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章 近代的門檻

第1136章 近代的門檻

如果說,這些新興階層希望給皇權當制度化的狗,是一種大順社會結構和傳統勢力過強的特殊性。

那麼,在資本的共同特徵上,大順的這羣人完全還在這個圈圈裡。

對外的態度非常明確。

大順的工業資本,對英國的商業資本,存在一定的好感,認爲是可以合作的。

但對歐洲的工業資本,是一種標準的你死我活的態度。

而大順的商業資本,則體現出一種商業資本在特殊情況下的極端排外性。

既厭惡歐洲的工業資本。

也相當厭惡歐洲的商業資本。

道理倒也很簡單,這是兩邊的經濟基礎決定的。

以大順的西洋貿易公司爲例,他們討厭的人多了。

從丹麥東印度公司,討厭到法國的統制經濟。

各國的東印度公司,和大順的工業資本,其實還是有一定的合作基礎的。

比如英國東印度公司就一再向大順示好,公司已經在議會中,極力爭取減免茶稅、取消棉布禁令等等一些列的政策。

只是,因爲本國的工業資產階級和圈地羊毛貴族階級綁定太深,東印度公司的商業資本,雖然乾死本國的工業資產階級易如反掌,但還是幹不過圈地貴族集團的。

英國東印度公司其實也挺憋屈的,他是真想好好的當買辦。也花了不少錢,在國內鼓吹“加大進口東方棉布非常有利於英格蘭人民”。

但可惜那些貴族和那些開羊毛紡織廠的,就問東印度公司,我們這些爵爺、這些鄉紳、這些工場主,是不是英格蘭人民?

你一個連印度都沒有的東印度公司,也配代表英格蘭人民?

故而,大順的工業資產階級覺得,其實英國東印度公司,可以代表英格蘭人民。

但問題是他們說話不好使,沒用。

至於大順的西洋貿易公司,那可就真的是帝國主義的馬前卒了。

對英國的羊毛輕工業,深惡痛絕。

同時也對英國東印度公司,深惡痛絕。

如果沒有英國東印度公司,那將是多美的一件事?

賣茶葉、賣絲綢、賣瓷器,都是自己公司壟斷,那還不是美滋滋?

這和當年大順下南洋的時候,還不一樣。

當初下南洋的時候,是荷蘭自己的商業資本,消滅了其本國的工業資本,所以大順下場之後,順利無比地完成了收場。

攻下荷蘭佔據的南洋,爲中荷“友誼”掃清了全部障礙。

現在可就不同了。

真要打起來,那就是大順資產階級和英國資產階級的決戰。

沒得妥協。

也根本不可能走下南洋的路子。

東印度公司得死。

英國的紡織業也得死。

完全沒有妥協的空間。

這和大順之前在西北打仗,就完全不同了。

之前大順在西北打仗,從國家戰略的角度,確實是爲了更省錢、戰略上江南地區也能長久得利。

但江南地區的商人階層對此可是毫無興趣的,資本不要說對百年大計缺乏興趣,甚至可能對十年大計都沒啥性質。

當然結果也在這擺着,大順對西北用兵,把已經在江南競爭失敗的陝西資本集團養活了,人家藉着當初大順西北用兵發的財,如今在西南西北“跑馬圈地”,又是搞井鹽、又是搞當鋪,忙的不亦樂乎。

可江南資本得到什麼好處了?可以說,拋開國家安全、防禦侵略等重要意義外,江南資本毫無好處。

如今劉鈺開始爲第一次世界大戰敲邊鼓了,這些人對戰爭的支持態度,勝過西北用兵百倍千倍不止。

對資本來說,以南洋爲例:

投入巨資建設,讓南洋人人富裕,從而擴大市場,也是一條路。

但資本肯定是沒興趣的。

莫說南洋了,讓國內的百姓人人富裕,擴大內需,擴充市場,完善循環,他們都沒興趣,更別說南洋了。

所以,對這些資本而言,那些沒有人的土地,一文不值。哪怕是大洋洲那樣的土地,現在白給這些資本,他們也不想要,純粹賠錢貨。

那些文明落後地區,一文不值。

他們喜歡的,是有千百年積累、有農業手工業基礎、手裡還有錢的富庶地區。

這樣,他們的東西才能賣出去,才能賺到錢。

總而言之,建設,你們來;賺錢,我們上。

現在的情況,此時的現實,就是美洲金銀礦導致的物價革命,大順這邊是傳播終點,故而導致了兩倍到三倍的物價差。

也就是說,不要說大順的手工業水平,現在還是世界領先。

就算不領先,而是在平均水平線上,依舊對歐洲有着毀滅般的衝擊力。也就是休謨所說的,除非歐洲加大和亞洲的貿易,讓中國的人均白銀存量達到歐洲水平,否則根本不存在“公平”的自由貿易的可能。

但,爲了踐行自由貿易理念,放開本國關稅,讓歐洲白銀再往中國流走30億兩,以毀滅本國工業的代價去擁抱自由貿易,是否可行?

