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氛圍

第1030章 氛圍

既是封建王朝,就該有封建王朝的樣子,要善於運用封建王朝的特點去辦事。

劉鈺說那些問題解決不了,除不了根,除非交通足夠發達,或者跟英國似的一省大小但四周全能煮鹽,否則確實無解。

可除不了根,未必辦不成事。

劉鈺在蘇北殺人後,皇帝突然“發難”要搞鹽政改革,對大鹽商出爾反爾,要廢掉總承包商制度。

這要是在英、荷等國,皇帝估計已經掛路燈頂上了。

不過在大順,那些大鹽商連敢拉隊伍起事都不敢,也實在是無能至極。

藉着劉鈺殺戮太重的惡名,之前又讓劉鈺來辦這件事,大鹽商哪還有心思琢磨着鑽漏洞。

惶惶不可終日。

等着風聲過去,終於確定之前既往不咎的時候,再做準備去鑽漏洞,已經來不及了。

而之前史世用跟着劉鈺來兩淮辦事,已經查辦了許久。

劉鈺秉持的思路就是化梟爲商。

史世用這羣本該查官面事的人,要麼在查各地的鹽霸、要麼在查各地的走私販子,劉鈺手裡都有名單的。

他說要給合適的人,合適的票。

誰是合適的人?

有一定的資本,而且之前是賣鹽的,有銷售渠道,有能力運輸售賣的人,就是合適的人。

不管他們之前賣的是私鹽還是官鹽。

現在,運河被廢,長蘆鹽走私渠道被掐斷,淮北鹽今年的理論銷售量肯定是要暴增的。

僅從鹽稅的角度來看,改革派已經贏了。

甭管買了票之後,是真的去賣鹽,還是轉手加價賣票,朝廷判斷改革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指標,就是鹽稅。

反正都是修補匠,只要保證這幾年別出大問題就是。

至於富商僱人湊名額來囤票這種事,早晚的,規矩在這擺着,不出這事纔怪了呢。

但這都無所謂。

前期只要保證“合適的人”能拿到50%的票,即可。

剩下的50%,是用來營造一種“公平”、“公正”、“人人都有機會”、“二三百兩也能入場”、“投機”、“倒賣”的氛圍的。

所要保證的,是今年過去,明年來的人更多,保證買方的繁榮。

沒有投機倒賣的氣氛,可不是好事。

因爲反過來也就是說,無投機,證明商業氛圍不夠濃重。

而三五年後,哪還有什麼兩淮大鹽商。要麼啥也不會幹讓老婆接客求生,要麼腦子稍微好使點趕緊轉型去投資墾荒。到時候,現在營造的這種商業氛圍就有大用了。

反正劉鈺在意的不是修補。

而是墾荒、南洋、輕工業手工場這樣的不是修補匠的事。

只不過,有人非要把鹽政改革和他的改革聯繫在一起,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其實壓根他就不覺得這是啥好辦法。

