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

第1388章 凡爾賽和約(十五)

其實說白了,移民問題的兩條路線,就是“爲大順”還是“爲華夏”的區別。

李欗對這兩個的區別,還是分的清楚的。

劉鈺現在搞得這種不溫不火、一步一步來、不急不躁的移民方案,是爲華夏。

因爲,這種移民效率,說句難聽的,別說解決最頭疼的河南的人地矛盾,只怕也就解決一下“黃河新道”的問題。

靠着金礦搭臺子,一年移民也就三五萬。

幾十年後,加上移民、加上移民的滋生,幾百萬的人口是有了,佔着北美西部那是妥妥的。

日後再移民也好、再遷徙也罷,無論是成本、文化等方面,都方便的多。

但是,對大順而言,卵用沒有。

一年三五萬……能解決大順的人地矛盾?

大順一年不說增加的人口,就是棄嬰、溺死的,只怕都比三五萬多個幾倍。

壓根是解決不了大順的內部問題的。

也不能說完全不解決,這不還有個黃河問題嘛,也算是給大順解決了一些問題。

真要是黃河忽然北決,那可就麻煩大了。

而要“爲大順”的話,靠劉鈺現在這種有些保守的移民方式,肯定是不行的。

真要保大順,那就真得下狠手,搞均田,照着一年大幾十萬的人口來移民。

甚至可以說,把大順每年用於維穩的錢,全都投入到移民上,靠移民來緩解內部矛盾。

照着一年大幾十萬的數量級,再加上工商業改革、均田永業不得售等等政策,這肯定可以延續大順的命。

只不過這個藥方可是過於烈了,搞不好大順吃下去,病沒治好,直接死了。

李欗內心很清楚這兩者的區別,但他仍舊不願意摻和。哪怕從某種意義上講,大順真的是他們家的。

這幾個年輕人說的激進思想,李欗聽的多了,又不是一天兩天新出來的想法,這些年就有不少談此事的。

想着這裡面的麻煩事,李欗只能笑了笑道:“你們懂個什麼?朝廷的事,自有天子大臣,其中利弊,豈是你們想的這麼簡單的?”

“本王知你們是一片爲國爲社稷之心,但終究還是年輕了。”

“如今朝廷自有對策,按部就班。至於日後如何,伱們如何知曉?”

“如今聖朝大勝,西夷束手,現在正在談判戰後事,形勢一片大好。就算移民,也不急於這一時。”

“你們做的事,本王記在心裡了。這事就休提了,暫且退下吧。”

這幾個年輕人無奈,也只能行禮退出,暫且休息。

待這幾個人退出,李欗搖搖頭,趕忙提筆開始寫奏摺。

把今日的事,說了一下,提了一下這幾個年輕人的拳拳真心,也不忘加上最後這幾個年輕人的話。

因爲這事瞞不住,他統兵在外,雖是海軍,但身邊肯定無數眼睛盯着。該怎麼說就這麼說,若是不說,日後說不定就是麻煩。

奏摺寫完,心裡忍不住嘀咕起來。

他內心要嘀咕的事可多了去了,仗基本打完了,海軍的命運、他的命運、將來他爹死後自己的地位,還有自己這個蛋疼的皇家裡實學派的代表人物的另一層身份。

許久,終於也只是嘆了口氣,放下這些心事,只將幾個人叫過來。

“你們明日便啓程,去一趟巴黎,給那邊的談判遞個話。”

“我看,別的都不用變,就是和法國的邊界談判,這事不必太急。”

“就先把大略定下,日後具體的邊界線,還是要測繪之後再定。就按照今天這幾個年輕人的想法,兩邊談點具體的利益。”

“法國既是要人蔘貂皮,那麼我們保證他們的壟斷專營之利。但我們的墾荒地,法國也得承認。兩邊可以先把這個大略定好,達成共識。”

“具體的界線,不急於一時,到時候兩邊各自派人,效咱們和羅剎勘界故事來。畫線的話,日後免不得全是麻煩,況且畫線的話咱們說不得還要吃點虧,這樣又能多佔一些。”

這幾個要前往巴黎的,也知道了這件事,一人道:“依屬下看,朝廷還是應該早做準備,準備一筆錢,早早遷民。卡住三岔口之類的地方,先把衛所建起來。”

“這幾個年輕人談的很好,法國人那邊提供牛馬,咱們出人,便可省許多麻煩。而且越早佔住,日後扯皮的時候也越方便。”

李欗點點頭道:“這話說的在理。界可以慢慢談、慢慢勘,但事卻要早早辦。法國人要搞專營公司,先把這事敲定了,咱們那邊的人也早點到。”

