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

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

大順這邊,也壓根沒有去追擊。

而是依舊之前的老辦法,集結之後,向前挪。

當天晚上、第二天早晨,一切照舊。

英印聯軍退的也不快,只有少量的騎兵接觸,也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鬥。

最多這邊抓幾個斥候、那邊搶兩匹戰馬。

再往後退,就是魯布納揚拉河與胡格利河的三岔口了。

英印聯軍必須要做出決斷了。

第二天傍晚之後,大順照舊還是派出了一些閒的蛋疼的偵騎,去英印聯軍的營地附近扔了倆炸彈,鬧了點動靜,隨後撤退。

營帳裡,英國和孟加拉這邊的指揮官們,愁容滿面。

指揮官們愁容滿面的原因,就是大順這種烏龜殼戰術。哪有這樣的?

優勢的兵力、優勢的火力、優質的步兵、還有精銳的擲彈兵,結果慫的像是刺蝟一樣。

擺開陣型就是防守反擊。

但凡要是覺得能打贏,前天大順擺開陣勢的時候,這邊就會選擇打了。

而現在,大順到底要幹什麼,完全看不懂。

大順如果在鑽石灣築城,修建炮臺,那麼就等於直接割裂了英軍和孟加拉軍隊。

因爲,一羣攻城這麼快的部隊,其守城能力一定驚人,這一點毋庸置疑。能守才能攻、能攻就會守。

到時候,在鑽石灣築個棱堡,塞上一千多軍隊,擺上30門岸防重炮。

那麼,加爾各答就是死地了。一千人的要塞守軍,就能拖住英國的艦隊全部和全部步兵。

大順的海軍就能解放出來,大順的陸軍主力也能解放出來。

英國的印度分艦隊,就只能縮在胡格利河的港灣裡了。

在狹窄的河道,與岸上的炮臺岸防炮對轟?這怕不是失了智。

要塞裡塞上一千人,後勤完全掐不斷,海軍不斷能補給,就英國圍攻本地治裡表現出的水平,估計能圍到喬治二世薨了,新王登基……

本地治裡不是攻下來的。

是野戰把法國的機動部隊打崩了,海戰把法國海軍逼回了毛里求斯,解圍無望,法國軍官選擇了投降。

之前幾次圍攻本地治裡,英國和其印度盟友的攻城能力,已經證明了他們無力強攻。

問題在於,如果大順真的在鑽石灣築城,靠着這種噁心而又猥瑣的堡壘推進戰術,是沒辦法復刻本地治理投降事件的。

海軍連胡格利河都出不去,怎麼海戰把大順的艦隊擊退?

野戰要是能輕鬆獲勝,前天就打了,何至於在大順展開縱隊之前,選擇跑路?

而一旦鑽石灣的堡壘修好。

要麼,英軍放棄加爾各答,全部退到恆河以北,和賈法爾的孟加拉部隊一起防禦達卡、拉傑沙希。

要麼,賈法爾一旦看到大順選擇築城,就會頭也不回地跑路的。因爲城築好,也就意味着大順的陸海軍主力都解放出來了,隨時可以沿着恆河而上,攻入孟加拉腹地,拉上那些支持西拉傑復辟的人。

這真的就像是在開賭,大順的本錢太多,壓根不開牌,一直在加碼,要開你開,我是不開。這種玩法,最是無趣,可偏偏有效。

明天打不打?

明天再不打,那就不用打了,聯軍就可以直接解散了。

英軍是選擇死守加爾各答,還是焚燒威廉堡跑路去恆河以北,那就看英國人的了。反正賈法爾的意思很明確,再不打,他就要撤了。

可打,怎麼打?

大順這邊,擺明了就是個防守反擊的陣型,怎麼打?

賈法爾的騎兵,能在大順的中軍突破孟加拉步兵之前,摧毀大順的側面一翼嗎?

