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認可

第66章 認可

報捷喊功,又不是偷人家老婆,自不需要輕聲壓語。

那報捷的騎士恨不得把嗓子喊破了,生怕營中聽不到。

嘩啦啦……

一陣甲片的響動,行營大帳內的老勳貴全都站了起來。年紀大的還掏了掏耳朵,生怕自己聽錯了。

幾個老將互相對視一眼,彼此眼神中都透出一股不可思議之色。

這是真的?

先不管這一仗對於戰局的影響,如果這是真的……

無炮、無甲而攻城,以少擊多,皆爲上陣。

斬殺數百、俘獲數百,更是抓了羅剎王的義子,是爲上獲。

按照策勳十二轉的規矩,千人之戰爲一基、上陣爲三轉、上獲爲三轉,斬首、俘將、破城另算。

略微一算,至少八轉勳!

若是真的,待司勳郎中查驗清楚無誤,單單是這一戰,這個劉守常就直接從無戰功的勳衛轉到了視四品的上輕車都尉?

十七八歲的上輕車都尉八轉勳?

心下駭然的老將們紛紛起身,護爲皇帝兩翼,跟着皇帝出了行營大帳。

報捷的騎士一如報捷的規矩,單膝跪地,昂首挺胸,不是垂頭雙手託舉捷書,而是左手高擎着報捷的藍旗,右手將捷書平拖在胸前。

太監上前,雙手接過報捷書,騎士這才放下報捷藍旗,轉爲單膝見皇帝的軍禮。

李淦沒有看報捷書,他知道自己親臨前線,別說一個小小的勳衛,就是真正的公爵也不敢作假捷書。

“劉守常如今何處?”

“回陛下。劉大人復木魯罕山衛城,伏擊上游的羅剎援軍,認爲上游城堡必然空虛,正是一鼓而下之際。劉大人已帶人沿江而上,直撲忽裡平寨。”

“圖!”

一伸手,太監立刻將一張地圖捧了過來,幾名太監展開。正是劉鈺從白令那搶到的一份黑龍江流域的地圖。

忽裡平寨,在原版的俄文地圖上自然不是這個名字。這裡是後世的黑河,或者,叫海蘭泡。

報捷的騎士回憶着劉鈺的囑咐,不等皇帝發問,又道:“劉大人言,羅剎人在北邊最大的城是雅庫茨克。北部出兵支援,必從雅庫茨克出。”

“忽裡平寨,在黑龍江與精奇里江交匯處。精奇里江自北向南,是黑龍江左岸最大支流,羅剎人若想南下支援,必要走精奇里江,順江而下。只要攻下忽裡平寨,則羅剎雅庫茨克之援軍,即成死援。”

“其二,忽裡平寨向西,沿法別拉河而上,過小興安嶺四十里斷嶺,就是木裡吉衛。如此可斷羅剎人左右支援,以防羅剎舍其一而合兵固守。”

“其三,得忽裡平寨,則松花江水師可直抵黑龍江上游。趁着東風水運糧草、兵員。即便冬日來臨,以冰江爲路、狗鹿雪橇爲畜、聯絡部落、賞貢施恩,亦可保障後勤。”

隨着這騎士的複述,李淦的手指在地圖上挪動,旁邊的老將也紛紛點頭。

如今還未攻下的木裡吉衛,距離忽裡平寨的確不遠,過了四十里的斷嶺山谷路,就是一條通往黑龍江的支流。

李淦見這騎士言語清楚,雖然只是轉述,但能夠說得這麼清楚也算難得。

目光從圖上挪開,李淦清楚自己的優勢。

作爲皇帝,有時候可能只是隨口問一句將士的姓名,可能便會叫人感恩戴德,不下絕纓之宴。

制度下的極端不平等,造就了上位者施恩成本極低。

“你且起來吧。你是何人?現居何職?”

