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

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

大順整體上的道德水平,在封建王朝裡還是挺高的,並沒有如晉八王之亂時候,明文出臺過法令允許互相換孩子吃的情況。

士大夫對溺嬰之俗,也頗多聲討。

但架不住民間覺得這很正常。年景好就養着,年景不好就溺死唄,要不還能咋辦?

張皮綆的老婆年紀不大,沒有啥熟能生巧的經驗,但小時候也見過母親溺死自己的弟弟妹妹的事。

因爲比較正常,所以根本也沒有留下諸如心理陰影之類的情況。反倒還要感謝感謝老天爺,自己出生的那幾年年景不錯,自己也沒被佘化龍他老婆收走。

可能要是吃自己的孩子吧,還真下不去手,所以要互相換一換,吃別人家的。

現在這情況,就算好心,把孩子放在這不管,不親自溺死,那也沒人要。最後活活餓死,那還不如直接溺死呢,也算是行善積德了。

張皮綆也算是心疼老婆,雖見老婆點頭了,也知道溺死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實在有些捨不得。

想了想,只道:“你先在這等着。”

說罷,自己瞄了幾處地方,擠過去,找到了一個和他情況有些類似的一家人。

不是一個村的,也不認得,只唱了個好,問道:“要不咱倆把孩子換換?我家裡那個怕是下不去手。其實我也下不大下去手。大哥你看行不?”

另一家人也沒猶豫,嗯了一聲道:“成啊,但就是怕這邊淹死了,那邊也不讓去。夥計,我剛纔看你在那求了半天了,要不你先去問問,就說已經把孩子弄死了,他讓不讓上船?”

張皮綆一想,倒也是這麼個理兒,點頭道:“那成,我去問問。”

撥開人羣,又來到了人販子旁邊,依舊跪下道:“老爺,我這回沒孩子了。我倆能去了不?”

人販子皺皺眉,看了眼張皮綆,哎了一聲,也沒搖頭也沒點頭。

“夥計,這事說真的,我是真不想讓你去。你說我讓你去了,到時候這不是顯得我們鼓勵殺子殺父母嗎?”

張皮綆跪地咚咚又是幾個響頭道:“老爺,俺聽主家講過一個故事。說是有個大戶,見有人牽着羊過堂要去殺了祭祖。就說自己不忍心。所以說老爺不去後廚,怕看到殺羊。這就是良心。”

“但老爺也知道,溺個孩子這不正常的事嗎?便你不管,就不溺了?假裝看不到,良心就好受了?”

“你不收我們,你良心是好受了。可我們這一家子,指不定明年就全死了。一年能活幾個人啊?”

“咱就是去幹活的,又不是要選孝廉、立牌坊。再說了,我們也沒殺爹害娘。老爺,您行行好吧。求求您了。”

人販子低頭看看跪在那的張皮綆,打量了一下,知道是個幹活的好力氣。又想着國公那邊要求男女比例,至少得到一定的數目。

其實那邊也給了他們一些錢,因爲女人這時候就是物品,父母可以賣,丈夫和公婆也有權力賣,那些沒嫁出去的年輕女人要說上船走去幹活,父母那邊還真不一定放。

給點錢才能放,就當是賣了。

給的錢倒是不多,但能省出來一個就能得一些回扣。

他也是個善良的人,見張皮綆都這樣了,覺得雖然說自己要把他收了,這就是在黃淮地區日後鼓勵溺嬰。今年這樣,明年還有想去的,便想着在人販子來收人之前,就先把孩子溺死。

可終究還是心軟,心道罷了,就收了他吧,當是行善積德了。

“這樣,你不能在這邊等着,我不好直接收你。直接收你,顯得我像是鼓勵溺嬰一般。事後惹一身騷,我倒沒什麼,別到時候連累國公。你知道南邊的十里鋪吧?”

張皮綆搖搖頭。

“我不是這地界的人。而且我也沒怎麼出過遠門,幾次服徭役都跟着人走的。剩下的時候就在鄉里做事。”

人販子楞了一下,隨後啞然失笑。心道是了,自己沒當兵之前,不也就以爲村子三十里就是天下嗎?

