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

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

皇帝高看了劉鈺的“悟性”,竟擔心劉鈺將來遁入空門。

然而,實際上,在禁宮了一副宇宙之悲的劉鈺,回了家,好好體驗了一番小別勝新婚的感覺,以至於第二日腰痠背痛,走路都有些飄。

之後幾日,仍是在家休息,見了父母親友後,便和田貞儀一起,去了當日私會的清華園。

倒像是故意做給皇帝看的一般,同乘一頂熱氣球,再如許多年前私會故事。

十幾年前,這清華園還是一片荒蕪,無人肯在這裡建別墅,因着前朝的亂力怪神之事。

現如今,已是大順科學院的校址。

風格頗與別處不同。

建築一事,多有些西洋人蔘與。

如瑞典東印度公司的員工、歷史上倫敦薩默塞特宮和丘園英國王家植物園的設計者,威廉·錢伯斯;以及法國這邊派來的,一些接受過雅克·弗朗索·布隆德爾系統且全面的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設計師。

錢伯斯等人,年紀尚幼,不過是來實習的。即便此時,距離那個歷史上自廣東回去後,能設計薩摩賽特宮、寫出《東方造園論》和《論中國美學的建築、機械和器皿設計》的錢伯斯爵士,知識上還差得遠。

然而,大順和法國的關係親密,巴黎王家建築學院學院派的、波隆德爾的一衆弟子,卻有不少來到這裡出力的。不再是靠那些半吊子的傳教士。

於是,這使得大順科學院的設計風格,頗有些中西合璧的意境。

不但遠離了傳教士的神學風格,還出現了一種東西方交匯的特殊的新古典主義風格。

除了主教學樓外,廣闊的廣場、廣場中心高聳的紀年柱、主樓前萬神殿風格的廊柱、聖丹尼門風格的大門、中華風格的花園、周邊中式的勾心鬥角的中式屋檐房屋,外加劉鈺最想看到的從高聳的煙囪裡冒出的、濃濃的、刺鼻的煤煙。

登高而望,着實別有一番風味。尤其是在劉鈺看來,這種風格,有一種別樣的熟悉感。

此時雖尚未翻譯有浪漫蒂克一詞,田貞儀回想當年私會的場景,心境也能感知到那種浪漫感覺。

十餘年前的輕笑一諾,如今竟然真的兌現了。

但浪漫之外,田貞儀笑着和劉鈺講了一段故事。

“昔日,公子劉琦乃以上樓抽梯之法,詢武侯重耳之計。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可以賜教矣。”

“三哥哥當日說的豪情萬丈,可我看吶,距離大事成矣還早着呢。這是準備和貞儀說點什麼上不至天,下不至地的話?”

這裡確實不再有別人,更無任何耳目。比起當日抽走了梯子的劉琦所在的位置,更加隱秘。

劉鈺笑着伸出手,將田貞儀攬在懷裡。田貞儀也熟練地靠了過來,依偎在他身旁。

“我要念兩句詩啊。”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爲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當年年輕,壯懷激烈。現在大了,只覺得事事皆難不行嗎?爲何非要說點什麼上不至天,下不至地的話。只是一時興起,想到昔日你我私會時候,重溫一下青春爛漫的年紀,多好。”

田貞儀咯咯一笑,取笑道:“三哥哥這兩句詩念得,言不由衷。要真有這般欲說還休的心思,今日纔不會和我一同看這風景呢。你要真存了這心思,或學張留侯、或學誠意伯。也不至於在回來的時候,還非要在松江府逗留那麼久。”

“既有這等爛漫心思,就該早回京城團聚嬌妻。要說江南女子柔媚,可前幾日你那樣折騰,倒也不像在江南被女子所迷呀……”

兩人夫妻多年,哪還有什麼嬌羞之類。

如今知根知底,無所不談。幾句玩笑話後,劉鈺知道這裡沒人偷聽,暢快無比地“大聲密謀”起來。

“貞儀,前幾日在宮裡,我跟陛下說,昔日我與你有再度同乘之盟。舊盟不敢忘,只盼日後陛下能夠允許我出去暢遊。”

“可實際上,也不過是拿你我之事,做個幌子。你說的沒錯,今日真不是兌現當日之盟的。只是,當初也確實有些少年志氣。可現在看來,我東征西討,南洋西洋都跑了一圈,無論那件事,都未必比乘坐這熱氣球更安全。”

“這幌子也不是爲了學什麼留侯遠遁、王翦自污……”

田貞儀聽到後,沒有絲毫的震驚,淡然無比,而是笑道:“留侯遠遁也好、王翦自污也罷,他們死或不死,自己演的再好也沒用,最終還是看天子一念。何必要學?”