“興國公肯定是不在乎那些金礦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若是能靠着法國的專營公司之利,先把邊界的墾荒搞起來,畫地爲牢,慢慢充實內部,他那邊也定暢快支持。”

旁邊一人笑了笑道:“殿下,有句話,屬下覺得還是要說一說。”

“興國公對金礦,那肯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這是明顯的事。但實際上,他對劃界,也不甚關心。”

“其實於大局來看,興國公就斷定了,法國人要拿東虜貿易品,這英國人要控十三州,至少三五十年內,局面都很穩。”

“既是如此,其實即便只靠金礦,那麼三五十年之後,西海岸的天朝子民,也足以和東海岸人口相抗。”

“是以,這件事,無非錦上添花。可能原本需要五十年才能達成的人口數,加上這個,也不過縮到了四十八年,也就這樣了。”

“興國公對這事,要說暢快支持,那肯定也支持。錦上添花也是好的嘛。”

“但只怕,興國公內心,未必不如那些年輕人那般想,好好做一番大的,用些大手段加速移民。解山東河南等地的人地之困。”

“如今,這麼搞,最多也就是開疆拓土,爲三五百年、千年計,利在千秋……”

“可若真想利於本朝,還是要大變、大革,集國家之力,靠外部的幾十億畝土地,完成均田,則可真成興周八百之大功績,成‘五口之家、百畝之田’的小康之世。”

李欗聽聞這話,呵呵一笑,搖了搖頭,反問道:“你們真覺得興國公這麼想?我看不然,興國公根本就沒這麼想過。”

“他若真這麼想,那麼實際上這場戰爭就沒必要打的這麼麻煩。又是拉十三州的豪強、又是扶阿卡迪亞人復仇。”

“搞出如此多的制衡、平衡、牽制。”

“可就算這些事都不管,就算英國簽了自由貿易關稅約定,海量人口涌入十三州,因着地都被先來的豪強佔了——即便說,土客矛盾沒有爆發,而是穩住了,全力向西開拓。那麼,只怕也得三十年,方能佔到西海岸吧?”

按照大順這邊的叫法,他們把新來十三州的移民、和十三州老地主的矛盾,稱之爲土客之爭。

而李欗這麼講,給定了個三十年時間,衆人想了想,也覺得合理。

紛紛道:“殿下所言極是。即便不管、即便不設如此多的的制衡牽制,也需得三十年時間。”

李欗笑道:“若真能變革成功,均田十一、集舉國之力,分田、造船、移民、緩解人地矛盾。不要說三十年,就算第二十五年搞成,剩下五年時間,你們覺得能移過去多少人?”

“能不能把那些人反推回東海岸?”

“只怕真要搞成了,五年時間,就足夠移民百萬不止,到時候那零零散散的西進農夫,豈能相抗?”

“興國公能連這個都算不清楚?”

“可偏偏,這一次興國公極力要求在北美製衡、平衡、限制。你們想想,這是爲何?”

說到這,李欗搖搖頭嘆了口氣道:“只怕,在興國公看來,內部的事,就算真的要辦,三五十年內,是辦不成的。”

“正因爲他覺得三五十年內,怕是難成,故而只怕他壓根就沒那麼想。所以纔要儘可能搞平衡、搞限制,靠這種低效的移民,爭取三五十年時間。”

“但凡他覺得,三十年內這事能辦成,那他絕不會如此麻煩非要搞這麼多。”

“所以,他壓根就沒考慮過這種可能。”

“三十年後……或許可以,或許不能,那就天知道了。但三十年後,按照這個移民的態勢,想來西海岸也有個百十萬人了,到時候怎麼都好說。”

“變,則可年移大幾十萬。反正地方已佔、糧食亦足、先期發展也已完成,移民成本極低,若鯨海故事。”

“不變,則慢悠悠地移,加上本地生聚,總還是有人口優勢的。”

這話,李欗說的很隱晦了。

其實若是說的更明白點,也便是說,李欗覺得,劉鈺認爲,這事不管是改革也好、亦或者政變也罷,都很麻煩。

想要完成均田、徵稅、並且維繫一個高效的中央朝廷……甚至或者重塑一個朝廷,並且保證天下歸一。

三十年內,全無指望。

這裡面,既包括改革,即便假設朝廷真的下決心去改革。

也包括……造反、政變、起義、革命……

無論是改、還是革,沒有個三五十年,是不可能成功的。

李欗對此深信不疑。

甚至他有時候甚至懷疑,劉鈺其實根本並不在乎天下大亂。

只不過,李欗懷疑,劉鈺是盤算了一下,覺得天下大亂,也未必三十年就能成事,真的完成均田等一些列事,最終內部安定,朝廷全力去做移民大事。

所以纔要在北美做這麼多局,甚至從很多年前就開始鋪法國的貿易局,爲的就是爭取一個至少三十年的緩衝期。

陰暗點想,三十年後,西海岸也有一二百萬移民了,到時候地方都卡住了,太平洋另一邊是不是天下大亂,也就無所謂了。即便天下大亂了,三十年後,這邊的一二百萬移民,也足以抗住東海岸的西進。

