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

第822章 大事成矣(九)

劉鈺敢這麼對待荷蘭,還有一個重要的時代因素,可以確保荷蘭在他的掌控之內,而不至於失控。

那就是,啓蒙運動纔剛開始、93年的雷霆萬鈞還未落下。

荷蘭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路不是自己蹦出來的,而是需要一羣思想家先構建出來。能不能實踐先不提,最起碼得有個往哪邊走的方向。便是儒家,也一樣構建過三代之治。

社會發展帶來的物質基礎,纔有思想構建的基礎。現在荷蘭的物質基礎是有的,缺的是上層建築的圖紙。

既現在沒有這樣的圖紙,那麼荷蘭的百姓,只能在兩坨屎之間,選一坨。並沒有“兩坨都是屎,爲什麼非要在兩坨中選一個呢”的可能。

因而不會出現一個“巴達維亞共和國”。

只要不出現“巴達維亞共和國”這第三條道路,那麼法國就是可以容忍的。

攝政派上臺雖然也叫共和,可絕對不是能逼出來反法同盟的那種共和。

此共和,非彼共和。

既然只能選兩坨屎,民衆的內部的訴求,認命唄,還能咋辦。

這件事,說到底,還是因爲大順在歐洲的影響力和實力都不足,只能借雞生蛋。

沒有法國點頭,這件事是做不成的。

別看大順在東南亞耀武揚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肅清了佔據東南亞百餘年的荷蘭,可真要是來歐洲開門自由貿易,那還差得遠。

大順頭頂上沒有什麼閉關鎖國的帽子,可也並沒有什麼卵用,一廂情願的自由貿易並不存在。

實力又不足以遠征四萬裡,是以中法同盟,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存在下去。

很長一段時間內,大順在歐洲的一切舉措,至少在面上,都必須要先保證法國的利益,以證明自己是個合格的盟友。

包括劉鈺計劃中的印度地區“上黨歸趙”計劃,也是以此爲基礎的。可巧取,而不可豪奪。

所幸,至少劉鈺實際上執掌對歐政策的這段時間,不管真實目的是啥,確實幫了法國不少忙。

現在這事兒,一方面齊國公希望路易十五以國王的角度來考慮。

另一方面,也是確確實實對法國非常有利。

如果只是退出奧屬尼德蘭,法國面上確實不好看,而且確實等於白玩,打了數年仗唯一的成果就是欠了一屁股債。

如果真能促成荷蘭政變,荷蘭中立。

那如蓬帕杜女侯爵所言,這場戰爭,不考慮法蘭西共同體的利益,只考慮國王的尊嚴面子,也是有利的。

中國固然以某種形式參加了,盟主終究是法國。

會盟諸侯、簽訂合約,法國纔是一方盟主。

大順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的出力程度,以後世一戰爲例,肯定比只出華工的中國強,比不上出兵參與歐戰的美國。

大順取得的戰果,榮耀自歸盟主一份兒。

以出力程度而言,若以後世一戰爲例,大順在奧王繼承戰爭之後的作用,高於出華工的北洋,但肯定是不如直接參戰的美國。以一戰美國的出力程度,尚且說話沒人聽,如今大順自是做不到執牛耳的位子。

不過固然需要法國點頭,實際上只要把這個計劃和法國說了,法國也不好拒絕。

這件事的主動權,看似在法國手裡。

政變與否,和法國是否繼續進攻,不取決於政變的荷蘭,而取決於法國。

然而,這也只是“看似”。

剛剛齊國公講了大順面臨的貿易尷尬局面,既是在講道理,其實又何嘗不是對法國的一種威懾呢?

如果法國背盟,背信棄義,這邊大順和荷蘭攝政派談好了,結果政變後法國繼續進攻……

荷蘭固然是無力抵抗,政變並不能立刻變出五萬荷蘭軍隊,也不會讓荷蘭軍隊的戰鬥力陡增,畢竟這只是政變,而不是尼德蘭大革命。

但是,大順卻有辦法讓背信棄義的法國渾身難受:英國、荷蘭、葡萄牙,都可以承接東西方的貿易。

唯獨你法國,給你這麼多的優惠,依舊拉胯。大順無法直接報復法國的背信棄義,但是噁心法國、讓法國的對手強大卻可以做得到。

將所有的香料貿易、絲綢瓷器貿易,轉交英國東印度公司,在亞洲直接排擠法國的勢力。

雖然,劉鈺絕對不會這麼幹。

但威懾嘛,不在於會不會真的這麼幹,而在於有沒有能力幹

只是鑑於中法之間的關係,齊國公沒有把話說的這麼明白,點到爲止,剩下的法國人自己去悟吧。

所以,這件事,刨除掉大順這邊點到即止的威懾,路易十五也就只有一個“說話算話”的選項。

要麼,不答應。然後看看大順的後手。

要麼,答應了就確保實施。

正如同劉鈺要找一個“法蘭西是歐羅巴君主專制的希望”這樣的理由來解釋中法同盟,中法同盟的地緣政治基礎,在順俄戰爭結束、大順平定準噶爾、與俄國簽訂了邊界條約、拿下東南亞之後,其實就已經不存在了。