“做人若是做到生死全靠別人一念的地步,這也沒甚麼意思。陛下或將來殺你我、或不殺你我。即便不殺,將來太子登基,或殺你我,或不殺你我。”

“每每念及此,我只想,你命我命,當由你我,何必由天?”

“如此這般,是死是活,全憑他人,我不喜歡,更別提三哥哥了。”

高空頗冷,風又喧囂,田貞儀說完這些大逆不道的話,因着天冷,習慣性地往劉鈺的身邊使勁兒靠了靠,伸出手撥過劉鈺的大氅,裹在了自己身上。

然後,帶着一抹笑意,淡淡地仰起頭,迎着陽光,深深吸了一口已經被科學院污染的、有些刺鼻煤煙味道的空氣。

“你我之命,當由你我。三哥哥這是準備將來藉着遊玩時候,忽然跑路,對吧?”

身在半空,她卻一點不怕,直言不由天。天無二日,太陽刺眼,她卻迎着太陽微笑。

這天,不是她仰頭看的天。自是另有所指。

劉鈺嘿笑一聲道:“我自也是這般想的。或死、或生,寄於別人一念之間,終究難受。”

“之前既做外臣,肯定不能與太子結交。太子是和秉性,我也不知。便不提他,就是皇帝,這也難說。”

“都說,伴君如伴虎。”

“留侯、誠意伯選的,是離這老虎遠點。我卻覺得,爲何老虎吃人便是理所當然的道理?”

“我是想躲,所以提前準備,只說自己要遊山玩水。不要等到皇帝哪天感覺他自己不行了再跑。只要再過些年,事成了,走便是。”

“培了土、撒了種、澆了水。閉眼之前,或看得見收穫;或看不見收穫,那都無所謂了。便是此時不收,將來也會收。”

“只不過,事終究未成。將來若事成了,一走了之也好、重洋避禍也罷,那就都無所謂了。”

“你也聽我說了諸多這世間風景,屆時也去那坤輿萬國圖裡的利未亞洲看看獅子鴕鳥;去那北亞墨利加看看參天之樹。實在不濟,隱姓埋名,居於大洲遠洋之外,看看遠赴重洋傳到萬里之外的天下內的消息。日日給你講些你喜歡聽我講個不停的故事,倒也快活。”

依偎在懷裡的田貞儀扭過臉兒,看着劉鈺的眼睛,自己的眼睛也彎成了月牙。

“三哥哥如今奏明瞭皇帝,要帶我遊山玩水。天下內的名山大川,先遊歷遍了,日後再去看看外面的風物,確實也好。”

“若真要走,一封書信,一艘大船,便足以。我只要你在身邊,什麼利未亞、亞墨利加,又有什麼區別呢?”

“只怕是,如今還年輕,將來卻老了。便知那邊有風景風物,也走不動啦。只是,你既認了理,我也勸不動,況且我爲何要勸呢?”

“坊間說,夫唱婦隨,焉知你我這是夫妻同謀?”

夫妻間相處久了,劉鈺私下裡說了太多“大逆不道”的話,田貞儀早已習慣,內心甚至都有了準備。

如今聽到劉鈺流露出爲將來跑路做準備的意思,心情好不緊張,相反是一陣輕鬆。

她所怕的,不是劉鈺要做什麼。

而是怕,劉鈺在將來,在事情將成未成、天下大亂未亂的時候,去殉道,竟去繼續做那引路人。

平日裡,劉鈺和她講過很多關於“歷史的必然”這樣的道理。

在這一點上,她和劉鈺是有一點點相左的。

她很認同劉鈺的說法。

但是她覺得,劉鈺既然已經忙於創造物質基礎了,培好了土、撒好了種、澆好了水,日後水到渠成。便是缺了他,也無非晚個三十年、五十年。

如今南洋已下、東洋已平、西域收復,便是折騰了三十年、五十年,也不怕再有明末差點被人摘桃子的事。

一旦將來該培的土都培了、該澆的水都澆了,那就一走了之。

何必去當第一個舉着鐮刀去割穗的人?

