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

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

天色漸漸晚了,一行從未見過火山的人,慢慢從火山上下來。

山腳下的營寨裡,一面猩紅色的大旗,迎風飄蕩。

替天行道四個大字,若隱若現。

即便再沒文化,也知道水滸裡那面大旗是杏黃色的。

然而起義軍裡的成分過於複雜,核心人員多半還是朝廷的“臥底”,誰也不敢用杏黃色。

倒是黃班等人,眼中的朝廷約等於老家福建勾結陷害他們家的官紳,根本不想鳥皇帝。

但拗不過那些朝廷的“臥底”,或者連懷觀這種鐵了心想招安的人,最終還是沒掛杏黃色的旗。

狄青的故事,體制內的人,尤其是軍官,多少都是知道的。當年開封大火,狄青穿着綠衣服指揮人救火,就因爲綠色褪色而發黃,被認爲是要“黃袍加身”。

別看牛二這些軍官在山頂豪情萬丈,伏擊荷蘭追兵、指點江山、臧否人物,那是因爲這裡是王化之外,自然春風化龍。

可一旦要是牽扯到朝廷,一個個慫的立馬像是一條狗一般。

在爪哇可以呼風喚雨,自認撒豆成兵。可若是在朝中,算個屁呢?樞密院那羣參謀,一個個六七品、五六品的小官,芝麻綠豆而已。況且這幾年海軍和樞密院風頭太盛,多少雙眼睛盯着呢。

猩紅色的替天行道的大旗依舊飄蕩着,旗幟外已經搭建起了簡單的防禦工事,四百多名遴選出的華人或者是布吉斯人奴隸、亦或是爪哇奴工,正在那用木棍訓練隊列。

沒有登火山而小爪哇的那些軍官,一整天都在這裡操練這羣人。

之前伏擊小勝,可也就只是小勝而已。在那種情況下肉搏,這些毫無組織、缺乏訓練的人,依舊不少人死在了荷蘭人的刺刀下。

原本那些想着都是一個肩膀扛個腦袋、荷蘭人不過是多幾條槍、使使勁兒就能打下巴達維亞的人,經此一戰後也都老實了,明白了和正規軍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黃班等人看到牛二這批人遊山下來,忙趕過去相迎,只是心裡的疑惑更大了。

這羣人……若說有本事,可真的有本事。

可若說他們是草莽英雄,那還真就不是。

掛杏黃色的大旗,不敢掛;起諸如三十六天罡之類的名號,不敢取。

看起來一個個豪情萬丈,可總覺得他們一個個又像是被人套着緊箍咒的孫悟空一般,有千般法術、萬般本事,卻再不敢鬧天宮了,說不出的彆扭。

這一次伏擊成功後,黃班再一次提及了他之前希望轉戰東北邊、靠近北側海岸、華人較多地區的想法。

黃班頭上沒有緊箍咒,是個真正的漢子。

講義氣、講情分、講樸素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他還是希望拯救更多的華人兄弟,也就是出兵攻打井裡汶、三寶壟等地,解救那些在香料種植丘和糖廠裡做奴工的華人兄弟,而不是蹲在這種很少見到華人的地方。

可從牛二等人的動作看,這是壓根不準備走了,而是要在這裡長久駐紮,要搞高築牆、緩稱王那一套,竟是開始涉足鄉村法令了,顯然是準備將周邊的村落都控制在手裡。

兩邊反荷是一條心,但怎麼反、將來往哪打,並非一條心。

加之伏擊一戰雖勝,可己方這邊傷亡不小,黃班從一開始壯志雄心覺得使使勁攻下巴達維亞、至少攻下勿加泗不成問題;變爲了現在覺得與荷蘭正規軍的差距實在是大,這裡距離巴達維亞太近,若以大軍進剿,恐難支持。

迎過去後,就在替天行道的大旗之下,小聲道:“牛二兄弟,其實要我說,咱們不能在這裡久留。還是要往北、往東去。去淡目、泗水、井裡汶、三寶壟等地。那裡我的弟兄也多,不少人都是些血性漢子。只要咱們一去,他們必會跟着咱們走。”

