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西域不過小事

第207章 西域不過小事

瓜州行營。

“捷報!捷報!”

“劉大人攻破伊犁,噶爾丹策零入劉大人營中,請降。準部各首領正朝西路軍大營而來,要來覲見陛下!”

“自唐貞元六年安西四陣淪陷,九百年,天朝再控西域!”

報捷的騎手大聲呼喊,這不合規矩,可卻沒人斥責。

李淦親自出去見了報捷的騎手,聽到最後那句“九百年,天朝再控西域”後,仰天大笑。

“自今而後,我朝可比李唐矣!劉鈺,真乃朕的冠軍侯!”

一聲冠軍侯,把隨行的朝臣嚇出了冷汗,有正直之臣也不怕掃了皇帝的興,進言道:“陛下,此事雖可喜,然漢武窮兵黷武,萬不可效。”

這也是公忠體國之言,平準一事,耗軍費千萬兩,大順真的打不起太多這樣的仗。

大臣們是真的怕皇帝腦袋一熱,真要去搞什麼安西都護府,那便要錢。到時候肯定會整治官場、嚴明吏治、清查稅收,那便是天下士紳的大災。

李淦嗯了一聲,卻沒有收斂笑意。

這一仗打的實在爽快,本以爲要到今年冬天才能結束戰爭,卻不想劉鈺翻了山之後直插伊犁,竟是連後續的使者都追不上。

斷了好些日子的消息,再聽到的時候竟是準部已經臣服。

冠軍侯自然是不敢封的,這個名號太響,再一個也有些不太吉利,英年早逝。

算了算年紀,劉鈺今年正好和霍去病去世的那一年一般大,李淦趕忙打消了這個念頭。

可是這麼大的功勞……封侯應無問題。只是這麼年輕就封侯,而且這一戰看起來打的也是波瀾不驚,似乎封侯也不好。

此地大勢已定,可想着劉鈺日後還要去經略南洋,這時候若是封侯了,只怕用不了多久就要功無可封了,那反倒不好。

展開劉鈺的奏摺和報捷書,從字裡行間中也沒看出個意氣風發,只看到了諸多焦急。

前面寫了一下從翻山之後的戰鬥過程,整個過程索然無味,就像是一個農夫在描繪每天的生活一般無趣。

後面筆鋒一轉,直接說起了南洋的事。

“陛下,準部既平,安撫平定之事,非一朝一夕,亦是陛下與天佑殿方可定策。”

“然,歐羅巴數年之內必有大戰。奧地利王無男丁,其年事已高,一旦其亡,歐羅巴必陷苦戰之中。此我朝經略南洋的最佳機會。”

“若此事錯過,臣只怕再無機會。西洋人在南洋勢力日深。臣向來以爲,我朝若比李唐,西域乃爲南洋。”

“臣懇請陛下收回臣的兵權,讓臣去操練海軍,只爭朝夕。”

“人生無常,誰也不敢保證奧利地王何時死。若是其死,我朝海軍尚不能讓日本臣服朝貢、不能威懾西洋人在南洋的勢力,臣只恐遺憾終生。”

“練兵之法,臣已編纂成冊,毫無藏私。如今準部已定,懇請陛下準臣回威海……”

掃過奏摺上的最後一個字,李淦放下奏摺,許久才道:“真忠貞之士也。不居功,不自傲,不留私,若人人如此,天下大定矣。”