你帶了頭,或能快點,可以史爲鑑,陳勝吳廣不是漢天子;韓山童劉福通,也不是明太祖。他們的結局倒是一樣,都死了,那又何必?

田貞儀覺得,既是歷史的必然,若無劉邦,許有王邦、趙邦;若無李自成,也有陳自成、孫自成,難不成還真能讓東虜得了天下?亦或是大明繼續延續原本的統治?

可劉鈺的想法,卻隱隱透露着一種想要將來帶頭舉鐮割穗的意思。

今日聽到劉鈺竟主動說起來將來可能要跑路,隔着重洋看戲,還說什麼“今日不收、明日也能收”之類。

田貞儀沒有絲毫的驚訝緊張或是不安,反倒是滿身的輕鬆。

(本章完)

第163章 投機性種糧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466章 爲何要抑商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1261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七)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1489章 終章 九三年(七)第475章 守土官長第457章 刻舟求劍(上)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1453章 “帝”(五)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759章 憂慮不安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461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上)第484章 也就那麼回事第700章 反圍城第748章 巴達維亞新政(九)第1397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下)第404章 異端相見第281章 專業行賄第1097章 工業革命(十)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1281章 死與復仇(二)第457章 刻舟求劍(上)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1067章 惡龍殘影(二)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第207章 西域不過小事第1042章 國運(下)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394章 軍費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333章 禮部談利 軍方談禮第760章 毛遂自薦第1368章 裡病外治(四)第936章 綁定(下)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1119章 最終困境第410章 白馬是馬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971章 割袍(上)第607章 下三濫手段第68章 決心第1285章 死與復仇(六)第807章 閹黨(上)第1469章 最後的鬧劇(十六)第993章 直鉤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434章 噁心的戰術第1263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九)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676章 科學院(中)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252章 特許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1231章 開戰(十)第222章 爛傷疤不可揭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1450章 “帝”(二)第946章 旗手第272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中)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1138章 “溫柔”的殖民者(中)第282章 放鬆第161章 全家死絕優先第886章 恐嚇第739章 恩不能久第1228章 開戰(七)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74章 華麗終場前的無趣第604章 互相猜錯的底線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446章 人都死了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921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五)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300章 又一個戰略欺騙的犧牲品第1413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四)第946章 旗手第1171章 備戰(十)第116章 沿途見聞第336章 無中生有
第163章 投機性種糧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466章 爲何要抑商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1261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七)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1385章 凡爾賽和約(十二)第401章 戰前準備第1489章 終章 九三年(七)第475章 守土官長第457章 刻舟求劍(上)第303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上)第1453章 “帝”(五)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759章 憂慮不安第833章 中荷友誼(下)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461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上)第484章 也就那麼回事第700章 反圍城第748章 巴達維亞新政(九)第1397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下)第404章 異端相見第281章 專業行賄第1097章 工業革命(十)第686章 距離“仁政”差一年第1281章 死與復仇(二)第457章 刻舟求劍(上)第1244章 三戰定印度(十一)第1067章 惡龍殘影(二)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673章 不神聖的神聖同盟第207章 西域不過小事第1042章 國運(下)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394章 軍費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333章 禮部談利 軍方談禮第760章 毛遂自薦第1368章 裡病外治(四)第936章 綁定(下)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1119章 最終困境第410章 白馬是馬第485章 大封建套小封建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971章 割袍(上)第607章 下三濫手段第68章 決心第1285章 死與復仇(六)第807章 閹黨(上)第1469章 最後的鬧劇(十六)第993章 直鉤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1342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二)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434章 噁心的戰術第1263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九)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676章 科學院(中)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252章 特許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1143章 最後的佈置(四)第918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二)第1231章 開戰(十)第222章 爛傷疤不可揭第373章 強盜邏輯第1450章 “帝”(二)第946章 旗手第272章 巴達維亞的必然(中)第1033章 修補者的絕望(上)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1138章 “溫柔”的殖民者(中)第282章 放鬆第161章 全家死絕優先第886章 恐嚇第739章 恩不能久第1228章 開戰(七)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74章 華麗終場前的無趣第604章 互相猜錯的底線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446章 人都死了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921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五)第1140章 最後的佈置(一)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300章 又一個戰略欺騙的犧牲品第1413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四)第946章 旗手第1171章 備戰(十)第116章 沿途見聞第336章 無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