“若能與荷蘭人打個平手,咱們就在那自立。若真的打不過荷蘭人,也有退路。”

“真要不行,就找人找關係,找布吉斯人的海盜,給他們錢,讓他們把咱們弟兄送到婆羅洲。”

“故事裡,人家混江龍李俊也是在婆羅洲海外稱王,咱們如何不能?那婆羅洲裡,也有不少咱們漢人弟兄,在那邊挖金子、開礦,那邊也不是荷蘭人的地盤,牛兄弟手底下的兄弟又有本事,大家日後執鞭隨蹬,一起幹一番大事業。”

這時候蘭芳公司還未成立,但華人已經在婆羅洲有了一些勢力。

一部分是轉型的海盜,搶劫種地兩不誤;有的是在那挖金子的,靠着和當地酋長搞好關係,弄了個類似於“租借地”的地方;有的則是種鴉片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早就已經開始小規模走私阿片了,甚至在巴達維亞還有專門的稅種。

歷史上,雍正七年,雍正就下達了《興販鴉片及開設煙館之條例》,以及《申禁售賣鴉片及開設煙寮上諭》。

令曰:興販鴉片煙照收買違禁物例,枷號一個月,發邊衛充軍。若私開鴉片煙館,引誘良家子弟者,照邪教惑衆律擬監候,爲從杖一百,流三千里。船戶,地保,鄰右人等俱杖一百,徒二年……

當時英國還無力染指中國,畢竟印度還沒站穩腳,倒是還在公司內部特意警告,禁止往中國的商船上攜帶這東西。

等到工業革命一完成、印度站穩了,英國立刻不但廢除了自己家的各種鎖國令,更是根本不管鴉片禁令了,實力變了,說話只當放屁。

荷蘭人倒是不管這個,反正他們已經在東南亞站穩了腳跟,可以通過華人海商做中間人走私。

歷史上最早的阿片大宗交易單據,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用來抵賬的,放在此時也在十多年前了。

這時候的阿片,還是一種特效的藥物。絕大多數窮人看不起病、看得起的病的遇到的也多半是庸醫,而阿片此時確實是神藥。肚子疼、牙疼、勞作導致的關節疼,吃上一點點就能“好”。雖然只是壓制了疼,病一點都沒好,但在這個加上嬰兒夭折等人均壽命35的時代,還是很快流行了起來。

婆羅洲的一些人也是幹這個起家的,包括後世稱爲蘭芳共和國的蘭芳,當年也大量的種植鴉片往廣東賣,其中阿片產量的一半,就足夠數萬華人的人頭稅交給荷蘭。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荷蘭蘇丹收異教徒的丁稅,不交也真不成,誰叫朝廷廢物無力下南洋呢。

當然,他們的主業是挖金子的,一羣礦工,在周邊亦算是相當能打的。礦工嘛,又是金礦,不能打的話早就被別人搶走了。

原本歷史上,二三十年後,天地會在婆羅洲種大米、種甘蔗,壟斷大米高價售賣給礦井,結果各礦井聯合起事,暴打天地會。

實踐證明,天然組織力的基礎下,種地的,真的幹不過下井的礦工。

牛二等人好說也是在文登、棲霞等地的金礦“見識過”的,深知金礦區的礦工是何等水平。

黃班的意思,牛二也是聽明白了。

這裡距離巴達維亞太近,又是窮鄉僻壤,而且華人又少。

但如果轉戰婆羅洲,憑他們這些人的本事、手段,如何不能把當地的金礦都搶到手?

而且礦工又能打,在南洋也算是出了名的,道上混的、草莽中的人物哪個不知?沒有九分膽氣,誰敢去挖金子?