那騎士忽然轉單膝爲雙膝,跪地叩首道:“回陛下……我如今白身,正是陛下恩德赦罪的翰朵裡折衝府都尉之子,杜鋒。陛下恩德,必不敢忘,唯有精忠報國,方可折陛下恩德之萬一。”

李淦微微一愣,這樣的小人物他本記不得許多。

可這件事剛過去不久,頓時想起來這是誰了。那個去搶劫“商隊”被劉鈺抓住準備逼他的府兵老爹賭一把的野小子。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你於邊軍中尚知苦學,可謂微知;知道恥辱而奪炮洗恥,可謂微勇。精忠報國之言,願你力行,以知仁勇。”

“既有先前奪炮之功,賞。戎服一件、武弁一頂、赤幘一條。”

“謝陛下!”杜鋒咚咚地在地上猛磕了幾個頭,心中歡喜無限。

他本就是個官迷,就盼着將來出人頭地離開這戍邊苦地,如今竟得了皇帝陛下的御賜,已然是高興地不知東南西北,差點暈厥過去。

心中默唸這皇帝的話,心想力行、力行,自是要力行的。

只不過……只不過劉大人叫我跟着那個西洋人學航海測繪之學,另闢蹊徑,到底是學還是不學?如今陛下已知俺名字,又賞了衣服,還需另闢蹊徑嗎?

一邊磕着頭一邊想着這些事,直到禮官示意他不必磕的時候,這才暈乎乎的跟着太監去領賞賜。

行營大帳內,李淦看過了劉鈺寫的報捷書和戰鬥過程,叫太監傳遞給營中諸將。

上面圖文並茂,一看便懂。

“卿等以爲如何?”

淄川侯謝無忌頷首稱讚道:“利而誘之、亂而取之。能示之以不能、不能示之以能,連環之策,虛實之巧。這劉鈺小小年紀,已得兵法三味,着實可喜。他這仗,打的倒是巧。”

“之前臣擔心這劉守常未經戰陣,只怕劉守常變成馬幼常,如今看來,陛下慧眼識珠。”

李淦也是點頭同意,目視其餘人,鄂國公李九思出言道:“臣以爲,淄川侯所言雖是,卻也不全。”

“哦?說說看。”

鄂國公思慮片刻,說道:“看似這劉鈺打的都是巧仗,似乎只是用計取勝,實則不然。”

“《孟德新書》言:己二而敵一,則一術爲正,一術爲奇。此不過大略爾。”

“孫武子曰: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是故《唐李問對》言:吾之正,使敵視以爲奇,吾之奇,使敵視以爲正,斯所謂形人者歟!以奇爲正,以正爲奇,變化莫測,斯所謂無形者歟。”

“古來制勝,無非正奇之變。”

“劉鈺掘坑道、挖護壕、虛設炮位。此虛奇也。”

“然而在那羅剎王義子看來,此正兵也。”

“劉鈺自號要‘會通中西、以求超勝’,自傲以爲其西學之強朝中無人能比,此言雖是少年狂語,卻也非全是虛言。”

“若是他掘坑道、挖護壕不能讓羅剎王義子害怕,那羅剎王義子也是經過戰陣的人,如何肯興棄城逃走之念?”

“正不能勝、則奇不可用。如果敵人眼中的‘正兵’沒有威脅,那麼自己的‘奇兵’又怎麼會有用呢?”

“略知兵法者,多崇以奇爲正,以正爲奇,變化莫測,斯所謂無形者歟。是故少年、文士用兵,多喜奇計。實則這是落了下乘,不求甚解、更不解其深意。”

“正不能攻守,如何用奇?就以最簡單的中軍守、兩翼攻爲例,中軍爲正、兩翼爲奇,若是中軍不能堅守,只用兩翼奇兵,不但不勝反而大敗。”

“再如明之薩爾滸,雖然多頭並進,可若是劉挺能堅守三天而不潰,那老奴的各個擊破,就成了楊鎬的中心開花,圍而聚殲。”

“說到底,正兵能用,方可用奇。叫明末的衛所軍去打李唐玄甲兵、安西軍,縱然奇計百出,淮陰復生,又豈能勝?”

