開,加上對日貿易被取締、對華貿易可能中斷、再加上爪哇反荷起義……東印度公司的股價,那不是要跳水?東印度公司的股權,貸款,借款,又關係將近百分之六十的荷蘭股份制公司,真的是不想斷絕貿易啊。

大順真要是斷絕了貿易,最多疼兩年,兩年後原本屬於荷蘭的份額就被各國瓜分了。可荷蘭就不是疼兩年了,而是歷經百年開拓出的渠道,要徹底完蛋。

劉鈺笑了笑,打了個響指道:“這樣吧,如你所說,該報復的我也報復了,讓我不爽的人,我也會讓他一輩子不痛快。做的也算是差不多了,你們死個幾萬人,耗費了百八十萬銀幣,我這心情也算是舒爽了一些。”

“你給他們帶個話吧。貿易的事,讓你們議會派的人,跟着我去京城,我們再談。至於奧蘭治派那邊,我也知道他的苦衷,拉不下臉來,也不好在這個時候示弱。你傳個話吧,叫他們暗地裡派人去天朝朝貢一下,回來你們該怎麼騙老百姓就怎麼騙老百姓。”

“面上,若是要做出一副錚錚鐵骨、驅趕我們,我也不記恨。主要是若提前和我說了、打了招呼,私底下給足我面子,我也不會沒事找事,對吧?”

“天朝需要讓老百姓看到天朝還是天朝,荷蘭需要讓老百姓看到荷蘭不是朝貢國。咱們各取所需,豈不美哉?”

話至於此,安東尼更加看不懂了。

劉鈺這是圖什麼?

總的來說,劉鈺在荷蘭政壇內,是毫無信譽的。

這個人,就是狡詐、卑鄙、無恥、背信棄義、仗勢欺人等這些負面詞彙的具象化解釋。

但,於此時,劉鈺說的這些話,又是荷蘭政客們最想要的結果。

雖然懵懵懂懂,可安東尼畢竟當了這麼多年大議長,亦曾在國家舞臺上縱橫捭闔,隱約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敵人支持的、我們要反對;敵人反對的,我們要支持”。

尤其是在看不透“敵人”想要幹什麼、猜不出敵人的真實目的時,這麼做往往是沒錯的。

安東尼打量着一副淡然神色的劉鈺,心裡做了一個判斷:劉鈺,是敵人嗎?

五分鐘沒有說話,仔細權衡、回想了劉鈺所做的一切,前大議長得出了一個結論:是的,劉鈺絕逼是敵人。

可是,明知道敵人可能憋着什麼壞、可能沒憋什麼好屁,敵人提出的條件卻實在是有些香。

既可以不終止對華貿易、又能讓奧蘭治派不至於出於民粹情緒不得不反中,不管是對荷蘭的整體利益,還是對安東尼所代表的大商人階層,都是有利的。

騙騙老百姓,有個交代就好。反正荷蘭離着大順那麼遠,這時候叫得歡的荷蘭民衆,有幾個能真正去大順看看真實情況?只要把握輿論,便可一直欺騙下去。

“侯爵大人,恕我直言,您的話,您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提議,都不得不讓我謹慎萬分。總感覺,這裡面藏着什麼陷阱。”

劉鈺笑道:“信不信取決於你們啊。你們可以不接受,對吧?我只是提個建議,再說你都不是大議長了——當然,你當大議長的時候,也沒什麼用,爲了稍微集權開會開一年都沒任何結果的大議長,呵呵呵呵呵——所以我這根本不是蠱惑,否則對着你蠱惑不是浪費時間嗎?”

