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

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

當初威廉四世是感謝劉鈺的。

覺得劉鈺就是個蠢貨。

和法國大使在俄國搞政變,搞了半天,俄法同盟還沒有達成,簡直像是被伊麗莎白女皇用後即拋棄的工具。

在荷蘭拉攏自己這些奧蘭治派,籤“自由貿易”的賣國條約——自由貿易,對此時的荷蘭而言,沒有比這更賣國的條約了。萊頓市的紡織工人的平均工資,是英國的兩三倍,也配自由貿易?

結果拉攏不成,惱羞成怒,臨走之前搞什麼天朝上國的氣派,羞辱荷蘭。結果反向幫着威廉四世上臺,趕走了“對華、對法唯唯諾諾不夠強硬”的議會派。

可現在這一整套組合拳打下來,徹底把威廉四世打懵了。

他本就不是什麼優秀人物。

雖然他老想着,自己當凱撒、當奧古都斯,靠着一連串的軍事勝利,成爲荷蘭的執政官。

但一來身體條件不允許。

二來他媽教育的方式,只能說,教出的是個優柔寡斷的孩子。

若以中國歷史而論,他的先輩,威廉二世、威廉三世、乃至於追述到莫里斯親王,那都是李二、劉三級別的。但到他,只能說,只論政治手腕,拿叫門天子與之相比,都是對英宗的侮辱。

本來一切順利還好,守成之主,誰不會當?對寡頭們該妥協妥協、該認慫認慫。

但是,一切都不順利。

才當了一二年執政,就出了這麼大的事。

議會派當初還與法國點頭哈腰,對援助奧地利一事始終告知法國人,自己只是在履行國事詔書上的簽字,希望法國不要生氣。

可威廉四世,那是大英長公主的駙馬,正統的英國親戚。而且一上臺,就直接宣佈,對法宣戰,準備撿大便宜。更是直接援助了奧地利大筆的金錢,驅逐法國駐荷蘭大使,旗幟鮮明。

現在,旗幟鮮明的威廉四世,面對奧屬尼德蘭被法國佔領的情況、面對英國要把軍隊撤回去防止天主教徒和蘇格蘭入主倫敦的情況,他哪裡知道該怎麼辦?

他要是如先輩莫里斯親王那般,倒也好說,幹就是了。

問題是,他不是。

外交局勢急轉直下,國內反對的聲音頓時又高了起來。

當初很多人是沉默者,更多的人是因爲寡頭攝政派、金融資本派實在太爛,爛的叫人作嘔,於是萌生了“還不如退回封建時代”的想法。

而當初最支持奧蘭治上臺的,除了士兵、奧蘭治派的貴族,便是遍佈荷蘭的行會組織。

原來各省的行會,是絕對支持奧蘭治派的。

行會是該被掃入歷史垃圾堆的東西了,和阿姆斯特丹的金融資本相比,封建時代的行會,肯定是幹不過啓蒙時代的資本的。

好比說這個市的製陶行會,本地的陶器都是行會把持着。日子過得美滋滋。

結果,資本搞商業,數萬裡之外的宜興紫砂壺瘋狂地往荷蘭運,本地陶器行會怎麼想?

資本和行會,本就互不相容。

舊時代的行會被資本擠壓的厲害,行會希望奧蘭治家族上臺,能夠全面支持行會的復興,打壓資本,復古回中世紀晚期。

奧蘭治家族是貴族,有莊園,而且和金融資本、各省金融寡頭們基本敵對。

但是,威廉四世上臺之後,很快就明白自己的先輩們爲什麼寧可跑到英國當國王,也不能留在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的寡頭資本們明確告訴威廉四世,你當執政,可以;但是,沒有我們同意,你在阿姆斯特丹的命令就是個屁。

荷蘭省拿着七省50%的稅,離開了荷蘭,聯省共和國的政府都運轉不了。

選資本?還是選封建行會?

威廉四世很快給出了答案。

他一改當初在弗里斯蘭時候當莊園主時的態度,不再支持行會復興,也不阻礙商業資本對舊行會的擠壓。

這個矛盾,這幾年一直壓着。

而行會的註冊成員,算是當初支持他上臺的中堅力量。

現在,這個矛盾伴隨着法國大勝、東印度丟失,各省行會藉此施壓,希望威廉四世有個明確的表態。

各省行會代表集中到海牙,向執政官控訴資本的危害,希望執政官能夠給出一個說法:如果保證日後支持行會、清除資本,復祖宗之法,他們是願意繼續支持奧蘭治家族的。

模棱兩可了這麼久,總得給個說法了吧?

