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

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這句話他們時常聽說,可今日纔算是切身感受。

一羣人年紀雖小,但都是公侯府里長大的。

穢爛之地,人心難測,自是能聽出弦外之音。

今日這件事,要是抓着“窺探禁宮、僭越大逆”的罪名,有一個算一個,全都得受牽連。

但皇帝把這羣人抓過來,跪在金水橋前一排,半天就說出了這麼個理由。

就這?

如此一來,在場的人哪一個還不清楚?

這是準備從輕發落。

既是說怕失火、怕踩踏,那顯然就可以說這些人年輕,不懂事,不知深淺。

算不得什麼大事,畢竟還沒發生。

年輕人嘛,辦事孟浪,算得什麼事?

唯獨什邡侯之子,事情還不清楚之前,就先跳出來撇清關係,日後在圈子裡也別想混下去了。

若早知是這樣的罪名,無論如何也不會跳出來的。

劉鈺聽皇帝這麼一說,心下一鬆。

沒給安一個窺探禁宮的罪名,那看起來這皇帝還不是那麼混蛋,只是不知道日後這東西會不會被禁?

不那麼混蛋,距離開明,相差甚遠,這一點劉鈺還分得清。

一旁的田平聽完這話,卻是抓住了機會,順棍而上,連忙道:“陛下,我等知罪了。坊間言,嘴上沒毛,辦事不牢。我等年紀輕輕,想的太少,遠不如陛下所憂所慮之深、之遠。若非陛下提點,我等哪裡能想到?”

“《國策》雲:亡羊而補牢,猶未晚也。然終究不如陛下,未曾亡羊,便先補牢。此《詩》所以言: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陛下洞悉明鑑,我等萬萬不及。”

這馬屁拍的,從戰國策拍到了詩經,劉鈺心中大呼專業。

李淦平日裡馬屁不知道見了多少,劉鈺心裡可以稱讚一句專業,李淦聽來也就不及格的水平,尚需歷練。

只是他今日心情大好,並不準備懲處這些人,有了這種心態,田平的馬屁也就堪堪將就。

他見田平和劉鈺跪在一起,都在最前排,知道這是和劉鈺一起“飛昇”的齊國公之子田平。

也知道那本《西洋諸國略考》裡此人也有一份功勞,便笑道:“你倒是和那劉鈺焦不離孟、孟不離焦。若是今日出了事,你也有大罪。倒是聽齊國公說起,你騎不得馬、放不得銃,聽到鞭炮聲就嚇得往被子連鑽,怎麼今日倒有膽子飛到天上?”

田平確信自己聽到了皇帝的笑聲,心下之前的種種不安,瞬間雲散煙消,放鬆下來。

本想着今日可能要捨命陪君子,和劉鈺一起受罰。

現在看來,皇帝心情不錯,很可能不但不罰,竟是要賞?

最起碼皇帝居然聽過自己的名字,還知道自己的缺點,雖然是拿缺點開玩笑。

可這已經不是《春秋》裡開臣子玩笑就要弒君的時代了,田平心想,陛下拿缺點開玩笑,那是瞧得起自己。

於是順着皇帝的話道:“劉鈺邀我飛昇,他言西夷亦無人行此手段,我二人便是天下第一個飛昇天上的人。情懷激盪之下,也就忘了害怕。便想着日後此物傳出國外,西洋人飛昇時候,免不得要想此物源於我天朝,大有光彩。”

這話裡頗有一些天朝上國的心態,李淦本來被傳教士的事憋了一肚子火,聽田平這麼一說,竟是開懷大笑。

笑聲爽朗,許久才停,又將目光轉到了跪在地上許久的劉鈺。

“聽聞,你是憂思邊疆戰事,才借孔明之故智,做出此物?既是如此,亦算有心了,勳貴子弟,當一心爲國,這是極好的。只是,此物縱然有用,自有工匠去做。朕聽聞你在武德宮裡,各科皆爲上等,多把心思放在學問上,日後纔可爲國盡力。”

這是極大的誇獎。

旁邊一起的人均想,守常兄這是撞了大運了,不但無過,看樣子竟是簡在帝心了。

日後怕不是前途無量,翼國公家裡這是又要出個人物了?

雖然武德宮裡若能入上舍,評上上,那是堪稱魁首,與狀元同級的。

可劉鈺此時終究只是個內捨生員,竟能入得陛下法眼,還去打聽了成績,這其中的意味可是大大不同。

尤其是那句“日後纔可爲國盡力”,這是一句極爲難得的勉勵啊。

同樣的話,從皇帝嘴裡蹦出來,那意義可是大不一樣的。

衆人心裡多有豔羨、嫉妒。

唯獨劉鈺聽了這話,心裡略有些不爽。

心說到頭來還是“樊遲問稼、子曰小人哉”的那一套?

