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學習?學個屁!

第58章 學習?學個屁!

灼熱的鐵彈砸毀了一段拒馬,並沒有在地上彈起來。

這是劉鈺故意選擇的陣地,靠近江邊,是鬆軟的泥土,炮彈沒辦法彈跳,傷不到幾個人。

看上去只是簡單的木料堆出來的車陣,實際上後面裝滿了泥土,可以有效抵禦小炮的轟擊。

他判斷哥薩克沒有重炮,也正如他所判斷的那樣,出來搶劫的哥薩克只有兩門輕便的小炮。

車陣裡的士兵都在等待着命令。

驕勞布圖一點都不緊張。他知道自己手裡的部隊是一支精銳,是從孩兒軍、京營中挑選出的精銳。

不是隨便一些人,都能跟着劉鈺從北京走到黑龍江江口的奴兒干都司、再從江口回松花江還能繼續戰鬥的。如果這是大順軍隊的常態,西北那邊的戰亂根本不值一提。

車陣中的一些好手、有勳位的老兵,都穿了從翰朵裡衛城那裡弄來的甲。披了兩層的甲,就是爲了對付一會要開始的肉搏戰。

這是新順軍隊在荊襄之後後,在明末戰場得出的經驗。在太宗皇帝得到足夠的火炮和火繩槍、完成三十年戰爭水平的冷熱混合軍事改革之前,對抗後金盾車進攻的辦法,就是以精銳重步反衝擊。

從三國時候的界橋之戰到兩宋的郾城之戰,這種重步反衝擊戰術就一直有效,只是並非誰都能湊出一支敢短促反衝擊的重步的。

對面的小炮轟擊了幾次後,整隊的哥薩克已經靠近到射擊距離。

步戰的哥薩克排成了三列,第一排的人將手裡的重斧和長刀插在地上,採用了他們常用的戰術。

第一排的人射擊後,退到後面裝填,第二排的人借用第一排插好的重斧做槍叉,繼續射擊,退後裝填,以此保持持續不斷。

羅剎人既有燧發槍也有重火繩槍,刺刀這種在西歐已經開始裝備的武器,在邊疆的哥薩克這裡還是稀罕玩意。

僅有的一些燧發槍手,跟在推着的盾車一起前進。

一旦靠近後依靠一輪齊射壓制,肉搏兵趁勢打開拒馬。

砰砰砰……

一排排的齊射,羅剎人數優勢之下,即便車陣裡的人有掩護,還是被壓制了。

驕勞布圖蹲在掩體後面,抓起來一把之前和羅剎人交易得來的銀盧布,發出嘩啦呼啦的響聲,用以對抗着羅剎人的槍聲,鼓舞士氣。

從始至終,劉鈺就沒喊過任何精忠報國之類的口號,而是全程都在用“鈔能力”。

叮噹作響的銀幣叫那些着甲準備反衝擊的老兵血脈賁張。

相距六七十步左右的對射持續了約莫五分鐘。羅剎隊伍裡不斷有人被射倒,車陣裡也傷了七八個。

這五分鐘裡,驕勞布圖唯一的感覺就是疑惑。

就這?

這羅剎人打仗也就這樣了,怎麼就能讓劉鈺對西洋人愁眉苦臉頹氣綿綿?

就算這不是羅剎京營,就算羅剎是歐羅巴蠻楚,可似乎也就這麼回事呀?劉鈺到底怎麼就斷定西洋人軍陣水平勝於國朝?

總說要擇其善者而從之,要學習西洋手段。驕勞布圖心想,學習?學個屁!

就這推着盾車近戰破陣的手段,有什麼可學的?西洋人的京營打仗也都是這樣?