行會這邊施壓的同時,東印度公司股東、荷蘭的金融寡頭們,也在向威廉四世施壓。

8月12號。

大順對東南亞發動突襲的消息上午伴隨着到岸的船隻,配合荷蘭不大的國土,很快傳遍了全國。

大順誘殲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南亞的艦隊、攻佔了錫蘭、巴達維亞,奪取了制海權、包圍了馬六甲……

上午消息傳到阿姆斯特丹。

下午,原價2000盾的東印度公司股票,腰斬之後還未停下,從2000盾,跌到了600。

就是這麼快。

這還是此時通訊不便造成的“福利”。

如果通訊便利,大量目睹了大順下南洋實況的荷蘭人,若能將第一手消息第一時間傳回阿姆斯特丹,不要說600,恐怕當天就能跌倒60。

沒有東印度的東印度公司,不就是個空殼子嗎?

而且,這可不只是東印度公司一家的事。

一家上億規模的公司瀕臨破產,影響的可不只單單是東印度公司這麼一家公司。

東印度公司這些年就是拆了東牆補西牆的狀態,既往外借貸,也有很大一部分現金需要通過貸款來解決。

各種三角債,各種貸款、債券,購買的各國國債、對各國的投資,東印度公司很大一部分收入,都是靠這些東西來維持的。

東印度公司一出事,連帶的,是整個阿姆斯特丹金融市場的崩盤。

東印度公司還有沒有資產?

有。

波斯的貨棧、非洲的貿易處、開普殖民地、艦隊、貨船、公司總部大樓,這些,肯定都是大順暫時搶不走的資產。

以及,東印度公司這一百多年開拓的無形資產、市場慣性、香料壟斷銷售渠道……種種。

都是資產,而且是價值頗高的資產。

問題是,這些東西撐得起東印度公司嗎?

大量的中產階級市民持股人,是能要波斯的貨棧?還是能要那些香料銷售渠道?

在他們眼裡,一個銅子都不值。

他們只想一件事,手裡之前如香餑餑的公司股票,不要變成擦屁股都嫌硬的廢紙。

荷蘭人從未想過,東印度公司會破產。

1720年,密西西比泡沫加南海泡沫引發的第一次全歐洲的金融危機爆發,東印度公司的股票依舊堅挺。

東印度公司的股票,在荷蘭人看來,不是紙幣,而是黃金。

和約翰·勞玩擊鼓傳花吹出來的高回報率不同。

VOC是真的支付過最高57%的年息的,而且50%的年息回報,持續了將近四年!

即便1720年金融危機的時候,依舊支付了16.5%的年息。

紙幣?紙幣也配和VOC的股票比?即便拿黃金和那張小小的債券股票相比,都是對VOC股票的侮辱。

VOC能在國內借到相當低利息的貸款,因爲沒人不相信VOC還不上。VOC少在國內借款的原因,是他隱藏賬目,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真要是在國內借款借多了,容易出問題。

沒有荷蘭人想過,大順會來這麼一招釜底抽薪。

任何一家有問題的大公司,沒出大事之前,誰也不知道其內部的財務狀況。

一旦出了這麼大的事,之前隱藏的諸多問題,就會瞬間爆發出來。

此時的股票,和後世的股票還不一樣。

投資者主要賺的,還是股息年金。公司之前是有承諾的,不想持股了,可以原價回收,公司或是自己留給董事、或是賣給別人。

只不過,之前幾乎沒人賣而已,而且股票在阿姆斯特丹股交所的售價,肯定是高於股本的。

與東印度公司關聯密切的諸多公司,諸如海事保險業、香料和東方貨物期貨業、蔗糖期貨、貸款銀行等等……幾乎也都是在8月12號下午,就爆發了嚴重的危機。

其實,劉鈺選的這個時間點,不只是簡單的釜底抽薪那麼簡單。

荷蘭金融市場的崩潰,很簡單。

更關鍵的,便是選的這個時間點,使得歐洲金融風波之後的大量空餘資本,無處可去。

20年南海泡沫引發的系統性金融危機之前,英國各家股份制公司的股本,有兩億五千萬英鎊,摺合八億兩白銀。在這個年代,就實在有些太熱了。

泡沫爆發後,英國認識到了國家監管的重要性,出臺了《泡沫法案》。理論上,除非議會授權或者王家特許的公司,否則不能隨意發行發行股票,以免搞擊鼓傳花和詐騙這一套。

但是,獲得王家特許和議會授權,何其難?

加之南海泡沫爆炸之後,又爆了一波密西西比泡沫,炸的投資者哭爹喊娘。

而這,也就造成了一種微妙的心理影響:歐洲資本普遍認爲,私人的股份制公司不靠譜,還是國家擔保的債券靠譜。國債可能每年百分之四、百分之五,但穩定啊;密西西比公司的回報,號稱是每年80%,這倒是夠多,但敢買嗎?