故而,即將到來的戰爭,會遠比歷史上的七年戰爭慘烈太多。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已經是註定的了。

歐洲的三大矛盾,一點沒解決。

又加上了不可調和的大順資本集團,與英國工業商業圈地貴族三大勢力的不可調和的矛盾。

現在誰代表英國?

老百姓現在是沒有太多發言權的。

英國的工業資本集團、商業資本集團,加上貴族勢力,其實就是英國的全部統治階級,也就是整個的英國。

大順的皇權、軍功貴族、軍官團、與新興階層的詭異融合,使得大順的統治階級的一部分,和英國統治階級的矛盾已然不和調和。

至於剩下的大部分大順的統治階級,和他們沒關係,他們還沒有被捲入世界市場,也沒有被捲入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全程看戲就行。

所以,看似是大順和英國的“國戰”。

實際上,是江蘇省拉着關東、南洋、登州府、武夷山、景德鎮,在和英國開戰。

剩下的,在看戲,與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這個倒不是假話,而是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

不管輸贏,都沒關係。

阜寧到南通的運河兩岸的百姓,中產,會看報紙,關心戰爭的局勢,這直接影響到他們日後的收入。

河南的百姓,即便是穩定的自耕農,也不會感受到戰爭的存在,不管戰勝還是戰敗,十年之內,都不會對哪怕那裡的糧價產生一丁點的影響。

可能,家裡的孩子手賤,拿着竹竿把屋檐下的燕子窩給捅了,都比這場戰爭重要。

而這場戰爭的模式本身,對大順而言,又必然是有限的投送力量、少量的精銳常備軍、投送規模五千人爲極限、海戰四處襲擾爲主的戰爭模式。

這也就意味着,這場戰爭,大順能夠展示出強悍的動員力量。

因爲,對戰爭有意義的動員主力,就圍在劉鈺身邊,加上外圍的,也就二三百號人。

也就是整個大順新興資產階級的二三百個家族。

相比於之前的戰爭模式,根本不存在動員、或者說壓根不可能整合國家力量進行動員的情況。

全然不同。

這一次戰爭,大順亦算是邁入了“近代國家”的門檻。

劉鈺是藉着自己即將離開江蘇,以一種彷彿“安排後事”的機會,來進行戰爭前的動員。

這樣既不突兀,也不會叫人感到意外,或者直接影響到投資波動。

因爲平日裡他就在不斷地講階級利益,試圖讓大順的資產階級明白,他們的利益所在。

而且,這一次從鹽政改革廢運河改革開始的江蘇改革,他也是堅定地站在了大資本家的這一邊。

對內殘酷鎮壓。

對外巧取豪奪。

創造破產農民。

製造廉價勞動力。

鼓吹遙遠殖民區的“債務契約長工”合理。

堅決打擊士大夫“米賤傷農”的正義訴求。

做的多,說的也多,平日就不斷在潛移默化地影響,這時候面對這些應該被動員的力量,說一些聽起來極具侵略性的“後事安排”,竟是出奇的和諧。

他引誘着這些人說出了各自的訴求,當然,對國內的事,他們也不敢提。

而這些人的訴求,總結起來,大致就是:

取消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商館和貿易權。

佔據印度。

毀滅印度的棉紡織業,由印度提供棉花。

加大對歐洲和北美的走私。

打開歐洲關稅。

朝廷出海軍艦隊,出訪波斯,簽訂貿易協定,擠走歐洲人。

日本國擴大貿易,加深開埠。

堅決打擊南洋的海盜,一個不留。

收回澳門,徹底驅趕葡萄牙人在南洋的力量,順便攻打莫桑比克,佔據黃金產區和象牙貿易。

和西班牙籤訂協定,允許在南美貿易,並且願意支付給西班牙合適的特權貿易費。

大體上,他們的訴求,和對這些訴求表現出的熱情、以及隱含的如果朝廷願意這麼幹他們願意出錢的心態,與大順既定的外交和戰略方針,基本一致。

廟算的敵對目標,定的就是英國和葡萄牙。

剩下的,無論是羅剎、法國,在大方向上也沒有極大矛盾。

即便有些不一致的地方,也都是些小矛盾。

比如鯨海公司希望,對法國的毛皮,徵收重關稅,因爲法國的北美毛皮影響到了他們的利益。如果他們能從山西人手裡,把西伯利亞毛皮搶到手,那肯定是恨不得對法國的毛皮加200%的關稅的。

