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5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五)

第1345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五)

約翰·賓能找出一萬個理由,證明這些土地歸他、別人想要強制拿走是不對的。

他可以從《聖經》、講到英國習慣法、再講到傳統、再講到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等等、等等。

而大順這邊,也一樣可以找出一萬個理由,證明那些人如果將來有一天來把他的土地收走,是正確的。

且不提很多人所嗤之以鼻的“階級的道德”、“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法律”這些東西。

就說點宗教的。

《聖經》。

既可以解讀出君權神授、黑暗的中世紀。

也能解讀出宗教改革,迎來自耕農和小生產者時代。

甚至後來還在南美解讀出瞭解放神學,都能把《出埃及記》解讀成【上帝在歷史中站在被壓迫者的一邊,使被壓迫者得解放。靈性是在對上帝的忠信與爲窮人獻身這兩者之間‘辯證’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所以,說到底,這就不是個講道理的事。

上古時候的辯論家們,就知道,辯論得先確定一個共同的認知。比如說什麼是白、什麼是黑、什麼是馬、什麼是牛,這些最基本的共識得有,然後才能辯論。

現在這個時代,連共識都不存在,最後只能講點實際的。

什麼是實際的?

說到最後,還是錢。

畢竟,這個時代是如此的大、又如此的小、如此的互相不同、又如此的習慣相近。

基督可能到了大順地界,不如關老爺好使。溼婆去印第安部落,肯定也就是個萬物有靈之一。

但是,手持100兩金子,別說從印第安人這跑到大順再跑到日本再跑到南美,都好使。

就是穿越到水滸傳之類的小說裡,這100兩金子都足夠改變歷史走向了。

約翰·賓很鄭重地考慮了一下陳青海的想法,苦笑一聲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如果我不想讓他們搶我的土地,那麼我仍舊可以選擇支持跨越阿拉巴契亞山。但,因爲現在打不過,所以我要支持,就得出錢,組織軍隊,仍舊要花錢。”

“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

“如你所說,英國政府一旦退出戰爭,是不可能在這裡繼續駐紮軍隊,來和法國人作戰的。要打仗,就得我們花錢了”

“而且,肯定是我們這些土地所有者花錢。因爲商人不會花錢的,比如漢考克,我確信,他不可能爲了西進奪地而出一分錢,因爲他要賣茶葉。”

“而土地投機商……事實上,伴隨着你們參戰,沒有資本會選擇投資西進圈地。”

“伱們毀滅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現在又毀滅了倫敦東印度公司……這些金融家們,日後會對你們的警告,非常重視。”

陳青海聞言便笑了起來。

應該說,這正是這些年大順軍隊做出來的非常卓有成效的一件事。

歐洲的金融家,對“非大順持有、但卻距離中國人很近的高利潤投資”,如同上面沾了屎一般,能躲多遠就躲多遠。

當初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毀滅,很多人就已經有點長記性了。

等着這一次英國東印度公司也毀滅了,這個記性更是深刻。

在大順參戰之前,可是有不少大商人、金融家,找到華盛頓等人。建議他們牽頭,成立個西部土地投機公司,趁着和法國印第安人開戰的機會,先圈佔個幾千萬畝土地。

將來必定大賣。

等着大順參戰,並且在巴哈馬讓漢考克帶個話,說必要保阿拉巴契亞山的印第安人後,很多人已經連夜撤資跑路。

不想招惹、也不想沾身上一身屎。

很多人更是哭的哭爹喊娘,本以爲皮特這種戰爭狂人,一定會堅持把法國人從北美驅趕走。這麼好的機會,這不把全部身家都投進西北土地投機中?只要法國人一滾蛋,這地還愁賣不出去?

