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任俠士

第95章 任俠士

還沒看清這位康先生長得什麼模樣,劉鈺先嗅到了一股酒氣。

他是信自己老爹看人的眼光的,既說可靠又有才情,那自己就不要做爽文裡的配角:先是一副不屑的神情,再被這位康先生露出本事驚住了。

待看清楚了這位康先生的模樣,劉鈺也是暗暗讚了一句,心想若是模樣不周正,怕是也混不到府裡當個清客。

瞟了幾眼康先生的鬍鬚,下意識地摸了一下自己毛絨絨的下巴,心想入鄉隨俗吧。

既是古人以蓄鬚爲美,自己又穿着勳衛錦服、挎着繡春刀,那以後也別天天刮鬍子了……免得看起來倒像是東廠公公。

兩人見面的地方,是在劉鈺自己的院子。不是府內共用大門的那個,而是開了小門的那個。

見禮之後,劉鈺先道:“康先生這酒可盡興否?若不盡興,正巧我舅母送了些西洋酒過來,不妨一起品品,坐而論道,如何?”

康不怠一聽這話,便知有事,而且可能還是大事。他之前也常見劉鈺,也知道年前劉鈺搞飛天球搞得滿城轟動的事,又知劉鈺在北邊拼過命,心中也是佩服的。

見劉鈺行事如此,他本就灑脫之人,心道我若唯唯諾諾,倒是叫你小覷了。

“三公子既有美酒,又有論道之心,以道佐酒,實乃快事。”

這院落裡也無他人,就一個心腹的饅頭,雖已脫了奴僕身份,卻還跟在劉鈺身邊做事。

便叫饅頭去取了母親叫人送來的西洋酒,取來兩個玻璃杯,叫內廚準備送一些佐酒的鴨掌、浸梅之類的小菜。

康不怠雖說在國公府裡當了數年清客,也見識過一些新奇玩意兒,可這西洋酒卻還是第一次品嚐。

搖晃了一下玻璃杯,笑道:“古人云,葡萄美酒夜光杯。這酒非是葡萄酒,卻也呈琥珀之色。略品一下,竟有一些煙燻滋味。入口不綿,缺了幾分中庸之道。”

劉鈺前世也沒怎麼喝過洋酒,檔次不夠,白牛二灌大的,也品不出什麼滋味。

於是也不附庸風雅,藉着康不怠的話頭道:“先生這詩,我也會背。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此番北去,真真見到了硝煙刀劍,方能品出唐邊塞詩三味啊。”

康不怠也不知劉鈺到底找自己幹什麼,知道現在還是試探階段。

但見劉鈺“禮賢下士”的做派,便知此事不小。

謀反什麼的,倒不至於。

既不謀反,那事越大越好,自己賺的也多。想着但凡做大事的,都要看看是否“志同道合”,哪怕做不到,也要做到“氣度相近”。

有這番心思,康不怠也藉機試探着笑道:“三公子既品出了邊塞詩三味,我倒有番見解,與三公子交流。”

“哦?願聞其詳。”

“或有人言,詩詞小道也。依我看,詩詞風氣,卻和國勢息息相關。三公子既喜邊塞詩,也就不難發現,唐之邊塞詩,其意其味,多有幾分‘征夫淚、閨怨念’。”

說到這,康不怠拿着筷子,輕敲了幾下玻璃杯以作節拍,啓口唱道:“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後。少婦城南欲斷腸,徵人薊北空回首。邊庭飄颻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一夜傳刁斗。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

他有唱曲的底子,這一首燕歌行,以箸爲拍,並無琵琶催淚,卻仍唱出了那股子滋味。

收起了筷子,康不怠又做長嘆狀,悠然吟誦道:“及至宋,范文正公伐西夏,於是乃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隨後猛一拍桌子,做高漸離之慨。

“靖康後,便只剩下‘壯志飢餐胡虜肉、河洛腥羶無際’。”

“唐之軍詩邊塞,聞之墮淚。及至范文正公征伐西夏日日得勝,也還有燕然未勒歸無計。等到靖康之後,軍詩便只剩下怒髮衝冠了。壯則壯哉,卻比唐之邊塞更墮淚。”

“唐邊塞悲、宋軍旅憤。”

“我是寧可征夫哭、閨怨念,也不想再有做怒髮衝冠詞的時候。不過,這話我也是站着說話不腰疼,反正戍邊也用不到我去。”

說完哈哈一笑,劉鈺也被他逗笑了,心道你說的倒是實誠,還真用不到你去。

笑過之後,康不怠長嘆一口氣道:“唯有拓土萬里,方有邊塞怨詩。若是夷狄就在家門口,則多半壯志滿懷,死不瞑目呼過河。勝者,方有資格反思窮兵黷武;敗者,只恨不能一腔碧血灑出個窮兵黷武。三公子以爲如何?”