在法國不知道劉鈺的真實目的情況下,現在的中法關係,看起來真就是純粹的朋友關係。

《周禮注》解,同志爲友嘛,既爲保住君主專制爲相同之志向,自是純粹的友情。

論貿易,中法貿易隨時可以斷絕,大順毫不在意。

論地緣政治,已經用完了,法國沒用了。

論軍事交流,大順拿到了74炮戰列艦、當初的學法語的小雞崽都長成可以下蛋了老母雞了,也沒用了。

伴隨着彼得堡政變、阿姆斯特丹政變、大順下南洋等幾場驚豔亮相,大順此時在歐洲不再是背景板,而是一個非常噁心的存在。

和大順敵對,大順沒本事攻入你的首都,但你也沒本事攻入大沽口。

問題是,大順在貿易上、亞洲問題、印度問題上,能噁心的你根本睡不着覺。

而你卻拿大順無可奈何。

大順現在在歐洲局勢裡,更像是個輔助:輔助單挑打不贏,但誰也不希望輔助跑對面去。

各國對大順的態度,也就有了一個基本一致的認知:好羨慕法蘭西啊。大順不噁心法蘭西,卻可以隨時噁心我們。

大順有能力噁心到的歐洲國家,有瑞典、俄國、丹麥、荷蘭、英國、法國、葡萄牙、西班牙。

如果法國和大順斷盟,或者背叛了大順,大順有許多方法讓法國噁心的想吐。

理論上,可以全力扶植英國貿易,爲英國源源不斷地輸血——我傷害不了你,可我卻能讓你的宿敵變強。

可以在印度問題上,讓法國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可以在加拿大問題上,直接斷絕人蔘貂皮貿易。

真要這樣,法國除了罵幾句,啥辦法也沒有。

連最基本的宗教影響力都沒用,因爲大順禁教,你一天主長女能奈我何?

法國人當然不可能知道劉鈺的真正目的,那就是遏制英國崛起,北美我得不到,也不能讓別人得到,非要把北美弄成天主新教法語拉丁英語打出腦漿子不可。

所以,路易十五想不到這一層,就想不到中法同盟中,法國其實有主動權。

大順不會做出背棄法國的事來,至少在英國衰落之前。

可想不到這一層,那麼中法同盟到現在,看上去就是大順拿捏着主動權。

法國就不得不慎重考慮大順這個盟友的意見。

即便這樣,齊國公還是給足了法國面子。

既沒有恐嚇威懾,也沒有大談分手,而是一切站在法國和路易十五的角度上,去說明這件事的好處。有些東西,不必挑明,點到即止。

單就這一點,就讓路易十五頗爲受用。

他雖然中人之姿,或者說也正是因爲中人之姿,想不到大順對歐美局勢的真正構想,所以他覺得中法關係的主動權在大順手裡。

在法國被動的情況下,大順的齊國公還能儘可能顧及法國的面子,從不主動壓人,這情面實在足夠了。

而齊國公也不知道劉鈺的真正構想,所以站在他的角度,也覺得中法同盟的主動權在大順手裡。

他是純粹出於劉鈺對路易十五性格的判斷來儘可能給足面子的。

故而齊國公來處理此事,比劉鈺更合適。

要是劉鈺來和法國談,有句話,叫“做賊心虛”。

心裡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不可能真的去幫英國,這種心態當然可以做威懾,但畢竟自己知道自己是在演戲。

最好的表演是不知道自己在演戲,知道在演,就容易在氣勢上先輸了。

而齊國公不知道劉鈺的最終目的,並不知道絕對不會去與英國合作,這種心態搞威懾外交就最合適。可以在氣勢上完全主動,不需要演戲,也能牢牢把握住主動。

真真假假的博弈,齊國公只就把握一點,只要法國不是徹底拒絕、哪怕還有一絲可能,就給足法王面子,不要撕破臉。

兩者區別,便是假如法王這邊使手段,做出一副拒絕同意的姿態:

劉鈺就會擔心法國是不是真的拒絕接受啊,那趕緊軟下來,總歸是要求法國人不要走,主動還價。

而若齊國公,反倒因爲不知,所以法國人要做拒絕姿態的時候,齊國公直接可以大袖一拂,法國不盟爺,爺去找英荷,反倒會把法國先嚇的還價。

內心知道自己不敢不會的威懾者,不是一個合格的威懾者。

心態既能保證,剩下的就簡單了。只要不徹底翻臉,就要給面子。

至於如何講話纔算給一個君主顏面,這一點,各國宮廷都差不多。

齊國公也在大順宮廷朝堂上混了一輩子,換湯不換藥的東西,自是嫺熟。

(本章完)

第1100章 工業革命(十三)第300章 又一個戰略欺騙的犧牲品第770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下)第1433章 鴆酒 解藥(下)第302章 這大英,藥丸吶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10章 找茬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1023章 割裂(一)第21章 紙上談兵第1088章 工業革命(一)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550章 澳門的蝴蝶(中)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134章 懂倭語的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186章 維持互信第552章 理想國第864章 相對的仁義第163章 投機性種糧第416章 和談無膽 戰勝無望第55章 說服第847章 雙贏(下)第1253章 復辟的代價(下)第531章 兩頭下注第461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上)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1008章 這就叫鬥爭第202章 評書梆子學歷史第350章 物傷其類第638章 不調停的調停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1213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下)第455章 賣舊貨第1233章 開戰(十二)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626章 縱橫家的舞臺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393章 一人可當兩萬兵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914章 南洋大開發(九)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1028章 割裂(六)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500章 誰也不是普遍真理第224章 預備役和實學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977章 猜疑鏈(下)第390章 清華園第831章 海牙慘案(八)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549章 澳門的蝴蝶(上)第241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上)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751章 表演戰(一)第680章 隱喻(上)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1011章 錯亂的美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188章 對策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588章 另一條腿第717章 臀與腦第1034章 修補者的絕望(中)第260章 委婉拒絕第110章 瘋子炸糞坑的爆竹第893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四)第1494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二)第1436章 分歧(二)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遠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997章 量身定製第1347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七)第1111章 上國心態(五)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1233章 開戰(十二)第246章 探險隊第649章 你只是枚棋子(二)第243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下)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112章 絕纓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478章 看破第184章 備戰第1450章 “帝”(二)
第1100章 工業革命(十三)第300章 又一個戰略欺騙的犧牲品第770章 真正的雪中送炭(下)第1433章 鴆酒 解藥(下)第302章 這大英,藥丸吶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10章 找茬第1085章 破立之困(二)第1023章 割裂(一)第21章 紙上談兵第1088章 工業革命(一)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550章 澳門的蝴蝶(中)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134章 懂倭語的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186章 維持互信第552章 理想國第864章 相對的仁義第163章 投機性種糧第416章 和談無膽 戰勝無望第55章 說服第847章 雙贏(下)第1253章 復辟的代價(下)第531章 兩頭下注第461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上)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1008章 這就叫鬥爭第202章 評書梆子學歷史第350章 物傷其類第638章 不調停的調停第1064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八)第1213章 統一市場與地方利益(下)第455章 賣舊貨第1233章 開戰(十二)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626章 縱橫家的舞臺第1352章 英國的總崩潰(一)第393章 一人可當兩萬兵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914章 南洋大開發(九)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1028章 割裂(六)第235章 市什麼骨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500章 誰也不是普遍真理第224章 預備役和實學第1249章 鑽石灣屠殺(五)第977章 猜疑鏈(下)第390章 清華園第831章 海牙慘案(八)第429章 先活下來吧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1295章 死與復仇(十六)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549章 澳門的蝴蝶(上)第241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上)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751章 表演戰(一)第680章 隱喻(上)第688章 三個人,一個印度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1011章 錯亂的美第1312章 死與復仇(三三)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188章 對策第582章 八字不合(下)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588章 另一條腿第717章 臀與腦第1034章 修補者的絕望(中)第260章 委婉拒絕第110章 瘋子炸糞坑的爆竹第893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四)第1494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二)第1436章 分歧(二)第359章 三人行,必不遠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997章 量身定製第1347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七)第1111章 上國心態(五)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1233章 開戰(十二)第246章 探險隊第649章 你只是枚棋子(二)第243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下)第1150章 多歧路,今安在(五)第112章 絕纓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478章 看破第184章 備戰第1450章 “帝”(二)