“那你往南邊走,沿着路,那邊有兩棵大榆樹。在那等着吧。”

張皮綆趕緊又磕了幾個頭。

“謝謝老爺!謝謝老爺!小的還有個事兒……其實,我下不去手殺自己家的孩子,是和別人換着殺的。老爺能不能把他也帶上?”

人販子嘿了一聲,苦笑道:“你管好你自己就行了,倒還有心思管別人?行吧,但你不能再多人了。再多人的話,我到時候可不收你。去吧。”

咚咚咚……

張皮綆又猛磕了七八個頭,這才跌跌撞撞地站起來,眼神裡充滿了希望的神采。

回到自己老婆身邊,見老婆還在那抱着孩子刷刷地抹眼淚,張皮綆咬咬牙道:“他命不好。下輩子命好點,託生在個老爺家裡就好了。”

說罷,一把將老婆懷裡的孩子奪過來。

他老婆幾乎是天性般地站起來,想要把孩子搶回去。但起的太快,又餓的久了,眼前一黑,終究沒站起來。然後木木地頹然坐下,看了一眼最後還在熟睡的孩子,狠狠心,把頭扭了過去。

張皮綆抱着孩子,來到剛纔說好的那家人旁邊,將人販子的話小聲嘀咕了一遍。

兩家換了孩子,張皮綆抱着別家的孩子來到河邊。那孩子恰巧沒睡,烏溜溜的眼睛骨碌碌地轉,可能是這幾個月都在躲災,到處是人,倒也不怕生人,眼睛只看這張皮綆。

張皮綆被這孩子的目光看的心裡有些發毛,心想要不放在地上,生死有命得了。

要不,就弄個木頭放水裡飄着吧。

人家唐三藏他媽也這麼幹的,卻也沒耽誤唐三藏成佛。

低頭尋摸木頭的時候,卻一下子想通了。心道若犯了大罪,都是死,怎麼還有凌遲和砍頭呢?

砍頭就一下的事,凌遲卻疼好幾天。

自己小時候也捱過餓,那捱餓的滋味,可真是難受。就這麼放着,如今大家都遭了災,便是不遭災,那亂葬崗裡也有的是孩子,誰家缺孩子啊?

到時候不就是在這活活餓死嗎?

反正這罪自己也已經擔着了,自己何必要學那些老爺遠後廚的事?

低頭又看了看這孩子,張皮綆小聲道:“娃啊娃,下輩子投個老爺家裡吧。但就算投在老爺家裡,那也未必活。聽說有個老爺生了倆女娃,都給淹死了。第三個還是女娃,這回不淹了,卻點火燒。說這女娃是賴上他家了,之前淹死還來、淹死還來,這次燒個魂飛魄散,下次別來了。”

“你別恨我。我爹孃也淹死過好幾個我的妹妹弟弟,這些年都是這麼過來的。你還小,不知道。等你大了就知道了,這種事太正常了。”

默默嘀咕了幾句,雖然這確實很正常,在這個社會正常到不得了,但張皮綆心裡終究還是有點良心,不是很舒服。

終於狠下心來,來到河邊。猛然提起嬰孩的腿,倒着一提,左手狠狠地打在了嬰孩的屁股上。嬰孩吃痛,張嘴就哭,趁着嬰孩大哭吸氣的功夫,心一橫,狠狠地伸進了河水裡。

回到那邊後,將另一家人叫過來,等到快晚上的時候,又排了兩碗粥。

自己喝了半碗,剩下的都給老婆了,晚上還要走路去找大榆樹,自己喝半碗也能撐到。

剛死了孩子的他老婆,捧着碗,把粥喝乾淨,把碗底也舔了個乾乾淨淨,收拾了一下僅有的家當,將那幾個碗放在包袱裡。

他們當然沒讀過外國的一個故事,貴婦人見死了孩子的女農奴在那喝白菜湯,驚呼你孩子死了,你不傷心嗎?怎麼還能喝下去湯?女農奴給了這個貴婦人一輩子都不可能理解的理由。甚至好像是個驢脣不對馬嘴的回答。

白菜湯裡可還有鹽吶!