推着馬車的哥薩克已經靠近到拒馬旁,車陣裡的火槍手朝着遠處列陣的羅剎人又射了一輪。

就在車陣內槍響後的裝填空當,躲在馬車後面的羅剎燧發槍手忽然站出來。

朝着車陣內正在裝填的士兵就是一輪齊射。

煙霧繚繞升騰,拿着重斧的壯漢開始去搬那些木頭拒馬。身後百餘步外已經等的有些急躁的哥薩克騎兵還在等待着命令。

第一道拒馬被搬開,燧發槍手躲在後面繼續裝填,後面列陣的火繩槍手持續掩護。

驕勞布圖沒有着急,繼續等待。

馬車後的燧發槍手第二輪齊射後,驕勞布圖呼喊一聲,養精蓄銳已久的着甲重步趁着裝填的間隙,跟着他從車陣中一躍而出,朝着那幾輛推車衝去。

驕勞布圖身邊的一個老兵提着一口雙臂小斬馬,眼看就要衝到推車的人羣中砍殺的時候,對面的一個哥薩克從腰間抽出了短槍,衝着那個老兵的腦袋就是一槍。

濺到驕勞布圖臉上的血,似乎在提醒着這個着重甲短促反衝擊的漢子:時代變了。

推車後面的哥薩克沒有被驕勞布圖的反衝擊嚇到,沒有慌亂。

迅速地結成了小隊,提着重斧或是馬刀,和驕勞布圖帶着的人展開了肉搏。

驕勞布圖用的也是一口雙手短斬馬,砍死了一個羅剎人後,他的目光就被剛纔開槍的那個哥薩克吸引住了。

血裡殺出來的人,只是一眼就能看出對面是個高手。第一槍射死了一個士兵們就把短槍插進了腰帶裡,手裡用一支約莫一人高的斧槍。

一個老兵提刀就砍,那個哥薩克雙手用斧槍架了一下,腳步絲毫沒亂,而是趁着架的那一瞬間向前邁了一小步。

順勢往上一挑,槍尾向下一劃,用斧槍尾部的鐵尖扎進了老兵的大腿。老兵吃痛,大腿靠近膝蓋的地方已經被刺穿,手上的刀一抖,那個哥薩克猛磕了一下,向前半步直接將那個腿手上的老兵撞倒,斧槍順勢一劃刺向了老兵的喉嚨。

刺完之後,根本不去管對手是否死透,迅速收回兵器,向後退了半步,調整了一下握斧槍的位置,斜放在身前擺回了起手式。

“媽個巴子的,有兩下子。”

驕勞布圖眼瞅着這傢伙已經殺死了兩個夥伴,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從握槍的握距上也能看出這是個老油子。

啐了口唾沫,衝到了那個哥薩克的面前。他很清楚斬馬刀的用法,勢大力沉,至少要裝作勢大力沉,迫使對方應對,引誘對方露出破綻。

雙臂舉刀擡起,做了一個順勢斜劈砍的姿勢,實際上留了七分的力氣,就是在騙對面那個哥薩克用斧槍去架、或者躲閃。

對這種重刀,只能腰腹發力配合腳步才能架住,但只要選擇了去架,力氣就使老了,就會有破綻。

然而對面的那個哥薩克完全沒有上當,而是在驕勞布圖劈砍的時候向後退了半步。原本是右腿弓步在前,向後一退,變成了左腿在前,右腿在後微屈隨時可以發力。

握在手裡的斧槍也順勢從身前防禦的起手姿態,換爲了橫抗在肩上的發力姿勢。隨後右腿發力,借勢半轉身,一扭腰,橫抗在肩上準備發力的斧槍勢大力沉地掄了過來。

驕勞布圖那一下也是虛招,劈砍是騙破綻,並沒有用上腰腹的力。看到對面退步的步幅,就知道自己這一下沒騙到對方,收腰撤步,對面的斧槍劈空,但也沒有全力而至亂了腳步,迅速又擺回了起手式。