如今戰爭已贏,凡爾賽那邊的談判即將全面拉開,大順基本可以拿到戰前想要拿到的所有東西,北美的制衡也已成型,只怕三十年內,肯定是亂不了的。哪怕用錢砸,只要坐在椅子上的新君不要徹底昏了頭,有什麼亂子用錢砸也足夠砸平了。

三十年後的事……

李欗心道,自與羅剎開戰算起的三十年,已然是日新月異年年不同;從現在往後算的三十年,豈是人力所能知的?算來算去,既是他都覺得三十年內亂不成也亂不得,我還是老老實實做個忠臣宗室吧。

若是這一次在大西洋的戰略,沒有這麼複雜,也不是花了大力氣拉北美豪強搞制衡,李欗內心說不定會有些別樣心思的。

若是一切正常,別有什麼堪比王莽的操作,興國公的人,承其志而爲老保守派,死保三十年不亂的話。三十年後,自己多半都躺土裡了,去毬吧!

(本章完)

第534章 此時此刻不新鮮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1079章 爭功(四)第372章 當假裝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習慣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472章 百思不得其解(中)第327章 第四把鎖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1052章 定性第667章 分贓大會(四)第734章 咱們(上)第837章 賭國運(中)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1017章 全都裝傻(上)第170章 絕路之泣第1328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下)第702章 備戰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289章 看不到差距第121章 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第1065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九)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766章 荷蘭災難年(六)第1047章 大改第268章 瑞典人也捲入對俄忽悠第463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下)第854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四)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220章 雙簧保底第399章 恰合時宜第710章 點到即止第325章 迎天使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1111章 上國心態(五)第334章 雞肋的軍港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1413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四)第572章 藍狗子第31章 收心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973章 名與實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1118章 消亡在即第1105章 工業革命(十八)第1029章 不公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651章 你只是枚棋子(四)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499章 洗頭第1321章 熟人社會第186章 維持互信第24章 奇怪的聖旨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478章 看破第949章 歐洲貿易區(下)第1214章 輪臺之思(一)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1394章 優勢第1052章 定性第455章 賣舊貨第398章 主心骨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556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二)第625章 手段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1149章 多歧路,今安在(四)第807章 閹黨(上)第1404章 遷徙路(七)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928章 戰前輿論準備(下)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508章 求仁得仁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371章 反將一軍第789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
第534章 此時此刻不新鮮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1079章 爭功(四)第372章 當假裝外面世界不存在已成習慣第840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二)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472章 百思不得其解(中)第327章 第四把鎖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1052章 定性第667章 分贓大會(四)第734章 咱們(上)第837章 賭國運(中)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1017章 全都裝傻(上)第170章 絕路之泣第1328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下)第702章 備戰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289章 看不到差距第121章 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第1065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九)第377章 最後一次外交(下)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766章 荷蘭災難年(六)第1047章 大改第268章 瑞典人也捲入對俄忽悠第463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下)第854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四)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1154章 多歧路,今安在(九)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220章 雙簧保底第399章 恰合時宜第710章 點到即止第325章 迎天使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816章 大事成矣(三)第660章 對抗性和非對抗性矛盾(上)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1111章 上國心態(五)第334章 雞肋的軍港第728章 好騙與不好騙第1413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四)第572章 藍狗子第31章 收心第1043章 新危機(上)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973章 名與實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1118章 消亡在即第1105章 工業革命(十八)第1029章 不公第160章 大災將至和人口買賣第1477章 臨別告誡(三)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651章 你只是枚棋子(四)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499章 洗頭第1321章 熟人社會第186章 維持互信第24章 奇怪的聖旨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478章 看破第949章 歐洲貿易區(下)第1214章 輪臺之思(一)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1394章 優勢第1052章 定性第455章 賣舊貨第398章 主心骨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556章 一戰前夜 命運的交匯(二)第625章 手段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1149章 多歧路,今安在(四)第807章 閹黨(上)第1404章 遷徙路(七)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928章 戰前輿論準備(下)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508章 求仁得仁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371章 反將一軍第789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第7章 紛至沓來的麻煩事第193章 恐嚇威脅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1264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