他知道劉鈺在北邊打仗的事,也知道劉鈺如今已有上輕車都尉的勳,便想着可能劉鈺是想找個幕僚?日後出征時候,做個心腹?

這樣想着,便撿着他認爲劉鈺想聽的說。

不過雖是有心爲之,非是一時感念,但若肚子裡沒有這般想法,縱有這等機會也難想出這番言辭。

劉鈺也確實被康不怠的才情驚住了,萬萬想不到他竟能思慮到這一步,尤其那句“勝者,方有資格反思窮兵黷武;敗者,只恨不能一腔碧血灑出個窮兵黷武”,實在是說到了點子上。

只是壯懷是有了,卻不知這人對天下的理解,到底是囿於九州?還是略知天下之大?

“先生大才!實在受教,當真是醍醐灌頂之言。先生應知我學西學,卻不知先生可知當今寰宇幾何?”

“略知。也虧於寄身於國公府中,也曾和一些懂西學的人交流過。知世界之大,赤縣不過九一。海外另有法蘭西、和蘭、英圭黎、西班牙等國。”

“先生可知地球是圓的?”

“略知。是故有月食、日食。”

“先生可知若是圓的,爲何下面的人掉不下去?”

“略知。若磁石爾,人,是被吸在地球上的。”

“先生對西洋事物所知幾何?”

“略知。也曾在酒後學過幾日西洋樂器,玩過幾日吉他,不過所會曲譜不多,就會一曲《看守牛變奏曲》;前朝徐光啓所譯的《幾何原本》,也曾看過,能解幾道題目。”

“先生想必也通國朝史籍?”

說到這,康不怠終於不再謙虛地說“略知”了,而是笑道:“公子不知,我當年是準備考策論舉人的。不能說知之甚深,但應不算差。至於諸子百家,也曾渾淪吞棗。”

劉鈺連連點頭,心道父親的眼光還真不錯,這人,是個人才。

前幾句略知,應該也不是謙虛,而是的確就真的是略知——大約像是前世小學生的常識水平?

料想應該也是在國公府中當清客久了,自己又自小學西學,國公府內出入的人五花八門,眼界既開,常識也就越豐富。

劉鈺是自信自己對此時外部世界的瞭解的,不需要一個對外部世界略知的人,告訴自己外面的世界到底什麼樣。

但自己要寫的策論,如果是一個對外部世界一無所知的人,就算自己講的口乾舌燥,那也未必能說清楚。

都說對詩詞的理解,多半是人的內心寫照。這人對唐宋邊塞詩、軍旅詞的瞭解,能有那樣的心思,也足見這不是一個怯懦退縮之人。

況且父親對他的評價是“有任俠氣”,這樣的人才,正是自己所需要的。

自己“禮賢下士”的態度也做了,剩下的就是“以誠相待”了。

輕咳一聲,給饅頭使了個眼色,饅頭便自行退了出去,關上了門。

康不怠也放下了把玩的酒杯。

不等劉鈺先開口,他先開了口。

“公子雖然平日見過我,但恐怕也不記得我是誰。府中清客多矣,實屬正常。都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但想必三公子也等不到日久。公子可知我平日好賭?”

之前劉鈺已經聽老爹說過,笑道:“略有耳聞。”

康不怠亦笑道:“我好賭,在賭坊有個諢號,叫康不貸。非學而不怠的不怠,而是不貸銀錢的不貸。我從未在賭桌上貸過一文錢,哪怕明日國公府便要發一些清客茶錢。”

只是一句話,便說明白了自己的性格,劉鈺心想這倒是個人物。

他雖不是賭棍,卻知道人上了賭桌是什麼模樣。此人既能有“不貸”之名,可見這人是個極有分寸的人。

終日飲酒,心卻從未醉過。

又有父親認爲此人“任俠氣、可靠”,劉鈺再不相疑,重重行了一禮道:“既如此,實不相瞞,我有一事相請、一事相問。”

“公子既能折尊陪我共飲,即便作態,這禮我也記下了,況且論跡不論心。公子何所請?”