今天這事既然沒有大問題,也都走到這一步了,劉鈺狠下心,回道:“陛下,我聞蒙元時候,西域人阿老瓦丁,善鑄炮,乃封萬戶。工匠亦可封侯。”

“蒙元雖胡朝,然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此事亦可爲鑑。”

“兵書、禮儀、大義,自有大用。然縱算衛霍復生、孫白重現,以秦漢之兵器,又豈能敵得過如今火炮大銃?”

“我以爲,發明火銃火藥之人,其功不下衛霍。此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史書竟然無名,實在可惜可嘆。”

“若衛霍復生、孫白重現,以如今火銃、火炮,精熟之後,一樣可以縱橫天下。”

“此前明徐光啓所以言:會通中西,以求超勝。我以爲,中學爲體,西學爲用,師夷長技以制夷,如此國運方可昌盛久遠。”

嘴上這樣說着,心裡卻如明鏡一般。

心想若是如此,國運自是昌盛,但一家一姓的帝王怕是用不了百年就要滾蛋了。

他有個喜好西學的人設,這番“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的話從他嘴裡說出,便一點都不違和。

李淦琢磨了一下後半句的“中學爲體、西學爲用”這八個字,總覺得有些不對,似乎和劉鈺說的不是一回事。

按劉鈺說的意思,就算是衛青、霍去病、孫武、白起等人復生,以秦漢時候的青銅兵器、鐵兵器,來打現在的尋常將領,難以取勝。

但若是這些名將復生,熟悉了槍炮的用法,自然也會推陳出新,新編練一套戰法,足以攻城略地戰無不勝。

這等同於偷換了一下概念,把“中學爲體”的中學,直接換成了古人的智慧,而非是經史子集。

但正所謂“六經注我、我注六經”。

中學爲體、西學爲用,到底如何解釋,自然還輪不到一個小小的劉鈺,還要看皇帝希望怎麼解釋,怎麼定義爲體的“中學”到底是哪些。

又如劉鈺剛纔說的,蒙元時候工匠封萬戶侯的事,這算是啥?

是體?還是用?

是用的話,那就動搖了體——樊遲問種地的事,孔子說什麼叫小人?這就叫小人啊,只要學好禮儀,四方的百姓就會來投奔,哪裡用得着學種地呢——如果工匠也能封萬戶,那天朝與夷狄又有什麼區別?

所以,這個西學爲用的“用”,用到什麼程度?哪些可以用?

以用逼體,這是無解的:輕視工匠,火器與科技肯定不如西方;重視工匠,那就是天朝體系的崩塌,士大夫定然不屑與工匠同堂。

工匠要是和士大夫們一起站在朝堂,但凡有點血性的士大夫,就會回去投湖自盡的。

李淦沒有說話,而是細細琢磨了一番劉鈺的話,久久不語。

其餘和劉鈺一起跪着的人,卻是暗暗心驚劉鈺的膽子真的有夠大,本來這件事馬上就要了了,這時候卻偏偏又說這些話,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幾人心想,入恁孃的,以後你劉守常叫我們去幹啥,都得先琢磨琢磨。再不敢聽你的了,這是要嚇死人啊。

膽子這麼大,遲早要吃虧的。見好就收吧,兄弟。

李淦倒是很欣賞劉鈺的膽大,之前他就開過玩笑,說縮頭縮腦的老王八生出來個橫行無忌的螃蟹。

只是劉鈺說的這番話,李淦越是愛才,就越得不置可否。

福建教案引發的導火索,導致朝中大亂,黨爭將起。

西法黨、守舊黨爭執不堪,耶穌會那邊又火上添油地傳來了教廷諭令,這樣的風口浪尖上,兩邊都只能走極端。

守舊黨必須要極爲守舊復古,纔可被守舊黨看成自己人;西法黨又要極端激進,才能被西法黨看成自己人。

誰站在中間,尤其是什麼“師夷長技以制夷”之類的話,那是要被兩邊攻訐的。

即便劉鈺身後還有個翼國公,但這樣的風口浪尖,哪裡是一個武德宮的十七八歲少年能頂得住的?

只有到兩邊斗的兩敗俱傷時候,皇帝才能居中調和。那時候雙方都斗的沒了力氣,也能接受這個折中之策。

尤其是劉鈺身上還有個大污點、大麻煩——之前和傳教士走的太近,如今又弄出個熱氣球飛昇,御史言官一句“窺探禁宮、大不敬”,便是翼國公都扛不住。

想到這,出於保護,李淦笑道:“孩子話。你懂什麼是體?什麼是用?你做的這大孔明燈,無非是術,不足稱道。”

劉鈺也是鐵了心了,得寸進尺,見皇帝沒有苛責的意思,又道:“陛下,術變了多了,道還能是原來的道嗎?我聽那些傳教士說,西夷已用自生火銃,卻不知陛下是否知曉?”