然而,前後左右四五條路,只要不是巋然不動,全是“改革”、“變法”,肯定有人混爲一談。

哪怕明明是一個往前、一個往右,保守派會全都揣着明白裝糊塗,非說兩人一樣都是改革,混淆視聽。

既是一損俱損,他也沒辦法,不得不鼎力支持。

至於讓“合適的人”拿到合適的票,是不是不公平?當然是了,不但是,而且是,不過這就是大順這個封建王朝唯一能走的路。

就和川南的井鹽投資一樣、和東西洋貿易一樣、和組建承擔漕米海運的海運公司一樣,全都不公平。

全都是挑選之後扶植起來的。

朝廷扶植出一批財閥,並且控制住,或者說至少讓皇帝感覺完全可以控制得住,這是大順這個王朝能往前稍微多走幾步的辦法。

到頭來,這種暗引之法,實則和之前的鹽引商人區別不大,只是新人換舊人而已。

所以劉鈺才說這是修補匠手段。

說白了,就是均田、兼併、再均田。

只不過商業積累的速度太快,等不到三百年的週期而已。

雖然這個辦法很差,但相對於那些改革派想到了解決辦法,對比之下,貌似更強一些。

改革派想到的辦法,是讓商人抵押足夠的押金,驗資買票,確保有足夠的資本可以經營而不是拿去倒賣。也着實讓劉鈺哭笑不得。

如果說,劉鈺的辦法是修補匠,在那拿着錘子和魚鰾膠木板叮叮噹噹,哪裡漏了補哪裡。

那他們的辦法則是拿腳指頭堵住漏水的窟窿,假裝不漏水了。

這事兒既是擺明了要作假,剩下的反倒簡單了。

只要想做假,有的是辦法能保證合適的人,拿到合適的票。

剩下那幾成,表演一番欣欣向榮、勃勃生機的改革場景就是了。

聽完劉鈺的辦法,兩淮鹽政使不禁有些意興闌珊,有種說不出的滯悶感覺。

雖然都幹到節度使了,也不是年輕人了,可竟然還有些爲社稷爲國家的心思,覺得可以施展拳腳做一番改革,一勞永逸。

然而聽完劉鈺的辦法,就感覺……毫無意義。

幹這麼多,感覺就是在修修補補,均田兼併再均田,他還以爲有什麼辦法可以治標治本呢。

雖然他不知道當初劉鈺在皇帝面前裝赤子之心時候,表演的宇宙之悲。但此時,竟也和劉鈺當初表演的那番心思如此貼近。

“國公一席話,讓下官感覺白讀了三十年書。變法變革,在國公看來,就是在那修修補補?”

劉鈺大笑道:“林大人,我這麼跟你說吧,如果要是歷朝歷代,都能每隔百年修修補補成功一次,均田兼併再均田、壟斷分拆再壟斷,那肯定能做到遠邁漢唐。”

“你得這麼想,本朝開國百年,竟然還能做成幾件這樣的事,實在說明本朝尚強,實乃陛下之福、社稷之幸。”

兩淮鹽政使無可奈何地附和兩聲,只覺得之前剩餘的那點點理想、信念什麼的,全都化成狗屎了。

劉鈺見他情緒低落,寬慰道:“林大人啊,此事你要是不看本質,只看現象,還是很好的嘛。”

“朝廷得到了想要的鹽稅。”

“百姓吃到的低價的官鹽。”

“合適的人拿到了合適的鹽引,穩定了鹽政。”

“氣氛組抽獎憑運氣,又覺得如今環境勃勃生機、萬物竟發。”

“你辦成了事,我沒有因爲壞了事被牽連,你好我好大家好。”

“走吧,不妨出去看看哪種勃勃生機、萬物竟發的氣氛。你便想開了。”

兩淮鹽政使也是被劉鈺這些戲謔的話弄笑了,嘆了口氣,便與劉鈺一起去了外面,去感受下劉鈺說的那種勃勃生機的氣氛。

等到了外面,果然生氣逼人。

大大小小的商人們一直都在等消息,人頭攢動,盡顯繁榮。車水馬龍,衣着錦緞者比比皆是。而以前一些根本沒資格入場鹽業的中小商人,面上也帶着希望和期待。

銀票紙鈔兌換所附近,更是排起來了長長的隊伍。南邊來的商人在憑票據取紙鈔、北邊來的商人在用白銀換紙鈔。

街頭巷尾,因爲一下子涌入這麼多的商人、腳伕、馬伕、跟班、保鏢,也是吆喝聲不斷,國安民樂之氣,直逼京城廟會了。

各式各樣的商人,各種手段手裡已經有第一桶金的商賈,都想來碰碰運氣。

而這種碰運氣的心態,劉鈺把握的非常到位。

所以他早就說明白了,鹽票不是無限的,誰能拿到鹽票,聽天由命。

如同抽獎。

而且也確實像抽獎,因爲每個來到這裡的商人都知道,賣鹽有多賺錢。

不管他們之前是賣官鹽的,還是賣私鹽的,亦或者直接是提着棍棒刀槍去鹽場低價強買的,現在全都白白淨淨,既往不咎。

每個人都有機會抽到“獎”。

這可比放開了買,心理上更加刺激,而且似乎先顯得挺公平,氣氛也就自然顯得更加有生機。

雖然實際上半數的獎已經內定了。派來查鹽政的孩兒軍不幹正事,在這邊猛查私鹽販子,可不是爲之前的鹽政服務的,而是爲了今日。

及至商人最多之處,不知是誰帶了頭,跪地頌德,面北直呼陛下聖明,萬歲萬歲。

初時十餘人,俄而百千人齊呼,聲如錢塘潮。

這種氣氛之下,劉鈺看着這些頌德聖君的商人,問道:“林大人感覺如何?”

兩淮鹽政使嗯了一聲,緩緩道:“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太史公之言,今日方見其意!”