道理確實是這樣的,可安東尼更加看不透了。他是真的不可能想到,劉鈺的最終目的是把VOC掰成買辦,這一次非要把荷蘭拖入戰爭,是借刀殺人,借法國的手,把荷蘭的“愛國派”清洗乾淨。

不考慮到劉鈺要把VOC掰成買辦,也就無法理解大順這一步步的舉動。

哪怕是後世,絕大多數人也都覺得,下南洋、打敗東印度公司,一切都解決了。後世那麼多年的教育和見識,都是這種思維,況於現在的荷蘭前大議長。

厚古薄今,是不對的。後世任何一個理工科的大學畢業生,拿到伽利略時代,若說在一些常識問題上比不上伽利略,那不是謙虛,那是對人類四百年發展的侮辱。

此時的荷蘭大議長算是荷蘭的頂尖人傑,但他沒有受過那些基礎的政治經濟學教育,野路子出身,也就根本想不通劉鈺這邊的種種舉動。他既不可能明白商業資本和工業資本的從屬關係,也不可能理解對抗性矛盾和非對抗性矛盾的轉化。

最終只剩下心懷疑慮,本能地感覺到劉鈺的建議裡有陰謀,卻有不知道陰謀到底是什麼。

沉默了許久,安東尼道:“侯爵大人,您的建議如同伊甸園的蘋果。聽上去無比誘人,但因爲我們的信仰,我們知道這種美味的果實一定隱藏着什麼危險。您就像是伊甸園的那條蛇,在一點點地引誘我們犯罪。”

“但,我們終究是人,是亞當夏娃的子孫,所以……我想我們無法拒絕那條毒蛇誘惑。”

“您的建議,我會轉達的。”

“但是,我也必須要告訴您。在您離開荷蘭之前,我們既不會允許您再開辦報刊,也不會允許你在大庭廣衆下演講。”

“我們將切斷任何您對荷蘭人民實施蠱惑的途徑。”

“請原諒,因爲您的無恥、狡詐和背信棄義,讓我們不得不防。”

劉鈺點點頭,心道老子的事都辦完了,你現在堵我的嘴,已經晚了。

“好的,我明白了。所以,你們就盡情演戲給老百姓看吧,很快我就會離開阿姆斯特丹。”

“不過,我希望前大議長閣下,能夠一同前往天朝。反正您現在必須要退出政壇了,也沒有什麼機會東山再起了,即便奧蘭治派將來讓百姓不滿意,百姓也不會再把你推上去。如果你願意去的話,我可以在船上給你留一個位子。”

既然安東尼是議會派的前領袖人物,也是大商人階層的代表,正是一個適合的溝通橋樑。

真到了大順下南洋的時候,將來與荷蘭的談判條件,還是要先和他談一談,由他來把把關。

通訊不易,劉鈺希望一個荷蘭這邊頂尖的外交人才直接去大順,直接就達成一份荷蘭這邊能接受的真正的合作條約。

失了勢的安東尼,無疑是最佳人選。

如同康不怠覺得,劉鈺根本不是大順人一樣。劉鈺當然也不是荷蘭人,思維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異,他覺得很理性、很自然的一些東西,荷蘭人未必能理解,還是需要代表着此時荷蘭思維方式的一些頂尖人才來把把關。

不是讓安東尼去籤“賣國條約”的,他沒資格。只是讓安東尼看一看,這“賣國條約”能不能通過。

這個提議,倒確實讓安東尼頗爲心動。

作爲政壇人物,他的路已經走到了盡頭。如劉鈺所說,奧蘭治派將來做的再差,民衆可能會再推選別人,卻絕對不會把他再推回去。

政壇上,他其實活得並不輕鬆。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在大議長的位子上,有時候還是要爲荷蘭的整體利益爭取一些東西的,這反而加深了他和他執政基礎的大商人、寡頭們之間的矛盾。

現在卸下了“王冠”,他不再是聯合省的大議長,而是著名商人、商人世家、東印度公司股東安東尼,反倒是可以真的爲自己的利益集團做一些事了。

這一次前往大順,似乎是個絕佳的機會,將東印度公司的問題徹底解決,即便政壇上沒有機會再起了,但若得到了自己所屬利益集團的信賴和感激,子孫後代還是有機會踏上政壇的。

當年約翰德維特,被憤怒的民衆吊死、活剮、把肉賣了吃掉。但他的外孫輩,不還是當了大議長嗎?

