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意外之請

第387章 意外之請

田平還只是覺得當這駐外的使節就是細作,劉鈺卻更進一步,叫他做“賊”。

本來還有些迷茫的田平,頓覺豁然開朗,心道果然這功績是要人引路的,若非守常點明,我如何能想到偷竊也是一種功績?

當真是於無路處指明途,如此去那陰冷的英國,總算是可以不那麼委屈了。

本來去就煩躁。

國內官員上任,理論上都是不能攜帶家眷的。更不要說去西洋諸國,而田平就算在松江日久,常見西洋人,這審美觀終究還是沒變,實難接受。

便單這一件事,就足夠煩躁。更加上那英國和大順似乎八竿子打不着,明顯就是去熬日子的,心情可想而知。

劉鈺點了他一下,叫他去偷東西,纔算是趕走了還沒到倫敦就已籠罩到了身上的陰霾。

“守常啊守常,撥雲見日啊!這就明白了,偷來東西,便是功績。這辦法可行。人選你那邊幫着找幾個機靈的、心腹的,心裡大約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的,也好知道該偷什麼。我就不成了,只怕我連麥苗和韭菜都分不清。”

劉鈺亦笑道:“偷容易,偷來之後送回來,卻難。所以田兄去了,記得多多交往。有些東西,看似中外殊途,但內裡也差不多。無非面子、關係、人情、金銀,這等事,你既是公侯府裡出生的、也在海關這等地方做過,想來本事不差。”

“哈哈哈哈!不差,不差,好得很吶!”田平大笑道:“這等本事我自是有的,結交關係無非是錢,我在海關這些年,別的沒學會,怎麼收錢送錢卻學的明白。”

他素知劉鈺在這等事上舍得花錢,朝廷給的經費不多,而且不可能私下裡授予這等任務,既是想不到,也是一旦走公賬就太麻煩,戶政府對駐外使節一事本就不滿,皇帝內帑補錢也捨不得太多,況且就像劉鈺說的那樣,皇帝也不知道西洋人到底有什麼,又怎麼會知道該花錢去偷什麼呢?

錢,劉鈺自然是要資助一部分,但除了錢之外,還有些值錢的東西。

“我看這樣吧,咱們兩家,家裡都有些不是市面貨的東西,平日裡也用不上,壓在箱子底下。或是賞賜的,或是別人送的。這些東西不是市面貨,西洋那邊也得不到。哪怕是一兩件女人衣裳,咱們家中的,到了那邊送人,可遠比在這邊賣錢典當值得多。”

“不妨蒐羅蒐羅,折成現銀我給買下。你帶去那邊,送禮也好、結交也罷,既有面兒、也貴重。金銀在這邊是金銀、去那邊也是金銀;玉石雖貴重,不懂君子如玉的西洋人眼裡就是塊石頭。”

田平也想通了其中關竅,笑着接話道:“是了。官窯的瓷、內繡的衣裳,這纔是到那邊送禮的好東西。”

劉鈺正要再叮囑他幾句,田平只道:“守常且放心。”

“我之前只是不知道去了要做什麼,是故迷茫。不知該去往東西,就算腿上有萬斤力氣,那又何用?”

“你既指明瞭方向,這些細節事,也就不用叮囑了。你要是知道該偷什麼,那就最好了。這叫什麼?這叫你是官兒,我是吏,你不需要具體怎麼做,只需要告訴我做成什麼樣就是。但說起來,這事兒該是我父親管……叫父親來管外交,一切都是從頭開始,千頭萬緒,也想不到這些細節處。”

劉鈺哀嘆一聲,搖頭道:“便是說了又有何用?就說一句:西洋風物,盡要細察,擇其善者而學之。可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術業有專攻,其實朝廷應該多派巫醫樂師百工之人,方能知道西洋諸國的巫醫樂師百工何爲善可學者、何爲不善而可棄者。”

“派我們這些勳貴子嗣,麥苗韭菜都分不清。派士大夫們,必要盯着禮儀制度去看。譬如懂音樂的,要從禮,觀西洋樂曲必以爲失了中正平和云云;不懂音樂的,要識字的小孩子到了那邊從頭學起。可學了這些也不能做官,聰明的大把前途可以科舉和必要去?不聰明的去了事倍功半未必能學成。”

“難呀……難呀。不管是海軍還是鑄炮,軍官還是參謀,數學還是科學,都是天下第三、第四等的人才在搞,什麼時候天下第一等的人才會學這些東西,我就真的放心了。如今我朝是拿着天下三四等的人才,去和西洋第一等的人才去爭雄,我心裡終究不是滋味。”

狠狠地發了一頓牢騷,也就只能發發牢騷。大順能夠做出現有的改變,已經是出乎劉鈺的料想了,亦算是皇帝“聖明”了。可劉鈺估計,也就到此爲止了。

這麼大的框框困着,想要做成事,難度倍增。

田平起身拍拍劉鈺的手臂,安慰道:“我天朝人傑地靈,這三四等的人物,總可當他們二三等的人物。再說了,西洋諸國,分崩離析,一省之地,又能出幾個狀元?”