結果大順參戰,直布羅陀附近,一場海戰、一場陸戰,這西北土地投機的股東們,能撤資跑路的早跑了,剩下跑不了的就只能哭了。

資本是最精明的。

沒有英國的正規軍趕走法國人,指望着只能硬一分鐘的北美民兵們,去和法國正規軍爭奪俄亥俄谷地區?能不能打得過有法國支援火槍的印第安人都兩說。

這些年印第安人的力量也在飛速增長,法國人往大順賣人蔘貂皮賣的非常開心,也就更加註重給印第安盟友的“封貢”。劉鈺毀了高麗蔘貿易,俄國人毀滅了歐亞紫貂,這兩者貿易的很多好處,轉移到了印第安人身上了。

哪怕他自己對人蔘的藥用價值存疑,倒不是覺得一點用沒有,而是懷疑古方里的參到底是黨蔘還是人蔘。但這玩意兒,反正吃不死人,要是讓大順直接出財政補貼法國和印第安人那是不可能的,利用這種貿易,等於加了點中產稅或者奢侈品稅唄。這種稅,最容易加了,連拔毛的時候叫一聲都不會叫。

反正現在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

那些試圖翻越阿拉巴契亞山的貧苦百姓,尤其是貧苦的蘇格蘭愛爾蘭移民,他們即將面臨大順、法國、英國這三大帝國主義;外加北美諸多商業集團、土地地主集團、和種植園主的聯合絞殺。

事就是這麼個事,大順這邊正在和這些“先來的”移民,商量一下,搞個章程出來。

最起碼,這事歸你們賓夕法尼亞管。

或者蓄意屠殺印第安人,那就得拿出來個說法。是殺啊,還是絞刑啊,還是火烤啊,這個你們自己定。

你們要是不定呢,到時候就炮擊費城報復。

你不要說殺印第安人的不是真正的賓州人,大順不管這個,因爲大順直接去阿拉巴契亞山畢竟不方便,可以提供裝備確保印第安人守得住,卻攻不進平原。那就只能在東部報復。

到時候,就看看這羣北美的人,到底是熱淚盈眶地說大家都是上帝選民,要團結一致,不惜把賓州打爛了,也要和這些異教徒開戰?

還是,東部的商人、先來的地主,把團練拉起來,先把這些“擅啓邊釁”的人,都絞死。以免中法報復東部?

亦或者,是英國的百姓聽聞自己的廣義同胞,正在阿拉巴契亞山爲民族爭取生存空間,於是貴族老爺們主動要求把土地稅加到三一稅、商人們捐出錢造艦,要將戰爭進行到底?

還是英國上下一片譁然,痛斥他們是白人中的惡棍、毫無信譽的蘇格蘭盜馬賊、愛爾蘭惡棍,和大順法國一起,封控阿拉巴契亞山,對賓州施壓要求嚴懲兇手、嚴懲越境者?

這有助於讓北美這羣人深入了了解一下,什麼叫法律是統治階級的統治工具。

當然,大順阻止英國人跨越阿拉巴契亞山,是客觀上促進了進步的。

這種進步性,無關道德,也無關印第安人的生命。

而是,老馬曾專門批判過類似的問題——如何在墾殖殖民地,製造出工資勞動者?

【一個人儘管擁有貨幣、生活資料、生產資料,但如缺乏工資勞動者(即被生活所迫而自願出賣其自身勞動力的人),他就不能成爲資本家】

【……資本並不是一個物件,而是以物爲媒而成立的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社會關係】

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老馬批判過一種“一舉兩得”的妙策:

【……將未墾地課以人爲的價格,使得從歐洲來的勞動者能用貨幣購買土地。但是,在能購買土地成爲自耕農之前,必須要作長時間的工資勞動,以掙到可以購買土地的工資】

【……從歐洲來的勞動者,除非爲貨幣勞動,否則他是無法獲得購買土地的足夠貨幣的……是資本家未曾在工資市場找到替代這一批人的替代者之前,這些勞動者都不能變成獨立的農民……】