隨着報捷文書一併送來的,還有厚厚的一本《軍改練兵疏》,看樣子應該是早就寫成的。

一直沒有遞交,因爲不經實戰,誰也不知道那是不是誇誇其談,紙上談兵。

李淦心想,別人立下大功,都是要各種封賞。

唯獨這個劉鈺,卻把功勞當成一個證明,只求變革。

既然說了沒有藏私,李淦也沒有看。

而是翻看起來劉鈺寫的《安定西域疏》,上面的字都很潦草,顯然是因爲太過機密,沒有經幕僚的手。

看了幾頁,李淦便連連點頭。

上面說,希望留下三千人的青州軍,外加西路大軍的一部分騎兵,就足以壓制當地的局面。

天山以南的幾個有號召力的人物,劉鈺已經借準噶爾的手除掉了,這算是準噶爾納了投名狀。

準部自然是要拆分的,這些平衡的事,劉鈺沒提。

他說的,是要在伊犁河谷築城,開墾的事。

李淦設想的是效仿前朝的衛所制,劉鈺在大體上並不反對,但在一些細節上有很多出入。

他認爲在西域的問題上,應該和軍改聯繫在一起。

日後募兵,以貧民爲主,尤其是沒有土地的貧民。

定期服役,服役年限爲五年,軍餉一定要保證。

五年之後退伍,若其無有土地,則安排其前往西域屯墾,撥發牛馬種子。

一則在中原接受了操訓,服役五年,一旦西域有亂,這些人便可迅速結成一支軍隊。

二則爲皇帝當兵,退伍之後總要賞賜些什麼,不可寒了士兵的心。邊疆人少,正可以往邊疆遷徙。

三則就是日後這樣安排,需要很多的錢。但只要海軍興起,抓住了機會經略南洋,改革關稅,錢並不是問題。

前期的話,也要和軍改結合起來。

練出一萬人的新軍,就裁撤一萬人的舊軍,讓無地的遷徙邊疆,墾殖土地。

形成定期退伍制度,則三十年內,邊疆必然穩定。

若是出現了變亂,也不需要從內地調兵,只需要派遣大將出鎮,憑藉當地的退伍兵,足以平定所有的叛亂。

若是衛所制,總不能一直增添。今日移一些民,明日便忘了,這樣邊疆是不可能穩定的。

必要形成制度,不要因爲想要省錢,就不去做。

若是錢不夠,便從別的地方找。錢是弄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

略看過之後,李淦便知道要是按照劉鈺這麼搞,那麼一整套的軍改就是必然要實行的。

這都是配套的政策。

這裡面並沒有涉及到太多的利益牽扯,似乎是所有改革中最簡單的,可也似乎是最沒有必要的。

準部打完了,四海昇平,爲什麼要軍改呢?爲什麼不把這些錢省出來幹別的呢?

如果不想要窮兵黷武,打完仗了,還要軍改,還養這麼多軍隊,這不是有病嗎?

至少,大部分朝臣此時肯定是這樣想的。

想到這些,李淦又有些頭疼。

看着劉鈺編寫的練兵疏,李淦心想,你倒是拍拍屁股走了,去編練海軍,把這些惱人的事都壓在了我的頭上。

嘆息一聲,把這兩本厚厚的奏疏扔到一旁,又看了看了最後一本《對日攻略疏》。

前面介紹了一下大致的計劃,後面則是回報。

讓日本朝貢。

要以日本威脅琉球爲藉口,膺懲日本,大義加身。

最後便說,日本現在正在進行鑄幣改革,鑄幣之後,幕府手裡正有大量的金銀,每一次鑄幣都是政府摟錢的機會。

趁着日本剛剛進行完鑄幣改革有錢的時機,去摟一把,要個三五百萬兩的賠款,順便驅趕走西洋人在日本的勢力,使得日本真正成爲朝貢體系的一部分。

打開日本的國門,讓日本出口大米,而又可以讓東南的工商業發財,收取關稅和商稅,增加稅源。

毀掉日本的瓷器製造業,又能夠使得每年出口西洋的瓷器增加。打破日本的貿易條例,則國朝的瓷器等日本禁止入港之物,也能多賣不少錢。

李淦早就聽說西洋人打仗有時候是能賺到錢的,可想了想天朝自古以來的制度,總覺得自己這個天子,去打一頓日本再叫日本賠錢,有些不合規矩。

雖是有這樣的顧慮,對於劉鈺的這個想法,他還是支持的。

因爲按這上面所說,一不駐軍、二不羈縻。

打仗費錢,駐軍和羈縻統治更費錢,若是不駐軍也不羈縻,若是還能要回來三五百萬兩的賠款,那的確是大賺。

似乎,有利可圖。

若是將來日本反了,有利可圖就再打一頓,無利可圖就不管,也不會深陷泥沼之中。

平準平的如此順利,讓李淦也有些飄。

若是以往,對日開戰這樣的事,定會被人當成瘋子。

蒙古人那麼強大,打日本不還是輸了嗎?

耗費數百萬錢財,去打一頓日本,圖什麼?

現在,則不同以往。

平準如此順利,這上面說的只消兩萬軍隊即可做成的說法,那就不是癡人說夢。

就照着劉鈺練兵的手段,兩萬軍才能花多少錢?一年一百萬兩銀子也就夠了,三年成軍,要回個三五百萬兩銀子,便是白賺了一支大軍。

還能享受一個日本朝貢的虛名,又能打開日本的貿易,增加內帑的收入,在不與民爭利的前提下,養出一支海軍。

李淦算了算,心想好像的確大有賺頭。

本身就要軍改,那麼編練兩萬新軍就不算在花銷之內。

海軍花的是內帑。

這等於是不耗朝廷半分錢糧,若是打日本真能如打準噶爾這麼容易,數月之內結束戰鬥,要來賠款,擴大貿易,簡直是曠古未有之事:打仗不但不賠錢,居然還賺錢。

這幾年劉鈺用內帑對日本貿易,也讓李淦對海上貿易有了個大概的認識。時不時也會想,若是日本徹底放開貿易,不是每年那麼幾張貿易信牌,豈不是賺的更多?