“所想請者,想請先生爲我做幾篇策論。我出立意,實不相瞞,我文辭枯槁,辭文無味。想借先生的手,妙筆生花。”

康不怠聞言大笑道:“原來就是這點事?公子實在多慮了。國公府的清客,嘴若不嚴,如何能在府中七八年?況且,我所求者,不過快意二字。何必給自己下半輩子找不痛快?天下粗腿頗多,然則翼國公這條粗腿,天下前十。原本想用‘三杯吐然諾’之語,可一想實在覺得這事還用不到這句話。”

劉鈺也大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拜託先生了。至於所想問者,想問問先生,想不想親身去寫幾首邊塞詩?”

(本章完)

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順便平第475章 守土官長第484章 也就那麼回事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793章 憧憬(上)第952章 交出主動權第672章 伐韓?伐蜀?(下)第935章 綁定(上)第1506章 終章 九三年(廿四)第1041章 國運(上)第280章 隱忍勝於現在就反抗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592章 海上馬車伕的遺產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368章 我是誰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後的守望第622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三)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1173章 備戰(十二)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509章 回報率第1089章 工業革命(二)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1015章 虎兕出於柙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第1207章 守成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416章 和談無膽 戰勝無望第810章 聖君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677章 科學院(下)第320章 榮譽第679章 北方的最後一件事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第220章 雙簧保底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1422章 事已畢(下)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54章 全員賭棍第578章 信了個寂寞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第1213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下)第45章 冰牆第1059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三)第151章 資敵以糧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371章 反將一軍第266章 開源節流 與民爭利第265章 反對一口通商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993章 直鉤第1215章 輪臺之思(二)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47章 先把地圈起來第328章 問罪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751章 表演戰(一)第1089章 工業革命(二)第328章 問罪第1076章 爭功(一)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89章 條約第1107章 上國心態(一)第1291章 死與復仇(十二)第552章 理想國第1030章 氛圍第280章 隱忍勝於現在就反抗第1479章 臨別告誡(五)第742章 巴達維亞新政(三)第1208章 洋務運動式思維第1390章 凡爾賽和約(十七)第337章 見過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1077章 爭功(二)第1136章 近代的門檻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436章 各自打着小算盤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1467章 最後的鬧劇(十四)第132章 新型宗藩關係第1193章 皇帝第185章 提前交兵權第126章 一言爲知己第131章 以霸道 興王道
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順便平第475章 守土官長第484章 也就那麼回事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88章 變革的第一抹漣漪第793章 憧憬(上)第952章 交出主動權第672章 伐韓?伐蜀?(下)第935章 綁定(上)第1506章 終章 九三年(廿四)第1041章 國運(上)第280章 隱忍勝於現在就反抗第1401章 遷徙路(四)第592章 海上馬車伕的遺產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368章 我是誰第43章 二百九十三年後的守望第622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三)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1173章 備戰(十二)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509章 回報率第1089章 工業革命(二)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1015章 虎兕出於柙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第1207章 守成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416章 和談無膽 戰勝無望第810章 聖君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677章 科學院(下)第320章 榮譽第679章 北方的最後一件事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第220章 雙簧保底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444章 暫苦諸君十年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1422章 事已畢(下)第388章 止於何處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54章 全員賭棍第578章 信了個寂寞第1106章 工業革命(十九)第1213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下)第45章 冰牆第1059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三)第151章 資敵以糧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371章 反將一軍第266章 開源節流 與民爭利第265章 反對一口通商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894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五)第993章 直鉤第1215章 輪臺之思(二)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47章 先把地圈起來第328章 問罪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751章 表演戰(一)第1089章 工業革命(二)第328章 問罪第1076章 爭功(一)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89章 條約第1107章 上國心態(一)第1291章 死與復仇(十二)第552章 理想國第1030章 氛圍第280章 隱忍勝於現在就反抗第1479章 臨別告誡(五)第742章 巴達維亞新政(三)第1208章 洋務運動式思維第1390章 凡爾賽和約(十七)第337章 見過第409章 約法三章第274章 孃家舅舅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1077章 爭功(二)第1136章 近代的門檻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436章 各自打着小算盤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1467章 最後的鬧劇(十四)第132章 新型宗藩關係第1193章 皇帝第185章 提前交兵權第126章 一言爲知己第131章 以霸道 興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