自生火銃,也就是所謂的燧發槍。

李淦點頭道:“朕知道,無非是自生火銃,晾也沒什麼特殊。只是施放便利一些,那些傳教士也曾貢給朕幾支,時常還有燧石不發火的情況。倒也不見得就多好。”

燧發槍的點火率確實是個問題,即便再發展幾十年,燧石激發的火星也不能保證百分百點燃引藥。在發火率上,肯定是不如明火的火繩槍的。

但新事物總是有進步空間的,尤其是單看燧發槍算不得什麼,可配上一整套與之相配套的軍事體制改革,那就遠遠超越了大順的火繩槍、冷兵器混編;靠數量優勢的大炮來毆打周邊小朋友的戰術體制了。

劉鈺見皇帝這麼說,眼珠一轉,想到了一番話。不但可以繼續試探,至少在皇帝心裡留下一些變革的種子,也順便清洗一下自己和傳教士來往過密的傳聞。

這時候,是該賣隊友、賣師傅了。

“陛下,我家中也有傳教士帶來的自生火銃。只是,那些西洋傳教士說的並不完全,不敢說包藏禍心,但恐怕他們也是一知半解。”

“只論自生火銃,比之火繩鳥槍,或許進步不大。但其實我多方打聽才知道,西洋除了用燧發槍外,更有刺刀一物,那纔是關鍵之物。如此一來,就可謂是術大變,則舊道不通,導致整個戰法都變了。”

“那些傳教士亦或許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亦或許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卻只說其一不說其二,我才憂慮萬分。”

(本章完)

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六)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327章 第四把鎖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1213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下)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586章 中轉港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534章 此時此刻不新鮮第1030章 氛圍第1487章 終章 九三年(五)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第128章 得分點和槽點第85章 感言 及關於本書是同人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812章 火中取栗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404章 異端相見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321章 一牛之力第921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五)第854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四)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421章 混亂第1127章 自身定位(下)第1344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四)第708章 海戰(六)第236章 中介第26章 鍍金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309章 無夷可徵的徵夷大將軍第1298章 死與復仇(十九)第649章 你只是枚棋子(二)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03章 黑騎士和公主第1325章 破滅的第一版山巔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37章 大膽的想法第1184章 區別很大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1005章 新生代(中)第46章 哈士奇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66章 認可第238章 敲定第306章 你順也配碰瓷漢武?第154章 問蛋別問雞第351章 舊相識第767章 擴大影響力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327章 第四把鎖第883章 無用功第761章 荷蘭災難年(一)第940章 自覺(二)第748章 巴達維亞新政(九)第29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73章 對日最後一舔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482章 河豚之喻(下)第1162章 備戰(一)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810章 聖君第1398章 遷徙路(一)第827章 海牙慘案(四)第1118章 消亡在即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這第1226章 開戰(五)第1116章 脈絡第1262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八)第93章 破題第14章 江湖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第1275章 攻防心理(十)第621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二)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101章 畜牧稼穡皆學問第390章 清華園第1362章 國富論(五)第113章 小人哉第1118章 消亡在即第127章 必拿下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14章 江湖第1383章 凡爾賽和約(十)第268章 瑞典人也捲入對俄忽悠第237章 歐洲突破口
第304章 這一年,世界的軸心在京城(下)第1179章 拆教廷 碎天下(下)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1329章 軟弱性的故事第895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六)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327章 第四把鎖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1213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下)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586章 中轉港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534章 此時此刻不新鮮第1030章 氛圍第1487章 終章 九三年(五)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1195章 木牛流馬(二)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第128章 得分點和槽點第85章 感言 及關於本書是同人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812章 火中取栗第458章 刻舟求劍(下)第404章 異端相見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321章 一牛之力第921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五)第854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四)第496章 高規格的宴會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421章 混亂第1127章 自身定位(下)第1344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四)第708章 海戰(六)第236章 中介第26章 鍍金第1410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一)第1048章 上了賊船第309章 無夷可徵的徵夷大將軍第1298章 死與復仇(十九)第649章 你只是枚棋子(二)第301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03章 黑騎士和公主第1325章 破滅的第一版山巔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37章 大膽的想法第1184章 區別很大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1005章 新生代(中)第46章 哈士奇第467章 糧食定價權的佈局第66章 認可第238章 敲定第306章 你順也配碰瓷漢武?第154章 問蛋別問雞第351章 舊相識第767章 擴大影響力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327章 第四把鎖第883章 無用功第761章 荷蘭災難年(一)第940章 自覺(二)第748章 巴達維亞新政(九)第29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173章 對日最後一舔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482章 河豚之喻(下)第1162章 備戰(一)第335章 可利用的矛盾第810章 聖君第1398章 遷徙路(一)第827章 海牙慘案(四)第1118章 消亡在即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這第1226章 開戰(五)第1116章 脈絡第1262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八)第93章 破題第14章 江湖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第1275章 攻防心理(十)第621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二)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101章 畜牧稼穡皆學問第390章 清華園第1362章 國富論(五)第113章 小人哉第1118章 消亡在即第127章 必拿下第1245章 鑽石灣屠殺(一)第14章 江湖第1383章 凡爾賽和約(十)第268章 瑞典人也捲入對俄忽悠第237章 歐洲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