【……對土地的出售,又能保證這筆錢作爲基金,可以源源不斷地將新的勞動力運過來】

如此一來,每一個新來的勞動者,實際上都在幹兩件事。

第一件事,爲他們的主人,資本家,創造剩餘價值。

第二件事,創造完剩餘價值後,再用工資購買自己的小塊耕地。而購買耕地的錢,這筆錢,又可以作爲“遷民基金”,使政府從海的彼岸,把他們的“補充員”運過來。

基本上,大順要搞得移民政策,這裡主要是指面向北美西海岸、澳洲這些方向的移民,除了那些退伍士兵分的土地外,基本上就是照着這個思路來的。

金礦,只是讓資本願意去;而去的勞動力的目的,恰恰是爲了賺錢之後買一塊地。這是兩千年自耕農思維對土地的渴求,非常完美地符合大順的國情。

阿拉巴契亞山以東的問題,是既不缺資本、也不缺商人、也不缺市場,缺的就是【被生活所迫而自願出賣其自身勞動力的人】。

所以,即便有資本、有生產資料,可是沒有工資勞動力,那就很難發展起來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

大順現在要把阿拉巴契亞山一截,禁止西進,這正是推動了北美東海岸的資本主義發展。

西部邊界問題,算得上是北美十三州的一個最大的問題。

這個問題,影響極大。

不只是導致後來美國分離出去後,即便資本主義發展了,依舊保留了濃厚的封建和小資產者殘餘,尤其是文化層面;更是直接催生了聯邦黨和共和黨的激烈對抗,以及後續的一系列變了名字的兩黨黨爭的傳統因素。

漢密爾頓和傑斐遜之爭的關鍵物質基礎,就是西部、西進。或者說,西部的土地。

從建國之初,漢密爾頓就拿出了《製造業發展規劃》,告訴傑斐遜,你們那一套基於自耕農、小生產者、熟人社會、鄉約村社的那套東西,早晚要完。不搞製造業,等死吧。

傑斐遜則認爲,憑什麼會完?西部還有廣闊的土地,每個人都可以做自耕農、小生產者。這種鄉約村社、熟人社會的模式,可以全面複製。

漢密爾頓認爲,沒有製造業,遲早要完。鄉約村社、熟人社會、法官就是新教教皇、小生產者自耕農互助社區等等,肯定是要瓦解的,不提前就把這些東西改了,未雨綢繆,早晚要出事。要着眼未來搞社會實驗,而不是盯着過去,不然修修補補縫合在一起的東西,將來肯定會出問題。

而傑斐遜則認爲,有了製造業,纔是要完。製造業發展起來,就這體制,那將來肯定要魔幻成大資本居於幕後的貴族寡頭制。所以爲了避免這種魔幻,我們就別進步了,重農輕商抑工,大家都去當農民,不就可以避免了嗎?

而著名的“威士忌叛亂”,更是把漢密爾頓的發展資本主義的理念,展示出來:對大型工場輕稅、對小資產者作坊加稅,要讓大工場把這些小資產者都擠死。讓小生產者破產,爲新時代做準備。

最終導致了叛亂。而叛亂的主力,就是這些“蘇格蘭愛爾蘭邊疆人”,也就是現在大順和約翰·賓談論的越境問題的主力。

漢密爾頓的手段效果很明顯,小作坊破產、西部的農作物價格暴跌因爲主要用來釀威士忌,從而使得東部的釀酒製造業工廠迅速發展、而西部的土地因爲糧價暴跌快速被大農場兼併,破產者不得不去做工。

現在,大順和約翰·賓談的,依舊還是類似的問題。

即西部土地問題。

人,也還是那羣人。

至於怎麼辦……歷史上,漢密爾頓已經給出了辦法:組織軍隊,15000士兵壓過去,鎮壓。

現在,陳青海和約翰·賓談的事,就是這麼回事:法律是要暴力機關執行的,現在你們得拿出點東西,軍隊也好、民兵也罷,你得能做到約束那些人不要越界、越界之後要有懲罰。

否則,這事沒完,到時候非要打起來不可。大順和法國是鐵了心保阿拉巴契亞山做邊界。

當然,也不能只靠罰。

所以,還是你約翰·賓這邊退一步,降一下地價,讓他們回來。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嘛。