兩人交手了一招,連個響都沒聽到,倒像是兩個人互相和空氣對砍。

然而若是換了別人,驕勞布圖的第一下,對面上當去架,那就死了;而那個哥薩克撤步由起手轉攻的那一下,若是驕勞布圖勁用老了,那也死了。

哥薩克死死盯着驕勞布圖,驕勞布圖也死死盯着對方,剛纔的交手讓兩人都清楚對面是戰場老油子,稍微大意就必死無疑。

一連試探了幾下,驕勞布圖總算是抓住了機會。

兩個人的兵器一架的瞬間,他藉着自己身上穿了甲的優勢,挨着肩膀上被砍了一下的後果,撤了斬馬,雙手扭住了對方的槍柄。

拼出了吃奶的勁兒用力一擰,把對方的斧槍擰成了橫放,使得對面哥薩克握槍的兩手交叉,無法發力。

那哥薩克卻也是經驗十足,被驕勞布圖一擰的瞬間,就已經知道握不住了。

多年的經驗使得他直接撤了手,借勢抓住了驕勞布圖的手臂,右腿卡在了驕勞布圖的襠下,讓驕勞布圖沒辦法用斧槍的槍尾扎他的腿。

身體一扭,腰腹發力,就想把驕勞布圖背摔過去。驕勞布圖身上的甲又救了他一命,多出來的幾十斤讓哥薩克第一背沒有摔動,而這一次驕勞布圖也沒有再給這個哥薩克機會,勒住了他的脖子。

蠻牛一樣的脖子被勒的爆出了一道道青筋,最終還是沒有掙脫……

扔下懷抱裡這個被勒死的哥薩克,看着旁邊堆積着還在蠕動抽搐的屍體,驕勞布圖有些後怕。

心想要不是穿了甲,剛纔肩膀上那一下就完了……

肉搏亂戰只是一瞬間的事,後面掩護的火槍手拔出了插在地上的斧子,第一隊射擊掩護,後面的兩列依次開始向前推進。

更遠處的哥薩克騎兵也終於等到了允許衝鋒的命令。

最前排的幾名哥薩克伸出手在胸前畫着十字,握緊了樺木做的脆木槍,隊形展開,開始慢跑加速。

就在這些哥薩克騎兵從慢跑轉到小步快跑的時候,側翼樹林裡的劉鈺也終於認爲是時候了。

騎兵一旦從慢步跑轉爲了快跑,就已經很難再調整了。慢步跑轉向只需要七八米的距離緩衝,而快跑起來轉向至少需要四五十米。

羅剎人的隊形已經展開,尤其是列陣的火槍手開始交替前進了,這就是側翼襲擊的最佳時機。

再晚一些,那些哥薩克騎兵可能會衝破車陣防禦;早一些,騎兵還可以調整、火槍手也可以轉向防守。

鼓聲擂響,早已經準備好的大順火槍手開始依照命令射擊。他們沒有去管那些交替前進的火槍手,而是選擇了從側面射擊那些開始快跑的哥薩克騎兵。

一些人則從側面投入到了肉搏最激烈的推車附近。

大部分跟着劉鈺來“朝貢”的苦兀、赫哲等部落的人,並沒有參與正面的戰鬥,而是被劉鈺分配在附近的樹林裡,靠他們的捕獵技巧,追捕戰鬥後可能逃走的哥薩克。

砰砰砰……

一連串的槍響,已經開始衝鋒的哥薩克完全沒想到會受到側翼的攻擊,即便他們的馬術很好,這時候也很難停下來。

劉鈺的槍聲一響,整個戰場就亂了。一些哥薩克選擇無視側面的攻擊,繼續提快馬速,夾着脆木長槍衝擊車陣;而另一部分哥薩克則直接扔了長槍,從身側抽出了馬刀,控着馬朝前轉彎,想兜圈子反擊側翼。

然而已經晚了。

杜鋒帶着翰朵裡衛的府兵輕騎也隨着劉鈺的槍聲,直撲羅剎人的側後。砍死了那幾個炮手後,衝着那些試圖繞圈子反擊的哥薩克發動了側擊。

騎兵是戰場的關鍵,尤其是哥薩克列陣的步兵還在用火繩槍且沒有刺刀的時候。

他們聽到了後面和側面的槍聲就已經亂了,伴隨着隱藏在車陣裡的三門小炮的射擊,這些列陣步戰的哥薩克徹底崩潰了。

有人選擇無視車陣的射擊,轉身朝兩側自由射擊。

而有的人則直接大喊:“不行了!不行了!騎兵在後面,跑吧!”