“劉鈺這一戰也是如此。如果他沒有攻城的辦法,那羅剎王義子怎麼會棄城逃走?又怎麼會被他在江面上俘獲?他的攻城手段雖然沒有用得上,但可見是有效的,因此才能佯作正而實爲奇。”

“之前見劉鈺繪攻棱堡圖、之字壕,以爲趙括之言。但戰陣之事,是否有效,要問敵人。羅剎王義子棄城逃走,就是對劉鈺攻城之法的最大肯定。”

“淄川侯只見其巧,卻不見其攻城手段之妙。此非巧仗,實乃堂正之陣。”

這話正說到了李淦的心坎裡。

看起來劉鈺是打的巧仗,不免叫人覺得我上我也行、不過智計之勝。

可實際上,完成這一戰的關鍵,就是在城外挖的那些壕溝。

正是因爲這些壕溝,才讓守城一方心態徹底崩潰,看到己方的戰船之後立刻生出了逃走的想法。

之前李淦也不是全然不信劉鈺的辦法,只是戰略上沒辦法用,以爲所耗時間必多。可現在,木裡吉衛攻城不順,劉鈺那邊挖坑的速度也不是很慢,實戰起來也確實把羅剎王的義子嚇跑了,足見有效。

他有沒有本事,在喀爾喀蒙古諸部首領的注視下,打一場酣暢淋漓、震懾蒙古的攻城戰呢?

“鄂國公之言,甚合朕心。朝中策略,本是西攻東守,沒想到劉家小子在東線竟是勇猛精進。朕欲調派松花江水師入黑龍江,東西並進破忽裡平寨,防雅庫茨克援軍;再調劉鈺來西線,爲攻城先鋒,諸卿以爲如何?”

(本章完)

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1128章 志向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決於腦袋第1004章 新生代(上)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365章 壟斷權的軍事義務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434章 噁心的戰術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991章 煙幕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147章 聽說過沒見過的熟人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512章 使民之力第462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中)第641章 前科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1332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三)第381章 臚音第732章 窗戶和門的區別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1026章 割裂(四)第868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四)第1231章 開戰(十)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737章 機遇(下)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227章 超脫低級趣味?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334章 雞肋的軍港第521章 離開體系只是普通人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302章 這大英,藥丸吶第639章 製造英俄矛盾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168章 當初的戲言第293章 第三種可能第451章 破除好感第148章 魚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848章 威望(上)第420章 奇襲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1031章 顯學胚子第877章 辯經的着力點第142章 曙光第712章 反擊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125章 紅裝武裝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701章 優勢在我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675章 科學院(上)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1499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七)第194章 卸力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126章 一言爲知己第937章 老走私販子的見識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640章 授俄以漁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第305章 外交無用論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793章 憧憬(上)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1087章 破立之困(四)第1261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七)第761章 荷蘭災難年(一)第387章 意外之請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636章 雞肋第1394章 優勢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1039章 大獲成功(四)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452章 有福了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8章 罵人揭短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1231章 開戰(十)第730章 你死我活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828章 海牙慘案(五)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1328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下)
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1128章 志向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1183章 信不信不取決於腦袋第1004章 新生代(上)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365章 壟斷權的軍事義務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434章 噁心的戰術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991章 煙幕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147章 聽說過沒見過的熟人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512章 使民之力第462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中)第641章 前科第655章 兩幅面孔第1332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三)第381章 臚音第732章 窗戶和門的區別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1026章 割裂(四)第868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四)第1231章 開戰(十)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737章 機遇(下)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227章 超脫低級趣味?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334章 雞肋的軍港第521章 離開體系只是普通人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302章 這大英,藥丸吶第639章 製造英俄矛盾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168章 當初的戲言第293章 第三種可能第451章 破除好感第148章 魚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848章 威望(上)第420章 奇襲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1031章 顯學胚子第877章 辯經的着力點第142章 曙光第712章 反擊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125章 紅裝武裝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61章 趙括VS趙括第701章 優勢在我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675章 科學院(上)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1499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七)第194章 卸力第564章 路在何方第126章 一言爲知己第937章 老走私販子的見識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640章 授俄以漁第1129章 新的天下(上)第305章 外交無用論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793章 憧憬(上)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1087章 破立之困(四)第1261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七)第761章 荷蘭災難年(一)第387章 意外之請第164章 攤丁入畝第636章 雞肋第1394章 優勢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1039章 大獲成功(四)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452章 有福了第740章 巴達維亞新政(一)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8章 罵人揭短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1231章 開戰(十)第730章 你死我活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828章 海牙慘案(五)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1328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