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

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

被迫繞到正面散兵炮兵和列兵側翼的孟加拉騎兵,很快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絕望當中。

錯落配置的方陣,死板的很,因爲大順的軍官不相信這些府兵抽丁能玩花活。

但也正因爲死板的很,所以等到孟加拉騎兵被前面擋住、不得不從兩翼繞過去往裡面插的時候,就發現這些死板的方陣配置是如此的恐怖。

每個營隊方陣的側角,都部署着軍改後統一規格的火炮。

方陣之間的位置錯落,就像是棱堡一樣,只不過是以血肉做成城牆的棱堡。除非軍官在戰場上大腦高速運算,否則很難迅速找出來交叉射擊的盲區。

擅長側翼包抄戰術的孟加拉騎兵,發現自己的四面八方都有射來的鉛彈。

衝擊進來後,軍官的指揮已經崩潰,這些孟加拉騎兵只能憑藉自己的感覺:要麼去衝進距離自己最近的方陣,要麼扭頭就開溜離開這個死亡火獄。

倒斃的馬匹、在地上翻滾的傷兵、被鉛彈擊中後在地上抽搐四肢的戰馬,進一步加劇了衝擊的難度、降低了衝擊的速度,也使得後續衝過來的人都成爲了活靶子。

孟加拉騎兵第一波衝擊的失敗,也算是印證了劉鈺在大順軍改時候的思路:不要相信這個時代士兵的勇氣和情操,這個時代最優秀的衝擊騎兵,一定是他形容的那種“瘋狂的戰馬馱着閉着眼睛大聲叫喊把腦袋插進馬鬃毛裡的瘋子”的狀態,做不到最後三十步像是馬馱醉漢一樣的衝擊,在這個時代已經不配叫優秀正規衝擊騎兵了。

騎兵軍官存在的最大意義,就是控制騎兵隊伍的陣型,並且從三百步遠開始逐漸加速的時候,控制好從碎步跑到小步跑到快步跑到控繮快跑再到最後瘋狂三十步的整個過程,就是合格的衝擊騎兵的營連軍官。

側擊、直衝、繞後等等這些,那不是營連軍官要管的。

從騎兵衝擊的角度來講,孟加拉騎兵的衝擊,還是很不錯的,不愧是孟加拉真正的精銳部隊。

大順選擇密集衝鋒的原因,也是因爲大順花不起錢培養專業的馬上武士了,所以軍改之後不得不玩密集衝鋒,讓那些馬上的封建武士、或者可以理解爲封建時代的以殺人爲業的“工匠”,沒有足夠的空間施展他們的武藝。

孟加拉騎兵的旗幟、號令、旗語、轉彎、陣型等,一應俱全。

和大順正規騎兵的區別,就是大順的正規騎兵基本山是一錘子買賣,三十步完整陣型全速衝鋒,密密麻麻。

衝進去就贏。

衝不進去,就會像不久前法國在漢諾威的精銳騎兵所面臨的情況一下:第一波沒頂進去,密集的陣型下,那些死去的戰馬和士兵,在地上成了血肉拒馬,太過密集的騎兵陣型一旦第一次衝擊失敗,可能就基本沒機會了。

騎兵密集陣型如牆一般發起攻擊後,它就不可能繞襲敵軍側翼或執行任何隊形變換。

在交戰之前也往往無法偵察到行進過程中可能會遭遇的各處障礙。

在衝擊結束後,又該如何重整一個兩翼毫無間隙的騎兵中隊?

要是一匹馬倒下,它旁邊的另一匹就會轉向,這不是避免去踩踏死傷後倒在地上的人員馬匹的問題,而是那麼大的馬躺在地上,飛速踩踏自己多半要骨折。

等等……等等,這些都是大順軍改後的正規騎兵所遇到的問題,各種反對的理由,層出不窮,而且其實都很有道理。

問題就在於,這樣的問題、那樣的問題,都比不過密集衝鋒的一錘子買賣、三十步的醉漢超速衝擊撕開對面防禦的機率大這一個優點。

大順的密集騎兵所憂慮的種種問題,孟加拉騎兵全都沒有。

但問題是,他們沒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可也衝不開任何一個方陣……

的確,孟加拉騎兵避免了大順正規騎兵的那種無法繞襲側翼和衝鋒中快速隊形轉換的缺點。

但代價是,他們遇到密密麻麻的刺刀,和一波霰彈的齊射,直接避開了前面的散兵和騎炮線,往兩邊開溜了。

的確,孟加拉騎兵很容易自行跨越戰場上的未知的障礙,憑藉自己的馬術,可以避免被那些倒地的馬匹牽連。

但代價是,他們會嚴重失速,和大順那種瘋子醉酒超速一般的三十步衝擊給步兵帶來的震撼,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騎兵一旦失速,一旦不知道自己要幹啥,在錯落的方陣間隙中亂竄,其本質就是活靶子。