“原本離得遠,西洋諸國離得近。他們此國有了,彼國便去抄。我天朝之前不同,你說去抄誰?抄朝鮮?抄倭國?抄安南?無處可抄,自是稍微落後,守常不必擔憂。”

“如今朝廷不是有所改變了嗎?已經派我們這些人常駐西洋,真有什麼好東西,我們也會知曉。就算別的不懂,那槍炮火器的好處,我們還是看得出來的。只要槍炮火器不落後,便無大事,慢慢來嘛。”

“再況且,西洋一等人物在本國,想來在我朝周邊所謂殖民地的,也都是些三四等人物。大家都是三四等人物,實在不必擔憂。”

一番安慰,劉鈺心中陰雲稍解,知道自己也只是發發牢騷,科舉改革暫時看不到希望,只是找個人說說話罷了。

“好吧,不提此事了。只喝酒。待過幾日,我找一些人給你送過來,到時候去了西洋,只是別忘了這個對你前途攸關的‘黃道婆計劃’就好。”

“放心吧,別的事能忘,關係到升官發財的事兒,能忘了嗎?趕明兒我便回家裡,跟父親說說,把家裡那些用不上的、壓箱子的東西都收拾收拾,到了那邊好送禮結交。”

碰了一杯,便不再提這些事,只讓劉鈺講了一些英國的大致情況,田平也沒覺得有什麼驚奇的,將這些事一一記在心底。

酒酣之後,送了田平回去,展開那本書,翻出田平傳遞的書信,迷迷糊糊地掃了幾眼,劉鈺就知道這信上的事有些大,酒後不宜思索田貞儀說的是對是錯。

趕忙回去,藏好書信好好睡了一覺。

醒來之後,仔細又把信讀了一遍,一把火燒掉後,便開始在房間裡踱步。

像是拉磨的驢子一般在房間裡轉了一整天,最終點了點頭,覺得這想法看似詭異,可實際上卻有好處。

第二日早朝之後,皇帝召見了劉鈺,正要問問朝鮮國使節的事,劉鈺想着田貞儀信上的內容,最後下定了決心。

李淦並不知道劉鈺腦子裡在想什麼,笑吟吟地問起了朝鮮使臣的事,聽到劉鈺連詐帶嚇的那番話後,不由莞爾。

“朕實沒想到,對朝鮮這等宗藩,還有行霸道手段。朝鮮國定要說朕以力假仁,嘴上不說,腹誹總是有的。”

“不過你那以商控蒙之策,確實卓有成效。加大對朝鮮的控制,也非是就你一人的想法,英國公昔年也說過。但這一次的要求,確實有點過了。”

劉鈺忙道:“陛下是天子,天子令諸侯做點事,那不也正常嗎?他若不情願,那邊證明他們不夠忠順;他若忠順,便不會不情願。”

“哈哈哈哈……這話是這麼說,但這等虛言,你不是平日最不喜歡的嗎?朕也知道你肚子裡那點墨水,就不要在朕面前談這些虛言了。你和朝鮮國講的那些道理,哪是什麼道理?分明就是訛詐。”

“臣不過狐假虎威而已。若無陛下治理天朝、國盛民安、軍馬正壯,只怕那些道理都是廢話。只是臣的話,也不是那麼沒道理,本來實邊鯨海、大建海軍,也是爲了維護天朝。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小國不知道理而已。”

李淦心知是這麼回事,卻還是搖搖頭。

“守常啊,朕是邁出了一大步,這一步邁出,便不再是宋明之天朝了。漢唐霸道過重,朕心中其實也是有些擔憂的。”

劉鈺知道皇帝只是這麼說說,既已做了決定,這時候再改已經來不及了。但爲了讓皇帝放心,他還是說了些寬心的話。

“臣最喜歡的故事,便是刻舟求劍。漢唐霸道過重,或確實如此。但漢唐時候,一無火器、二無炮艦。漢唐時候的過重,並非本朝的過重。以史爲鑑,可知興替,但以史爲鑑切忌刻舟求劍。譬如以史爲鑑,可知禍必起於北,如今北禍將安出?是以,以史爲鑑,應知禍必起於夷,而非禍起於北。如今西夷正強、北夷衰弱,若只知北而不知夷,這便是刻舟求劍了;再如西域,此時西域,正在南洋。”

李淦點點頭,也知道正是這些話當初讓自己做出的再行一些霸道的決定。只是該有的擔憂仍舊沒去,何時才應該算是適可而止?