誰挖金子不是爲了藏私帶出來,抓着就死,老闆知道、礦工也清楚,心知肚明,各憑手段,沒本事且怕死就老老實實幹活、有本事且不怕死就九死一生把金子偷出來。

起義者裡面有幾個有諢號的“頭領”級人物,第一桶金都是那麼來的。黃班和他們更熟悉一些,故而始終覺得要向東北邊轉戰。

贏了站穩腳跟,若是來敗了還能讓海盜幫忙送過海峽,轉戰婆羅洲。布吉斯人海盜還算講信譽,這邊海上荷蘭人也需禮讓他們幾分,海盜也是收錢就辦事的。

黃班並不知道朝廷肯定會出兵的消息,所以他的策略其實是對的。

尤其是與荷蘭人真刀真槍地打了一場之後,有點害怕荷蘭人的戰鬥力,或者說害怕正規軍的戰鬥力。

向北,那裡華人更多,很多華人日子過得比這裡村社的人苦的多,基礎也更好。如果能擋住荷蘭人,就可以在東北邊割據。如果不能,就渡海去婆羅洲,遠離荷蘭人。

很久很久之前的西方的故事裡,同樣有奴隸反抗、有火山聚義。而如果當初海盜守諾把那羣人送去了西西里,也未必就不能海外立國、自成王業。

只是,牛二等人的夢想,並不是海外立國,自成王業。

不是因爲他們對皇帝多忠誠,而是因爲他們知道,大順的軍事力量是什麼水平,甚至是從無到有目睹着大順的新陸軍和海軍建起來的,對劉鈺也充滿了敬畏和恐懼。

很清楚,自立稱王是不會有好下場的,尤其是朝廷確定會下南洋的情況下。

二十幾個人都是朝廷的人,豈能一心?

牛二深知自己身上的種種矛盾。

早他就感慨過,離開了龐大的帝國的體制,從無到有,他們只是原本帝國體制裡的一塊磚,離開了舊帝國的體制,太難了。

沒有朝廷的支持,在這裡站穩腳跟都難;沒有朝廷將來送槍送炮,更不可能成事。又怎麼可能真的自立稱王?那是活得不耐煩了?

就算有這心思,也是往美洲跑,而不是在威海海軍的炮艦可至的範圍之內。劉鈺不點頭,海軍出身的誰敢自立?

牛二心道,若是自立爲王,那不是給鷹娑伯上眼藥?

就算爲了證明對天子的忠誠、證明海軍可控、證明海軍應該繼續發展而不是因噎廢食,鷹娑伯也必要親率大軍剿滅海軍的“叛徒”,我牛二雖自認有些本事,卻也知道自己的斤兩,如何敢與之對壘?

若是將來鷹娑伯不在了,換了別人,我倒是可以考慮考慮……

或者,朝廷真的不下南洋了,把我們當棄子了,到時候再琢磨自立稱王,那也不遲。

想到這,他還是苦心勸黃班道:“黃兄,論打仗的本事,我自認還有些。無論如何,東北邊是死路。沒有海軍,荷蘭人可以輕而易舉地玩出多點開花、齊頭並進、登陸以多打少、固守待援等等花活戰術。”

“你眼裡,那裡華人更苦更多,是利處。可我眼裡,那裡靠海、荷蘭人經營多年、方便運兵,都是弊端。”

“咱們不是說好了嗎?先在這穩幾年,將來荷蘭人大軍來圍剿,若能任其幾路來我只一路打,破其一路,咱們就無憂了;若不能,沉其大軍圍剿,咱們跳到外面,那時候再往東北邊也不遲。黃兄可信得過我們兄弟的本事?”

這一點,黃班倒是絕對信服,也知道有些事若是別人願意說自會說、不願意說的問了也不會說,故而如今根本也不問他們這些人到底是幹什麼的。

只說本事的話,自是信服的,於是點點頭。

“誰不信服?”

“那就是了。我等自有本事練兵。這裡火山連片,多是山區,荷蘭人想要攻進來也不那麼容易。此事,短時間內咱們就不要再議了。我看,現在還是先練兵、屯糧、行義,方是正事。”

黃班知道如今打仗還要靠這羣人,也是沒辦法,只好順應道:“好吧。兄弟我也沒別的意思,只是想着弟兄們的將來。”

說罷,看着那些被挑選出的四百多人,正在拿着棍子練習隊列,心想這裡距離巴達維亞這麼近,替天行道的大旗,還能飄多久?

連四百條槍都配不齊,真的打得過訓練有素、到時候增兵數千圍剿的荷蘭人?