張皮綆要的兩碗粥裡沒有昂貴的鹽,但粥裡卻藏着力氣,能走到大榆樹下,能去南洋吶。

天漸漸黑了,月亮雖殘卻還亮。

張皮綆那另一家人,悄悄地順着路往南邊走去。到天快亮的時候,張皮綆忽然跪下,朝着父母墳塋的方向磕了三個頭。

“爹,娘,我去南洋了。等我回來給你們修個好陵。爹、娘,保佑保佑我們。這幾年你們在那先餓着,等過幾年我有錢了,供些好的。咱供豬頭、供條大魚。”

兩天後,餓的奄奄一息的四個人,終於等到了人販子的隊伍。

這兩棵大榆樹是找到的,但要不是經驗豐富,還真認不出來這是榆樹。榆樹的樹皮早就被扒光了,因爲榆樹的樹皮有黏液,可以混着一些糠或者棉殼之類的東西,這樣因爲有了潤滑,所以咽的時候容易點,不劃嗓子。

樹葉也基本沒了,好在還留了一些老葉子,四個人吃了些老葉子,纔算是挺過來了。

等着隊伍來了之後,這纔算是好起來了。

當兵出身的這些人販子,以及一些參謀出身的人幫着組織,沿途準備了吃飯的地方。

每天走多遠、災民能抗多久、災民能走多遠、吃飯大約多少人、需要準備多少飯、怎麼防止堆積在一起無法保障食物,這些都是科班出身的參謀的基本課程,即便是災民,也一樣走的很有章法。

張皮綆跟着走了幾天,就覺得自己的好日子真的要來了。

一開始喝粥,雖不飽,但也比之前多。

幾天後開始吃乾的,糙米配紅薯,居然還有鹹菜呢。

他也不知道要去哪,就知道每天跟着隊伍走。也不記得走了幾天,漸漸聞到了大海的味道。

然後就看到了一片草屋,在那邊挨個登記,領了一塊寫着數字的小牌子。他也不認得這些軍中用的奇怪數字,拿了小牌子後就和老婆分開了。

男女不能在一條船上,女的坐別的船,到了那邊再見面。女人那邊自有女人在管,而且女人會在上船前就發衣裳,張皮綆這才放心。

不等進木屋,所有人把衣服都脫掉,一把火燒了個乾淨。

“到了南洋發衣裳,舊衣裳都得燒。”

也沒給任何理由,就是這麼個規定。隨後被驅趕着去海邊洗了澡,然後一個個被逼着用不知道什麼玩意兒的水洗頭。

張皮綆只覺得洗完了的頭皮火辣辣地疼,像是被什麼東西燒了一般。一羣人光着身子,幾人一組進了木屋裡。

然後就是一羣拿着鞭子的人告訴他們,不準隨地拉尿,要去廁所。隨地拉尿的就打,但不是用鞭子打,而是用棍子打。

他們說鞭子打容易外傷,可能會發炎,到時候死在船上就不好了。

這羣拿着鞭子的人一共就講了兩個規矩。

第一條就是不準隨地拉尿,否則打。

再一個,便是寧可渴死,不準喝生水。到了南洋隨便喝水就是死,到那邊自有人負責燒水。

除此之外,倒也沒有別的什麼規矩了。在等船的期間,也就一件怪事,一個穿着白色棉布褂子的人,在他的胳膊上劃了一刀,說是發起來後就不得天花了。張皮綆也不知道真假,反正孩子都淹死了,也都走到這裡了,人家說啥就是啥吧。

他覺得運氣還好,沒等幾天,天也晴了,風也對了,便見到了幾艘從未見過的大船。

上了船,船艙裡用白灰畫出了一個個小方格。下面鋪着一堆乾燥的沙子。

小方格不大,將將夠躺着,也還夠翻個身。

船艙裡,密密麻麻地堆着人,塞的滿滿當當。

“各人睡各人的方格。不準佔別人地方。吐的時候往自己的格子裡吐,不準吐別人那。”

“不準打架。”

“三十個人一組,看着那上面綁着的尿桶沒?拉尿在桶裡,輪番去倒。”