只要能爲自己所屬的利益集團爭取到利益,家族就會穩固。安東尼心想,自己做大議長已經太久了,久到曾爲了集權和自己的基本盤們鬧的很不愉快,現在是時候“將功補過”了。

(本章完)

第1151章 多歧路,今安在(六)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1194章 木牛流馬(一)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281章 專業行賄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1444章 歪經已成(下)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656章 光榮復辟(上)第1340章 最後的增兵第121章 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第336章 無中生有第1317章 人多聲音才大第349章 死國矣第1027章 割裂(五)第842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四)第641章 前科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10章 找茬第67章 開眼看世界的契機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694章 做給百姓看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78章 以商控蒙第185章 提前交兵權第987章 止步(下)第35章 府兵第1266章 攻防心理(一)第464章 立碑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419章 絕望第1045章 平衡第1458章 最終的鬧劇(五)第1290章 死與復仇(十一)第608章 無恥的小報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59章 四兄弟第211章 撬動的槓桿第445章 諸藩給幕府的臺階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1360章 國富論(三)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497章 急躁第263章 中法京城密約第21章 紙上談兵第348章 怕疼第880章 區別對待(上)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423章 勸說第988章 拍馬屁(上)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1283章 死與復仇(四)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374章 送禮的格局第201章 七擒七縱亦不懼第1029章 不公第60章 思維差異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882章 不得其時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40章 野心第600章 捧殺第1027章 割裂(五)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580章 同樣的荷蘭人,不同的態度第45章 冰牆第1361章 國富論(四)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1151章 多歧路,今安在(六)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579章 廢物第702章 備戰第798章 僞赤子的人設第268章 瑞典人也捲入對俄忽悠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986章 止步(上)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513章 皇帝的職業病第737章 機遇(下)第1279章 特色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55章 說服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1322章 符合現狀的上層建築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1080章 爭功(五)
第1151章 多歧路,今安在(六)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1194章 木牛流馬(一)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281章 專業行賄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1444章 歪經已成(下)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656章 光榮復辟(上)第1340章 最後的增兵第121章 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第336章 無中生有第1317章 人多聲音才大第349章 死國矣第1027章 割裂(五)第842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四)第641章 前科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10章 找茬第67章 開眼看世界的契機第311章 滿BUFF皇子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694章 做給百姓看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78章 以商控蒙第185章 提前交兵權第987章 止步(下)第35章 府兵第1266章 攻防心理(一)第464章 立碑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419章 絕望第1045章 平衡第1458章 最終的鬧劇(五)第1290章 死與復仇(十一)第608章 無恥的小報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59章 四兄弟第211章 撬動的槓桿第445章 諸藩給幕府的臺階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1360章 國富論(三)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497章 急躁第263章 中法京城密約第21章 紙上談兵第348章 怕疼第880章 區別對待(上)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423章 勸說第988章 拍馬屁(上)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1283章 死與復仇(四)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805章 從道不從君第374章 送禮的格局第201章 七擒七縱亦不懼第1029章 不公第60章 思維差異第1110章 上國心態(四)第882章 不得其時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40章 野心第600章 捧殺第1027章 割裂(五)第424章 臥薪嚐膽還是毫無骨氣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580章 同樣的荷蘭人,不同的態度第45章 冰牆第1361章 國富論(四)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1151章 多歧路,今安在(六)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579章 廢物第702章 備戰第798章 僞赤子的人設第268章 瑞典人也捲入對俄忽悠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986章 止步(上)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513章 皇帝的職業病第737章 機遇(下)第1279章 特色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55章 說服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1322章 符合現狀的上層建築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1080章 爭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