在一片慘淡愁雲中,精神亢奮的克萊武,卻給出了一個賭一把的可能。

“先生們,實際上我們還是有可能獲得一定的勝利的。雖然,我相信,我們不可能全殲他們,但是,如果指揮得當,我們有可能毀滅其四分之一的兵力。”

“我注意到,他們的行軍很有章法。但是,我們仍舊有機會。只要我們敢於主動、主動戰鬥。”

“他們的弱點,就在於他們擺出了防守反擊的陣型,讓大量的騎兵部署在中間的縱隊。”

“如果我們能夠把握住這個時間差,完全有可能在他們的中間縱隊未能支援之前,憑藉我們盟友的騎兵優勢,摧毀他們的側翼。”

在衆人都無計可施的時候,克萊武的這番亢奮的話,再度點亮了衆人的希望。作爲之前和杜普萊克斯對抗時候,少數能夠出奇兵戰勝法國人的明星,克萊武的大膽歷來爲衆人所知。

而此時,克萊武再度提出了一個豪賭一場的戰術。

他之前賭過許多次,基本都贏了。

除了第一次和西拉傑的孟加拉軍隊對抗的時候,賭了一把,一腳踢在了鋼板上,偷襲大營直接偷到了西拉傑部署好的中軍,被打了回來,但依舊全身而退。

其餘的時候,基本都賭贏了。

現在這種局面,拉開陣勢和大順打,確實沒有機會。

賭,意味着可能贏、也可能輸個傾家蕩產。

大順不是孟加拉軍隊,真要是像第一次對抗西拉傑時候那樣踢到鋼板上,那就壓根不可能全身而退,會滿盤皆輸。

但現在,衆人已經沒有選擇,於是紛紛看向克萊武,詢問該怎麼豪賭這一場。

克萊武展開地圖,用錫兵娃娃當做簡單的兵模,講了他的豪賭方案。

“明天早晨,我們可以早起,在中國人行軍進攻的時候,我們也選擇動起來。”

“讓我們精銳的多塞特郡團,和賈法爾的騎兵,以及孟加拉102、103營,都集中在右翼。”

“我們不要和中國人展平行線,而是要快速行軍,將我們的陣線,向中國人的左翼扭轉。”

“趁着他們調整部署的時候,抓緊時間,發起對其左翼的進攻。”

“這樣,孟加拉的孱弱步兵,可以和中國人的陣線拉開距離,使得中國人即便想要擊潰孟加拉的步兵,也需要行軍的時間接近。”

“而且,我發現中國人很依賴炮兵,他們離開了優勢的炮兵,未必就會打仗。至少據我所知,他們攻打準噶爾汗國、攻打荷蘭人、甚至攻打日本,都是集中了數倍的優勢炮兵。”

“這固然是他們的優勢,但也意味着,我們有機會爭取一個時間差,至少在一個小時內讓他們的炮兵無法發揮全部優勢。”

“當然,這個戰術很冒險。如果我們不能在沒有炮火準備的情況下、且於一小時之內不能擊潰他們的左翼,那麼我們全軍都會陷入極大的危險當中。”

“但是,這是唯一可以嘗試的辦法。根據這兩天的觀察,他們的側翼縱隊,只有3500名步兵和少量的騎兵。”

“如果我們集中3000名騎兵、1200名歐洲和孟加拉營的步兵,嘗試一次突襲……一旦在半小時內將他們的左翼衝散,那麼我們就可以獲得優勢……”

“這麼做,當然有極大的風險。但顯然,如果不這麼做,他們就可以像個烏龜一樣挪動到鑽石灣,並且佔領那裡,建造炮臺……那樣的話,加爾各答,就像是完全沒有海軍優勢的法國人的路易斯堡一樣,成爲死地。我們只能選擇放棄威廉堡,渡河撤退了。”