類似的這種小矛盾,當然不少。但大方向上,這些需要動員、或者說動員起來有意義的人羣,與大順廟算的戰略外交態勢,基本一致。

(本章完)

第502章 棄用朱子學的危機第713章 活路第165章 真真假假第911章 南洋大開發(六)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90章 十年功,百年功第807章 閹黨(上)第189章 虛張聲勢第140章 錯路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337章 見過第433章 宜緩不宜急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1186章 我殺我自己第125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一)第879章 隨意問問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665章 分贓大會(二)第865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一)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155章 官商之別第1277章 屬性相剋(下)第551章 澳門的蝴蝶(下)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1466章 最後的鬧劇(十三)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757章 表演戰(七)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122章 混沌未可知第1019章 全都裝傻(下)第66章 認可第11章 生活和信仰第817章 大事成矣(四)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第497章 急躁第112章 絕纓第1275章 攻防心理(十)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1472章 最後的鬧劇(十九)第314章 綁定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343章 絕戶計第729章 最後的平靜第964章 修補匠變法開啓第384章 逼迫第297章 寧與友邦,不給國人第166章 不知爲何而戰的強軍第707章 海戰(五)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遠第396章 權輕而言重第233章 壟斷權第410章 白馬是馬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第1247章 鑽石灣屠殺(三)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622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三)第420章 奇襲第890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一)第668章 分贓大會(五)第783章 作死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1009章 親不親第78章 以商控蒙第1479章 臨別告誡(五)第443章 誘降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903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四)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1135章 假裝心懷社稷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1422章 事已畢(下)第1165章 備戰(四)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682章 打印第1193章 皇帝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1283章 死與復仇(四)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1466章 最後的鬧劇(十三)第283章 想幹實事的官僚也有不少第1167章 備戰(六)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1487章 終章 九三年(五)第1284章 死與復仇(五)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1079章 爭功(四)第434章 噁心的戰術第87章 混亂 曙光第1187章 理藩學(上)第1028章 割裂(六)
第502章 棄用朱子學的危機第713章 活路第165章 真真假假第911章 南洋大開發(六)第298章 道德綁架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90章 十年功,百年功第807章 閹黨(上)第189章 虛張聲勢第140章 錯路第960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六)第337章 見過第433章 宜緩不宜急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1186章 我殺我自己第125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一)第879章 隨意問問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665章 分贓大會(二)第865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一)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155章 官商之別第1277章 屬性相剋(下)第551章 澳門的蝴蝶(下)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1466章 最後的鬧劇(十三)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757章 表演戰(七)第869章 “不正當”競爭(一)第122章 混沌未可知第1019章 全都裝傻(下)第66章 認可第11章 生活和信仰第817章 大事成矣(四)第1464章 最後的鬧劇(十一)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第497章 急躁第112章 絕纓第1275章 攻防心理(十)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1472章 最後的鬧劇(十九)第314章 綁定第904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五)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343章 絕戶計第729章 最後的平靜第964章 修補匠變法開啓第384章 逼迫第297章 寧與友邦,不給國人第166章 不知爲何而戰的強軍第707章 海戰(五)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遠第396章 權輕而言重第233章 壟斷權第410章 白馬是馬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286章 等天災 等人亂第1247章 鑽石灣屠殺(三)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622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三)第420章 奇襲第890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一)第668章 分贓大會(五)第783章 作死第1101章 工業革命(十四)第1009章 親不親第78章 以商控蒙第1479章 臨別告誡(五)第443章 誘降第1323章 貿易割裂第903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四)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1135章 假裝心懷社稷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1422章 事已畢(下)第1165章 備戰(四)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682章 打印第1193章 皇帝第1431章 鴆酒 解藥(上)第1283章 死與復仇(四)第775章 商人的期待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1466章 最後的鬧劇(十三)第283章 想幹實事的官僚也有不少第1167章 備戰(六)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第1487章 終章 九三年(五)第1284章 死與復仇(五)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1079章 爭功(四)第434章 噁心的戰術第87章 混亂 曙光第1187章 理藩學(上)第1028章 割裂(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