正要再和劉鈺談談“以史爲鑑”和“刻舟求劍”之際,卻見劉鈺忽然跪倒於地奏事道:“臣有事相奏。對倭一戰,臣請暫去統領海軍之職。”

“臣昔日曾言,要使兵將分離,既換主將,亦可憑藉訓練與科班教學,使在周邊無敵。陸軍已做到,臣亦想讓陛下看到,海軍亦是如此。”

“七皇子縱然年幼,只要陛下授職授印,以官低的參謀部,亦可輔佐;以艦長們的學識、水手們的訓練,亦可全勝。”

“有臣亦可,無臣亦可。海軍是天朝的海軍,草創之初,臣領事獨斷,只爲效率。如今當有制度,亦算臣兌現當初的諾言,兵將分離,參謀定策。”

“此戰勝之必然,不足以爲功!但若臣不領軍亦可運轉自如,臣纔算是完成了陛下所託。”

(本章完)

第112章 絕纓第1437章 分歧(三)第1369章 裡病外治(五)第561章 啓蒙工具人(上)第588章 另一條腿第1108章 上國心態(二)第512章 使民之力第1189章 理藩學(下)第408章 出租奴婢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591章 不如歸去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1165章 備戰(四)第1466章 最後的鬧劇(十三)第294章 禮賢下士第1386章 凡爾賽和約(十三)第886章 恐嚇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588章 另一條腿第412章 自我意識(上)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280章 隱忍勝於現在就反抗第1369章 裡病外治(五)第862章 好事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167章 論跡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69章 奇怪的要求第536章 爲什麼是錫蘭(下)第941章 自覺(三)第995章 嫺熟第21章 紙上談兵第1216章 輪臺之思(三)第806章 社稷之臣第2章 枯燥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127章 必拿下第914章 南洋大開發(九)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1345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五)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427章 日本興廢,在此一舉第421章 混亂第423章 勸說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717章 臀與腦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345章 畫餅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1138章 “溫柔”的殖民者(中)第531章 兩頭下注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1081章 爭功(六)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順第562章 啓蒙工具人(中)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794章 憧憬(下)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1060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四)第312章 偶然第101章 畜牧稼穡皆學問第1078章 爭功(三)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第525章 不敢殺第231章 關稅問題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439章 回援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593章 資本的去向第1458章 最終的鬧劇(五)第126章 一言爲知己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1082章 爲利而戰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176章 十三張第140章 錯路第437章 唯手熟爾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1084章 破立之困(一)第1371章 裡病外治(七)第278章 不要做夢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132章 新型宗藩關係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73章 法理問題第464章 立碑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
第112章 絕纓第1437章 分歧(三)第1369章 裡病外治(五)第561章 啓蒙工具人(上)第588章 另一條腿第1108章 上國心態(二)第512章 使民之力第1189章 理藩學(下)第408章 出租奴婢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591章 不如歸去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1165章 備戰(四)第1466章 最後的鬧劇(十三)第294章 禮賢下士第1386章 凡爾賽和約(十三)第886章 恐嚇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943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上)第588章 另一條腿第412章 自我意識(上)第999章 和過去不一樣了第280章 隱忍勝於現在就反抗第1369章 裡病外治(五)第862章 好事第860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下)第167章 論跡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69章 奇怪的要求第536章 爲什麼是錫蘭(下)第941章 自覺(三)第995章 嫺熟第21章 紙上談兵第1216章 輪臺之思(三)第806章 社稷之臣第2章 枯燥第1445章 皇帝改良的死路第127章 必拿下第914章 南洋大開發(九)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1345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五)第872章 “不正當”競爭(四)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427章 日本興廢,在此一舉第421章 混亂第423章 勸說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717章 臀與腦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345章 畫餅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1138章 “溫柔”的殖民者(中)第531章 兩頭下注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1081章 爭功(六)第577章 缺文科生的大順第562章 啓蒙工具人(中)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794章 憧憬(下)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1060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四)第312章 偶然第101章 畜牧稼穡皆學問第1078章 爭功(三)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第525章 不敢殺第231章 關稅問題第488章 海波尚未平第439章 回援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593章 資本的去向第1458章 最終的鬧劇(五)第126章 一言爲知己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1082章 爲利而戰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596章 好人我來當 壞人你來做第176章 十三張第140章 錯路第437章 唯手熟爾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1160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五)第1084章 破立之困(一)第1371章 裡病外治(七)第278章 不要做夢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132章 新型宗藩關係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73章 法理問題第464章 立碑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