牛二這邊的人,看着這些拿着棍子練習隊列的人,卻感到莫名的親切,彷彿回到了十年前的威海。

那時候沒買到法國槍的時候,也是拿着木棍子練隊列的,之後不也一樣打過阿爾泰山、飲馬伊塞克湖嗎?

況且,核心人員雖是不多,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不少人都是軍校生,各有本事手段。

雖都是劉鈺嘴裡說的三四五流的人物,但對付對付這裡村社的七八流都算不上村長、社長,還不是手到擒來。就算那瓦爾克尼爾總督,在他們看來也就是個三五流的人物,若背後沒有一個上億資金的公司,一樣白手起家,他算個屁啊?

不少人也參與過當初文登州的永佃、查田、統計等活動,內政這邊雖差了些鍛鍊,可打死那些村社社長,管轄村落還是沒有問題的。

仰頭看看替天行道的大旗,心道這裡大有可爲。只要……朝廷再送一批槍炮。

打慣了炮兵壓制的仗,沒有炮,他們心裡還真沒底。

(本章完)

第714章 歸義軍(上)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1113章 上國心態(七)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263章 中法京城密約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420章 奇襲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227章 超脫低級趣味?第1261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七)第95章 任俠士第1001章 缺陷第33章 邊軍第46章 哈士奇第1096章 工業革命(九)第216章 軍改構想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1131章 新的天下(下)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177章 機遇期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34章 買賣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707章 海戰(五)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509章 回報率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187章 開戰第1321章 熟人社會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571章 逆轉外交第609章 最後的集權嘗試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598章 奇葩的時代第537章 同一個故事,不同的解讀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1372章 裡病外治(八)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662章 廢丞相 設內閣第257章 暗示中荷矛盾第306章 你順也配碰瓷漢武?第763章 荷蘭災難年(三)第1074章 惡龍殘影(九)第159章 長期合作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652章 你只是枚棋子(五)第325章 迎天使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1466章 最後的鬧劇(十三)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533章 荷蘭人也會以史爲鑑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1108章 上國心態(二)第466章 爲何要抑商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358章 實封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1131章 新的天下(下)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18章 歸化第456章 你想嘗膽,卻沒人演夫差第1013章 唯一手段第1111章 上國心態(五)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1114章 上國心態(八)第474章 屎裡摻飯第456章 你想嘗膽,卻沒人演夫差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1007章 皇權的超然第731章 毫無組織第586章 中轉港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148章 魚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396章 權輕而言重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396章 權輕而言重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1162章 備戰(一)第66章 認可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250章 欺瞞第1275章 攻防心理(十)
第714章 歸義軍(上)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第803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中)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1113章 上國心態(七)第830章 海牙慘案(七)第263章 中法京城密約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420章 奇襲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1063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七)第227章 超脫低級趣味?第1261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七)第95章 任俠士第1001章 缺陷第33章 邊軍第46章 哈士奇第1096章 工業革命(九)第216章 軍改構想第1409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1131章 新的天下(下)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177章 機遇期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34章 買賣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707章 海戰(五)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509章 回報率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187章 開戰第1321章 熟人社會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571章 逆轉外交第609章 最後的集權嘗試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598章 奇葩的時代第537章 同一個故事,不同的解讀第1349章 三角貿易(中)第1372章 裡病外治(八)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662章 廢丞相 設內閣第257章 暗示中荷矛盾第306章 你順也配碰瓷漢武?第763章 荷蘭災難年(三)第1074章 惡龍殘影(九)第159章 長期合作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652章 你只是枚棋子(五)第325章 迎天使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1466章 最後的鬧劇(十三)第1514章 終章 九三年(卅二)第533章 荷蘭人也會以史爲鑑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1108章 上國心態(二)第466章 爲何要抑商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358章 實封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1131章 新的天下(下)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18章 歸化第456章 你想嘗膽,卻沒人演夫差第1013章 唯一手段第1111章 上國心態(五)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1114章 上國心態(八)第474章 屎裡摻飯第456章 你想嘗膽,卻沒人演夫差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1007章 皇權的超然第731章 毫無組織第586章 中轉港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148章 魚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396章 權輕而言重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396章 權輕而言重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1162章 備戰(一)第66章 認可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250章 欺瞞第1275章 攻防心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