怪不得西洋人動輒就成立什麼貿易公司,王室入股,原來都是有利可圖的。

扔下這三封奏疏,李淦提筆,在報捷書上寫下了批覆。

“卿此番立下大功,朕亦思念。可將青州軍交於張瑾,速來瓜州。平準卿爲首功,準部臣服之事,卿若不在,誰有資格侍立朕之左右?”

“卿爲將軍,甚是快意,一戰成名,天山遂定。可後面那些焦頭爛額的事,又不知要讓朕熬多久。東洋之事,朕不願再操心,汝可自辦。”

“還有一事,朕實不知該怎麼與你說。卿之功,封侯亦不爲過。可你打的這麼順,西路大軍將士無寸功可立,朕便封個伯吧,也好說:此戰輕鬆,並無太大功勳可封,劉鈺尚只封伯,爾等還有甚麼可說?”

“侯雖不能封,可在別處找還。節度鯨海可乎?爾駐文登,節制朝鮮、日本、鯨海沿岸至烏蘇里江、松花江以北事。伯爵之上,尚有公侯,爾要再立新功。速來、速來、速來!”

(本章完)

第1443章 歪經已成(中)第1266章 攻防心理(一)第563章 啓蒙工具人(下)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1424章 言方興(下)第1479章 臨別告誡(五)第82章 賣第199章 報捷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順便平第1131章 新的天下(下)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第972章 割袍(下)第329章 真正的貴族第1227章 開戰(六)第262章 紙老虎第546章 摸石頭過河第1169章 備戰(八)第1440章 分歧(六)第54章 全員賭棍第1119章 最終困境第481章 河豚之喻(中)第470章 試錯第549章 澳門的蝴蝶(上)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165章 真真假假第533章 荷蘭人也會以史爲鑑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807章 閹黨(上)第864章 相對的仁義第166章 不知爲何而戰的強軍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1046章 破綻第836章 賭國運(上)第570章 上黨歸趙之舊事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986章 止步(上)第1324章 冒犯第90章 十年功,百年功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547章 惡龍第1207章 守成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107章 負荊請罪下死套第1161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275章 明知故問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1473章 最後的鬧劇(二十)第517章 城裡城外(上)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255章 兩制第984章 決勝千里之外(七)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795章 南巡意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281章 專業行賄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984章 決勝千里之外(七)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1293章 死與復仇(十四)第996章 超額完成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586章 中轉港第183章 變陣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1283章 死與復仇(四)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18章 歸化第203章 奇襲第1190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上)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11章 生活和信仰第1288章 死與復仇(九)第180章 因地制宜第743章 巴達維亞新政(四)第398章 主心骨第445章 諸藩給幕府的臺階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1233章 開戰(十二)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1252章 復辟的代價(中)第1057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一)
第1443章 歪經已成(中)第1266章 攻防心理(一)第563章 啓蒙工具人(下)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1424章 言方興(下)第1479章 臨別告誡(五)第82章 賣第199章 報捷第1212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上)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1481章 臨別告誡(七)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順便平第1131章 新的天下(下)第361章 不擔責任的表演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第972章 割袍(下)第329章 真正的貴族第1227章 開戰(六)第262章 紙老虎第546章 摸石頭過河第1169章 備戰(八)第1440章 分歧(六)第54章 全員賭棍第1119章 最終困境第481章 河豚之喻(中)第470章 試錯第549章 澳門的蝴蝶(上)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165章 真真假假第533章 荷蘭人也會以史爲鑑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807章 閹黨(上)第864章 相對的仁義第166章 不知爲何而戰的強軍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1046章 破綻第836章 賭國運(上)第570章 上黨歸趙之舊事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1417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八)第986章 止步(上)第1324章 冒犯第90章 十年功,百年功第870章 “不正當”競爭(二)第547章 惡龍第1207章 守成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107章 負荊請罪下死套第1161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275章 明知故問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1473章 最後的鬧劇(二十)第517章 城裡城外(上)第1359章 國富論(二)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255章 兩制第984章 決勝千里之外(七)第540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下)第795章 南巡意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1299章 死與復仇(二十)第281章 專業行賄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984章 決勝千里之外(七)第1319章 施加神聖性(中)第1293章 死與復仇(十四)第996章 超額完成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586章 中轉港第183章 變陣第479章 全套一條龍服務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1283章 死與復仇(四)第405章 籌錢買路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18章 歸化第203章 奇襲第1190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上)第1022章 事物的兩面性(下)第495章 靖改鯨的誤解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11章 生活和信仰第1288章 死與復仇(九)第180章 因地制宜第743章 巴達維亞新政(四)第398章 主心骨第445章 諸藩給幕府的臺階第532章 巴達維亞“蘇丹”的理解能力第1233章 開戰(十二)第244章 拱火之書第1252章 復辟的代價(中)第1057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