最先喊的幾個人最聰明,扔了手裡的火槍,朝着河岸邊猛跑。哥薩克沿水而居,每個人都是游泳的好手,黑龍江雖然寬闊,但他們確信自己可以從水中逃命。

兩個最先跑到江邊的,撕碎了自己的上衣就跳進了水力,粗壯的如同橡樹根一樣的手臂用力一劃,就竄出去兩米多。

越來越多的人跳進了水裡逃命,包括一些騎兵,或許是捨不得自己的馬,居然還有牽着馬一起泅渡逃命的。

杜鋒和翰朵裡衛的府兵輕騎已經轉爲了追殺,這是他們最擅長的事。

殘餘的哥薩克騎兵隊形已亂,完全沒有對衝的可能了。最倔強的幾個哥薩克衝到了劉鈺附近,但還是被劉鈺身邊的火槍手打下了馬。

大部分則奔向了河邊,兩側都是樹木,在那裡跑不快的。相較於樹林,他們更信任洶涌的江水。

(本章完)

第456章 你想嘗膽,卻沒人演夫差第166章 不知爲何而戰的強軍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1070章 惡龍殘影(五)第1052章 定性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1486章 終章 九三年(四)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679章 北方的最後一件事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16章 震動第937章 老走私販子的見識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1109章 上國心態(三)第1089章 工業革命(二)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1012章 圈地第1345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五)第1420章 事已畢(上)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1156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一)第935章 綁定(上)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1156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一)第1252章 復辟的代價(中)第957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三)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321章 一牛之力第940章 自覺(二)第676章 科學院(中)第404章 異端相見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510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630章 鼓勵西進的真正目的第355章 對罵第446章 人都死了第99章 酒醉多言第1232章 開戰(十一)第1450章 “帝”(二)第1281章 死與復仇(二)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1394章 優勢第140章 錯路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1151章 多歧路,今安在(六)第243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下)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111章 廷議菜市場第614章 兩封信(下)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481章 河豚之喻(中)第8章 罵人揭短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347章 君子聖徒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415章 願天下無有武穆三閭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937章 老走私販子的見識第132章 新型宗藩關係第130章 暴論第713章 活路第1460章 最終的鬧劇(七)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109章 我們不冤,國子監諸生冤第328章 問罪第877章 辯經的着力點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433章 宜緩不宜急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1339章 過渡之痛 幼稚空想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1012章 圈地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84章 請別死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841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三)第276章 自立之心第2章 枯燥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
第456章 你想嘗膽,卻沒人演夫差第166章 不知爲何而戰的強軍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1070章 惡龍殘影(五)第1052章 定性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1486章 終章 九三年(四)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679章 北方的最後一件事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16章 震動第937章 老走私販子的見識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1109章 上國心態(三)第1089章 工業革命(二)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1012章 圈地第1345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五)第1420章 事已畢(上)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523章 椰林之城的槍聲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1156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一)第935章 綁定(上)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1156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一)第1252章 復辟的代價(中)第957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三)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321章 一牛之力第940章 自覺(二)第676章 科學院(中)第404章 異端相見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510章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1014章 表彰大會第630章 鼓勵西進的真正目的第355章 對罵第446章 人都死了第99章 酒醉多言第1232章 開戰(十一)第1450章 “帝”(二)第1281章 死與復仇(二)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1394章 優勢第140章 錯路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1151章 多歧路,今安在(六)第243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下)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111章 廷議菜市場第614章 兩封信(下)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504章 善勝敵者,勝於無形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481章 河豚之喻(中)第8章 罵人揭短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347章 君子聖徒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1286章 死與復仇(七)第415章 願天下無有武穆三閭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937章 老走私販子的見識第132章 新型宗藩關係第130章 暴論第713章 活路第1460章 最終的鬧劇(七)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109章 我們不冤,國子監諸生冤第328章 問罪第877章 辯經的着力點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1461章 最後的鬧劇(八)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433章 宜緩不宜急第503章 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1339章 過渡之痛 幼稚空想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1012章 圈地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84章 請別死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841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三)第276章 自立之心第2章 枯燥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