正如大順的正規戰列艦,有七十多門大炮,但戰列艦卻不敢和只有幾門重炮的炮臺對射。

即便孟加拉騎兵還有一些精銳的能玩騎射的武士,繞着燧發槍方陣玩騎射,那可真就是嫌命長了。

砰砰的槍聲中,不斷有不知所措、或者衝入各個方陣間隙迷向不知方位的孟加拉騎兵被射下來。

更多的騎兵選擇了向後退去,或者向兩翼跑開。

好在他們是孟加拉最後的精銳,往兩翼跑開後,沒有立刻潰散,還是扭轉馬頭返回自己的攻擊發起地。

在後面的賈法爾,做了他這輩子可能最錯誤的一個決定。

在這一波衝擊失敗後,他沒有選擇直接開溜,跑回拉傑沙希、準備跑路,或者出海躲避。

而是決定再發動一次衝擊。

他有些膽寒於在他正面的散兵和騎炮線,決定這一次繞更大的圈子,嘗試從側面衝大順的營隊方陣。

至少,看起來,那些營隊方陣比剛纔那個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散兵和炮兵線更好衝一些。

剛纔交戰最猛烈的戰場上,密密麻麻地躺着上百匹戰馬,和被霰彈直接撕碎的騎兵殘肢。

那些散兵的超遠射程,和十幾門炮同時發射霰彈的震撼,讓賈法爾根本不敢再去嘗試直衝。

雖然一開始他也不是直接衝的。

但一開始他,甚至不只是他,連英國人都沒想到,大順的散兵和騎炮兵能這麼搞。

能排出來散兵圓弧陣掩護騎炮對向推進,在騎兵的衝鋒方向上對射阻擋、逼迫騎兵往兩翼扎進後面方陣間隙的戰術。

並且憑藉這強大的火力和射程優勢,真的頂住了,且真的把賈法爾的騎兵逼着往側後扎進了方陣陷阱中。

過於震撼,前所未見。

只不過,其實大順的軍隊也沒有到強的無堅不摧的程度,只是因爲大順情況的特殊性,使得大順多年前的軍改方向,使得大順這邊的戰術體系,真的很適合這種作戰方式而已。

算是特性強化,實際上真要是拉到歐洲戰場上玩七八萬人的大會戰,這種花活玩不太了。強肯定是略強點,但基本上屬於半斤九兩的水準。

比如說歐洲此時的情況,論軍改方向,拿最簡單的大順特化的攻城超級優秀的戰鬥工兵來說。這是適合大順的方向,卻不是適合歐洲軍改的方向。

對歐洲戰場而言,棱堡爲啥要打?

能做到全民徵兵、或者軍營國家,多招三五千兵,把棱堡圍住不就完事了?既不妨礙補給線、也不妨礙主力軍團前進,多招三五千兵、搞徵兵制改革,豈不是比花重金訓練特化的戰鬥工兵性價比更高?

但這個道理,對大順而言就是“正確但毫無意義”的道理。因爲這個道理,大順用不上。

多招個三五萬人,肯定沒問題。問題在於多招三五萬人去圍堡,但凡需要圍堡的地方,不是在西域、就是在川西、要麼就是在南洋,招兵沒問題,把兵送過去是問題。

同樣的,大順軍改後的戰術體系,從一開始,就有兩個很顯著的特點。

其一:軍改的目的,當初就是斷定七年戰爭的殖民地戰爭模式,出於各國投送能力的限制,只能打三五千人規模的戰爭。

故而,大順軍改的要求,必要依託這一條:即,在投送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強化旅、營戰術能力,確保在三五千人規模的戰鬥中,保持絕對的優勢。且……這種規模的戰鬥,必然是隻有少量騎兵的戰鬥。