荷蘭這些年又持續衰落,法國的證券交易所每天就交易一小時,使得大量的資本無處投資。

要麼買國債、要麼買政府債券。而一些優質的公司股,比如1612年年息57%的荷蘭東印度公司那樣的,根本就是可遇不可求。

在這種背景下,引爆阿姆斯特丹的金融危機,對大順這邊肯定是有額外好處的。

英國此時是吃不下這麼多金融資本的,要麼修改《泡沫法案》、要麼英國爆發技術革命,這兩件事,短時間內都不可能發生。

法國就更別提了。

金融危機爆炸開,大量的資本總要找利潤的,就像是蒼蠅找屎一樣準確。

且不說大順不吃獨食,讓歐洲的金融資本配合大順,一起打開歐美市場。

就說另一件好處:大順展示了自己的國力,歐洲又有大量的資本,而且20年之後普遍信任官方債券和國債,求穩……這是否意味着,大順找到了一個可以發國債的地方呢?

大順在國內,是沒法發國債的。大順的高利貸利息太高,土地價值太高,國債發行沒人買。100兩銀子災年買地,絕對比買國債賺。

但是,搞出這麼一出事,再配上20年投資危機影響的餘波。

假設大順日後要是打再打荷蘭,完全可以在荷蘭募集打荷蘭的國債。

(本章完)

第744章 巴達維亞新政(五)第232章 工業還是金融地產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328章 問罪第318章 潤物細無聲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656章 光榮復辟(上)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1105章 工業革命(十八)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746章 巴達維亞新政(七)第1238章 三戰定印度(五)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1208章 洋務運動式思維第1210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中)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542章 惡毒第414章 找出路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1436章 分歧(二)第736章 機遇(上)第789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447章 幕府的底線第978章 決勝千里之外(一)第1224章 開戰(三)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1227章 開戰(六)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1136章 近代的門檻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841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三)第1120章 鄉約村社(一)第134章 懂倭語的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第733章 朋友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1456章 最終的鬧劇(三)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534章 此時此刻不新鮮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1443章 歪經已成(中)第1403章 遷徙路(六)第1482章 臨別告誡(八)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30章 立信第217章 國雖大,好戰必亡第26章 鍍金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78章 以商控蒙第343章 絕戶計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1193章 皇帝第1511章 終章 九三年(廿九)第1393章 泡沫第706章 海戰(四)第80章 開個小洞第1399章 遷徙路(二)第153章 鎖國第1225章 開戰(四)第521章 離開體系只是普通人第923章 無妄之災第74章 華麗終場前的無趣第295章 自信的開端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下)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812章 火中取栗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236章 中介第6章 邀請第735章 咱們(下)第1196章 木牛流馬(三)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808章 閹黨(中)第741章 巴達維亞新政(二)第1131章 新的天下(下)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340章 宿命第594章 生活的希望第1199章 木牛流馬(六)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865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一)第572章 藍狗子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928章 戰前輿論準備(下)第1504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二)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962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八)
第744章 巴達維亞新政(五)第232章 工業還是金融地產第1125章 自身定位(上)第114章 科學院的設想第328章 問罪第318章 潤物細無聲第526章 也不想背鍋第656章 光榮復辟(上)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539章 帶緊箍咒的好漢(上)第1105章 工業革命(十八)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746章 巴達維亞新政(七)第1238章 三戰定印度(五)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210章 航海條例第1208章 洋務運動式思維第1210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中)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542章 惡毒第414章 找出路第1498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六)第1436章 分歧(二)第736章 機遇(上)第789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六)第1416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七)第447章 幕府的底線第978章 決勝千里之外(一)第1224章 開戰(三)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799章 時代的浪漫(上)第1227章 開戰(六)第1134章 只想當狗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1136章 近代的門檻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841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三)第1120章 鄉約村社(一)第134章 懂倭語的第1419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十)第733章 朋友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1456章 最終的鬧劇(三)第490章 回威海的第一件事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534章 此時此刻不新鮮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1443章 歪經已成(中)第1403章 遷徙路(六)第1482章 臨別告誡(八)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30章 立信第217章 國雖大,好戰必亡第26章 鍍金第1432章 鴆酒 解藥(中)第78章 以商控蒙第343章 絕戶計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1193章 皇帝第1511章 終章 九三年(廿九)第1393章 泡沫第706章 海戰(四)第80章 開個小洞第1399章 遷徙路(二)第153章 鎖國第1225章 開戰(四)第521章 離開體系只是普通人第923章 無妄之災第74章 華麗終場前的無趣第295章 自信的開端第1235章 三戰定印度(二)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774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下)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812章 火中取栗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236章 中介第6章 邀請第735章 咱們(下)第1196章 木牛流馬(三)第1211章 全是好處,沒有壞處(下)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第808章 閹黨(中)第741章 巴達維亞新政(二)第1131章 新的天下(下)第566章 領海和內海第340章 宿命第594章 生活的希望第1199章 木牛流馬(六)第790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七)第865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一)第572章 藍狗子第603章 生產壟斷 市場壟斷第928章 戰前輿論準備(下)第1504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二)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962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