“昨日謗語且如潮,今日頌聖竟似濤。”

“一策之變,乃至於斯。”

“這就是小人啊。”

劉鈺呵呵一聲,笑道:“不,這就是人。”

兩淮鹽政使對此並不回答,也不爭論,只是笑笑,又道:“不過,國公之言所言,倒是真的。只論氛圍,確實萬物竟發、勃勃生機。之前渾似一潭死水,竟日喧囂之氣極盛。”

“只不過……”

他看了眼劉鈺,略停頓之後道:“只不過,這把火燒起來了,火能暖萬物,亦可焚蘆園。國公與下官更是要小心行事。萬不要使這把火燒到了別處鹽區,鬧出許多紛爭。”

他在提醒劉鈺,悠着點,因爲他覺得劉鈺定的鹽票量有點高。

雖然說淮南淮北江西湖北河南皆大順,但分屬於不同的鹽區,若是放鹽太多,只怕賣到別的鹽區去,到時候全是麻煩。

淮南淮北鹽區犬牙交錯,別到時候淮南鹽商集體告狀,說淮北鹽改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意。

淮北鹽改之後,明眼人都知道,只要大獲成功,下一步就直奔淮南了。

別在這個節骨眼上節外生枝,本來是團結銷售商,打壓總承包商;結果因爲興奮之下過了火,鹽放多了,侵佔了淮南鹽的利益,竟使得總承包商和銷售商聯合一起,反對鹽改。

劉鈺點頭稱是,心裡鹽改的下一步,確實是改淮南。但可不是改票那麼簡單,而是要直接廢掉淮南鹽。你都沒看明白今日的關鍵不是改票,而是改鹽場提振生產力,確保淮北鹽配合川鹽直接弄死淮南鹽。

(本章完)

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763章 荷蘭災難年(三)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248章 鎖鏈第384章 逼迫第976章 猜疑鏈(中)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563章 啓蒙工具人(下)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第1000章 扶植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8章 罵人揭短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1000章 扶植第75章 五拜三叩首第117章 天誅!第798章 僞赤子的人設第809章 閹黨(下)第351章 舊相識第940章 自覺(二)第461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上)第1358章 國富論(一)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916章 南洋大開發(十一)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1328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下)第991章 煙幕第167章 論跡第474章 屎裡摻飯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627章 推測的結果第408章 出租奴婢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214章 另起爐竈辦新學第331章 雷罰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500章 誰也不是普遍真理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514章 漢時黃瓜順時槍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711章 悄然改變的心態第808章 閹黨(中)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1017章 全都裝傻(上)第1288章 死與復仇(九)第1207章 守成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209章 變臉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987章 止步(下)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614章 兩封信(下)第735章 咱們(下)第605章 懷念過去(上)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705章 海戰(三)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第940章 自覺(二)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789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第802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上)第1324章 冒犯第969章 舊怨第948章 歐洲貿易區(中)第259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846章 雙贏(上)第1023章 割裂(一)第255章 兩制第1322章 符合現狀的上層建築第597章 下西洋第248章 鎖鏈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854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四)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1044章 新危機(下)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167章 論跡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497章 急躁第1181章 盟友 中立 背叛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362章 治標治本二選一第763章 荷蘭災難年(三)第1499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七)第101章 畜牧稼穡皆學問第998章 看得見的手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第649章 你只是枚棋子(二)第1422章 事已畢(下)
第511章 依舊還是收租的模式第763章 荷蘭災難年(三)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248章 鎖鏈第384章 逼迫第976章 猜疑鏈(中)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563章 啓蒙工具人(下)第1145章 最後的佈置(六)第1000章 扶植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8章 罵人揭短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1000章 扶植第75章 五拜三叩首第117章 天誅!第798章 僞赤子的人設第809章 閹黨(下)第351章 舊相識第940章 自覺(二)第461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上)第1358章 國富論(一)第1289章 死與復仇(十)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916章 南洋大開發(十一)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1328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下)第991章 煙幕第167章 論跡第474章 屎裡摻飯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627章 推測的結果第408章 出租奴婢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214章 另起爐竈辦新學第331章 雷罰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383章 兩全其美第500章 誰也不是普遍真理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514章 漢時黃瓜順時槍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711章 悄然改變的心態第808章 閹黨(中)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1017章 全都裝傻(上)第1288章 死與復仇(九)第1207章 守成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209章 變臉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987章 止步(下)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614章 兩封信(下)第735章 咱們(下)第605章 懷念過去(上)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1146章 多歧路,今安在(一)第657章 光榮復辟(中)第705章 海戰(三)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第940章 自覺(二)第143章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789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第802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上)第1324章 冒犯第969章 舊怨第948章 歐洲貿易區(中)第259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846章 雙贏(上)第1023章 割裂(一)第255章 兩制第1322章 符合現狀的上層建築第597章 下西洋第248章 鎖鏈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854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四)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1044章 新危機(下)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167章 論跡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497章 急躁第1181章 盟友 中立 背叛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362章 治標治本二選一第763章 荷蘭災難年(三)第1499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七)第101章 畜牧稼穡皆學問第998章 看得見的手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第649章 你只是枚棋子(二)第1422章 事已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