因爲不管是大順,還是英、法、普、西、葡,都沒有能力,弄個三五千騎兵保護側翼,在遙遠大洋外的殖民地搞騎兵側翼保護的會戰。

其二:軍改之後的試金石,始終是遊牧方向。

上千年的農耕與遊牧之間的爭鬥,從秦漢時候就開始的北疆、水患、兼併三大事,軍事上軍改能否成功,首先要那西北做實驗。

蒙古人和歐洲人,在此時的軍隊組織模式、戰術體系、炮兵比例、步兵操典等等上的差異有多大?不言自明。

故而,大順軍改的要求,也必須依託第二條:即,步兵和炮兵的配合,可以在西北、蒙古等遊牧區,橫着走。

要求大順的戰術體系,必須能做到,一兩千人的步兵,能夠在面對泛蒙古化的部隊襲擊的時候,可以迅速展開陣型、並且特化營連之間對抗騎兵的能力。

這兩個顯著的特點融合在一起,也就造就了此時特化後的大順戰術體系。

其實,大順並沒有針對印度或者孟加拉進行軍改,實在沒理由針對印度孟加拉進行軍改,哪怕是針對西南改土歸流和川西堡壘羣的軍改,也肯定排在之前幾乎沒啥存在感的印度前面。

大順只是針對泛蒙古化戰術的西北邊疆、和當年預想的可能的殖民地戰爭的三五千人投送極限規模的戰鬥而進行的軍改。

只不過……孟加拉騎兵,恰好是泛蒙古化的戰術。他們和準噶爾人的戰術很像,甚至步兵用的都是所謂的“贊巴拉克大鳥槍”,騎兵風格就更別提了。

而克萊武指揮的英軍,也恰好是大順軍改體系預想的那種“三五千人規模的歐洲軍隊爲假想敵”的殖民地爭奪戰的規模。

(本章完)

第1026章 割裂(四)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410章 白馬是馬第802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上)第86章 外交訛詐第736章 機遇(上)第154章 問蛋別問雞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430章 權謀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第1049章 坐莊(上)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893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四)第38章 扣個人質第665章 分贓大會(二)第729章 最後的平靜第1310章 死與復仇(三一)第706章 海戰(四)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上)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1486章 終章 九三年(四)第593章 資本的去向第280章 隱忍勝於現在就反抗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1347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七)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851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一)第92章 欽定?第477章 四凶第6章 邀請第1339章 過渡之痛 幼稚空想第940章 自覺(二)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710章 點到即止第66章 認可第1213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下)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62章 越往事千年第279章 中轉港的尷尬地位第940章 自覺(二)第915章 南洋大開發(十)第1108章 上國心態(二)第787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四)第497章 急躁第1469章 最後的鬧劇(十六)第265章 反對一口通商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811章 改革決心的對比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680章 隱喻(上)第1309章 死與復仇(三十)第614章 兩封信(下)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1405章 遷徙路(八)第300章 又一個戰略欺騙的犧牲品第534章 此時此刻不新鮮第91章 提點第743章 巴達維亞新政(四)第747章 巴達維亞新政(八)第399章 恰合時宜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1331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二)第561章 啓蒙工具人(上)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922章 歸來第1484章 終章 九三年(二)第57章 開戰第225章 暫設的機構第659章 朋友和敵人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395章 樞密院第437章 唯手熟爾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第352章 二虎競食第1488章 終章 九三年(六)第788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五)第756章 表演戰(六)第521章 離開體系只是普通人第518章 城裡城外(中)第330章 誰的責任?第340章 宿命第1216章 輪臺之思(三)第761章 荷蘭災難年(一)第318章 潤物細無聲第26章 鍍金第1045章 平衡第1006章 新生代(下)第1453章 “帝”(五)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第1055章 小麻煩第266章 開源節流 與民爭利第393章 一人可當兩萬兵第282章 放鬆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
第1026章 割裂(四)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410章 白馬是馬第802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上)第86章 外交訛詐第736章 機遇(上)第154章 問蛋別問雞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430章 權謀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第1049章 坐莊(上)第1126章 自身定位(中)第1327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中)第893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四)第38章 扣個人質第665章 分贓大會(二)第729章 最後的平靜第1310章 死與復仇(三一)第706章 海戰(四)第718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上)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1486章 終章 九三年(四)第593章 資本的去向第280章 隱忍勝於現在就反抗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1347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七)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851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一)第92章 欽定?第477章 四凶第6章 邀請第1339章 過渡之痛 幼稚空想第940章 自覺(二)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710章 點到即止第66章 認可第1213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下)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62章 越往事千年第279章 中轉港的尷尬地位第940章 自覺(二)第915章 南洋大開發(十)第1108章 上國心態(二)第787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四)第497章 急躁第1469章 最後的鬧劇(十六)第265章 反對一口通商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811章 改革決心的對比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680章 隱喻(上)第1309章 死與復仇(三十)第614章 兩封信(下)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1405章 遷徙路(八)第300章 又一個戰略欺騙的犧牲品第534章 此時此刻不新鮮第91章 提點第743章 巴達維亞新政(四)第747章 巴達維亞新政(八)第399章 恰合時宜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1331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二)第561章 啓蒙工具人(上)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922章 歸來第1484章 終章 九三年(二)第57章 開戰第225章 暫設的機構第659章 朋友和敵人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395章 樞密院第437章 唯手熟爾第292章 工具人瑞典第352章 二虎競食第1488章 終章 九三年(六)第788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五)第756章 表演戰(六)第521章 離開體系只是普通人第518章 城裡城外(中)第330章 誰的責任?第340章 宿命第1216章 輪臺之思(三)第761章 荷蘭災難年(一)第318章 潤物細無聲第26章 鍍金第1045章 平衡第1006章 新生代(下)第1453章 “帝”(五)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第1055章 小麻煩第266章 開源節流 與民爭利第393章 一人可當兩萬兵第282章 放鬆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