“最好別有病。不然爲了大家好,也只能扔海里了。”

管事的話還沒講完呢,很多人已經開始吐了起來。

張皮綆一開始還把身子下的砂子挖個坑,往坑裡吐,再埋上。

可等到後來,連坑都懶得挖了,隨便吧,反正光着身子呢,到時候洗洗就是了。

(本章完)

第343章 絕戶計第1052章 定性第589章 面子裡子第63章 軍歌第266章 開源節流 與民爭利第310章 先裝嫩後裝孫子第421章 混亂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209章 變臉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249章 暫借第462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中)第1078章 爭功(三)第674章 歸國第965章 扣帽第1324章 冒犯第643章 反對重商主義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355章 對罵第1501章 終章 九三年(十九)第876章 還是利益問題第809章 閹黨(下)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368章 我是誰第1288章 死與復仇(九)第574章 領導權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253章 再快一些第1041章 國運(上)第1231章 開戰(十)第257章 暗示中荷矛盾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45章 冰牆第1436章 分歧(二)第446章 人都死了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224章 預備役和實學第487章 開眼第1100章 工業革命(十三)第1305章 死與復仇(二六)第615章 政變加盟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926章 戰前輿論準備(上)第1254章 封爵加分項第275章 明知故問第177章 機遇期第1246章 鑽石灣屠殺(二)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1472章 最後的鬧劇(十九)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961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七)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1275章 攻防心理(十)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724章 牆頭草(下)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466章 爲何要抑商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58章 學習?學個屁!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922章 歸來第599章 煽風點火第1395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第1238章 三戰定印度(五)第702章 備戰第644章 細思恐極第1024章 割裂(二)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1021章 事物的兩面性(上)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745章 巴達維亞新政(六)第294章 禮賢下士第987章 止步(下)第969章 舊怨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558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1215章 輪臺之思(二)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12章 搏一搏,大不了破家跑路第46章 哈士奇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599章 煽風點火第1290章 死與復仇(十一)第974章 照舊第93章 破題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1228章 開戰(七)第917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
第343章 絕戶計第1052章 定性第589章 面子裡子第63章 軍歌第266章 開源節流 與民爭利第310章 先裝嫩後裝孫子第421章 混亂第1465章 最後的鬧劇(十二)第209章 變臉第1272章 攻防心理(七)第1414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五)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249章 暫借第462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中)第1078章 爭功(三)第674章 歸國第965章 扣帽第1324章 冒犯第643章 反對重商主義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355章 對罵第1501章 終章 九三年(十九)第876章 還是利益問題第809章 閹黨(下)第1267章 攻防心理(二)第368章 我是誰第1288章 死與復仇(九)第574章 領導權第137章 澤被後世的遺產第253章 再快一些第1041章 國運(上)第1231章 開戰(十)第257章 暗示中荷矛盾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45章 冰牆第1436章 分歧(二)第446章 人都死了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224章 預備役和實學第487章 開眼第1100章 工業革命(十三)第1305章 死與復仇(二六)第615章 政變加盟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926章 戰前輿論準備(上)第1254章 封爵加分項第275章 明知故問第177章 機遇期第1246章 鑽石灣屠殺(二)第489章 拆分清理第1472章 最後的鬧劇(十九)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961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七)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1275章 攻防心理(十)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724章 牆頭草(下)第1104章 工業革命(十七)第466章 爲何要抑商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第58章 學習?學個屁!第71章 桃子梅子和棒槌第922章 歸來第599章 煽風點火第1395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上)第1238章 三戰定印度(五)第702章 備戰第644章 細思恐極第1024章 割裂(二)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1463章 最後的鬧劇(十)第1021章 事物的兩面性(上)第856章 短暫當人(下)第745章 巴達維亞新政(六)第294章 禮賢下士第987章 止步(下)第969章 舊怨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558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第1215章 輪臺之思(二)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12章 搏一搏,大不了破家跑路第46章 哈士奇第200章 軍改的決心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599章 煽風點火第1290章 死與復仇(十一)第974章 照舊第93章 破題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1228章 開戰(七)第917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