(本章完)

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第3章 出事了第687章 幫助盟友第279章 中轉港的尷尬地位第685章 試試看第568章 英國是講法律的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128章 得分點和槽點第266章 開源節流 與民爭利第395章 樞密院第1374章 凡爾賽和約(一)第574章 領導權第733章 朋友第1180章 孟加拉關稅戰爭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1030章 氛圍第412章 自我意識(上)第940章 自覺(二)第669章 分贓大會(六)第246章 探險隊第1304章 死與復仇(二五)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251章 壓力第1233章 開戰(十二)第1473章 最後的鬧劇(二十)第306章 你順也配碰瓷漢武?第641章 前科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1369章 裡病外治(五)第18章 歸化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551章 澳門的蝴蝶(下)第994章 鹹餌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1214章 輪臺之思(一)第329章 真正的貴族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579章 廢物第1044章 新危機(下)第1122章 鄉約村社(三)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這第1504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二)第1087章 破立之困(四)第808章 閹黨(中)第550章 澳門的蝴蝶(中)第1103章 工業革命(十六)第546章 摸石頭過河第256章 優劣第1107章 上國心態(一)第518章 城裡城外(中)第798章 僞赤子的人設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819章 大事成矣(六)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441章 瘋了第173章 對日最後一舔第1155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第1394章 優勢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139章 考察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1165章 備戰(四)第761章 荷蘭災難年(一)第276章 自立之心第150章 故智新解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1365章 裡病外治(一)第942章 南美貿易區第51章 小小批評第1065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九)第978章 決勝千里之外(一)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4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265章 反對一口通商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580章 同樣的荷蘭人,不同的態度第733章 朋友第95章 任俠士第8章 罵人揭短第951章 撒旦與震旦第934章 覺醒(六)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1450章 “帝”(二)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16章 震動
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第3章 出事了第687章 幫助盟友第279章 中轉港的尷尬地位第685章 試試看第568章 英國是講法律的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128章 得分點和槽點第266章 開源節流 與民爭利第395章 樞密院第1374章 凡爾賽和約(一)第574章 領導權第733章 朋友第1180章 孟加拉關稅戰爭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1030章 氛圍第412章 自我意識(上)第940章 自覺(二)第669章 分贓大會(六)第246章 探險隊第1304章 死與復仇(二五)第1124章 鄉約村社(五)第251章 壓力第1233章 開戰(十二)第1473章 最後的鬧劇(二十)第306章 你順也配碰瓷漢武?第641章 前科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1369章 裡病外治(五)第18章 歸化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551章 澳門的蝴蝶(下)第994章 鹹餌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1214章 輪臺之思(一)第329章 真正的貴族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579章 廢物第1044章 新危機(下)第1122章 鄉約村社(三)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這第1504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二)第1087章 破立之困(四)第808章 閹黨(中)第550章 澳門的蝴蝶(中)第1103章 工業革命(十六)第546章 摸石頭過河第256章 優劣第1107章 上國心態(一)第518章 城裡城外(中)第798章 僞赤子的人設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1095章 工業革命(八)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963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九)第819章 大事成矣(六)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441章 瘋了第173章 對日最後一舔第1155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第1394章 優勢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139章 考察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1165章 備戰(四)第761章 荷蘭災難年(一)第276章 自立之心第150章 故智新解第1091章 工業革命(四)第397章 等死吧,沒救了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1365章 裡病外治(一)第942章 南美貿易區第51章 小小批評第1065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九)第978章 決勝千里之外(一)第891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二)第4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265章 反對一口通商第273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下)第580章 同樣的荷蘭人,不同的態度第733章 朋友第95章 任俠士第8章 罵人揭短第951章 撒旦與震旦第934章 覺醒(六)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1450章 “帝”(二)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16章 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