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 死與復仇(十一)

第1290章 死與復仇(十一)

這種暗示,身處此時此刻;以及過去幾十年的英法幾度戰爭;且敦刻爾克被拆了又建、建了又拆的的歷史,讓德·拉·克魯很容易就理解了大順這邊的示好和誠意。

在確信大順這邊一定會選擇把英國俘虜送回英國、對英國國內進行“戰爭親歷者傳播恐慌”的策略後,德·拉·克魯也沒再繼續爭辯。

本身,土倫艦隊就沒幾條船了。

大順這邊出了個親王,法國這邊來了個剛晉升不久的中將,本身地位就是不均等的。

既然是帝國時代,那麼彼此的王冠、皇冠總得彼此承認。法國派他來,本身就是把地中海的戰爭指揮權交到了大順手裡,德·拉·克魯也沒得爭。

於是他立刻派人,將直布羅陀獲勝的消息,傳遞迴巴黎,並且附上了大順這邊的意思。

這種事,還是交給舒瓦瑟爾公爵,或者國王的國王之友小圈子吧。

不過,德·拉·克魯還是覺得挺欣慰的:最起碼,大順在敦刻爾克問題上的態度,表明了兩邊的分歧雖然存在,但核心利益上似乎並無分歧,那便證明還可以繼續合作下去。

這件事定下來後,德·拉·克魯就去準備了。

大順這邊的高階軍官,也沒有去看清點俘虜之類的事,而是繼續在直布羅陀的石山上,看地中海的江山,心情激盪,感慨萬千。

李欗回身望了望遠處硝煙尚未散盡的戰場,忽然道:“你們還記得,第一次聽到直布羅陀、還有我剛纔談的敦刻爾克的事,是什麼時候嗎?”

大順的這些高階軍官,作爲基本上同期的同窗,幾乎給出了一個基本一致的答案。

“是在威海的時候。興國公講歐洲局勢、講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講布倫海姆之戰的時候。”

“我記得,那時候,是膛線槍的木托子彈剛研究出來的時候吧?國公在講一些戰術性的變革,講武器、科技、陣法、戰術的相互關係?”

陳青海給出了一個準確的答案,其餘人也都紛紛點頭,道:“是的,就是這次。”

那一次,李欗當然也在。

回憶起來,衆人回頭看看戰場,紛紛吐出一口氣,似乎在紀念着一個時代的逝去。

既是他們曾經一起在威海訓練的年輕時候的日子,自己的青春時代。

也是看到戰場上這一幕,想到了當初劉鈺關於“時代在不斷變化”的那番話,雖然只是戰術意義上的“時代在變”,可與當初的那番話對應一下,卻能深刻地感受到時代的變遷。

當時在威海。

劉鈺只是在拿到研製出來的木托子彈膛線槍後,轉述了一下恩格斯對布倫海姆之戰的評價——畢竟,那是個能負責編寫大百科全書上的軍事條目的強人,老恩的評價,自是相當到位的。

【這次會戰從戰術觀點來看具有特殊的意義。】

【它極其清楚地說明了當時的戰術同現代戰術之間的巨大差別。同一種情況,即兩翼前有兩個居民點,這在今天會被認爲是防禦陣地的最有利的條件之一,而對於十八世紀的軍隊卻成了失敗的原因。】

【在當時,步兵完全不適於進行具有明顯的非正規性質的散兵戰,而在今天,散兵戰卻能使精銳部隊防守的磚石房屋居民點成爲幾乎不可攻克的。】

言簡意賅地描述了散兵戰術、線列戰術,在面對相同的戰場、相同的環境下,完全不同的情況。

大順在直布羅陀的這一仗,實際上也算是對恩格斯這番評價的實體展示:

線列兵時代,和散兵時代,其防禦戰術、防禦體系、壕溝戰術,是有代差的。

大順的散兵,少量的散兵,在壕溝、環形工事、磚石據點防禦中,頂住了以線列戰術攻擊的數倍英軍。

直布羅陀之戰,從雙方傷亡來看,並不算一場大戰。

但東西方的戰術體系,在此交匯,真正經歷過這場戰爭的人,包括已經自殺的約翰·莫當特,都已經看出來了一些問題。

舊時代,或者說,純粹的線列橫隊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棱堡時代,也已經快要結束了。