這顯然是一種搏命的打法,而且是一種一錘子買賣的打法。

一旦一小時內不能吃掉大順軍的左翼,那麼,就要面臨全軍被殲滅的危險。

因爲,拿走了英軍和賈法爾騎兵的孟加拉步兵,根本無力阻擋大順的進攻,只能靠這種把平行線變夾角斜線的方式,拉長接戰距離,拖延時間。

這種打時間差的前提,就是孟加拉騎兵要不經過任何的炮火準備,直衝大順的左翼步兵。

然而,這,似乎的確是唯一獲勝的可能。

…………

大順軍的營帳內。

杜鋒興高采烈。

“這就和打馬吊牌一樣。我有至少有八張牌可以胡,而他只有最後一張單吊牌。”

“廟算勝於戰場。天子與興國公佈局許久,使得我手裡的牌面無限好。”

“可攻、可不攻。可守、可不守。可築堡推進、可偷襲後方、可擺烏龜陣、可慢慢堆炮臺、可靠海軍封鎖、可攻其所必救折向達卡。”

“而他們能贏的方法,只有一種。集中兵力,猛攻我軍的左翼或者右翼。再無其餘可能的贏法。”

“因爲……他不會傻到,集中所有的有進攻能力的兵力,來攻我的中軍。那樣會被包餃子,一旦撕不開,跑都跑不掉。”

“他們沒有和我們真正交過手,包括荷蘭人,實際上也沒有。他們只是見到了我們的攻城、圍城、築城、修炮臺的能力。卻壓根不知道,當年本朝軍改的方向,到底是什麼。”

“我們真正的優勢,在於軍改後的步兵操典和戰術條例以及大量的營連軍官生。法國軍隊此時要做陣型轉換,需要五分鐘,而我們只要一分鐘。我們步兵的戰場行軍速度極快,而且縱隊變橫隊或者方陣的速度極快。”

“我們的騎兵當然可以戰勝孟加拉的騎兵,但是……如果不黏住他們,他們會跑的飛快,抓都不好抓。”

“我頭疼的不是怎麼贏,而是我手裡的騎兵,還是有點少,兩翼騎兵對撕,只怕七點開打,七點半賈法爾就會明白贏不了,肯定要撇下英軍和步兵開溜……他要溜了,北渡恆河還得打,麻煩,終究不比恆河以北傳檄而定的功勞好看。”

“此戰的關鍵,不是勝利。而是……築京觀。所以,要想辦法黏住他們,誘使他們主動進攻,從而把擊潰戰打成屠殺,震懾孟加拉人百年不敢有反抗之心。”

“昔者,叔黨謂楚王曰:克敵必示子孫,當築京觀,以無忘武功。”

“古人云:夫武者,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衆、豐財者也。”

“武者之功,此戰可得三。”

“賈法爾臨陣倒戈投靠外敵,此本朝最恨之賊行,若將其剪除,此一功也。”

“天竺藩鎮之禍,戰亂連連,本朝若定,可謂禁暴安民,此二功也。”

“天竺適種棉、稻,麻,又有上等肥料硝石。此一戰而定,本朝百姓多得其利,可謂保大、豐財,此三功也。”

“故足以彰顯武德以示子孫。正好一戰而定,免得日後烽煙四起,竟要四處屠戮。”

說完,杜鋒笑道:“這樣吧,今日我坐莊,你們壓一壓。猜他們會打我們的左翼?還是偷我們的右翼?反正我壓他肯定不會像上次打西拉傑那樣試圖偷我中軍大纛,這個誰敢壓,我一賠二十。”

“從我當錫蘭都督的那一天,我就在琢磨杜普萊克斯;從克萊武脫穎而出的那一天,我就又多了個要琢磨的人。興國公早就和我說過印度的事,我琢磨了整整十年。我敢說,憑我的瞭解,克萊武一定會豪賭一場的。”

營帳內,一片輕鬆的氣氛。

如何行軍、如何渡河、何時紮營、渡河如何組織、如何架橋、今日行軍幾裡以避開沼澤等等這些,都不是主帥要乾的事,參謀部就是幹這個的。

一切照常推進,營帳內根本沒有任何的緊張氣氛,打也好、不打也好;明天打也好、後天打也罷,這都不影響。

最不濟,他們就是不打,那就改換策略,主動進攻,大不了打成擊潰戰,強度恆河追擊迫使賈法爾跑路便是。

反正喬治堡那搶出了時間,就算偷襲威廉堡不成,在樞密院規定的時間內,啃也把加爾各答啃下來了。

無非就是那樣的話,杜鋒覺得封爵雖還能封,但只怕伯爵到頂了,封侯這輩子都沒指望了。

(本章完)