時代在變,一場新的戰術變革,即將拉開,誰跟不上,誰就會失敗。

開花彈、散兵、以及作爲過渡的縱隊衝擊戰術、壕溝防禦的兵力梯次配置、膛線槍的比例增加……等等這些,即便還做不到立刻讓戰術體系重寫。

但至少,新時代的曙光已經浮現。

防禦一方的約翰·莫當特,臨死之前,寫給倫敦的建言,寫到了時代變了。

而進攻一方的大順軍官們,作爲勝利者,也切身體會了一把時代的變化。

方陣在開花彈前不堪一擊。

線列進攻在散兵戰術面前損失慘重。

沒有蓋頂的棱堡,密集的線列兵戰術、距離被徹底淘汰,只剩下一種能承受更高膛壓的炮管、和一種更爲安全的引信,以及一種更爲便宜的拉膛線的機器。

在這一戰之前,“我們和歐洲真正的軍事強國,到底孰強孰弱、大順的戰術體系是否是正確的”,這樣的疑問,一直縈繞在大順的這些高階軍官的頭頂。

南洋之戰,打的是衰落的荷蘭,而且基本沒有啥像樣的戰鬥。

印度之戰,那純是以多欺少,拉出去一萬五六千的大軍、將近十倍的火炮。

直到直布羅陀之戰,算是和英軍的常備軍交手,結果就是不管是進攻方還是防禦方,都得出了結論:戰術體系,恐怕又要發生一次變化。

一衆軍官們感嘆於時代變化的太快。

這種感覺很微妙,並不是說鬆蘇開始冒出煤煙和蒸汽的那種。

他們作爲軍人,站在軍事的角度上,也能深刻體會到這種飛速的變化。

他們小時候,大順的軍事體系、戰術體系,是什麼樣的,他們當然知曉。因爲他們不是達官顯貴之子,就是良家子體系的世兵。

等着軍改開始,大順開始裝備燧發槍和刺刀,開始整合炮兵,以炮兵、方陣、線列、齊射,來決勝。

從阿爾泰山,打到日本,再打到南洋。

然後,不過短短十幾年,膛線槍木托子彈、散兵和騎炮配合反騎兵、散兵加縱隊衝鋒、開花彈、虎蹲炮復興、防禦戰壕溝批次部署兵力等等新的戰術,又開始推廣。

這些人對於“時代在不斷變化,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存、逆之者亡”的認識,應該說,以一種不得不的形式,不斷加深強化。

僅僅從戰術上,他們已經送走了兩個時代。

聯想到此時大順國內發生的種種變化,難免不會讓他們生出諸多的感嘆。

當“變化”本身不再叫人感覺到“不適應”的時候,那麼,怎麼變化,變成什麼樣,也就逐漸叫人不會覺得有什麼“理所當然不對”的理所當然感。

雖然他們感觸變化的方式,只是通過戰爭。

但關鍵是他們潛移默化接受的三觀,使得他們對於“變”的認知,是一種非常彆扭的認知,建立起了一種在這個時代看起來非常奇葩的認知方式:一定是因爲甲的改變,所以乙才變成了這個樣子;乙變成了這個樣子,本質上是甲發生了變化。

比如,戰術的改變,是因爲武器的變化。

武器發生了變化,而戰術不變,就會遇到排着隊列陣,衝擊膛線槍和開花彈防禦陣地的場景,就會引發慘敗。

這種認知,狹隘的去看,倒是問題不大,狹隘的看就是軍改而已,

但對於大順而言,真正的大問題,是這一整批廣義新學派系的人,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非常嚴重的三觀影響:什麼是基礎、什麼是上層建築或者叫表象。基礎變了,上層建築就要變,否則就要塌。

從各種各樣的事情中,破除了各種各樣的神聖性。

軍官們從戰術變革中,破除了過去的許多神聖性,把戰術變爲一種無趣的學問,與武器、士氣、軍餉等等一一對應的無趣的學問。不再有什麼是不可變、不可改、不可易的。

商人們從貿易變革中,破除了過去的許多神聖性,把出海遠航變爲了一種無趣的學問,與風向、經緯、洋流、太陽、地球、時間等一一對應的無趣的學問。不再有什麼是不可更改的,從神明到口口相傳的禁忌,種種被賦予神聖的東西都被砸碎了。

甚至一些官員,在鬆蘇的改革中,也破除了過去的許多神聖性,把徵稅發展變爲了一種無趣的學問,與利息、利率、土地收益、兼併傾向、白銀買地還是幹工商取決於回報、溺嬰和紡織業之關係等一一對應的無趣的、沒有道德的、沒有人味兒的學問——比如鬆蘇溺嬰問題的改變,靠的是紡織業發展,和殘酷無比的“包身工”、“靈巧手指的童工”和“女人上工的工資由父母或者公婆代領一半”等和沒有進行文化的革命下的封建倫理和封建道德現實對應的極端黑暗政策。

這種潛移默化的改變,無非是這些軍官們感觸最深而已。

這批大順海陸軍體系內都算是高階軍官的軍官,自然不會因爲一場三五千人規模的戰鬥,就大發感慨。

但這場戰鬥背後的時代變遷,讓他們感慨莫名。

也正是許多年前,關於膛線槍問題所引發的散兵戰術、線列戰術、縱隊衝鋒過度等戰術問題的那場討論,使得此時的李欗,知道了敦刻爾克這個法國的傷疤,知道了法國的一些情況。

並且在共情之後,提出了這麼一個向法國示好、維繫同盟關係和互相信任的提議。

感嘆與追憶之後,李欗點了陳青海的名字,說道:“此番去倫敦,外交那邊由齊國公家裡的田平,他當初就被送到了英國做公使,對這邊熟悉,也算是國公早年幫忙給他鋪了個建功立業的路。當初誰想着最終最風光、最能建功的大使是去英國,而不是去羅剎、法國?”