第916章 南洋大開發(十一)第794章 憧憬(下)第1482章 臨別告誡(八)第1368章 裡病外治(四)第983章 決勝千里之外(六)第509章 回報率第214章 另起爐竈辦新學第483章 時代侷限內的強者第493章 盜火 護火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1197章 木牛流馬(四)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遠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212章 爲什麼要學習第538章 感謝荷蘭人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209章 變臉第612章 搶人才第1333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四)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1010章 另一種表達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682章 打印第420章 奇襲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502章 棄用朱子學的危機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1224章 開戰(三)第285章 黃淮患第507章 朝廷的厚望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534章 此時此刻不新鮮第1438章 分歧(四)第934章 覺醒(六)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1204章 太子難當(上)第138章 良家子第64章 笑與悲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257章 暗示中荷矛盾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1111章 上國心態(五)第171章 萌芽第285章 黃淮患第1029章 不公第1413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四)第733章 朋友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497章 急躁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1169章 備戰(八)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620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一)第1398章 遷徙路(一)第395章 樞密院第1082章 爲利而戰第1108章 上國心態(二)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47章 先把地圈起來第126章 一言爲知己第438章 王土之界第1438章 分歧(四)第252章 特許第1199章 木牛流馬(六)第1231章 開戰(十)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678章 做美夢的皇帝第414章 找出路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1133章 濟天下和利自己第584章 都是生意(下)第30章 立信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1298章 死與復仇(十九)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306章 你順也配碰瓷漢武?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220章 雙簧保底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557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三)第537章 同一個故事,不同的解讀
第916章 南洋大開發(十一)第794章 憧憬(下)第1482章 臨別告誡(八)第1368章 裡病外治(四)第983章 決勝千里之外(六)第509章 回報率第214章 另起爐竈辦新學第483章 時代侷限內的強者第493章 盜火 護火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1197章 木牛流馬(四)第1353章 英國的總崩潰(二)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遠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212章 爲什麼要學習第538章 感謝荷蘭人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209章 變臉第612章 搶人才第1333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四)第364章 朝貢算不算侵犯壟斷權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450章 放低姿態,麻痹對手第1010章 另一種表達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610章 天選之子第1411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二)第492章 安天下 亂世界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682章 打印第420章 奇襲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502章 棄用朱子學的危機第1418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九)第1224章 開戰(三)第285章 黃淮患第507章 朝廷的厚望第196章 呆若木雞第534章 此時此刻不新鮮第1438章 分歧(四)第934章 覺醒(六)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1204章 太子難當(上)第138章 良家子第64章 笑與悲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1300章 死與復仇(二一)第257章 暗示中荷矛盾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1111章 上國心態(五)第171章 萌芽第285章 黃淮患第1029章 不公第1413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四)第733章 朋友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353章 傳教千年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497章 急躁第1073章 惡龍殘影(八)第1169章 備戰(八)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第620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一)第1398章 遷徙路(一)第395章 樞密院第1082章 爲利而戰第1108章 上國心態(二)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47章 先把地圈起來第126章 一言爲知己第438章 王土之界第1438章 分歧(四)第252章 特許第1199章 木牛流馬(六)第1231章 開戰(十)第1474章 最後的鬧劇(廿一)第678章 做美夢的皇帝第414章 找出路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第1133章 濟天下和利自己第584章 都是生意(下)第30章 立信第919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三)第1298章 死與復仇(十九)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81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306章 你順也配碰瓷漢武?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1336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七)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220章 雙簧保底第1273章 攻防心理(八)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557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三)第537章 同一個故事,不同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