“軍隊這邊,既是去震懾的,也是要鎮得住場子,你帶隊過去吧。我估計,法國那邊,至少也得派個有爵位的。咱們這邊的人,級別也得能鎮得住,有些東西纔是。也算是看看英國那邊的海軍,我們在這邊打仗交手的時候,你還在好望角,我估計多半是打不起來大海戰了,伱也正好去看看。”

(本章完)

第139章 考察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615章 政變加盟第1107章 上國心態(一)第384章 逼迫第14章 江湖第647章 恍然大悟也晚了第664章 分贓大會(一)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1288章 死與復仇(九)第202章 評書梆子學歷史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77章 入吾彀中第1088章 工業革命(一)第1307章 死與復仇(二八)第128章 得分點和槽點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258章 陸軍換海軍第16章 震動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928章 戰前輿論準備(下)第1280章 死與復仇(一)第60章 思維差異第627章 推測的結果第956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二)第1232章 開戰(十一)第256章 優劣第1316章 膽大才能發財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1151章 多歧路,今安在(六)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338章 下心毒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579章 廢物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984章 決勝千里之外(七)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979章 決勝千里之外(二)第338章 下心毒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756章 表演戰(六)第846章 雙贏(上)第168章 當初的戲言第764章 荷蘭災難年(四)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389章 戰前就分贓第808章 閹黨(中)第349章 死國矣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34章 買賣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1156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一)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三)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201章 七擒七縱亦不懼第1441章 分歧(七)第1443章 歪經已成(中)第510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86章 外交訛詐第1127章 自身定位(下)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903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四)第269章 俄國需要一位明君第26章 鍍金第69章 奇怪的要求第222章 爛傷疤不可揭第645章 難得的互信第375章 可笑狂言第635章 集齊七美德的劉鈺第972章 割袍(下)第1497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五)第636章 雞肋第54章 全員賭棍第250章 欺瞞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1499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七)第1028章 割裂(六)第14章 江湖第390章 清華園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217章 國雖大,好戰必亡第829章 海牙慘案(六)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690章 錫蘭的雙重屬性第834章 同病相憐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11章 生活和信仰第1347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七)第410章 白馬是馬第765章 荷蘭災難年(五)第726章 昨日投名狀 今日罪名簿
第139章 考察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615章 政變加盟第1107章 上國心態(一)第384章 逼迫第14章 江湖第647章 恍然大悟也晚了第664章 分贓大會(一)第1314章 逼着商人賺錢(中)第1288章 死與復仇(九)第202章 評書梆子學歷史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77章 入吾彀中第1088章 工業革命(一)第1307章 死與復仇(二八)第128章 得分點和槽點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258章 陸軍換海軍第16章 震動第843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五)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928章 戰前輿論準備(下)第1280章 死與復仇(一)第60章 思維差異第627章 推測的結果第956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二)第1232章 開戰(十一)第256章 優劣第1316章 膽大才能發財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1151章 多歧路,今安在(六)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338章 下心毒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579章 廢物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984章 決勝千里之外(七)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979章 決勝千里之外(二)第338章 下心毒第815章 大事成矣(二)第756章 表演戰(六)第846章 雙贏(上)第168章 當初的戲言第764章 荷蘭災難年(四)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389章 戰前就分贓第808章 閹黨(中)第349章 死國矣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34章 買賣第1068章 惡龍殘影(三)第1156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一)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三)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201章 七擒七縱亦不懼第1441章 分歧(七)第1443章 歪經已成(中)第510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86章 外交訛詐第1127章 自身定位(下)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903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四)第269章 俄國需要一位明君第26章 鍍金第69章 奇怪的要求第222章 爛傷疤不可揭第645章 難得的互信第375章 可笑狂言第635章 集齊七美德的劉鈺第972章 割袍(下)第1497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五)第636章 雞肋第54章 全員賭棍第250章 欺瞞第144章 先賣後奏,皇權特許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1499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七)第1028章 割裂(六)第14章 江湖第390章 清華園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217章 國雖大,好戰必亡第829章 海牙慘案(六)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690章 錫蘭的雙重屬性第834章 同病相憐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11章 生活和信仰第1347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七)第410章 白馬是馬第765章 荷蘭災難年(五)第726章 昨日投名狀 今日罪名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